關於集團
集團品牌
presslogic-logo
廣告查詢
工作機會
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小學雜談 你們認為子女讀英中好還是中中好?
樓主: eviepa
go

你們認為子女讀英中好還是中中好? [複製鏈接]


3367
41#
發表於 06-8-28 10:14 |只看該作者

Re: 你們認為子女讀英中好還是中中好?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418
42#
發表於 06-8-28 10:49 |只看該作者

Re: 你們認為子女讀英中好還是中中好?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7Rank: 7Rank: 7


12427
43#
發表於 06-8-28 21:30 |只看該作者

Re: 你們認為子女讀英中好還是中中好?

BookloverJ 寫道:
Eviepa,

非常同意這是個高水平的討論。


"2. 之所以夠膽選擇這條路,是因為自惴有一套方法可以令 小朋友就算讀中中英文都會有一定的水平。反而未有把握令她各科成績都良好。"

BTW, Eviepa, 可否不嗇賜教你的一套英文教學方法?


BookloverJ

我的教育方法很簡單:閱讀為上,分數為下。見到女兒發展了閱讀的興趣比她考第一高興十倍。

顧名思義,你定是個 book lover,較有傾向接受這一套。

詳細內容沒時間說了,有興趣的話可以到此論題一遊 — P5的英文及數學科",是去年秋的話題,內裡高手如雲,對小學英語學習有深入的討論:

http://www.baby-kingdom.com/modules/newbb/viewtopic.php?topic_id=457151&forum=7#8649539

另外今年春時小弟子亦開了一個題目— "溫書是一種高投入、低回報的活動。" 內裡亦有論述英語的學習:

http://www.baby-kingdom.com/modules/newbb/viewtopic.php?topic_id=627534&forum=7#10700953

祝小朋友學業猛進!

Eviepa

Rank: 7Rank: 7Rank: 7


12427
44#
發表於 06-8-28 21:49 |只看該作者

Re: 你們認為子女讀英中好還是中中好?

gigivinda 寫道:
[quote]
eviepa 寫道:


“亞歷山大大帝(Alexander the Great)及查理曼大帝(Charlemagne) 是誰?”

是否為了英語的少許進益,就不惜放棄中文、世界歷史、地理、科學、經濟及公共事務?


“亞歷山大大帝(Alexander the Great)及查理曼大帝(Charlemagne)" 不是世界歷史科必修範圍,懂得與否就看該生對常識的興趣和課外閱讀的多寡。

為何英中生要放棄中文、世界歷史、地理、科學、經濟及公共事務? 以中五會考範圍來說,用英文理解考試內容絕對不難(如果學生是band 1生)。課外興趣的閱讀,可中可英吧![/quote]

gigivinda

應該是我沒有講清楚吧,極劣質的英語教育只在初中出現,高中情況會較好。我忘記了大部分的家長都是英中出身的,和我一樣,讀完亞歷山大大帝和查理曼大帝等於沒有讀。 (我日後看中文書才知他們的事蹟)

亞歷山大大帝和查理曼大帝分別是中一及中二世史的大題目, 是所有學生必修的環節,且都是鼎鼎大名,理應每個學生都認識。但事實上,從英中出來的,絕少人能對此二君略知一二。

所以你我不認識他們,不是你的錯,不是我的錯,是社會的錯。

Eviepa

Rank: 5Rank: 5


3693
45#
發表於 06-8-31 22:19 |只看該作者

Re: 你們認為子女讀英中好還是中中好?

能在此看各位高手的意見,得益良多;也想來胡說八道一番。

常自問,怎樣才算得上中文能力好?

聽,說,讀,寫, 最難算是寫,有李純恩的寫作能力就不錯了,不望孩子能成才子tao傑。看得懂信報就可以了,反正也沒太多可看的報紙。多少香港學生學了十多年中文卻沒能力寫好一封中文信。那我能指望孩子中文能力有什么水準? 以會考論英雄我從不信,你叫大陸中文系學生考會考他也未必有A,蓋他沒學"課程范圍"的文章。

把標準降低,鄉下中學畢業生的水準也行了。孩子能寫出實用工具式文章就算了,(例子如下列"工具文章": 香港高校「進軍」內地,是繼出國留學後,中國學生尤其是尖子生在「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外的又一個新選擇,香港高校與清華、北大等名校的這場競爭實際上是兩種教育體制、教育模式的較量,這場較量將給中國教育體制尤其是高考制度以怎樣的衝擊?)

實在不望他吃中文飯、千萬別踫中國歷史和文學,不要他當這方面的專家。

如果孩子有寫中文"工具式"文章的能力,那他也看得懂紅樓三國,能欣賞中文之美;与十三億人共樂樂、也算中文好,收貨啦。

如果要求只是這般低, "中文學到10來歲,識了那兩仟字就算行了;其它自學、看書、閱讀也可以學中文。" 這是我一個朋友說的。他在文革后期上中學,中文都是那麼學回來的。

"只要熟讀那些小說,中文差不了"他說, 光看小說,不學什么閱讀理解/文法/中心思想, 日子也過得快樂。

其余的時間精力學別的,管它是藝術/英文/數理/歷史,只要他喜歡就讓他自己挑來學。

英文卻是易學難精,加上西方人自由的教育,崇尚獨立思考,要在語言/文章上比過他們很不易。這是工作上所的体會。誰叫人家的法律/銀行體系/科技比你強,規舉他來定。

另想一問:中文是不是真的很難?還是教的方法不好?有沒有家長對這問題有心得?

我常想小學中文課本很多生字不見得全是這年級的人能明白的,都需要在這年紀學嗎?如"引誘"教了都不明。能否教多些淺白的字;然後教寫作文。我不懂教學,但從李純恩的文章得到很多啟示,他用淺白的字也很能寫出生動有趣的文章。

小兒三歲看的英文故事書也一樣:文字淺白卻有趣。相信大家看過也有同感吧,會想:能寫文章不是什麼大不了的難事,我也行啊。

小兒今天認得很多中文深字,卻對中文寫作沒興趣,真可惜!

自二十多年前會考後從沒用中文寫過東西,現在胡說了一頓,自問自答罷了;請各位指教,先謝了。

Rank: 5Rank: 5


4737
46#
發表於 06-9-1 01:27 |只看該作者

Re: 你們認為子女讀英中好還是中中好?

Dear Eviepa,

After all, would you mind share with us which CMI schools you would choose as many CMI schools are no longer CMI in upper secondary.  


bbkingdombb :

Rank: 5Rank: 5


4737
47#
發表於 06-9-1 01:40 |只看該作者

Re: 你們認為子女讀英中好還是中中好?

yoyo-mother 寫道:
一所學校的好壞,不在於教學語言,而是在於老師的質素。老師是否有能力吸引學生學習是很重要的,家長是否以身作則也很重要。如果家長晚上只顧看電視,沒提供一個理想的學習環境給子女,子女如何有心機去學習呢?


Yes, agreed. 老師是否有能力吸引學生學習是很重要. 家長是否以身作則也很重要. Actually, many many factors are essential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learning of our children (and also oursleves). e.g. quality of teaching, quality of peer students, learning facilities and so forth. But, 教學語言 itself is an ultra important factor affecting learning. if for all the above factors similar in different schools, 教學語言 then has a great effect on the learning outcome (and also learning motivation, learning interactions during classrooms, academic self-esteem, and more importantly, the learning satisfaction).
:

Rank: 5Rank: 5


4737
48#
發表於 06-9-1 01:44 |只看該作者

Re: 你們認為子女讀英中好還是中中好?

Dear Eviepa,

Strongly agree with your viewpoint.
'我的教育方法很簡單:閱讀為上,分數為下。見到女兒發展了閱讀的興趣比她考第一高興十倍。'

Sometimes, parents emphasize too much on the outcomes of learning and ignore or underestimate the learning process (and also the effect of learning process on utlimate learning outcome)


Rank: 5Rank: 5


4737
49#
發表於 06-9-1 01:54 |只看該作者

Re: 你們認為子女讀英中好還是中中好?

Cathyneo 寫道:
我有一班中一學生(band2頭),某一次監考佢地既地理,睇佢地填地圖,有半班連亞洲係邊都答錯,呢啲係學習動機問題,唔係教學語言問題,我唔贊成band 1學生去中中,因絕大部份中中都係band2學生,佢地係咁既學習環境,點可能有進步。


If student of band2頭 有半班連亞洲係邊都答錯, do you think those of band1 bottom ones (most likely in EMI) could give the right answers?

band2頭 and band1 bottom students are close in the average learning abilities. However, band2頭 use mother-tongue to learn, whereas band1 bottom ones use second language to learn. I do not think the latter ones would have better performance than former ones.

'學習動機' is a strong factor affecting learning outcomes. Therefore, using mother tongue, instead of second language,  to learn should have strong incentive to learn, right?

Just like most of us prefer using chinese to discuss here instead of using second language, haha. :

Rank: 7Rank: 7Rank: 7


12427
50#
發表於 06-9-1 20:12 |只看該作者

Re: 你們認為子女讀英中好還是中中好?

bbkingdombb 寫道:
Dear Eviepa,

Strongly agree with your viewpoint.
'我的教育方法很簡單:閱讀為上,分數為下。見到女兒發展了閱讀的興趣比她考第一高興十倍。'

Sometimes, parents emphasize too much on the outcomes of learning and ignore or underestimate the learning process (and also the effect of learning process on utlimate learning outcome)


bbkingdombb:

This is called: to control the controllable.

小朋友在小學時,家長可以很大程度地控制他們的分數。只消天天在他們旁邊,人釘人地要他們溫書,分數自然高,自然覺得:你看我多棒,多努力地令小朋友考得佳績,令他們前程似錦。

誰不知到中學時,這一套行之有效的辦法會慢慢失效,到高中時更會完全無效。

若不建立一套可以帶上中學、大學的方法,家長莫非希望等運到?

Eviepa

Rank: 7Rank: 7Rank: 7


12427
51#
發表於 06-9-1 20:47 |只看該作者

Re: 你們認為子女讀英中好還是中中好?

bbkingdombb 寫道:
Dear Eviepa,

After all, would you mind share with us which CMI schools you would choose as many CMI schools are no longer CMI in upper secondary.  


bbkingdombb :


bbkingdombb:

我自己會儘量選擇一間中一至中六都是中文的學校給小女。但其他家長希望選擇高中是英文的學校,我會理解。

因為現在這種學校只是新生事物,我現時未有掌握足夠的資料去評論。


Eviepa

Rank: 2


68
52#
發表於 06-9-2 05:01 |只看該作者

Re: 你們認為子女讀英中好還是中中好?

其實只要老師教得好, 小朋友自覺地學習, 中中, 英中有關係嗎?

你們知否有英中老師新學期第一天叫學生去補習社報名嗎?
同樣地, 你有否見過中中老師每天一放學便立即離開去投注站嗎?

為什麼只著眼中英文之別呢?

此外, 學習興趣, 學習動機等東西, 應是學生自己主動去提昇,去尋找的,  難道大家的工作的動機和興趣又是要由公司老闆"給予"的嗎?(當然,如果學校能花多點精神時間來提昇學生的學習氣氛, 必能事半功倍) 學生有任何不明白的地方, 應主動求問, 有心問, 有心學的,英文或中文都不會妨礙求知的道路...

只要大家不心存偏見, 其實有些好像"不入流"的學校其實也很不錯..

我選中學會只看該校學生對學校的歸屬感與其品德. 一所學校若能令老師及學生放學後也自願留下, 師生關係定不賴, 學習氣氛亦不會差.

中英文能力嗎?學科成績嗎? 有心學的, 八十老嫗也能有所成(當然, 從小學習當然事半功倍) 但曰人格品行, 少年人心性未定, 易為人改變, 故小心選其友儕同窗為要..




子女就是父母的縮影

Rank: 7Rank: 7Rank: 7


12427
53#
發表於 06-9-2 15:11 |只看該作者

Re: 你們認為子女讀英中好還是中中好?

Hello mattsmum,

妳跟一般家長不同:

人家天天動腦筋,晚晚挖空心思,就是希望自己兒女英語能力高超,至於中文嘛,如果好的話,自然高興,但若不佳,亦沒有甚麼大不了,英語能力才是評定學術水平的關鍵。

對妳的孩子來說,英語已是囊中物,要擔心的卻只是中文,多麼令人欣羨。

平日見妳發表文章,總是用 mattsmum style English 寫出,沒想到妳在 “二十多年前會考後從沒用中文寫過東西” 的情況下中文有如此造詣,真是甘拜下風。

妳提出的 “工具式文章” 和更高層次文章(姑且叫 “專業文章” 吧),對分析很有幫助,以下是我的一點意見:

1. 大部分小孩將來最多都只能達到 “工具式文章” 的層次。

2. 要達到 “工具式文章” 的層次不難,只要自少多看書,中文課多留心便可達到。

3. 但要達至 “專業文章” 的層次非常困難,我對此問題沒有仔細考慮,沒有甚麼心得,但以下應為必要條件:
a) 大量看書,而且要多樣化,要看現代的、古代的;要看文學性的、知識性的 ……. 。
b) 想像力要豐富 — 要寫好文章,想像力是關重要;甚至寫議論文也須要一定程度的想像力。看看陶傑、吳志森等的文章便可感受到。
c) 要多 “為情造文” ,以磨練文筆。比如說,很多家長本身有很強烈的想法,在BK下筆時,希望攻無不克,自然要用心寫文,每字每句都小心翼翼,務求字字精煉、邏輯嚴謹,這樣的情況下,寫多了,文筆自然進步。但假若為交差而寫作,只求儘快完成,這樣的訓練,進步自然慢。
尚有許多、許多,對中文有研究的家長,不妨再加補充。

4. 小學階段只為寫文章的準備期 — 須知道小朋友作文,都是 "為文造情" ,為交差而作文,根本缺乏動機去精益求精,所以平直、無感受、單調都是一般孩子的通病。就算本身懂得很多形容詞,也不一定願意動腦筋應用出來。如果他們能正確地表達到自己的想法、能夠寫出通順文章應算不俗,可以收貨。若要勉強要他們學一大堆寫作理論,要求他們寫出很有文氣的文章是強人所難,只會影響親子關係,反而壞事。這時根本無須要做甚麼,只要多多多多多看書,日子久了,自自然然有扎實的根基。到時因為年紀較長,閱歷較廣,智力較強,較有傾向將自己意思表達得更好,這時才訓練寫作會更省時、有效得多。現在這個年紀還是建立閱讀興趣來得更逼切。

在這獻醜了。

Eviepa

Rank: 5Rank: 5


4418
54#
發表於 06-9-4 13:28 |只看該作者

Re: 你們認為子女讀英中好還是中中好?

eviepa 寫道:
Hello mattsmum,

妳跟一般家長不同:

人家天天動腦筋,晚晚挖空心思,就是希望自己兒女英語能力高超,至於中文嘛,如果好的話,自然高興,但若不佳,亦沒有甚麼大不了,英語能力才是評定學術水平的關鍵。

Eviepa


Eviepa:

天天動腦筋, 晚晚挖空心思, 望子女英語能力高超...... 如是真確的, 這就是家長對其子女學習背後一主要動機和目標.   所以學習動機並不是以母語學習, 因能較易掌握, 得到較好學習效果, 會容易引發.  香港大部分家長會捨易取難, 要子女到較難理解的英文學校去學好英語, 難易不是學習動機背後的先決考慮, 學習結果能較易升學就業才是最大考慮.  每年升中很多家長學生因派不到好學校而傷心淚下, 你想他們心目中的好學校為何?  傷心的背後是否祇為追求英中或名校那麼簡單.

至於中文和英文的能力和應用問題. 有時間再作討論.

以下轉貼一篇今年在中國東方網登錄文章, 看看香港挖空心思的家長和文章作者是否同一心態?


########

文章標題: 假如明早醒來,我們的母語變成了英文?

如今到處聽國人報怨: 中文冷清,英語虛熱,三億人學英文,既是教育浪費,又是發瘋。 更有傳統的衛道士,指責年輕一代崇洋媚外,生怕中國文化被英語所征服。

於是我想到了一個問題: 假如明早醒來,我們的母語突然變成了英文,後果是什麼?我知道這是個不可能的假設,或者說是在做夢。 但這究竟美夢還是惡夢?

如果這樣的事情真的發生,中國的GDP增長率會高幾個百分點,人均收入會大幅度提高。 靠英語的優勢,中國會在全球化中最肥的產業--服務業--中迅速崛起。 許多美國人的工作,會“外包”給中國人。從電話服務、產品諮詢、到財務管理、醫學分析等等,中國人都可以通過現代電訊網路直接打入世界市場,象印度一樣成為“世界辦公室”。
  
第二,中國的製造業,由於消除了語言障礙,對自己海外的主要市場會更熟悉,更容易擺脫靠海外廠商的訂單過日子的局面,自己直接開發產品、跳出不得不“為世界打工”的境地。

第三,中國人會獲得更充分的資訊,在文化上空前繁榮。 比如,學術上的粗製濫造和抄襲變得越來越難,因為英文書大家都能讀。 由於不得不和英文圖書市場在一個平面上競爭,書寫得不好無法上市。 這就逼著中國的學術文化界提高創造力。 許多英文世界的學術文化精英也會把眼光投向中國, 因為中國是世界上說英語的人最多的地方。 中國會成為世界文化的一個中心。

這一切,難道不比我們現在的日子好嗎?

大家都知道目前中國人學英語有問題,浪費了太多精力。 但是,我們首先要搞清楚這些問題的性質是什麼。 有些人覺得,過分重視英語本身就不對,特別是不能把英語擺得比自己的母語還重要。 另一部分人則認為重視英語並沒有錯,錯在用現在的方法學不會。 上述兩種立場,是對英語學習非常不同的報怨,會引導我們用不同的方法面對現實。

在我看來,中國人並沒有過分重視英語,而是沒有足夠的資源和手段來掌握這一困難的語言。 語言是人際溝通的工具,貴在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和互動。 我們那種老師講學生聽的死記硬背的方式,不是掌握一門外語的好辦法。 另外,有效的語言教學班級要小,七、八個人,十一、二個人一個班最好。 而我們的教育體制無法提供這樣的條件。 同時,中國已經成為一個開放型的國家,但幾乎沒有英語的學校系統,即用英語作為教學語言的小學、中學、和大學。 而在日本這種人口僅為我們的十分之一的國家,這樣的英語學校非常多。

中國在半個多世紀以前,在北京、上海等主要大城市也有不少這樣的學校。 在這方面,我們不進反退。 換句話說,我們對英語不是重視過分,而是重視不足,在許多關鍵的環節上根本沒有必要的投入。

但是,現在許多人對英語產生了逆反心理、甚至民族主義情緒。 他們到處嚷嚷:“那麼多人學英語有什麼用?中國人難道要放下中文來學英語嗎? ”當你沒有學會英語時,當然覺得沒有用。 只有學會了,才知道用處在哪里。 看看人家印度,如今成了“世界辦公室”,把西方許多白領的工作搶到手裏,其中的一個法寶就是英語。

有人說,英語是印度的官方語言,在這方面有天然優勢。 這固然有幾分道理,卻未免誇大其詞。 印度民族、文化龐雜,英語基本還是上層語言。許多窮孩子,生活中根本不接觸英語。 我看了“世界是平的”的作者弗裏德曼為CNN在印度作的現場採訪,印度人學英語並不比我們輕鬆。 另一方面,中國人的生活水平比印度高出許多,有資源優勢,學起英語來未必輸於人。我們缺的,是人家的執著。

為了掌握一門重要的外語,把母語暫時放一放,也未嘗不可。 我是文革長大,中文說和寫錯別字不斷。 但1989年決定走留學之路後,就把中文書收起來,唯讀英文。

剛到美國時,給學術前輩鄒讜先生打電話,問作學術的門徑。 他張口就說:英文第一。 我當時問:“如果研究中國呢? 許多英語系畢業的中國人出來,英文好,但對中國並不瞭解。”鄒先生還是堅定地說:“那沒有關係。 英文好,學東西快。 不懂的很快會懂。”這麼多年之後回頭一想,才明白其中的道理:英文裏有多麼豐富的東西,中文裏除了幾本古書,還有什麼呢? 讀英文和讀中文,吸收的養分不同,知識成長的速度當然就不一樣。 所以我勸上高中的侄兒:把英語學好,才是首要之務。

我對媒體的年輕朋友也是同樣的勸告:先把英語學好,不要聽別人嚷嚷。

"英語紅利”是不可忽視的競爭優勢。 日本雖然很為自己的傳統驕傲,但一直覺得母語不是英文使自己在國際競爭中吃了大虧。 所以2000年當時的首相小淵了提出把英語變成官方語言的計畫,作為日本21世紀國際化戰略的一部分。 這樣的方案雖然未必可行,但足可以看出一個全球化的國家在這方面的決心。 中國人不應該放棄在英語方面的努力。 因為全球化使世界變成平的。英語則讓我們和世界站在一個平面上。(作者:薛湧)


Rank: 7Rank: 7Rank: 7


12427
55#
發表於 06-9-4 21:21 |只看該作者

Re: 你們認為子女讀英中好還是中中好?

囝囝爸 寫道:

每年升中很多家長學生因派不到好學校而傷心淚下, 你想他們心目中的好學校為何?  傷心的背後是否祇為追求英中或名校那麼簡單.


囝囝爸:

據我了解, “每年升中很多家長學生因派不到好學校而傷心淚下” ,他們傷心的背後根本就是 “祇為追求英中或名校那麼簡單” 。

我姐姐叫英文中學做 “100 大” ,即是說培正、金文泰等統統都不入流。 女兒就算進不了 Maryknoll、女拔也得要弄一所二線英中,正所謂寧為雞口,莫為牛後,決計不會考慮女兒學進入這些次等學校。

我姐姐的想法才是香港主流,香港人大部分擅長靈活走位,儘量爭取有利陣地,有這種想並非簡單地人云亦云,而是建基於以下兩項假設:

1. 讀了幾年英中,英文程比讀中中有天壤之別,兢爭能力大大提升。

2. 由於英中才是高質素學校,才能薈萃各方精英,子女在此等學校就讀成績優異的機會才夠大,日後出人頭地的機會才會高唱入雲。

對此,我不同意,但不能否認,這是香港主流意見。

Eviepa

Rank: 5Rank: 5


3693
56#
發表於 06-9-4 22:52 |只看該作者

Re: 你們認為子女讀英中好還是中中好?

謝謝eviepa關於高年級寫作的看法,很大啟發性.囝囝爸抄來的文章有道理。香港人看著大陸那大餅,只想孩子將來可分一杯,看看國內有識之仕的意見,也許會另有心得。

在這還有些拉雜成軍的想法:

雜感一
那天對中文這題真是有感而發:不靠中文吃飯,不要明白太多中史,也是省了事,不用跑中文圈,有機會幹那走鋼線之事(如程先生)。反正太陽之下太多可學的。人家的文明歷史也一樣有趣.

雜感二
二十多年未寫中文也是真的,因為工作不需寫中文.前文所提及的朋友曾笑我是異數:這些年沒上大陸工作過一天。但我其實是中文人.不喜看英文雜誌,又因不會中文打字,很多時只可手快寫"工具式"英文.如果我寫的中文還可以,那就要多謝小學老師及無數的童年自由閱讀時光。

雜感三
今年開始兒子的中文全用普通話教,希望能幫他更好地學中文。今天才見新學年的中文課本,有大改進。

他小時我常給他講故事,閱讀圖書.現在回想起來,他那時已不愛中國傳統故事。上小學后更甚。也許是整定。

雜感四
那天寫的也是長久的感受:想孩子會"工具式"中文應不難,但為何他不願寫中文,也許真是教中文的方法有問題吧: 太多深字/詞語/書面語;不讓你有試的、錯的機會,總會找到你的旮子,例如:"要用書面語;不可用口語;字寫錯了,多了一點/少了一點;用詞單調;詞匯不夠;"等等少鼓勵多責備的評語.我看真是"懷著熱情去上課,卻—盤冷水淋下來",比起那寬容的英文老師,有趣的英文書本,充滿支持和讚揚的評語及態度,中文課可真算得上討厭,大人都那么看得出來;孩子更甚。我看這也不是一個人一學校的現像。

我曾在圖書館看到「小學用中文字」一書,嚇了一跳,很多字我都不會,小學生是在學識中文字或是在學用中文?很多香港學生學了很多中文字卻不能用文字表達,真是諷刺,寫不出高層次文章罷了,連寫張便條也害怕。

我中學時父親說:"只管寫,不要怕錯,學李純恩就得了". 想不到今天我也要這樣對兒子說.

哪位家長有學習中文的好方法? 請指教.

我倒有學英文的土法,不能保證考試90分、卻能令孩子愛上英文,不怕英文,就是所說的大量閱讀。從幼稚園開始共讀低幼圖書,理解力和英語能力配合;他自喜歡上英語讀本。









2714
57#
發表於 06-9-4 23:49 |只看該作者

Re: 你們認為子女讀英中好還是中中好?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簽名被屏蔽

Rank: 5Rank: 5


4418
58#
發表於 06-9-5 01:36 |只看該作者

Re: 你們認為子女讀英中好還是中中好?

Eviepa:

我不知你對升中落淚的家長學生有多了解, 不過每個傷心人的背後都會有不同故事, 這點上我的想法比較複雜.

我同意有不少家長和你姐姐有相同想法, 但說成是主流意見我不同意, 相信不少家長是務實而不是求名這麼簡單.

我對選校的想法較簡單, 自囝囝入學以來從沒改變, 有能力有選擇以好學校為先, 我從來就覺得香港的英語教學不足, 權衡輕重, 免弱上加弱, 英中為當然之選, 考不上讀中中也無妨, 但無奈中要在更無語境下學習英語.

你舉出的二點, 我不認為是假設, 因假設是未有結果的推斷.  事實上是你所想較簡單的"因"已有了較複雜的"果":-

1.        英中比中中英文程度高是當然事實, 但不會是天壤之別.  香港是一個零售服務發達城市, 不同國籍外客都多以英語國際語言互通, 中學生出來就業有較好英語程度優勝不少. 升不上本地大學經逃生門到外國升學也較易銜接.

2.        英中和中中在香港歷史非短, 環顧現今社會...學界, 商界才俊, 專業人仕, 首長司局級官員, 出身英中和中中的比例如何?  當然又可說成雞與蛋問題, 學校好自然出到好學生.  子女出人頭地固然好, 不過大部分家長的目標是想子女將來有足夠競爭能力, 立足社會.

上BK前我也少寫中文, 在工作上用中文不多, 以工具式行業英文寫看為主, 有基本英語能力在工作和進修上幫助不少.  中文是我的母語, 我愛中文, 也喜歡閱讀中文, 書本報章媒體, 每天耳濡目染, 從不缺乏, 經史天文地理, 學校學不到的我也有能力閒餘學習.  但英文由學校來學較單打獨鬥來得容易, 閒來只看英文小說, 傳記, 流行財經書籍等, 增益不多.

Rank: 5Rank: 5


4737
59#
發表於 06-9-5 02:22 |只看該作者

Re: 你們認為子女讀英中好還是中中好?

[quote]
stccmc 寫道:
//
1. 讀了幾年英中,英文程比讀中中有天壤之別,兢爭能力大大提升。

2. 由於英中才是高質素學校,才能薈萃各方精英,子女在此等學校就讀成績優異的機會才夠大,日後出人頭地的機會才會高唱入雲。
//

Eviepa,

你的假設 1 我也不同意。  特別是"幾年", "天壤之別"....  不過, 主流意見好像比較似:

"讀英中, 英文程度一般比讀中中高"。  

假如在學校以外的生活環境與習慣不變下, 這意見你又會否接受呢?


在你的假設 2 中, 重點是:

(A) "英中是高質素的學校"
(B) "子女在高質素的學校就讀, 成績優異的機會比較大"

若你不認同 (A), 即"英中不是高質素的學校"。  有何根據呢?  

若你不認同 (B), 即"子女在高質素的學校就讀, 成績優異的機會不會比較大", 或"子女不在高質素的學校就讀, 成績優異的機會比較大"。  有何根據呢?

Yes, '"讀英中, 英文程度一般比讀中中高". It's true on average. However, is EMI equaivalent to 高質素的學校?

Of course, students in EMI got significantly better performance in public exam. just because of their superior learning abilities on average (EMI - band 1; CMI - band 2 & 3 students). Some research indicated that students of similar abilities during P6 have got much better performance in Sch. Cert. exam if they studied in typcial CMI schools than in EMI schools.

A projection: For some typical band 1 students, they would be the top of the top stduents in schools composed of band 2 and 3 students mainly (CMI). However, for the similar Band 1 students, they would be the 'middle class' of Band 1 type (EMI). The eventual cert. result of the latter is signficantly poorer than the former.

Even more striking contrast is that for some CMI schools, they would adopt EMI during s4 and s5. Some students of 'higher' learning abilities would enroll into the EMI classes while the majority (weaker one) remain in CMI classes. Quite unexpectedly (actually expected by researchers), those in CMI classes (weaker abilities) have significantly better results in HKCEE than those in EMI classes (stronger abilities).

This showed that if students' english level is not strong enough, learning in EMI classes/schools would have detrimental effects on acacdemic outcomes (not to say the poorer academic self-concept,  lowered learnign motivation and interests in subjects).

Though, students in EMI classes get slightly better positive effect on english, but got much stronger negative impact on learning on other subjects like Geography, hisotry, biology and so forth.

This negative effect also out-weight the one of 'peers effect'.

Generally, only top 10-15% students are competent to use 'second language' to learn at this moment. Maybe, if we wish our children to study in EMI, improving their overall engliah abilities (not only grammar) is neccessary.  :

Rank: 5Rank: 5


4737
60#
發表於 06-9-5 02:34 |只看該作者

Re: 你們認為子女讀英中好還是中中好?

eviepa 寫道:
[quote]
囝囝爸 寫道:

每年升中很多家長學生因派不到好學校而傷心淚下, 你想他們心目中的好學校為何?  傷心的背後是否祇為追求英中或名校那麼簡單.


囝囝爸:

據我了解, “每年升中很多家長學生因派不到好學校而傷心淚下” ,他們傷心的背後根本就是 “祇為追求英中或名校那麼簡單” 。

我姐姐叫英文中學做 “100 大” ,即是說培正、金文泰等統統都不入流。 女兒就算進不了 Maryknoll、女拔也得要弄一所二線英中,正所謂寧為雞口,莫為牛後,決計不會考慮女兒學進入這些次等學校。

我姐姐的想法才是香港主流,香港人大部分擅長靈活走位,儘量爭取有利陣地,有這種想並非簡單地人云亦云,而是建基於以下兩項假設:

1. 讀了幾年英中,英文程比讀中中有天壤之別,兢爭能力大大提升。

2. 由於英中才是高質素學校,才能薈萃各方精英,子女在此等學校就讀成績優異的機會才夠大,日後出人頭地的機會才會高唱入雲。

對此,我不同意,但不能否認,這是香港主流意見。

Eviepa[/quote]

Everyone, I think parents' reasons to send their childrens in EMI schools are including most of your points. The most important ones maybe

1  英中才是高質素學校,
2. 學習結果能較易升學就業
3. Most people's choice is the best choice. Do follow it.

though I do not agree with all these points. Reasons given in all my previous messages. Any opinions?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