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線時間
- 1385 小時
- 最後登錄
- 25-4-30
- 國民生產力
- 25
- 附加生產力
- 14167
- 貢獻生產力
- 0
- 註冊時間
- 07-3-17
- 閱讀權限
- 10
- 帖子
- 9453
- 主題
- 69
- 精華
- 0
- 積分
- 23645
- UID
- 128866
  
|
小女曾經是港隊運動員,按所知所見的現象是這樣的。
1)香港康體局的資源投放是鼓勵全民參與運動,因此設施課程教練場地等,提供給初期入門公眾的很多.
2)個別運動項目,必須有個別運動員参與國際比賽獲獎後,才會申請得該項運動的資助經費,獎牌成績愈多愈好,該項目經費便是高速增長。
3)問題是普通運動項目,只能依賴個別極有天賦的運動員,用最基礎訓練而脫穎而出。或是憑藉該項目的前輩在才力人力方面的私人贊助,把后輩裁培起來。當年練劍擊只有南華會,後來有些私人收生的學會,而用心支撐南華會劍擊部的是一些前運動員長輩,正職有工程師,律師,公務員,每天下班馬上去南華會給青苗幼苗學生綀習,剛開步時,女生成绩較佳,原因是有比較多而好的男生前輩練習。
4)今天香港劍擊總算敖出頭了,前輩無償的貢獻,居功至偉。
5)其實心裡暗示對運動員十分重要,如果整個圍隊沒有沖金的想法,那便是塘水滾塘魚,永遠上不到大台。
6)今天喜見香港運動佳績,最大動力是來自運動員家長,願意讓孩子嘗試走另類人生路。
7)而這些家庭大部份來自中產,可以負擔孩子延後教育,延後負擔生活等等.
8)香港各大學有另類招收運動員名額,運動退役後,再上大學讀書,完全無問題,有學習能力畢到業便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