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線時間
- 109 小時
- 最後登錄
- 21-8-18
- 國民生產力
- 133
- 附加生產力
- 2482
- 貢獻生產力
- 0
- 註冊時間
- 16-11-30
- 閱讀權限
- 10
- 帖子
- 1025
- 主題
- 3
- 精華
- 0
- 積分
- 3640
- UID
- 2371666
 
|
本帖最後由 Vanadium 於 19-1-17 00:48 編輯
akys 發表於 19-1-16 23:24 
有沒有成功案例?本地人畢業後或在國內讀完大學後從低升到高層,或者成功硏發新科技?
成功後有實力當然 ...
我絕對認為往外國深造增加知識係一件好事。
但相信本post主題所講既雙語教育,就係現香港唔少人會追求、策政上亦係咁運作既從小學到中學,高度強調兩文三語作基礎既教育。
但事實係.....回歸後如此強調兩文既教育,時間驗証上已不見得為香港帶黎真正普及雙語流利既社會,但卻犧牲左科學/科技/工程既發展。
我呢個睇法,就算EK呢個post無人認同,但肯定.....政府、大學已開始認同,不斷講要改革DSE課程,中小學推行STEM教育。
有無成功案例讀完國內大學後成為成功研發新科技? 國內肯定大把! 其實中國科技都好靠自身大學科研參與,唔係講到咁誇張地靠外國。至於當中有無香港人? 相信極少......但原因應係香港返國內讀書既,已未必係精英,有都人數極少....又未必從事科研。
但香港人唔靠中學時英文好,而係靠自己科學/科技/工程既天資加上努力而成功既,昔日真係好多。
英文好真係咁重要? 係某啲環境工作可能體會比較深,真係覺得英文好好重要,但我見到就如我一個親人,由細睇到佢大,好有數理邏輯頭腦,我地家人從唔會叫佢放時間係英文,反而鼔勵佢讀好善長既數理。佢AL英文只係入大學最低水平,香港本土大學研究院畢業後,佢今日已係美國一間大學既教授,研究利用電腦分析面容及體型,攞左幾個專利。
佢現英文,相信已係呢度有人所講可以同外國人交心既程度。
所以我反問: 點解一定要係中小學教育咁強調高水平英文、要學生花咁多時間? 英文要用到就自然會好、會進步,但有啲野,係中小學唔好好訓練,係無得大個後調轉返黎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