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小時了了 於 18-3-28 09:21 編輯
hkpapa852 發表於 18-3-26 11:02 
印象中, 目前JUPAS好似沒有限制只有香港學生才能申請 (我未去核實), 條件只係以考DSE既成績就可以申請
其 ...
我數學堅低能, 勁白痴的, 其實我都係唔明大學學位分配玩法?
如果事實係理解二的話, 咁就真係影響我女, 影響香港本土嘅香港DSE考生
理解一:
i) 每年 15,000 個教資會資助學位 (即是經 DSE - 只有香港身份證考生 & JUPAS 途徑入資助大學?)
ii) 15,000 個全部只"用作錄取本地學生" (即是只俾有香港身份證經 DSE 嘅學生? 浸大入學組所講嘅俾 $42,000 學費嗰啲學位?)
* iii) 資助大學可以額外收 20% 非教資會資助學額嘅學生 (即係15,000 嘅 20% = 3,000) , 呢 3,000 個學位包括經 IB (有及無香港身份證考生) 及 DSE (無香港身份證考生) 途徑?
理解二:
i) 每年 15,000 個教資會資助學位 (即是經 DSE - 有及無香港身份證考生& JUPAS 途徑入資助大學?)
ii) 15,000 減 X = Y 學位全部只"用作錄取本地學生" ( Y學位 即是有香港身份證經 DSE 嘅學生? $42,000 學費嗰啲學位?)( X 學位 無香港身份證而達入資助大學學位但係俾 $120,000學費? )
* iii) 資助大學可以額外收 20% 非教資會資助學額嘅學生 (即係15,000 嘅 20% = 3,000) , 呢 3,000 個學位包括經 IB (有及無香港身份證考生) 途徑?
Remarks: * iii) 係2016年有審計報告指出大學超額收生, 但係大學係無後果的
符合「大學聯招辦法」申請資格: https://www.jupas.edu.hk/tc/eligibility/#eligible
1.1. 只持有香港中學文憑考試成績的申請人
2.2. 同時持有香港中學文憑考試及其他學術成績的申請人
同時持有香港中學文憑考試及其他學術成績的申請人,而單憑其香港中學文憑考試成績已符合經「大學聯招辦法」可選報的課程申請資格,可選擇透過「大學聯招辦法」或非「大學聯招辦法」途徑遞交申請,惟不能同時透過兩種途徑遞交申請。
教育局回應傳媒查詢: http://www.info.gov.hk/gia/general/201803/22/P2018032200918.htm
政府現時透過八所教資會資助大學每年提供15 000個第一年學士學位課程學額。該15 000個學額須全部用作錄取本地學生。根據現行政策,不論非本地生以何種學歷或哪一個考試的成績提交申請,教資會資助大學只可以超額收生形式錄取非本地學生入讀教資會資助課程,而人數以核准教資會資助學額的百分之二十為限,該百分之二十學額應全為非教資會資助學額。因此,非本地學生不會與本地學生競爭教資會資助學額。
審計署:大學超收學生教資會無跟進: https://hk.news.yahoo.com/%E5%AF%A9%E8%A8%88%E7%BD%B2-%E5%A4%A7%E5%AD%B8%E8%B6%85%E6%94%B6%E5%AD%B8%E7%94%9F%E6%95%99%E8%B3%87%E6%9C%83%E7%84%A1%E8%B7%9F%E9%80%B2-051705921.html
審計署審查各間教資會資助大學於09年至15年收生情況,發現有大學不遵循收生規則。
按目前規定,大學於非人力規劃課程如商科、工程、社會科學等,全校超額取錄的本地生不得多於4%,而大學取錄的非本地生則不得多於整體兩成。
審計署發現於12至15年,有兩所大學超收本地生分別較上限多收0.8%及8.9%學生,而取錄非本地生方面,亦有一所大學的學士課程超收近240名非本地生。而涉及人力規劃的課程,即醫學、護理學、教師培訓等,由09年至15年都有超額收生情況。
審計署指,教資會雖不會因大學超收學生而提供額外資助,但亦無列明超額收生後果,一直未有跟進有關情況,建議教資會列明對違規情況採取的行動。
教資會秘書長回應指,一直有監察大學超收學生情況,會於諮詢後修改《程序便覽》。
八大非本地生 內地佔76% : https://hk.news.appledaily.com/local/daily/article/20161124/19843970 本港資助大學一直被指內地生氾濫,根據審計報告,上年度八大的15,730名非本地學生中,高達76%為內地學生,報告批評未能達至真正國際化。各院校取錄內地生的比例亦有頗大差異,其中浸大的949名非本地學生之中,多達894人為內地生、比例高達94.2%,其次是教育大學,內地生佔非本地學生92.9%。
若以人數計算,2015/16學年八大之中以中大有最多內地生就讀,共2,877人,佔該校非本地生的82%;其次是有2,869名內地生的港大,佔該校非本地生約71%。
中醫藥課程超收兩成
審計報告亦發現有大學超收非本地生。教資會規定八大在指定的人力規劃範疇(如醫科、護理及師訓等),取錄非本地生不可超過4%;但在2012至2015年的3年期間,一間大學的中醫藥課程超收約20%,平均每年多收36名非本地生。
至於非人力規劃課程,非本地學生比例上限則為20%。審計署亦發現一間大學2012至2015年期間超收2.4%非本地生,平均每年多收238人。根據教資會數據,科大、港大在有關年度的非本地學生比例,均超過兩成的上限。
審計署指出,教資會現雖有明文列出非本地學生人數上限,卻沒有說明違規後果,上述個案均未獲教資會跟進。署方又引述教資會2010年的《高等教育檢討報告》稱,鼓勵內地生來港升學雖重要,但要達到真正國際化,須招收更多不同國籍及文化背景學生。
教資會秘書長安禮治稱,會邀請教資會研究如何吸引不同國家的非本地學生,又強調現時已提供「一帶一路獎學金」等多項獎學金;秘書長又指,一直有監察院校超收情況,考慮諮詢院校後列出違規後果。
【審計報告】大學收內地生氾濫成災 八大上年度收近1.2萬人: https://www.edu-kingdom.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382884&fromuid=15393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