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小學雜談 情緒掌控教得好,比學歷好更重要 ---- 洪蘭 ...
樓主: 小時了了
go

情緒掌控教得好,比學歷好更重要 ---- 洪蘭 [複製鏈接]

Rank: 5Rank: 5


1157
41#
發表於 16-3-11 14:53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cal@wicked 於 16-3-11 15:05 編輯
little_yolky 發表於 16-2-17 12:52
我剩係睇到話小朋友個腦關門好早, 五歲前要教, 但我家小朋友最細都就嚟七歲了, 即我乜都做唔到............ ...
情緒無得教, 要浸, 要反覆認清情緒同學習面對, 共讀情緒繪本, 經常同小朋友分享同討論, 好有用。
小朋友10歲左右會面對第一個成長期, 你仲有3年, 而且大人同小朋友一齊討論唔同情境狀況, 家長都有得益。處理情緒, 根本係大人同細路都要學習。

河合隼雄講過, 小朋友6歲前最重要係有機會體驗喜怒哀樂, 家長要俾機會小朋友練習, 例如捉棋, 我從來全力以赴, 阿女輸到喊我再安慰囉, 阿女發脾氣, 我俾佢發, 我有時都會發脾氣, 大家發完又講吓點解會發脾氣, 再道歉和好, 有時父母唔係完人, 父母都有情緒, 讓小朋友明白呢點都重要, 大人細路都要學識原諒別人原諒自己。

Rank: 12Rank: 12Rank: 12


64163
42#
發表於 16-3-11 15:12 |只看該作者
cal@wicked 發表於 16-3-11 14:53
情緒無得教, 要浸, 要反覆認清情緒同學習面對, 共讀情緒繪本, 經常同小朋友分享同討論, 好有用。
小朋友10 ...
只有兩年時間, 因為大女8歲了。

不過, 有小朋友沒有機會體驗喜怒哀樂的嗎?

Rank: 5Rank: 5


1157
43#
發表於 16-3-11 16:03 |只看該作者
little_yolky 發表於 16-3-11 15:12
只有兩年時間, 因為大女8歲了。

不過, 有小朋友沒有機會體驗喜怒哀樂的嗎?

會跳落嚟/界手/自殘嗰啲, 通常都無。
其實好多小朋友都無。

有啲小朋友係高壓環境下長大, 從來都唔准發脾氣, 長大多數傾向會壓抑自己, 或過份遷就別人, 呢種好常見(我就係呢啲人), 就算長大咗都要花好長時間去搵出口, 青春期我好反叛, 而之前, 我其實係好聽話。

有啲小朋友唔知失敗為何物, 因為無經歷過, 無機會去練習, 所以會接受唔到自己失敗, 輕生, 因為原諒唔到自己。

一個好簡單個例子, 成日聽到一種講法, 男孩子要堅強, 唔好喊, 咁試問佢點表現怒或哀呢種情緒, 吞咗佢咩?! 連面對自己情緒的機會都無, 又點去管理?

另一個例子, 係跌親。跌親小事嚟, 起返身就得, 咁個"痛"其實真係喺度喎, 係咪真係起返身就無咗先? 呢個時候, 家長其實過去講句<我知你好痛, 不過一陣就無事>就解決咗,但好多時成年人都無企喺小朋友角度去諗,太心急要小孩子自立。

喜樂, 係好有趣的情緒, 買嘢俾細路種開心/同父母一齊傾吓計種開心可以好唔同, 不過最難能可貴, 係小朋友自己完成一件想做的事嗰種滿足感, 呢一樣, 好多小朋友都無經歷過, 而呢種快樂, 可以早喺3歲小朋友身上呈現。

再例如, 緊張係情緒, 興奮又係情緒, 但多數大人會混合嚟講, 我自己教小朋友, 情緒語言通常用得好小心, 喺不同情境盡量用唔同詞言去表達, 有機會就會小朋友試吓表達, 當佢清楚個分別, 佢自己就容易啲處理。

Rank: 12Rank: 12Rank: 12


64163
44#
發表於 16-3-11 16:18 |只看該作者
cal@wicked 發表於 16-3-11 16:03
會跳落嚟/界手/自殘嗰啲, 通常都無。
其實好多小朋友都無。
吓???? 乜原來依家D小朋友咁架????? 我好似生活响外太空咁。


我小朋友呢, 無乜好, 你講既喜怒哀樂成日都有。發脾氣、失敗、驚恐、緊張、興奮.....乜都試暈晒。不過, 滿足感係少D, 小小既滿足感就經常有, 例如响街市主動幫我攞嘢, D菜檔嬸嬸勁讚佢, 佢鬼咁開心; 又或者, 學識挑蝦腸, 一次過挑咗1X隻...........不過, 都係呢D細眉細眼既滿足感, 唔係乜嘢大事。


我只係覺得佢哋似乎唔多識得「感恩」。

Rank: 5Rank: 5


1157
45#
發表於 16-3-11 16:32 |只看該作者
小時了了 發表於 16-2-17 14:01
"我剩係睇到話小朋友個腦關門好早, 五歲前要教, 我家小朋友最細都就嚟七歲了, 即我乜都做唔到............ ...

其實唔可以將情緒同行為問題拉埋一齊講, 壞習慣同負面情緒係兩回事呀。

負面情緒確實喺度, 唔係去"改", 係去接受去疏理。由其係對待小朋友時, 不可能灌輸"只有正面", 哀傷失落等等情緒唔可能視而不見, 反而係要佢哋明白情緒本身就係會有, 有開心就有唔開心, 當遇上傷心失望憤怒等等可以用咩方法同態度去處理(非控制), 就需要家長指引。

即係, 小朋友如果內心有個窿, 係唔可以叫佢"喂, 其實個窿唔存在", 大人或者可以用呢啲速成方法, 但小朋友, 係要幫佢填窿, 一定要俾機會佢哋明白, 人人都有情緒, 太過正面同過份負面走極端都係唔健康。

點評

little_yolky  你好似講緊阿愁部電影咁,你係咪編劇嚟。  發表於 16-3-11 16:50

Rank: 5Rank: 5


1157
46#
發表於 16-3-11 16:38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cal@wicked 於 16-3-11 16:43 編輯
little_yolky 發表於 16-3-11 16:18
吓???? 乜原來依家D小朋友咁架????? 我好似生活响外太空咁。

唏, 因為你放鬆, 你小朋友咪識放鬆, 呢個好難得咖, 滿足感好重要, 積小成多。
我工作關係, 見太多小朋友情緒有問題, 但家長係全無自覺, 好多時家長情緒都出問題。

咁你細細個時識唔識感恩吖? 講真有幾多個細路真係會感恩, 大咗經歷多咗就自己會, 最緊要唔好比細路太無同情心就OK, 細細個可以培養嘅係珍惜, 有時識珍惜, 長大就容易明白咩叫感恩~

情緒教育都幾講細路天生性格, 我個女係內向觀察型細路, 佢最叻就係自律同克制, 所以我好傾重教佢表達情緒, 好驚佢咩都唔出聲忍到成肚氣。

Rank: 12Rank: 12Rank: 12


64163
47#
發表於 16-3-11 16:49 |只看該作者
cal@wicked 發表於 16-3-11 16:38
唏, 因為你放鬆, 你小朋友咪識放鬆, 呢個好難得咖, 滿足感好重要, 積小成多。
我工作關係, 見太多小朋友情 ...
佢哋都唔多識珍惜!講到我自己, 唔好話細個, C6話我依家都唔識感恩, 嫁到佢咁好既老公都唔識珍惜其實我內心深處有感恩架


講到依家D小朋友做乜有咁多情緒病, 我覺得有D都係家長既責任嚟。女女同我講, 佢班有個全級第一名, 同佢講如果佢科科攞唔到95分以上, 佢媽媽係唔會滿意的。上學期第一次測驗, 全級中文科狂跌, 級一果然係級一, 92分, 但佢好唔開心, 話返屋企會俾阿媽話。阿女平時中文都好好的, 但果次都跌1X分, 第二日同學仔問佢有無俾阿媽鬧(即係同學仔俾阿媽鬧啦), 阿女話無喎。同學仔好驚訝佢無俾人鬧, 阿女好驚訝做乜自己應該要俾阿媽鬧, 佢哋好似來自兩個星球咁。

Rank: 5Rank: 5


1157
48#
發表於 16-3-11 17:05 |只看該作者
little_yolky 發表於 16-3-11 16:49
佢哋都唔多識珍惜!講到我自己, 唔好話細個, C6話我依家都唔識感恩, 嫁到佢咁好既老公都唔識珍惜其 ...

好大部份都係家長及家庭責任啦....
inside out套戲係講得好到肉咖, 我啲治療師朋友都會推介, 啱家長睇的。不過我有啲怪獸家長朋友, 睇完都係諗咗一秒, 下一秒都依然係逼迫緊細路, 逼到自己都就嚟發神經。
我明有時制度吃人, 但大環境無得攪, 咁家長自己調節, 只要家長唔好做施壓者, 細路就自然識抖氣, 道理真係咁簡單。不過喺EK呢啲說話唔啱聽。

Rank: 4


918
49#
發表於 16-3-12 10:27 |只看該作者

引用:Quote:little_yolky+發表於+16-3-11+16:49+

原帖由 cal@wicked 於 16-03-11 發表
好大部份都係家長及家庭責任啦....
inside out套戲係講得好到肉咖, 我啲治療師朋友都會推介, 啱家長睇的。 ...
多謝你的分享。我好開心,原來我的睇法都有人同我一樣,我唔係孤立的。身邊大部份人,包括老公,都將負面情緒和壞行為係混為一談。老公真係唔容許呀仔有脾氣 ..... 我覺得自己要在呀仔和老公中間協調,真係好攰 .....在EK都能夠睇到大家坦誠分享,令我得著力量。謝謝



Rank: 6Rank: 6


9057
50#
發表於 16-3-12 11:07 |只看該作者

回覆:情緒掌控教得好,比學歷好更重要 ---- 洪蘭

Inside out 係一套好好嘅電影,我覺得好適合家長睇

好認同要教小朋友認識及處理自己嘅情緒,無論喜怒哀樂、擔心、緊張……等。好似阿仔整親,我唔會同佢講唔痛,反而我會同佢講“係吖 好痛吖,咁下次小心啲,我同你搽cream”,然後再問佢下次可以點樣避免。  明明係痛,點能視而不見呢?  小朋友係獨立個體,佢會跟我地一樣有情緒,點可以我們有情緒就去買嘢、食嘢、做運動發洩,而不理會小朋友嘅情緒、感覺呢?



Rank: 12Rank: 12Rank: 12


56109
51#
發表於 16-3-13 15:53 |只看該作者
回覆 小時了了 的帖子

2016年3月13日 星期日
周日話題﹕假如女兒沒有跳下去……
http://news.mingpao.com/pns/dailynews/web_tc/article/20160313/s00005/1457806045021

【明報專訊】「他們在生的父母,往後要承受的痛苦,不是一兩天的事,是一輩子,一輩子活在自責之中。」七年前,同樣是三月天,曾是會考狀元的失聰女教師李菁跳樓自殺,只留下一紙遺書。自此,她的父親李光興,活在黑暗的悲慘世界中,從崩潰,到撕裂,到萬念俱灰,到終生自責,二千五百多天以來,每天背負巨大痛苦。「我女在遺書裏說,『對最疼愛我的父親,我只有憎恨和恐懼』。孩子真的會這樣說。就是因為我們做父母的,不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我們希望她好,但我們用錯了方法。」



花白了頭髮的李光興,黃昏的家沒有把燈亮起,說話低沉、緩慢。在李菁自殺後,李光興一直反覆閱讀女兒生前的網誌,開始學習電腦,用爸爸的名義繼續把網誌寫下去,當是給女兒的信;五年後,他在悲痛中梳理對女兒的悔疚與思念,寫成《假如女兒沒有跳下去》。這次訪問前不久,李光興剛替女兒搬了新家,「已經七年嘛,要搬去住金塔位了」。

李光興有三個女兒,他不諱言,畢生的愛都給了二女兒李菁。因為一窮二白,李光興與妻子誕下兩個女兒後,都把她們送回鄉下養大,只是,李菁幼年時一次發燒導致失聰。「大概是因為,對她,我們覺得虧欠了。」他溺愛李菁,呵護備至,十多歲被送進廣州訓練才學怎樣搣橙洗衣服。他嚴教李菁,怕她長大後無法自力更生,女兒在學校無法理解老師的講解,李光興在家親自再教;女兒因為聽不到而默書零分,李光興便教她背默,成為比健聽同學還名列前茅的一百分學生。一九九九年,會考放榜,李菁第一次登上報紙,她考獲兩優三良成績,是香港有史以來失聰學生的最佳成績。兩年後,她代表香港出戰國際象棋比賽,再次被傳媒追訪。

可是,本來被包裝成自強不息的故事,傳頌不過九年,在二零零八年以悲劇寫成結局,反差之大,讓李菁再次登上頭條。若傳媒總十年如一日地把自殺事件原因簡單化,那麼李菁之死的罪魁禍首該是社會對聾人的歧視——李菁畢業後,拿着輝煌的履歷表,求職過百次,僱主看見李菁戴着助聽器,打發她走,快餐店經理看到她的履歷,又嫌她學歷太高。李光興說,李菁最後在大學找到助教一職,但工作不愉快,後來在收拾遺物時,找到女兒在履歷表上寫上「垃圾」兩個大字。幾經艱苦培育女兒成才,千里馬卻遇不到伯樂,考了好成績以後,人生路才是漫長。
但七年過後,李光興在訪問中,其實在自責沒好好了解過孩子的內心世界。

在女兒死後,李光興一整年無法入睡,晚上總身體發熱冒汗,好幾次想自殺。但他在衝動之時,想到家人,「已走了一個,如果我也走了,他們會好痛苦」。於是,他打電話求助,最後時任勞福局長張建宗派來兩個社工,認為他該求診。「我說我沒有病,看什麼醫生?我只是唔開心,我只要求找個心理醫生,跟我傾下偈、紓緩下便好。但兩個社工當日就在這裏勸了我一小時。」最後,李光興被勸服,與社工從愛民邨寓所走到伊利沙伯醫院,醫生本來要他住院一星期,但他堅持寧願回家吃藥。失眠一年後,他終於沒冒汗,入睡了。「我當時對抑鬱症毫不認識,以為開心不開心這回事,沒藥醫。」

因為自己終於經歷過,知道抑鬱可以如何消磨人的意志,也知道有藥可以讓黑暗變光明,他回想女兒,才知道女兒當時也是死於抑鬱。「那時候,她常常哭得厲害、哭至失控,常說『爸爸媽媽我好驚』。她本來不想死,她曾經說想自殺,她曾到防止自殺的組織求助過。可惜當時沒有人看出她有病,該看醫生,如果有人告訴我們這種病,或許她不用走這條路。」

李光興自責,自己當時不相信女兒真會自殺。「我們不相信,因為我們從小至大都在很艱苦的環境之下長大,食唔飽、著唔暖,但我們都活得過。」

李光興在內地長大,父親是國民黨軍人,在李光興還小時,常被捉去批鬥,一家八口只吃掌心大小的榨菜送飯當一餐。他在十歲時,曾經提議全家到附近的水庫自殺,但被父母狠狠罵了一頓,說人多艱苦都要活。自己曾經咬緊牙關捱過了,但上一代面對逆境的方法,原來未必能用在自己的下一代。「我們這一代的思想,覺得那麼艱苦都活過了,在香港有這麼好的環境、有這麼多選擇,為什麼會想自殺?沒可能。我一直到現在都很後悔,為什麼自己有這種思維。」

這個學年,李光興的悔疚與悲苦,在二十多個家庭重複着。「香港社會突然有咁多後生仔走咗,好似形成了一種風氣,是非常不幸。」李光興說,如果父母可以早一點知道,或許可以做些事及時挽救。「第一,你知道細路有這念頭,首先要分析他是否有抑鬱、受很大壓力,要想辦法開解、帶他看醫生。有藥可以幫助的。」

又如果,孩子知道父母往後的日子如何萬念俱灰,他們或許不忍心走這條路。七年前那一天的事,李光興至今每次想起,想起女兒在跳下去前掙扎徘徊三小時,也覺得心像被撕裂一樣。「十時許,早餐後,她說去看醫生,直至一時多,我在大堂看到三個警察,他們拿着李菁的身分證和遺物,問街坊認不認識她。我說,那是我女兒。」回到寓所,警察才把噩耗告訴他。「我個腦,一片空白,個心翳住,想暈想暈,心裏有一道氣吐不出來。隔了一會,才哇一聲喊出來,崩潰了。那種撕裂感,像有一萬支箭,穿過你心。」往後七年,李光興背負着痛苦,勇敢地為家人活下去。但自責是一生的。「那種自責,非語言能表達,為何我當時不相信她說想自殺?為什麼當時不發現這問題、挽救她?為什麼上天給我聰明的女兒,又帶走她?」可是,孩子還小,在承受巨大壓力之時,當連自己也顧不了,怎有餘力能顧及身邊的人?「人到了萬念俱灰時,那種黑暗會包圍你所有思維,腦裏沒有光,只有黑暗。我經歷抑鬱的日子,理智沒有了,被負面情緒吞噬,自己很辛苦,不懂得想別人。」

而且,有時候,孩子承受的壓力,其實源自父母。在無法承受之時,在選擇用最極端徹底的方法之前,人或許會先選擇厭倦、憎恨、遠離,這並不是孩子不懂事或心胸狹隘,而是自然產生的自我保護方式,也是給旁人的警示。「就是因為我們做父母的,不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李菁遺書的那一句,李光興說就像判了他死刑一樣難受,「但這同時是給其他父母的當頭棒喝,在你們耳邊敲響警鐘。你把畢生精力、所有的愛,都放在孩子身上,但最後換來這句話,我們到底做錯了什麼?這真的要反思。」
文、圖﹕陳嘉文
編輯﹕馮少榮


Rank: 9Rank: 9Rank: 9


23048
52#
發表於 16-3-13 17:23 |只看該作者
謝謝分享。看的時候,感到這位爸爸的痛,就是很暈眩。這個what if 十分殘忍,孩子很抑鬱,甚至患上抑鬱病,家人來不及反應, 孩子就走了, 我們是平凡人,也是很努力,不要自責。

Rank: 9Rank: 9Rank: 9


23048
53#
發表於 16-3-13 17:40 |只看該作者
我女在遺書裏說,『對最疼愛我的父親,我只有憎恨和恐懼』。孩子真的會這樣說。就是因為我們做父母的,不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我們希望她好,但我們用錯了方法。」

Xxxxxxxxxxx

孩子的內心世界也是經常變化中,突發性地做出極端行為,說出難過的話,不等同父母做過很多誤解孩子的事。遺言內有提到爸爸, 還是在乎你!唉!



Rank: 12Rank: 12Rank: 12


56109
54#
發表於 16-3-16 12:46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小時了了 於 16-3-16 12:47 編輯

回覆 小時了了 的帖子

爸媽一句話 逆轉孩子情緒
http://www.fam101.com/%E7%88%B8% ... %E6%83%85%E7%B7%92/

說話最易傷人。天下無不愛錫子女的父母,誰想在功課考試壓力堆中再加一腳呢?只是當我們盡一切的努力,投入金錢、時間、精神、體力,為子女打造一條青雲路的背後,有些脫口而出的說話,或許已在悄悄替眼前的小不點加壓。

城大應用社會科學系副教授兼註冊社工郭黎玉晶說,前述有關兒童焦慮的調查,其中以幼稚園生家長為訪問對象的那部份顯示,父母的管教方式愈多精神虐待,愈無視子女犯錯行為,或過度監察,子女焦慮程度愈高。這裡指的「精神虐待」,字眼上看似是非常嚴重的指控,但實情你我都可能曾「施虐」,而受害的,當然是我們的寶貝。

恐嚇性語句責罵子女
調查中的「精神虐待」,包括以謾罵及侮辱的說話批評子女,例如:還有就是以具恐嚇性質的語句責罵子女,例如:郭黎玉晶說:「家長並不知道,像這樣的語句也屬精神虐待,會讓小朋友非常焦慮。有些家長始終不能擺脫要子女『先搞掂功課』的想法,又會不時跟其他小朋友比較,看到別人的子女比自己的多學多做,便感到壓力,轉而向子女施壓。子女焦慮與否,其實掌握在家長手裡。家長先要學會不焦慮,孩子才不會焦慮。」


百彈齋主與木頭人
東華三院家庭成長中心主任兼註冊社工蔡家殷,從實踐自美國引入的「親子互動輔導」體會到,經常發脾氣或不合作的小朋友,其實跟父母不適當的說話及肢體語言回應他們有關。「家長來求助時,甚少說子女有情緒問題,只是不停抱怨孩子頑皮、扭計、不聽話、不合作、經常發脾氣、哭鬧,甚至打父母。」
蔡家殷經常透過單鏡反光玻璃,觀察爸媽與孩子玩玩具的互動過程。有些爸媽是「百彈齋主」,喜愛批評和提問;有的像「君臨天下」,喜歡指指點點發號施令,要孩子怎樣玩怎樣砌;有的則像「木頭公仔」,對孩子全無反應。蔡家殷說:「這些都屬於『不應該做』的。」「爸媽應該多讚賞,多複述孩子的說話,多描述孩子的動作,讓他們知道父母感興趣,能保持他們的專注力。」蔡家殷認為,即使孩子的行為問題是由焦慮情緒引起,只要家長懂得回應,也能化險為夷。

原文刊於FAM《樂活家》 Issue28


Rank: 2


54
55#
發表於 16-3-18 12:55 |只看該作者
Thanks for sharing.

Rank: 2


55
56#
發表於 16-3-18 22:53 |只看該作者
EQ比IQ更重要

Rank: 5Rank: 5


1157
57#
發表於 16-3-22 16:04 |只看該作者
yamin 發表於 16-3-12 10:27
多謝你的分享。我好開心,原來我的睇法都有人同我一樣,我唔係孤立的。身邊大部份人,包括老公,都將負面情 ...

其實真係要幾代人努力先可以去改變固有諗法, 係好難的, 不過一定有同路人。加油。

其他人點諗點講, 對細路雖然有影晌, 但最最最重要係媽媽會理解, 有時講一句, 個細路已經夠。醒起尋日唔知同個女講乜, 個女回我一句: 媽媽我知你信我啦~~ 安全感係來自父母給予的信心, 老公講唔明唔洗太介意, 因為大人有大人的思考模式, 旁人係好難去改變, 反而慢慢引導小朋友用語言或其他正向行為發洩脾氣, 你老公將來或者會明白。   

Rank: 2


85
58#
發表於 16-3-23 15:38 |只看該作者
EQ高的人無論在順境後逆境,都會活得自信和精彩。

Rank: 6Rank: 6


5179
59#
發表於 16-4-2 18:04 |只看該作者

回覆:情緒掌控教得好,比學歷好更重要 ---- 洪蘭

希望傳統學校,多點進步,多點重視EQ,唔好只看成績, interschool sports,  music festival等等 只屬錦上添花 的環節。




34
60#
發表於 16-4-2 19:11 |只看該作者

回覆:情緒掌控教得好,比學歷好更重要 ---- 洪蘭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