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線時間
- 3 小時
- 最後登錄
- 12-1-1
- 國民生產力
- 0
- 附加生產力
- 15
- 貢獻生產力
- 0
- 註冊時間
- 10-8-7
- 閱讀權限
- 10
- 帖子
- 32
- 主題
- 0
- 精華
- 0
- 積分
- 47
- UID
- 645723

|
我只想說明如會考人數不同及高考人數不同是不應作比較更不應作排名。舉例,有5所band1中學ABCDE它們都能把top 25% 學生全送入U,next 25% 學生只能有一半入U'再next 25% 有四分一能入U'最後25%的學生可能會考底於14分或會考不及格不能升會原校讀ALevel所以當0%入U. 在這情况,假定所有高考生都是原校升上和top果啲無走咗去其它學校。
中學A,有5班會考生(200人)但只開2班高考,它只收頭30% 學生 (200人收60人) 跟以上的condition, (頭50人全入U,其餘10人一半入U)入U率就會是91.7% ;
而中學B,有5班會考生(200人)但開3班高考,收頭45% 學生 (200人收90人) same condition, (頭50人全入U, next 40人一半入U)入U率就會是77.8%,
而中學C,有5班會考生(200人)但開4班高考,頭 60% 學生 (200人收120人) same condition, (頭50人全入U, next 50人一半入U, 最後20人有四分一能入U )入U率就會是66.7%.
而中學D,有4班會考生(160人)但開2班高考,收頭37.5% 學生 (160人收60人) same condition, (頭40人全入U, next 40人一半入U)入U率就會是83.3%.
而中學E,有$班會考生(160人)但開3班高考,收頭 56% 學生 (160人收90人) same condition, (頭40人全入U, next 40人一半入U, 最後10人有四分一能入U )入U率就會是69%.
如排名就會
1. A校91.7%入U率
2. D校83%%入U率
3. B校77.8%入U率
4. E校69.4%入U率
5. C校66.7%入U率
單看數字,它們可相差25%之多, 但實際上,這5所中學是有相同能力都能把相同比例的學生帶入U, 它們的實際入U率全部都是43.75%, 但它們不同的地方就是會考人數同高考人數的比例,所以334後就能反映出實際入U率。
正因如此,這數字當然可作參考但要先知背後的condition and environment. 數學都有conditional ratio啦,只希望不想看見不公平的比較和排名, 如apple to apple的比較對學校和老師都公平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