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線時間
- 13 小時
- 最後登錄
- 16-3-31
- 國民生產力
- 1
- 附加生產力
- 137
- 貢獻生產力
- 0
- 註冊時間
- 10-7-27
- 閱讀權限
- 10
- 帖子
- 117
- 主題
- 1
- 精華
- 0
- 積分
- 255
- UID
- 641797
 
|
今天,剛看到東方日報報道,中基同學成為新一代「星之子,我覺得十分鼓舞和興奮,也反映了學校,校長和老師多年無私的奉獻,用心啟迪和培育學生,使他們發揮潛能和天份。 真是好感動 ! 我的孩子十分熱愛科學,希望他也能像師兄們創作一些對環保有價值的東西造福社會。
東方日報(25 May 2012) 引述如下:
比賽在本月十二日至十八日於美國匹茲堡舉行,全球共有超過六十五個國家和地區的一千六百多名學生參加,涉及一千二百多個研究項目參賽。
亞洲區中成績第二佳
港隊今次派出共五組學生參賽,結果獲兩個二等獎及一個三等獎的佳績,若以亞洲參賽區劃分成績,香港更排名第二,僅次中國。因今次獲二等獎的學生共六位,他們各自的名字將被「國際天文學聯盟」用作小行星命名,是本港歷來一次過摘下最多的「星」。
憑「聚苯胺制毒氣探測器」獲二等獎的英皇書院兩名中五生袁健康和雷逸文及中七的衞晉穅昨解釋,探測器可於十秒至三十秒內探測到氯化氫、阿摩尼亞、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氣體,並連接至警報器發出警報或電子系統如透過電郵、電訊通知使用者有毒氣洩漏,主要應用於儲存化學物品的倉庫或沙井。
另一「摘星」獲二等獎的本港三人組,為中華基金中學中四學生崔雍建、潘駿生和黃耀德。他們解釋其發明「可捲曲光合微生物薄膜燃料電池」時指,利用酵母菌和海藻,分別透過呼吸和光合作用下,即一個釋放、一個收集電子,通過溶劑造成電子流動,從而產生電流,而電池呈片狀可自由屈曲。製作電池的九成物料可循環再用,成本低至四毫美金。他們指,只用五塊該新電池足可叉滿一部手提電話的電,長遠更可取代成本較貴的太陽能電板,及用於污水處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