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線時間
- 262 小時
- 最後登錄
- 18-5-31
- 國民生產力
- 24
- 附加生產力
- 2118
- 貢獻生產力
- 0
- 註冊時間
- 03-11-10
- 閱讀權限
- 10
- 帖子
- 2276
- 主題
- 36
- 精華
- 0
- 積分
- 4418
- UID
- 16008
 
|
Re: 直資學校與私立學校之討論(前為: 李國章歡迎保良局全面轉直資 -----立人問,立人說)
Judy:
妳說的學校, 相信大部份是1991年由買位轉直資的學校, 是早期直資校的鼻祖, 除外也有二間背境雄厚的愛國學校. 他們過去作為買位或直資學校時都帶著歷史使命, 現在學生求過於供, 它們為當局供應學位的使命完成了, 在當局於2002年開放直資市場, 為它們帶來更多競爭, 更多對手, 如這些學校現時如不維持低學費, 其收生競爭力更為薄弱. 所以它們不是好的效法對象.
諸聖校長說 :- 「現在學校已經不夠錢用, 不能讓年資深的教師薪酬提升至薪酬頂點, 將來轉直資, 不但只可收取10%低收入家庭學生, 未來教師的薪酬頂點可能是16,000元, 幾乎與新入職教師相若, 再多都無(資源)啦!」
他又說 :- 「當年不夠學位供應, 就利用我們按位津貼的學校, 還許下承諾會讓我們一直維持現狀, 現在學位飽和, 就迫我們自立, 對我們非常不公道.」
上述說話, 持著數據的教育當局, 不知對其說法有何反駁. 16,000元頂薪點請教師, 如何能作競爭生存, 收學費是唯一方法, 收得少也祇會杯水車薪, 吊鹽水續命.
口碑不錯收生足的諸聖中學要求轉為津校, 但當局堅持祇能轉直資, 如兩種模式資助額差不多, 教局的堅持為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