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線時間
- 910 小時
- 最後登錄
- 25-8-11
- 國民生產力
- 0
- 附加生產力
- 10837
- 貢獻生產力
- 0
- 註冊時間
- 14-6-10
- 閱讀權限
- 10
- 帖子
- 6486
- 主題
- 16
- 精華
- 0
- 積分
- 17323
- UID
- 1557091
 
|
hkpapa852 發表於 19-6-4 11:22 
傳統名校既網絡, 唔係靠近10年8年既人決定所改變, 而係靠幾十年以至過百年既"傳承"
君不見近幾年多間名校 ...
本帖最後由 Soundervolt 於 19-6-8 14:09 編輯
國際學校大部份學生來自海外旅港人仕,無論本身係外國人或本地學生,畢業後大多都會離開香港各散東西升學或生活,凝聚力會比本地學生喺香港各行各業發展嘅人數少好多。而且傳統名校都好重視學生之間嘅承傳教育,例如師兄會幫助師弟喺學業上嘅問題,校徽上圖案嘅意義(考試題目),大型比賽總動員(中學低年班)唔使上堂去捧場打氣.....等等。而且男仔一般可以透過運動去建立友誼,學校嘅球場就係brotherhood之地,阿仔學校或男神校都有舊生球類聯賽(例如足球各廿幾隊),每個週末週日大家打成一片,師兄師弟打波吹水食飯成為兄弟一樣嘅感情,無論由小學或中學開始讀書到畢業後四五十歲都參與學校活動,大半人生都會生活喺學校之中,點會冇歸屬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