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集團
集團品牌
presslogic-logo
廣告查詢
工作機會
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大學收生須增透明度 貧富「成績鴻溝」待縮窄 ...
樓主: Radiomama
go

大學收生須增透明度 貧富「成績鴻溝」待縮窄   [複製鏈接]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9964
421#
發表於 18-8-26 17:37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ABC-DAD 於 18-8-26 19:51 編輯

https://www.master-insight.com/葉建源:未來五年教育施政前瞻/

睇下內文,都幾有可讀性,佢唔係量度直資辦學成果,只係因為可以早左收生就認為唔公平,但咁多年都唔為家長爭取到改變,反而家長因投向直資懷抱受歧視,佢任議題發酵咁多年。小學生同家長完全唔知自己位置。
https://www.master-insight.com/程介明:為什麼要有不一樣的教育?/
同場嘅演講,程介明教授提出嘅係社會環境及教育嘅改變。Google 個標題,條link 無左lu


另外三位講者嘅內容可在文章底部找到連結。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340
422#
發表於 18-8-26 19:08 |只看該作者
Radiomama 發表於 18-8-26 14:45
本帖最後由 Radiomama 於 18-8-26 14:46 編輯

雖然受資助,但大學維持自主、學術自由是絕對重要。

到時又話權貴阻上流。
The more bizzare a thing is, the less mysterious it proves to be.

Rank: 6Rank: 6


9973
423#
發表於 18-8-26 21:11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samsam123321 於 19-2-20 18:04 編輯

.........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9964
424#
發表於 18-8-26 22:02 |只看該作者
samsam123321 發表於 18-8-26 21:11
直資跟本自主度太大,無理由可以連IB同Alevel 課程都可以辦。如果個別大學現在搞回3年制是否一樣可以?辨加 ...
其實你自問自答有咩意思,辦咩課程好似你咁講下,唔使做又唔負責任就易過借火啦,咁大個人有情緒都正常,分寸要有囉。
攪清楚先發皮四啦,成年人。

Rank: 5Rank: 5


4325
425#
發表於 18-8-26 22:06 |只看該作者
其實駛乜攞咁多數據,要攞就攞醫生D仔女讀IB的比率比一般家庭高幾多倍的數據,自然一目了然。

道德理念係用黎講,說到底還不是利益行頭。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9964
426#
發表於 18-8-26 22:12 |只看該作者
課程可以自主外,唔係每個課程學額都得到無限資助,去教育處揾下資料先啦,你咁會激親自己嘅喎。唔係使鬼加學費咩,係資助額上每加一蚊,要留5毛做學費減免 儲備。

Rank: 6Rank: 6


9973
427#
發表於 18-8-26 22:13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samsam123321 於 20-4-2 13:28 編輯
ABC-DAD 發表於 18-8-26 22:02
其實你自問自答有咩意思,辦咩課程好似你咁講下,唔使做又唔負責任就易過借火啦,咁大個人有情緒都正常,分 ...

......

Rank: 5Rank: 5


3643
428#
發表於 18-8-26 22:16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Vanadium 於 18-8-26 22:23 編輯
Radiomama 發表於 18-8-26 16:51
作為2012年才調到教育局的政務官,教改已推行了一段時間、DSE也早於楊先生上任前推出;大眾可向官員請願、 ...

我想你搞錯了,大眾當然應尊別人既個人選擇。

正如大眾批評一啲人,一路話國家好,鼓勵年青人返國家,但一路攞外國護照,幫子女搞移民西方,大眾係挑戰呢種口是心非既態度。

其實大家都對現有教育制度有不滿,呢度亦好多人用腳投票讀國際、直資、考IB、GCE,無問題,但若然仍向走唔到既人推銷個制度好好,先有問題,係咪?

楊局長係咪無辜我唔肯定,事實佢唔係大部份以前政策既決策者,人地問佢,只係想睇下,有無高官係信政府果套教育啫,至少佢唔係囉。

不過免費幼稚園係佢名下正式進行,但事實亦係搞到唔湯唔水,又係有錢既寧願比錢都唔參加學卷,若然去幼稚園區就睇到,都係因佢地容許好既小學,主要係直資同私校,可以自己揀學生,但揀學生又睇英文,而免費幼稚園又強迫唔比你用英文(真係奇到呢),咁咪迫有錢既去私幼英文教學,結果直資同私校又係有錢既世界,矛盾到極。

可能呢啲就係楊局長所講既複雜,有心既....唔係一定要你立即搞好,至少公開講會承擔問題,諗方法處理都好吧。

若然最後局長強迫港大收返多少少DSE學生,唔係搞好個DSE,而係強迫人接受DSE係好,或搞返公平個系統 (如科學咁對比DSE同IB/GCE既分數),真係香港悲劇。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9964
429#
發表於 18-8-26 22:23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ABC-DAD 於 18-8-27 00:11 編輯
samsam123321 發表於 18-8-26 22:13
其實你可以唔引述我的意見,我寫我的關你咩事?

又啱。
事實真係係唔使理會你嘅。

Rank: 6Rank: 6


9973
430#
發表於 18-8-26 22:42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samsam123321 於 19-2-20 13:35 編輯

......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9964
431#
發表於 18-8-27 00:09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ABC-DAD 於 18-8-27 00:13 編輯
Vanadium 發表於 18-8-26 22:16
我想你搞錯了,大眾當然應尊別人既個人選擇。

正如大眾批評一啲人,一路話國家好,鼓勵年青人返國家,但 ...

兩點唔同意你嘅講法:
首先,直資學校嘅課程自主彈性,幫左不少 SEN  嘅學生,唔好借意去使不同課程使用者放上你預設嘅對立面上面,同排有IB 同ーAL都只係近幾年嘅事,亦係有學費減免,同時一大部分嘅學生生係NSS學制同考ーDSE 嘅。同你片面講嘅好唔同。
第二,即便公務員子女可以拿教育津貼出國讀書,亦不是咩貧富鴻溝,用腳投票,要記住,人有權選擇義務教育或以外更好嘅教育,而政府目前提供義務教育外,容許巿民選擇其他類型教育,不應該歪曲成不公或剝削基層上流機會。  

要做得更多嘅係要盡力去提高義務教育質素,改善課程,考試方式,培養更優秀嘅師訓練語言院校等等,善加運用學生老師時間。

作為教育功作者,閣下隻字不提學生嘅需要,難免叫人懷疑係以教育之名,圖政治目的為實。

。。。。。。。。
受教育權的落實

受教育權規定在《世界人權宣言》中的第26條以及《經濟、社會及文化權利國際公約》中的第14條中,[2][3] 在1960年教科文組織反教育歧視公約中、歐洲人權公約第1號議定書以及1981年的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中得到重申。[1]
[size=0.666667em]編輯

受教育權的落實可以依照4A框架進行評估,該框架指出受教育成為一種有意義的權利應當是可用的(available)、可參與的(accessible)、可接受的(acceptable)、可適應的(adaptable)。這個4A框架最初是由前聯合國受教育權特別報告員卡特里娜·托馬斯夫斯基Katarina Tomasevski英語Katarina Tomasevski)發展並提出的,但並不必須是使用在每個國際人權說明中的標準,當然也不是國家法律規定受教育權的通用方針。[6]

4A框架建議作為首要責任的承擔者的政府需要依據可用的(available)、可參與的(accessible)、可接受的(acceptable)、可適應的(adaptable)教育的標準,尊重、保護及落實受教育權利。這個框架同時明確了在教育過程相關利益者的責任:作為受教育權的主體的兒童、作為『第一施教者』的父母以及職業教師,義務教育是他們應得權利及義務。[6]

4A框架在下列書籍中進行了進一步的闡述:[6]

  • 可用性 – 教育應為政府資助的、通用的、免費的及義務的。應當有專門的基礎設施和設備以及提供給學生的足夠的教材和材料。用於教育的建築物必須符合安全及衛生標準,如使用潔淨的飲用水。保證積極的招聘工作、適宜的培訓工作以及合適的管理辦法,以確保每一所學校都有足夠的合格教師。 [6]
  • 可參與性 - 所有兒童都應當平等的享有進入學校的權利,無論其性別、種族、來自的地區或社會經濟地位。應作出相關努力以確保被邊緣化的群體同樣享有受教育權,包括兒童難民、無家可歸者或行動不便者。不應對任何學生存在任何形式的隔離、禁止參與的行為。這其中包括建立相關法律確保禁止童工或剝削等的存在,從而可以是兒童接受初級或中級教育。學校必須設置在社區中,距離必須在兒童所能接受的合理的範圍內,另外,還需向上學兒童提供運輸方面的便利,尤其是對生活在農業區的兒童,確保到學校之間的道路是安全和便利的。 接受教育的費用應當是對所有人來說是可以承擔的,包括提供給學生的課本、用具以及制服不應包含其他附加費用。[6]
  • 可接受性 - 所提供的教育過程當中不應當存在歧視,應當適於所有學生,包括文化上。學生們不應被強迫接受任何宗教或思想的觀點。教學方法應當是有目標性的並且是公平中立的,所使用的材料應當反應寬廣的思想以及信仰。在學校期間應保證學生的健康和安全,包括禁止各種事實上的體罰。應當對教員及教師的任教資格進行監督和考察。[6]
  • 可適應性 - 教學計劃應當是靈活的並且可以隨着社會情況的變化及社會需要進行調整。學校應當尊重宗教節日和文化節日,使學生感到被接納,對於出現暫時不便的學生應給足夠的照顧。[6]

很多國際上的非政府組織和慈善組織正在依據發展基本權利計劃Rights-based approach to development英語Rights-based approach to development)來努力工作實現人民受教育的權利。



Rank: 5Rank: 5


3643
432#
發表於 18-8-27 02:15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Vanadium 於 18-8-27 02:43 編輯
ABC-DAD 發表於 18-8-27 00:09
作為教育功作者,閣下隻字不提學生嘅需要,難免叫人懷疑係以教育之名,圖政治目的為實。

教育工作有好多層面,呢度講緊係教育政策,而你一直講緊係另外一啲層面。

好既社會,首先講政策同管理,入到班房既學生需要,已係近最底層既工作。

如政府管理及政策做得差,做成大量貧苦大眾,就係咁叫社工關心多啲佢地,呢個唔係本末倒置,都叫治標不治本。

苛政猛於虎,教育或社會政策既不善,往往就係學生壓力或失去學習興趣既源頭,唔講政策只講學生需要,前線做到死都無用。

我相信,只有教育公平 (唔係要平等個個一樣),各學生可公平地按自己興趣及能力選讀自己想讀既野,唔好下下咁多必修必學,又或下下唔比人學,比各有所長既學生都各有發揮,社會比不同所長既人都搵到錢,可安居樂業.....

如上果啲咩惡性競爭、爭入某小撮校等情況就減少出現。

學生需要......唔係就要呢啲? 呢啲係前線老師可以改變到?

至於咩貧富懸殊,我信念係應要保障小朋友不應因家庭經濟因素而失去係社會公平競爭既機會,目的唔單係為小朋友,亦係為整個社會,任何人才因SES低而被埋沒,就係社會損失。呢個係我信念,唔會改。




Rank: 9Rank: 9Rank: 9


23312
433#
發表於 18-8-27 07:04 |只看該作者
Vanadium 發表於 18-8-27 02:15
教育工作有好多層面,呢度講緊係教育政策,而你一直講緊係另外一啲層面。

好既社會,首先講政策同管理, ...

其實你講来講去係整個香港教育制度有問題,由政策制庋到執行,由幼稚園,小一派位到課程設計和選科,這些正正是家長選擇主流以外制度原因,所以最重要要做好主流課程,而不是限制他人選擇。

Rank: 4


790
434#
發表於 18-8-27 07:49 |只看該作者
回覆 poonseelai 的帖子

GCE A level 最高級別的成績 (A*), 一般尖考生的比例由10%至28%不等,  這相對dse 最高級別考生(5**)所佔1-2% 的比例相差非常之遠.
其實不少名校的學生, 在F4時發現自己的校內成績 排名 不能 進入神科便會選擇到英國唸GCEa-level, 然後再經non JUPAS 報大學, 經此方法而獲得成功的學生大有人在, 也成為很多後來學生的模仿對象

IB 的每一科目 是有分開 standard level end higher level,中文和英文也有分開 第一和第二語言的,  深淺程度當然不一樣.  所以一般人只是計考試的各科總分, 並不能反映學生的真正能力因為最主要是看考生考的是什麼程度的考試.

用non-jupas報大學, 是可以每所大學獨立計算,這 代表每一名申請人 都可以同時獲得每一所大學不同的offer, 例如中大法律及港大醫科同時的錄取, 但JUPUS 考生卻只有 一個offer, 例如當中大的法律系錄取, 港大的醫科便不能再錄取該名校生,

Rank: 9Rank: 9Rank: 9


23312
435#
發表於 18-8-27 07:54 |只看該作者
workingmom 發表於 18-8-27 07:49
回覆 poonseelai 的帖子

GCE A level 最高級別的成績 (A*), 一般尖考生的比例由10%至28%不等,  這相對dse  ...

一般人識分ib學生能力重要嗎?大學收生是識分的,大學除了看總分,有科目亦看subject requirement,ib 除了6科,仲有core requirements: theory of knowledge, extended essay and CAS, 应如何比較?

Rank: 9Rank: 9Rank: 9


23312
436#
發表於 18-8-27 07:56 |只看該作者

回覆樓主:

本帖最後由 poonseelai 於 18-8-27 07:57 編輯

剛聽到新聞報道港大護理系一年级多收副學士,一樣有人投訴,副學士也是经non jupas 申請大學

Rank: 9Rank: 9Rank: 9


23312
437#
發表於 18-8-27 08:00 |只看該作者
workingmom 發表於 18-8-27 07:49
回覆 poonseelai 的帖子

GCE A level 最高級別的成績 (A*), 一般尖考生的比例由10%至28%不等,  這相對dse  ...

本帖最後由 poonseelai 於 18-8-27 08:08 編輯

仲有,dse 5以上拉curve, 不如問下教育局為何要限制5* and 5**數目?難道5以上用水平对照会出唔到狀元?

Rank: 4


790
438#
發表於 18-8-27 08:49 |只看該作者
回覆 poonseelai 的帖子

IB 的最高級別 (7级,) 一般由5% 至18/19%

Rank: 9Rank: 9Rank: 9


23312
439#
發表於 18-8-27 08:54 |只看該作者
workingmom 發表於 18-8-27 08:49
回覆 poonseelai 的帖子

IB 的最高級別 (7级,) 一般由5% 至18/19%

so?

Rank: 9Rank: 9Rank: 9


23312
440#
發表於 18-8-27 08:59 |只看該作者

回覆樓主:

的起心肝查看2017 and 2018 兩年dse 成績,5斜考獲31分以上人數少了100+以上,這些人最大機会考到37分,港大医最低收生分數,未來幾年出生率仍下跌,如港大要達到75%比率,耍降低收生分數,大家樂見嗎?
Screenshot_20180827-083916.JPEG
Screenshot_20180827-085402.JPEG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