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線時間
- 52 小時
- 最後登錄
- 18-8-29
- 國民生產力
- 0
- 附加生產力
- 25
- 貢獻生產力
- 0
- 註冊時間
- 07-2-1
- 閱讀權限
- 10
- 帖子
- 204
- 主題
- 4
- 精華
- 0
- 積分
- 229
- UID
- 123237
 
|
本來打算看完才分享,現在還只看了一半,但也津津有味

書名叫 "七歲進哈佛", 吸引的不是天才小孩如何棒,而是小孩的父親很用心教小孩, 他的概念和陳校長的理念很相似, 父母就是小孩的最佳伯樂, 天下間最適合孩子的老師就是父母, 他們最了解自己小孩的長短處, 才會更盡力協助小孩發揮個人長處.
一些作者指出的問題, 其實我和外子也犯了...最嚴重的錯包括小孩做作業時,我們自己卻在看電視...父母應該是陪伴子女學習, 孩子不斷學習時, 父母也同時在學習, 學習是終身的, 有父母陪伴著,了解孩子在學習的事, 和他分享, 這是給孩子最寶貴的禮物. 作者以「和孩子一起呼吸」為原則,盡其所能的安排全家人共同活動的時間;並堅持「父母的角色就是為孩子指引正確道路」,以身作則的示範學習、運動、品德與關懷社會的重要性, 這也是我的目標, 所以看起來更投入.
作者兩個孩子都是天才,也一先一後獲得美國最高榮譽的"州立總統獎", 這個獎是頒給每個州分的一個學生,事先經過嚴格審查,除了學業成績, 還要評估各方面能力如課外活動, 服務活動,領導能力等, 奇蹟地作者兩個兒子一先一後都得到,成了佳話. 還有講述一些作者兩個孩子在學校受到種族歧視和欺負的經過, 其中一子甚至被撞至鎖骨碎了,令他練習和準備良久的小提琴比賽和游泳比賽都不能參加,小朋友自然情緒很低落,要等一年後才有機會再參加比賽,但作者用很正面的人生觀去教導兒子面對人生種種困境, 還有作者堅持父母要先做好身教, 才能教育孩子, 如果自己沒有做好,孩子又怎會聽你呢!
還祇看了一半,希望看完後和大家再分享, 這書原價只是$68, 我覺得很值得一看, 我看後得益良多, 啟發了自己思考, 我究竟想給女兒什麼, 自己又打算怎樣去教育女兒.
現在有做的,只是間中和女兒講解新聞,一起說說故事, 現在我在思考,怎樣在生活中教育她, 不一定要動輒用學術性的書本知識來教育,而是怎樣從生活中和她一起尋找知識而得到樂趣,我想最重要是培養她自發性去學習.
大家有什麼心得,請給我一些idea, 我最怕自己有心無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