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線時間5927 小時 最後登錄25-9-5 國民生產力11  附加生產力28943  貢獻生產力0  註冊時間10-2-9 閱讀權限10 帖子11010 主題74 精華0 積分39964 UID584294 
 
    
 
 | 
| 「第四代香港人」社會流動性研究計劃  總結及建議 
 
 背 景
 1 近年,香港輿論經常討論年青人的向上 流動機會(即提升社會經濟地位
 或職業階層),有部份人認為現時的向上流動機會 比八、九十年代低,
 也有部份人認為現時的年青人的向上流 動機會並不比以往差,意見不
 一。年青人是社會持續發展的動力泉源,他們對個人前途的看法,影響
 他們對社會的觀感和處世的態度。
 2 因此,香港專業及資深行政人員協會委託圓桌研究所及其網絡成員圓思
 顧問有限公司進行是次研究,希望藉以了解年青人的社會流動狀況,比
 較不同世代的香港人對社會流動的主觀感受,以及對前景的期望,並就
 調查結果加以研究,向政府提出實質建議。
 研究方法
 3 在 是 次 研 究 計 劃 中,我 們 採 取 英 國 社 會 學 家 戈 德 索 普( John Goldthorpe)
 的職業階級理論(即服務階層、 中產階級及工人階層),並沿用了香港
 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呂大樂的「 四代香港人」的劃分作為理論基礎:
  第一代香港人:在 1945 年前出生 ( 64 歲以上);
  第二代香港人:在 1946 至 1965 年間出生 ( 45‐64 歲 );
  第三代香港人:在 1966 至 1975 年間出生 ( 35‐44 歲 );
  第四代香港人:在 1976 至 1990 年間出生 ( 20‐34 歲 )。
 4 我們將研究對象分為「第四代香 港人」及「其他世代香港人」(即「第
 一代」,「第二代」及「第三代」香港人),藉以了解「第四代香港人」
 本身的社會流動狀況和對前景的看法,並與「其他世代香港人」的看法
 進行比較。
 5 本研究以定量及定質的方式進行 (即問卷調查及深入訪問兩部份), 於
 今 年 5 月 至 7 月期間進行資料搜集。問卷調查是透過街頭訪問的形式進
 行,合共成功訪問了 807 名市民,當中有 433 位是「第四代香港人」,
 有 374 位是「其他世代香港人」。
 6 在深入訪問方面,我們成功與 50 位來自不同背景(包括家庭、職業及
 學歷)的「第四代香港人」進行訪談,並聆聽了 33 名與年青人有較多
 接 觸 的「 其 他 世 代 香 港 人 」對 社 會 流 動 的 看 法,以 求 取 得 較 平 衡 的 意 見 。
 7 研究亦探討影響社會流動的因素,包括「教育」、「家庭」和「全球化及
 兩地融合」三方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