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集團
集團品牌
presslogic-logo
廣告查詢
工作機會
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小學雜談 請教閱讀派家長,小女中英作文差
樓主: capricornbb
go

請教閱讀派家長,小女中英作文差   [複製鏈接]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340
381#
發表於 19-1-4 23:23 |只看該作者
IloveJJ 發表於 19-1-4 17:30
花太多力發展成績,而無能力發展其他,我認同呀!
眼見去到呈分,個個同學日日補習,全科專補,唔比賽唔運 ...

孩子大學畢業讀十幾二十年書,太專注結果是生命中只有分數和書本,好攰,好可惜。
The more bizzare a thing is, the less mysterious it proves to be.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340
382#
發表於 19-1-4 23:25 |只看該作者
猴子爸 發表於 19-1-4 17:33
国内人士的成就,有不同的因素影响:家庭背景?党的背景?是否海归?。。。我最近就认识了一位状元级工作上 ...

第十名是讀書不好…嗎?
The more bizzare a thing is, the less mysterious it proves to be.

Rank: 5Rank: 5


3410
383#
發表於 19-1-4 23:25 |只看該作者
IloveJJ 發表於 19-1-4 15:43
所以我唔會滿足於頭5個層次。而我認為用背文+訓練既方式,係會令細路傾向無自己思考信心,而唔能夠達到第6 ...

有時間看看youtube, 或search higher order of thinking

https://youtu.be/TcihEl2FPEQ

教細路時都有用,可以引導細路多用高層次思考。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340
384#
發表於 19-1-4 23:33 |只看該作者
Elenalan 發表於 19-1-4 22:58
我覺得呢個帖已經有a spectrum of opinions on multiple questions, 大家嘅討論點已經有偏差,唔係同一條 ...

咪就係 derive from first/theoretical principles 囉。  Pure science research 多啲見。
The more bizzare a thing is, the less mysterious it proves to be.

Rank: 6Rank: 6


5667
385#
發表於 19-1-4 23:42 |只看該作者
shadeslayer 發表於 19-1-4 22:40
我又覺得二次創作也是創作,也可以有很好創意。我反對的,是隻字不漏式多背古文對學寫作是良方的說法。
...

有一種高難度創作係化零為整、化繁為精,例如唐滌生先生就做呢點,既承傳歷史典故、精通韻文音律,又可文白交融巧用粤音套語入韻,將戲曲提升到雅俗共賞嘅文學層次,叫呢d做一次定二次創作已不能概括佢嘅文學修養文字造藝。與其去爭論創作有幾重要又要去粗疏區分,一知半解倒不如用心去了解先再討論。

Rank: 6Rank: 6


5667
386#
發表於 19-1-4 23:45 |只看該作者
shadeslayer 發表於 19-1-4 23:33
咪就係 derive from first/theoretical principles 囉。  Pure science research 多啲見。

derived嘅過程咪要用stat去prove, 如只係提出一個新諗法(derived from first/older principles),只係去identify research gap, 呢種就係review paper。我都是Natural science 呢個field的。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340
387#
發表於 19-1-5 00:21 |只看該作者
Elenalan 發表於 19-1-4 23:42
有一種高難度創作係化零為整、化繁為精,例如唐滌生先生就做呢點,既承傳歷史典故、精通韻文音律,又可文 ...

你回我?
The more bizzare a thing is, the less mysterious it proves to be.

Rank: 6Rank: 6


5667
388#
發表於 19-1-5 00:45 |只看該作者
shadeslayer 發表於 19-1-5 00:21
你回我?

我係鄧鄭板橋唔抵,你當我廢up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340
389#
發表於 19-1-5 00:55 |只看該作者
Elenalan 發表於 19-1-4 23:45
derived嘅過程咪要用stat去prove, 如只係提出一個新諗法(derived from first/older principles),只係去id ...

本帖最後由 shadeslayer 於 19-1-5 01:10 編輯

“Derive” typically means something is done through deduction, doesn’t have to invoke statistics.

When Isaac Newton invented Calculus and published a paper, was he doing a “review paper”?

You can’t fathom mathematical theory development through deduction from existing theories?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340
390#
發表於 19-1-5 00:57 |只看該作者
Elenalan 發表於 19-1-5 00:45
我係鄧鄭板橋唔抵,你當我廢up

我有提過鄭氏?二次創作鄭氏專用?
The more bizzare a thing is, the less mysterious it proves to be.

Rank: 6Rank: 6


5667
391#
發表於 19-1-5 01:21 |只看該作者
shadeslayer 發表於 19-1-5 00:55
本帖最後由 shadeslayer 於 19-1-5 01:10 編輯

“Derive” typically means something is done through ...

如果你係指mathetical disciplines嘅research我同意唔需要statistically proven, 但derive任何 new concepts from older theories都要先做extensive review and then incorporate into new concepts,不可能單憑創意靈感。點解會討論到呢d,就係前文有人講起科研和"創作"嘅關係。

Rank: 6Rank: 6


5667
392#
發表於 19-1-5 01:25 |只看該作者
shadeslayer 發表於 19-1-5 00:57
我有提過鄭氏?二次創作鄭氏專用?

你問我係咪回你,所以我咪咁答你lor。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43232
393#
發表於 19-1-5 07:11 |只看該作者
shadeslayer 發表於 19-1-4 23:17
呈一二三是幼稚園小一二生便著緊分數的理由?DSE是中一二分數不能放鬆的理由?大學又要GPA,做廿年人不斷 ...
yes, in a way / indirectly bcos of school banding.  
世界係咁係好無奈,就算我唔計分數,身邊姨媽姑姐都會,但我不會盲目追求分數,過程才是重點。


45691
394#
發表於 19-1-5 09:49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45691
395#
發表於 19-1-5 10:00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5Rank: 5


3410
396#
發表於 19-1-5 10:03 |只看該作者
猴子爸 發表於 19-1-4 17:24
请问你如果不analyze and evaluate, 怎样判断问题所在和proposed solution的成效?这也是problem solving  ...

這裡所指的Bloom's Taxonomy的analyzing & evaluating字跟你指的不同.

Order of thinking
1. remembering記憶
2. understanding理解
3. Applying應用
4. Analyzing分析
5. Evaluating評價
6. Creating 創造 (highest)
Applying 應用:
”使用新的知識.在新形勢下,以不同的方式運用所學到的知識,事實,技術和規則解決問題”

理解及應用即懂得解決問題了.

如果衹是記憶,未必理解,理解了也未必懂應用,懂應用又未懂創造.
學習的過程,要刺激這6層思考,記憶是其中一個過程,有高層次思考,自然留下記憶.衹記憶而欠高層次思考,大腦細胞會自動overwrite淘汰.尤其小孩,腦細胞仍然不斷生長,太倚重硬記憶會影響腦細胞多元擴張,影響日後更重要的抽象推理能力.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340
397#
發表於 19-1-5 10:50 |只看該作者
Elenalan 發表於 19-1-5 01:25
你問我係咪回你,所以我咪咁答你lor。

本帖最後由 shadeslayer 於 19-1-5 10:54 編輯

我只說過二次創作也可以是很好的創作,無提過鄭氏,你回我講甚麼一二次創作難分,又話一知半解,又登鄭唔底咁,想不到有乜關係啫。

Rank: 8Rank: 8


15678
398#
發表於 19-1-5 10:53 |只看該作者
planetearth 發表於 19-1-5 10:03
這裡所指的Bloom's Taxonomy的analyzing & evaluating字跟你指的不同.

Order of thinking

明白不同的framework有不同的解說,相信你也明白我之前所表達的意思。以我個人來講,對於你提出的這個framework, 我不是totally convinced.

Rank: 6Rank: 6


5667
399#
發表於 19-1-5 11:01 |只看該作者
shadeslayer 發表於 19-1-5 10:50
本帖最後由 shadeslayer 於 19-1-5 10:54 編輯

我只說過二次創作也可以是很好的創作,無提過鄭氏,你回 ...

所以咪就係唔係話你lor, 只係有感而發。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340
400#
發表於 19-1-5 12:18 |只看該作者
IloveJJ 發表於 19-1-5 10:00
係囉!所以我會選擇响小五六先谷嗰兩次,但可能又有家長話,咁我哋應該教小朋友全力以赴,任何時候也要認 ...

本帖最後由 shadeslayer 於 19-1-5 12:21 編輯

又有家長話,咁我哋應該教小朋友全力以赴,任何時候也要認真。

Xxxxx

那些家長問問自己,大人打工有冇話要放棄 work life balance, 不娛樂不做其他事,日日全力以赴?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