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線時間
- 7 小時
- 最後登錄
- 11-11-6
- 國民生產力
- 2
- 附加生產力
- 0
- 貢獻生產力
- 0
- 註冊時間
- 06-8-12
- 閱讀權限
- 10
- 帖子
- 68
- 主題
- 7
- 精華
- 0
- 積分
- 70
- UID
- 95374

|
Re: 交換生接待家庭??
virgokaren:
1] 我不知道做過接待家庭,是否會增加自己的子女成功參加 AFS 往外國做交換生的機會. 因為我不是職員. 但我估計都會有少許. 據我所知, 每年都有很多人(以千位數計算)向這機構申請, 而可以批准只有幾百人. 他們審核方式主要是看學生個人品格及性格方面為主, 例如有沒有應變/處理能力, 英語當然是要有基本溝通的能力, 因為學生多數不是派到英語國家. 而且AFS之官方語言是英語, 如學生不懂聽講寫, 在歐洲或南美國家時交流時, 在初期跟本無法與當地AFS溝通到.
2] AFS是全球提供中學生交流計劃2間機構其中之1. 一年計劃是提供給15-18歲少年. 一生人只有一次機會. 但AFS亦有一些短期交流計劃, 例如在暑假期間, 年齡亦放寬, 而且可參加多次. 我忘記費用多少, 好像與一年計劃差不多, 所以一年計劃比較受歡迎.
4] AFS 的學生是否一般都是品學兼優? 不一定, 正如1]所說, 他們主要不是看成績來定一個人, 而且每個國家的教育程度不同, 如何能用他們的學業成績與香港成績比呢! 但大多數外國學生的思想成熟, 知道自己如何安排自已的將來, 很有理想. 我估經AFS審核過而可出得國的學生(包括香港學生),都會思想上有一定能力. 我收的2個學生, 1個希望將來做律師, 1個是很愛國, 回國將在大學選修外交關係, 將來希望做外交官, 替國家辦事, 如果我個仔都有這樣的思想, 真是
5] 接待家庭是需要有審查資格. 我不知詳細, 但最基本要上門審查及全屋人要一起會面, 而且要當面查問每一位家庭成員是否願意參加此計劃, 只要有一位表現不太願意, 都不能參加.
注意: 我不是AFS代言人, 我只是一個很普通的家庭主婦, 曾參加過這計劃2年. 我所知的亦有限, 而且亦不能代表其他接代家庭一樣的方式接代學生. 希望各家長要明白我只是將我家庭的經驗分享而已. 詳情可直接與香港AFS聯繫, 或上網查閱.
總結:
我知有很多人說這種'義工'是吃力不吐好, 為何我亦選擇做呢? 做義工本來就是對我來說沒有太大反應, 因為打從我15歲開始已加入各種形形式式的義工服務, 我丈夫亦是這樣認識回來的. 但此'AFS義工'就有別於其他義工, 因為學生是與你一同生活, 而且還需要花精神和心血當自己仔女一樣去引導/教導他們. 這都不是只要有錢就OK的問題.
我記得最初接待第1個學生的第一個星期, 他已出現HOMESICK(思鄉病)的顯像. 我得更須要花很多時間去了解他, 多D與他TALKING, 令他知道雖然他離開了他的父母, 朋友, 但他不會孤獨, 我們是他的香港家人/朋友, 這裡是他的第二個家, 一樣亦有人關心他, 愛護他. 當大家感情種落下, 慢慢便會有一家人的感覺, 他會與我仔一起乘車上學(不同校), 有時與我仔打機, 請我仔到戲院看戲, 平時到7-11買嘢飲時, 會買多一份給我仔. 而我個仔亦很喜歡經常騎在'亞哥'的背上嬉戲. 第2個學生雖然與第1個性格完全不一樣, 但亦好CLOSE, I MEAN OUR RELATIONSHIP.
我仔由小2已在外籍老師幫他補英語, 但成效不高, 不是老師不好, 而是沒有語言環境. 當然收了交流生後, 他進步很多. 我估不到的最大收獲是他的獨立能力及自理能力進步很多, 例如...自小四前, 是由我叫他起床, 預備早餐, 才上學. 自從有'亞哥', 他就有樣學樣, 自己SET鬧鐘, 自己起床, 自己換校服吃早歺便与亞哥一起上學去. 他亦很樂於教2個'亞哥'用筷子吃飯, 及講廣東話, 真是笑死人 . 有沒有唔好的例子? 當然有啦, 好嘢又學, 唔好嘢又學, 例如去夜街, 愛吃薯條.....
我想我個仔在這個計劃中是最大得益者, 他多了2個'亞哥', 認識到不同國家的文化及國家地理的基本知識, 不怕與外國人相處, 獨立能力進步, 思想上亦開闊不少, 我亦很希望如果我個仔到外國時, 他的接代家庭會當他是家人看待. 而我家庭的得著就是多了2個不同文化,不同國籍的仔. 這都是全部不能用錢去恆量和有錢都買不到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