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集團
集團品牌
presslogic-logo
廣告查詢
工作機會
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教 評 會 倡 大 一 學 額 增 九 千
樓主: ANChan59
go

教 評 會 倡 大 一 學 額 增 九 千 [複製鏈接]


713
21#
發表於 13-11-26 16:58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713
22#
發表於 13-11-26 17:05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713
23#
發表於 13-11-26 17:07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713
24#
發表於 13-11-26 17:16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713
25#
發表於 13-11-26 17:25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5Rank: 5


2301
26#
發表於 13-11-26 18:20 |只看該作者
街市豆苗事件提供了〔量少質高〕之非必然性的哲學性舉證.....
長遠及個別家庭文化及康樂策略督導關注組委員會召集人
Long-term and Individual Families Culture and Leisure Strategy Steering Concern Group Committee Convener


713
27#
發表於 13-11-26 18:54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5Rank: 5


2301
28#
發表於 13-11-26 19:24 |只看該作者
菜苗尚如此,況人者之教育乎?質高非量少之果,量多非劣質之因。。。。少屬貴時多者賤,貴者非質必佳,賤者非質必劣。。。。復汝之所說,凡事皆各有其因;量少高市值,多者低。。。。

點評

WKDRB  比喻不淪  發表於 13-11-26 20:21
長遠及個別家庭文化及康樂策略督導關注組委員會召集人
Long-term and Individual Families Culture and Leisure Strategy Steering Concern Group Committee Convener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340
29#
發表於 13-11-26 19:32 |只看該作者
WKDRB 發表於 13-11-26 17:05
為甚麼要有學歷及其他資歷之分,其中一個目的就幫助顧主更有效率地揀選合適的員工。 ...
社會要先確立自己要走甚麼路,其他的,是細節技術問題。香港無天然資源,一定要食腦,高増值產業,多一點人有機會接受大學教育,我深信對香港發展是有益的。印像中無發達地區的大學生是低於18%的。

不用學位來選精英,有其化方式,雖然顧主無咁方便,他們自有方法。
The more bizzare a thing is, the less mysterious it proves to be.


713
30#
發表於 13-11-26 20:19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20260
31#
發表於 13-11-26 20:46 |只看該作者
看香港大學生數目不應看18%,因為只是UGC學額數目,還有自資學位,top up學位及海外學位。因為沒有官方數字,所以較難有實數,有朋友推算約40+%。

點評

WKDRB  根本就是供過於求  發表於 13-11-26 21:05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20260
32#
發表於 13-11-26 20:48 |只看該作者
再加上約20%大專,董伯伯的60%大專或以上資歷就大約這樣跑出來。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20260
33#
發表於 13-11-26 20:52 |只看該作者
我反而有興趣知道一些邊緣學生,可能不能在香港上大學,要出國。回來跟留在香港的邊緣學生,有甚麼分別,誰優誰劣?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5Rank: 5


2491
34#
發表於 13-11-26 21:05 |只看該作者
ANChan59 發表於 13-11-26 20:46
看香港大學生數目不應看18%,因為只是UGC學額數目,還有自資學位,top up學位及海外學位。因為沒有官方數 ...
我認識有些父母,用200萬送了子女到一些不知名的英美澳大學,回到香港也只能做一些對學歷要求不高的工作,我又有朋友做HR,請過這些學生,貪佢地人工要求低,但朋友話佢地完全做不到一般大學畢業生應有的能力,以後不要隨便請這些不知名大學的畢業生。


713
35#
發表於 13-11-26 21:11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20260
36#
發表於 13-11-26 21:41 |只看該作者
回覆 WKDRB 的帖子

所以我說出國的邊緣學生,不是往海外名牌大學的學生。
我是橙同橙比較。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713
37#
發表於 13-11-26 22:26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340
38#
發表於 13-11-26 22:29 |只看該作者
WKDRB 發表於 13-11-26 20:19
不應硬性以某比例作目標,而香港與其他地區唔同,因為香港較富裕,亦喜歡送孩子往外升學,因此大學生總數實 ...
如果真的如 AN Chan 説有共40%大學生,則數字也很好。但一些自資課程,遙距課程等,海外野雞等質數參差,正是做成大學生能力低現像。增加資助學位有助提高整體水平。
我是比較能接受大學生做 sales,admin assistant,等等。
The more bizzare a thing is, the less mysterious it proves to be.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340
39#
發表於 13-11-26 22:35 |只看該作者
WKDRB 發表於 13-11-26 22:26
同樣是邊緣學生,有出國會較冇出國的稍為有利。
而家唔知,但在 2%入大學年代,很多邊緣人出國後能讀外國很不錯的大學。當年的,不只是稍為有利。現在可能真的只是稍為有利。
The more bizzare a thing is, the less mysterious it proves to be.


713
40#
發表於 13-11-26 22:43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