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線時間
- 948 小時
- 最後登錄
- 25-4-6
- 國民生產力
- 2
- 附加生產力
- 56470
- 貢獻生產力
- 0
- 註冊時間
- 10-7-5
- 閱讀權限
- 10
- 帖子
- 1520
- 主題
- 47
- 精華
- 0
- 積分
- 57992
- UID
- 603057
  
|
本帖最後由 torunpoland 於 13-1-3 15:53 編輯
回復 pandean 的帖子
我記得小四小五時, 家父介紹我看西遊簡化版, 好像是雅苑/鴻光出版社那類本地小型出版社的作品, 薄薄的一小本, 有字不懂就問爸爸, 他也樂意解釋介紹. 他本身更是三國擁躉, 常常鼓勵我看, 時時又講三國故事給我聽, 但我嫌字多, 上到中學才看. 但我很小的時候已經定期看書, 寫信, 在學習中文的過程中"有出有入", 故一直覺得中文不難學, 不難寫. 但當然, 我那時學的中文, 不及現在小學生學的深奧和艱澀, 可是我很懷疑, 他們認到了那些字, 又怎樣? 會用嗎? 會明白嗎? 現在, 小三學生已經要將張繼<楓橋夜泊>逐句分析, 仔細程度不輸當日預科中國文學的要求, 又要學頂真排比對偶, 這些修辭手法, 我倒要上中一才學, 還記得教頂真句的課文是<愚公移山> -- 子又生孫, 孫又生子, 子又有子, 子又有孫. 我也真的不知道是自己當日所學太淺, 還是今天所教過深.
自己家中孩子還小, 未嘗體會分數給家長和學生帶來的壓力. 每每我探望讀小學的親友, 總問他們借閱中文和英文科教材 (教科書, 工作紙之類), 我覺得. 英文的似乎很著重閱讀, 我相信方向正確, 中文的呢, 我覺得小朋友需要一個中文不錯的爸或媽去協助, 方能通過學校的要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