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集團
集團品牌
presslogic-logo
廣告查詢
工作機會
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小一選校 對直資學校好失望
樓主: fatherfather
go

對直資學校好失望 [複製鏈接]

Rank: 5Rank: 5


1378
21#
發表於 10-12-1 12:26 |只看該作者
Yale and Harvard 都有好多投資喎, 如果唔係,邊有咁多financial assistance 比學生? 我覺得要仔細睇佢進行甚麼投資, 風險管理是怎樣, 是否家長都一目了然,, 有回報的話,錢是否用在學生身上, 有沒有人謀取私利等. 不能一句話就blacklist.

原帖由 brian61950 於 10-12-1 11:32 發表
也有的,好似買股票個間咪blacklist佢囉,但願者上釣,起碼唔會呃納稅人d錢嘛.

Rank: 3Rank: 3


230
22#
發表於 10-12-1 12:52 |只看該作者
有沒有人想過為甚麼直資可以接受和津貼學校一樣的資助而可另收學費?

為甚麼收了納稅人的錢卻可擁有百分百收生自主權? 直接鼓勵貴族學校近親繁殖?

為甚麼直資學校收了便必須放棄自行分配學位資格? 為甚麼沒有收政府資助的私立學校反而沒有此要求? 家長們真的有選擇權嗎?

不要因為有超級名校轉了直資便盲目吹捧直資. 很多家長只是捧學校場, 不是捧直資場.

不是說自行收生/派位制度完善. 但若從分配政府資源的角度看, 直資制度只對辦學團體有利.

Rank: 2


53
23#
發表於 10-12-1 14:17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ipod1 於 10-12-1 12:52 發表
有沒有人想過為甚麼直資可以接受和津貼學校一樣的資助而可另收學費?

為甚麼收了納稅人的錢卻可擁有百分百收生自主權? 直接鼓勵貴族學校近親繁殖?

為甚麼直資學校收了便必須放棄自行分配學位資格? 為甚麼沒有收政府 ...

I couldn't agree with you more!

Rank: 7Rank: 7Rank: 7


10866
24#
發表於 10-12-1 14:36 |只看該作者
//有沒有人想過為甚麼直資可以接受和津貼學校一樣的資助而可另收學費?
為何不可?

//為甚麼收了納稅人的錢卻可擁有百分百收生自主權? 直接鼓勵貴族學校近親繁殖?
學校理應有收生自主權.

//為甚麼直資學校收了便必須放棄自行分配學位資格? 為甚麼沒有收政府資助的私立學校反而沒有此要求? 家長們真的有選擇權嗎?
直資學校收了政府資助.
私立學校沒有收政府資助 (英基除外)

Rank: 7Rank: 7Rank: 7


11251
25#
發表於 10-12-1 15:09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ipod1 於 10-12-1 12:52 發表
有沒有人想過為甚麼直資可以接受和津貼學校一樣的資助而可另收學費?

為甚麼收了納稅人的錢卻可擁有百分百收生自主權? 直接鼓勵貴族學校近親繁殖?

為甚麼直資學校收了便必須放棄自行分配學位資格? 為甚麼沒有收政府 ...


係囉!但咁着數點解咁少津校轉直資學校呢?

記得當年阿倫有首歌叫"你知我知",唔知有幾多人聽過呢?

Rank: 5Rank: 5


1005
26#
發表於 10-12-1 15:18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ipod1 於 10-12-1 12:52 發表
有沒有人想過為甚麼直資可以接受和津貼學校一樣的資助而可另收學費?
>>好似比左資助後, 自己自負盈虧, 買設備, 請教師, 校工等都係自己諗辦法 (好似)
為甚麼收了納稅人的錢卻可擁有百分百收生自主權? 直接鼓勵貴族學校近親繁殖?

為甚麼直資學校收了便必須放棄自行分配學位資格? 為甚麼沒有收政府 ...
>>如果唔放棄自行分配學位, 直資優勢咪重高d? (以前有直資有參加統一派位)

[ 本帖最後由 LittleKidult 於 10-12-1 15:24 編輯 ]

Rank: 3Rank: 3


228
27#
發表於 10-12-1 15:23 |只看該作者

回覆 1# judy 的文章

據我了解, 幾間超級名校轉直資, 最主要原因是收生自主權, 因為唔想政府派D垃圾俾佢哋. 特別是中學部, 由6個Band縮減為3個Band後, 就算係Band 1, 學生質素都沒有保證.

鼓勵近親繁殖是官津校, 而非直資校. 以SPCC為例, 就算有兄姐在裡面讀, 也不一定收.

直資校當然具備更多資源, 推行小班教學, 另外每班除了班主任和老師, 也會聘請助教, 大部份時間在課室裡照顧學生學習和各方面所需.

唔願意轉直資的名津校只剩下幾間天主教學校, 如華仁, La Selle, 瑪利曼, 因他們認為直資與其有教無類的宗旨相違背.

另外, 官校如皇仁, 英皇, 比利羅仕, 由於是政府擁有, 永遠不會轉直資.

Rank: 6Rank: 6


7649
28#
發表於 10-12-1 15:30 |只看該作者
咁官立 同 津貼又有什麽不同呢? e.g. 教學 & 政策方面..佢地全都係免費..但又有分 wor...搞唔清...
原帖由 hui916 於 10-12-1 15:23 發表
據我了解, 幾間超級名校轉直資, 最主要原因是收生自主權, 因為唔想政府派D垃圾俾佢哋. 特別是中學部, 由6個Band縮減為3個Band後, 就算係Band 1, 學生質素都沒有保證.

鼓勵近親繁殖是官津校, 而非直資校. 以SPCC為例 ...

Rank: 7Rank: 7Rank: 7


11251
29#
發表於 10-12-1 15:52 |只看該作者
據我了解, 幾間超級名校轉直資, 最主要原因是收生自主權, 因為唔想政府派D垃圾俾佢哋. 特別是中學部, 由6個Band縮減為3個Band後, 就算係Band 1, 學生質素都沒有保證.

鼓勵近親繁殖是官津校, 而非直資校. 以SPCC為例, 就算有兄姐在裡面讀, 也不一定收.

直資校當然具備更多資源, 推行小班教學, 另外每班除了班主任和老師, 也會聘請助教, 大部份時間在課室裡照顧學生學習和各方面所需.

唔願意轉直資的名津校只剩下幾間天主教學校, 如華仁, La Selle, 瑪利曼, 因他們認為直資與其有教無類的宗旨相違背.

另外, 官校如皇仁, 英皇, 比利羅仕, 由於是政府擁有, 永遠不會轉直資.


我估,5轉3只是借口。這幾家中學,有小學做後盾,5轉3,影响有限。我在一家大公司做掃地阿嬸,有次有個在名校做校董的高層同我吹水,佢話佢地轉直資係想做世界級名校,以前津校模式根本做唔到云云。如果你有看男拔那本 "to serve and to lead",你就会覺得佢地轉直資是自自然然的。

直資津校,只是拔款方式不同,後者有阿公包,做得幾差都有阿公負責,收唔到學生,阿公自然會在其他學校挖啲學生佢教。直資唔同,冇人讀,自會執。因此,佢得到收生優先權。我認為此是等價交換。

直資可收錢也可不收錢,可收富學生也可收貧學生。"直資與其有教無類的宗旨相違背",又是借口。

聽講官校也可轉直資。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醒目開學勳章 王國長老


59348
30#
發表於 10-12-1 16:34 |只看該作者
有沒有人想過為甚麼直資可以接受和津貼學校一樣的資助而可另收學費?
因為直資好多野都要自己負責: 職員薪金, MPF(要拍得住津校水平, 唔止5%, 唔係邊個黎做), 長俸, 維修(聽講所有UNDER200萬都無得另外申請支助, 咁大個校舍, 廁所會塞, 地台會爛, 設施會老化, 冷氣機會死, 光管會燒, 唔儲定錢, 壞左至去籌款?), 以上已經唔包任何改善工程

為甚麼收了納稅人的錢卻可擁有百分百收生自主權? 直接鼓勵貴族學校近親繁殖?
你估政府當初推出直資, 真係"正"到人人仆去申請? 學校都要TAKE RISK的, 所以政府至用收生自主權去吸引佢地
官津校派位, 計分世襲名校網果D算咩? 眾生平等? 好多家長都係頂唔順個派位制度至"迫"住要交學費咋

為甚麼直資學校收了便必須放棄自行分配學位資格? 為甚麼沒有收政府資助的私立學校反而沒有此要求? 家長們真的有選擇權嗎?
咁你要問下EDB點攪, 唔係問直資, 我都唔係好明, 點解官津校只可以HOLD一間, 直資就可以HOLD十間八間, 係直資無得揀, 唔係家長無得揀(家長可以揀唔報, 又可以揀隨時取消直資學位)
而EDB會同私校溝通, EDB會話俾私校知邊D學生去大抽獎, 私校反而有權決定取唔取消學生O係私校個位
IN THIS CASE, 有得揀既係私校吧!

有好多人盲目吹捧直資(係掛?), 有更多人盲目踩直資, 直資=名校=貴族? 好多直資學費仲平過幼稚園, 唔通俾錢讓小朋友返幼稚園果D, 全部都係貴族?

Rank: 3Rank: 3


228
31#
發表於 10-12-1 16:38 |只看該作者
其實我也讚同施永青的看法, 鼓勵津校轉為直資的大方向是對的, 香港教育必須從官僚手中解放出來,將教育的選擇權交回家長和學生手中,才能讓我們的下一代得到優質發展, 官津校那種"大鍋飯"的模式已不適合現今世界的潮流. 直資校如果辦得不好, 自然收不到好學生. 它們有生存壓力, 便有動力去用心經營, 勇於創新求變.
但直資校也要增加資金運用的透明度, 要有合理原因才能加學費. 對於擁用豐富儲備的學校, 教署應有清晰指引如何運用才算恰當.
我認為直資校應定期向家長公佈財政收入, 支出及儲備狀況. 而不是將監官直接交給政府. 請官僚收起監制之爪
至於直資貴族化 --- 如果這是學校的定位和風向, 這也是無可奈何. 哈佛, 耶魯雖然也很貴族化, 但同時也提供大量的獎學金, 以保證不會有學生因經濟原因不能入讀. 但以我觀察, 香港幾所直資名校, 還是以中產家庭為骨干, 而非人所說的那麼貴族.
說到底,審計署是一個官僚管理的監管機構,其存在就是要求轄下部門要跟從官僚規章,對市場管理的運作自然排斥反抗. 審計署過去的報告,不少建議在發表以後,多年來都沒有執行,審計署除了在報告發表時吸引傳媒報道以外,花費公帑研究以後原來是說了就算。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20456
32#
發表於 10-12-1 16:39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judy 於 10-12-1 11:24 發表


我帮手計吓數:

以一級150人計,全校900人。大大部分同學,就算500人吧,無3不成幾,最少1500圍。其餘400人,每人3位,一圍12人計,又多100圍。1600圍,唔知報紙有冇登呢? ...


Follow up your calculation, which venue can host more than 500 tables in HK? It's a world record - 1600 tables???


9300
33#
發表於 10-12-1 16:39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6Rank: 6


7649
34#
發表於 10-12-1 17:09 |只看該作者
Hm......應該咁講, 所有野都應該理性 d 去睇, 某 d 直資每年必加 10%  or 以上學費, 又乘機扣助學金 ,自把自為, 視家長及政府於無物 , 只顧將自己身價抬高, 係有諱真正教育既理念. 值得鬧
但亦有 d 直資沒有亂加學費, 為咗應付龐大既開支, 嘗試用不同的方式去增加儲備亦應給予體諒, 他們所錯的只是行政方面的問題.
事實上, 政府當年批出咁多直資, 亦係為咗想減低自身的龐大教育赤字. 所以利誘學校由津轉直.
今日, 政府將所有問題推哂比直資學校, 我覺得係十分卑劣既手段, 事實上, 如果當全部直資都出現問題既話, 即係政府佢地一定有問題, 佢地 d 指引一定係唔清楚.  無得抵賴 .
樓主, 你應該 改"對部分直資失望" 會好 d . 呢個世界唔係只得 black  & white , 正 & 反. 咁講會對其他默默耕耘既直資學校好唔公平.
不喜勿插
原帖由 Charlotte_mom 於 10-12-1 16:34 發表
有沒有人想過為甚麼直資可以接受和津貼學校一樣的資助而可另收學費?
因為直資好多野都要自己負責: 職員薪金, MPF(要拍得住津校水平, 唔止5%, 唔係邊個黎做), 長俸, 維修(聽講所有UNDER200萬都無得另外申請支助, 咁大 ...

Rank: 3Rank: 3


228
35#
發表於 10-12-1 17:14 |只看該作者
據我了解, 應該冇一間直資校年年加學費喎, 平均都係3-4年, 甚至5年才加一次. 如果我的資料有誤, 請大家指正
所以, 大家都直資校存有不少誤解.

原帖由 artroboy 於 10-12-1 17:09 發表
Hm......應該咁講, 所有野都應該理性 d 去睇, 某 d 直資每年必加 10%  or 以上學費, 又乘機扣助學金 ,自把自為, 視家長及政府於無物 , 只顧將自己身價抬高, 係有諱真正教育既理念. 值得鬧
但亦有 d 直資沒有亂加學費 ...

Rank: 6Rank: 6


6493
36#
發表於 10-12-1 17:31 |只看該作者
why? 願聞其詳.

原帖由 brian61950 於 10-12-1 10:36 發表
人各有志,我自己從冇幫仔女申請過直資,以前不會,將來中學也不會.
我一係資助,一係私校,未爆镬之前都係咁諗.

Rank: 5Rank: 5


1496
37#
發表於 10-12-1 17:36 |只看該作者
由頭到尾我都唔buy呢套野,當然亦有好多人buy,細節一講又來料架喇!
總之人各有志,各人有各人的自由及喜好啦.

原帖由 Christi 於 10-12-1 17:31 發表
why? 願聞其詳.

無知是福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醒目開學勳章 王國長老


59348
38#
發表於 10-12-1 17:59 |只看該作者
我自己相信, 揀學校係揀果間學校, 唔係揀佢資助模式
唔駛錢又好既學校(好唔係指最TOP, 指最鐘意姐), 如果輪到我, 我一年都慳唔少
原帖由 brian61950 於 10-12-1 05:36 PM 發表
由頭到尾我都唔buy呢套野,當然亦有好多人buy,細節一講又來料架喇!
總之人各有志,各人有各人的自由及喜好啦.

Rank: 4


671
39#
發表於 10-12-1 18:06 |只看該作者
同意。係我呢半生好少有免費午餐係非常好食或食得開心,雖然付鈔的未必一定好食,但起碼多選擇。
原帖由 Charlotte_mom 於 10-12-1 17:59 發表
我自己相信, 揀學校係揀果間學校, 唔係揀佢資助模式
唔駛錢又好既學校(好唔係指最TOP, 指最鐘意姐), 如果輪到我, 我一年都慳唔少

[ 本帖最後由 小玲 於 10-12-1 18:09 編輯 ]

Rank: 5Rank: 5


1005
40#
發表於 10-12-2 01:02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brian61950 於 10-12-1 17:36 發表
由頭到尾我都唔buy呢套野,當然亦有好多人buy,細節一講又來料架喇!
總之人各有志,各人有各人的自由及喜好啦.


我講我既情況 :
我細仔係津貼小學讀書, 成績都OK, 本來我地都唔會考慮直資, 因為只係小康之家, 但到6年班, 學校比左兩份直資中學既學校推薦申請表比我地, 我地諗住去試下當睇下自己程度同取面試經驗, 最後有一間考到獎學金, 頭一年全免, 以後每年考頭30%就全免, 另一間都收而有因應家庭環境而學費減免. 另一方面自行時我地又去左sjc同QC面試, 我地終極目標當然係QC啦, 但唔係即時知結果, 諗左好耐因為驚自行入唔到(我地唔係果區), 全港去爭果幾十個自行位, 所以我地都係揀左果間有學費減免既直資學校, 後來同學中有3個入左QC, 如果計5年級成績, 佢地3個都低過我個仔, 有個仲係考成5x名, 佢係抽入去既.....
我想講既係直資比多一個選擇比家長(或者係講教局迫家長去選擇直資), 考5x名因為好運所以連面試都冇份既都抽到入去, 如果我地唔入直資又唔夠人好運, 輸比成績好既, 我地會心根命抵囉, 但輸比運氣, 我地會好難過.
發洩完畢!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