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集團
集團品牌
presslogic-logo
廣告查詢
工作機會
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備戰大學 讀世界歷史每週需要多少時間
樓主: eviepa
go

讀世界歷史每週需要多少時間 [複製鏈接]

Rank: 7Rank: 7Rank: 7


12366
21#
發表於 10-11-16 01:45 |只看該作者
ANChan59,

我要強調,我不怎樣認識新文憑試。但從armchair thinking去想,文憑試深度應較接近會考,而較不接近高考。原因:

1. 學生質素:文憑試考生的質素大致上等於從前的會考生,但高考考生都是會考較成功的一群,平均質素比文憑試的勝得多,所以能夠接受深很多的課程。

2. 科目數量:高考的中英文只是小菜兩碟而已,重頭戲是兩至三科的A level subjects,科目少,相對地可以教得深入一點。文憑試讀六至八科,每科的重要性似都沒有太大的差別。

我只見過兩科的課本:世史和Combined Science (Phy/chem) 。兩科的深度和從前會考的相差不遠,但History由於多讀一年,所以課程的廣度增加了。

eviepa

Rank: 7Rank: 7Rank: 7


11251
22#
發表於 10-11-16 10:07 |只看該作者
1. The overall standard of all subjects are much clsoer to AL than we expect;
2. Extended modules of maths, some university programs need M1 or M2 even its not science subject;
3. Liberal Studies may be the weakest link for most students; and
4. Base on benchmark and not curve adjustment (Correct me if I misunderstand that.)


4. 中英文水平參照己試行四年,我今年升大二的大侄子是第一年的白老鼠。二侄兒第三年,今年阿大参加第四次。佢地三人,中文水準参差,但閱讀理解、作文部分都得5*。特別係今年,两篇文章一篇長得要命,一篇難到要命。阿大考完又彈琴又跑步,才平覆心情。以阿大嘅水準,最後都得5*,話係水平参照真揾鬼信。

3. 我唔担心考試,衰一大家一起衰。最緊要学到嘢,最怕成為時事吹水科。

2. 统計其实是通識,差唔多科科都用到。

1. 每一科應是廣而不深。我估近似GCE。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20198
23#
發表於 10-11-20 01:41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eviepa 於 10-11-16 01:45 發表
ANChan59,
我要強調,我不怎樣認識新文憑試。但從armchair thinking去想,文憑試深度應較接近會考,而較不接近高考。


The ground of my saying close to HKAL - HKDSE got the recognition from universities from overseas, can't be close to HKCEE.

One of my family member is senior enough to participate a briefing from HKEAA 2-3 years ago, the senior executive from HKEAA stated that:
  • Standard similar to HKAL; and
  • M1 & M2 are critical for further studying in university.
(1) is critical to distinguish top 18% students can get into local universities.

Rank: 7Rank: 7Rank: 7


12366
24#
發表於 10-11-20 10:19 |只看該作者
ANChan59,

現在我正開始研究高中的課程,所知的雖然不多,但從理論上、實際上所見的一麟半爪,高中文憑試模式接近A Level多於會考的機會甚微。

理論:

以數學為例,普通學生根本無法了解近乎A level的理論。

我讀中學時,數學最高讀過Higher Level Exam的General Maths,裡面的理論很艱深,未讀過會考A Maths的通常都會應付得很吃力。大家想想,通過了當年嚴格的會考的篩選,但未受過A Maths訓練的中六生讀General Maths尚且有困難,如何有辦法令全民學會這些艱深理論?

聽我的理科同學講,A Level的Pure Maths比General Maths還要艱深得多,普羅大眾連General Maths都有極大困難,接受比General Maths更深一點的數學理論,有甚麼意義?


實際:

世史教科書的深度、模式都是絕對的Ordinary Level (會考),而不是Advance level(A Level) 。現在我拿在手的F.5課本,和我當年讀中四時所用的“Notes on European History”,在程度上無甚分別。現在的英中生,捧著我以前的“Notes On European History” 去準備文憑試,和讀女兒學校F.5教科書的英文版分別不大。

但當年準備A Level時,讀的歐洲史都是有名的歷史學家所寫的如“Europe Since Napoleon”- David Thomson、AJP Taylor的德國史、Cohen的法國史等等,它們和O Level書籍程度的分別,大得驚人。

Combined Science (Phy/Chem) 也是我看過的教科書。中四的Chem,無論深度和範圍,都和我讀中三時所讀的幾乎一樣,閱讀這本書,似曾相識的感覺。中五中六的所涵蓋的範圍,雖未接觸過,但看來亦只是Ordinary Level程度。

現在的中四Physics,有兩部分,一是heat,另外是動力學。動力學部分,看下去,和我當年中三讀的,程度上無分別。heat我未讀過,但水過鴨背讀過整個部分後,已可以應付書中的練習,肯定是Ordinary Level而不是Advance Level。

總結:

文憑試很可能是深度上接近會考,但所涵蓋的範圍較會考為廣泛。

eviepa

Rank: 8Rank: 8


19737
25#
發表於 10-11-20 10:45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eviepa 於 10-11-20 10:19 發表
ANChan59,

現在我正開始研究高中的課程,所知的雖然不多,但從理論上、實際上所見的一麟半爪,高中文憑試模式接近A Level多於會考的機會甚微。

理論:

以數學為例,普通學生根本無法了解近乎A level的理論。

我讀中學時,數 ...


EviePa,

在數學科方面的分析,我想你還未留意到 ANChan59 所說的第二點:

M1 & M2 are critical for further studying in university.(尤其是海外大學。)

我也曾問你:

2. 選歷史和地理,那數學科是不是不打算選延伸的單元?

Rank: 7Rank: 7Rank: 7


12366
26#
發表於 10-11-20 11:19 |只看該作者
ChiChiPaPa


在數學科方面的分析,我想你還未留意到 ANChan59 所說的第二點:

M1 & M2 are critical for further studying in university.(尤其是海外大學。)

我也曾問你:

2. 選歷史和地理,那數學科是不是不打算選延伸的單元?


我也留意到數學有延伸的單元,這部分我不清楚其內容,這可能就像從前會考的A Maths,讓一部分「大學膽的藝高人」去讀吧。但相信這是個別例子。估計絕大部分學科的深度都只近似Ordinary Level而不像A level。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20198
27#
發表於 10-11-20 12:50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ChiChiPaPa 於 10-11-20 10:45 發表
EviePa,

在數學科方面的分析,我想你還未留意到 ANChan59 所說的第二點:

M1 & M2 are critical for further studying in university.(尤其是海外大學。)

我也曾問你:

2. 選歷史和地理,那數學科是不是不打算選延伸的單 ...


ChiChiPaPa & Eviepa

It doesn't matter.

I prefer to voice out some concerns from my point of view. Take it or leave it after your serious consideration is fine to me, it serve my purpose "Don't blindly believe HKEAA & EDB's claim on HKDSE." . Sorry, I can't elaborate more, if not the family member will kill me.

Armchair thinking and or market research both are  workable, keep it up and share with us here.

Very soon, my research on NSS will be outdated and my focus will shift to IBDP and University admission for non-JUPAS and overseas universities.

ANChan59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20198
28#
發表於 10-11-20 12:53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eviepa 於 10-11-20 11:19 發表
ChiChiPaPa

我也留意到數學有延伸的單元,這部分我不清楚其內容,這可能就像從前會考的A Maths,讓一部分「大學膽的藝高人」去讀吧。但相信這是個別例子。估計絕大部分學科的深度都只近似Ordinary Level而不像A level ...


eviepa

You can go to UCAS website and see the requirement of Maths, core module in Maths only get half of the score without M1 or M2.

Nevermind, just kind reminder.

ANChan59

Rank: 3Rank: 3


258
29#
發表於 10-11-20 13:05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eviepa 於 10-11-20 11:19 發表
ChiChiPaPa




我也留意到數學有延伸的單元,這部分我不清楚其內容,這可能就像從前會考的A Maths,讓一部分「大學膽的藝高人」去讀吧。但相信這是個別例子。估計絕大部分學科的深度都只近似Ordinary Level而不像A level ...


I believe your daughter will do just fine with you working beside her. The only word of caution I will put forward to you is to watch out on maths. Maths does require consistent practice and most able students are actually spending the most time on this subject (of course I am excluding the reading time on Chinese or English here). It does not hurt to be conservative and to take out insurance on this subject. Maths from form 4 onwards will suddenly become more difficult as the exam questions will be modelled after the ones in public exams.

[ 本帖最後由 hog.wash 於 10-11-20 13:06 編輯 ]

temporarily hog.wash, forever uncleedward

Rank: 7Rank: 7Rank: 7


12366
30#
發表於 10-11-20 14:36 |只看該作者
Uncle,

謝謝你的提點。

我雖然是文科人,但對數學相當有興趣,也知道怎樣讀好這科,亦可以當女兒的數學補習老師到中六。

我反對過早及強度過大的數學操練。很多小學生家長喜歡初小已經要孩子做很多的數學練習,我覺得這是不必的。整數四則運算屬於「明天會更好」的項目,小三不熟練,小四自然熟練;小四不熟練的,小五自然熟練。犯不著操練那麼多。

到中學時,數學漸趨抽象,漸漸要求高,操練是免不了。而且,當孩子漸漸成長,漸漸由孩子變為少年,漸漸坐得定,操練對他們的負面影響就會漸漸下降。所以其實我在女兒中二下學期開始已經讓女兒做些補充練習,效果非常好。在最近一次測驗中,她破天荒地懂得做所有題目,雖然不少心失了十多分,但她對今年所學的,了解相深。

eviepa

Rank: 3Rank: 3


258
31#
發表於 10-11-20 22:47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eviepa 於 10-11-20 14:36 發表
整數四則運算屬於「明天會更好」的項目,小三不熟練,小四自然熟練;小四不熟練的,小五自然熟練。犯不著操練那麼多。


Rationally yes. But the self confidence of some bright students would have been already destroyed  by the time they got into secondary school if they had done badly at 四則運算 although they know in principle how to do a problem. Contrary to your belief, I have no objection to primary students drilling a little for proficiency in 四則運算. This is something that if you are willing to practice consistenly every day, you can do well no matter you are clever or not. I have seen many bright kids falling behind in maths exactly becuase they were clever. Up to P5, the calculation is relative simple before fractions, they can count on 數手指 instead of memorising 九因歌. Here come 異分母加減 and 小數乘除. As they still have problems with their 九因歌, the maths sky is falling on them and they never stand up again. Like the case of your daughter, if you had not taken the corrective actions in F2, imagine what would have happened. That is why I suggested you become more conservative in this area. Unlike other subjects like history or biology, for which a bright child can still cram everything in a couple of weeks before exams. You cannot do this with Maths.

[ 本帖最後由 hog.wash 於 10-11-20 22:54 編輯 ]

temporarily hog.wash, forever uncleedward

Rank: 7Rank: 7Rank: 7


12366
32#
發表於 10-11-22 22:51 |只看該作者
Uncle,

小學的數學,小許操練是可以的,我反對的是過早的、強度大的操練。

我認為小學數學,明白了就可以,不需要到熟練的地步。反而我覺要做額外輔助活動的話,從事下棋等思考訓練的活動,比做練習更有效。

eviepa

Rank: 3Rank: 3


258
33#
發表於 10-11-23 01:29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eviepa 於 10-11-22 22:51 發表
Uncle,

小學的數學,小許操練是可以的,我反對的是過早的、強度大的操練。

我認為小學數學,明白了就可以,不需要到熟練的地步。反而我覺要做額外輔助活動的話,從事下棋等思考訓練的活動,比做練習更有效。

eviepa ...

你跟疱丁學師多數俾佢斬死收場,又或者係佢俾你斬死收場(一笑)。

[ 本帖最後由 hog.wash 於 10-11-23 14:53 編輯 ]

temporarily hog.wash, forever uncleedward

Rank: 7Rank: 7Rank: 7


12366
34#
發表於 10-11-25 01:53 |只看該作者
曾經和一些子女準備會考的朋友談論過預備會考的問題,雖然沒有問得很深入,但給我的感覺是,他們大都認為,要達到入大學的最低水平(會考成績應是18分左右、到達頭18%的成績),在中四五,平均每天要溫習幾小時。

和朋友討論這些問題,通常我都不會很詳細地追問,但我敢肯定「每天讀幾小時才能有入大學的最低水平」這種看法是憑空想像的,沒有任何理論、實踐基礎的。這種想法,如果只停留在「想」的層面,沒有甚麼大問題,但假若要子女切實執行,則大有問題。

考會考達到18分或以上,需要多少溫習時間呢?理科我不太熟,以下只講文科,我的觀點是:

1. 一個中四學生,只要根底不是太差,每天在做完功課後平均溫書45分鐘已經足夠有餘。
2. 每天平均溫習45分鐘已把很大部分的學生比了下去。
3. 每天平均溫習45分鐘,需要很大的意志力去維持,而不是「食菜咁易」。

幾十年前的觀察:

幾十年前我準備會考時,由於英文特弱,所以不但英文,而且讀Geography、History等都有很大困難。但好在我的中史和數學有很大優勢,總體來說在升中四時可以算是根底普通吧。老師不喜給我們功課,我在輕鬆的課後,平均每天讀1小時書。結果拿20分,在當時來說,應是最頭的10%吧,算是不錯。

我的20分並非僥倖,而是憑努力得來的。在會考前,我已經覺得自己所學的,比很大部分學生都要多。我每天溫習的一小時,己經用盡了意志力去強迫自己去溫習,肯定比普通學生勤力得多。

當年,除了自己外,有幾個老友放多少時間讀書,我很清楚。他們平日都沒有溫習,只是到測考時讀一些。他們的成績最好的也有15分。換句話來說,幾如果他們肯和我一樣,每週肯去讀幾小時書,而且在中四的9月份就開始準備,他們都可以考得不錯成績。

以我當年所見,如果平日有regular溫習的話,那怕只是平均每天半小時,會考都考得不錯,要佔據會考頭10%不難。考得差的,基本上全部都沒有regular溫習。


近年來的觀察:

最常聽到朋友說的是,「我個仔/女好懶,平日根本不溫習,到考試時先至讀通宵」。

今日的好學生標準是能入大學,要打入頭18%,或是會考取得18分。

在子侄輩中,大部分沒有regular溫習的習慣,這些少年都不能取得18分,雖然他們不能取得18分,但有些卻能夠取得近乎18分。這和幾十年前相似,有半小時以上regular溫習的,都能打進頭18%。


對弟弟的培養:

二十幾年前,我弟弟升中四,我說服了他,功課之後,平均每天抽45分鐘去溫習。他照做,此舉結束了他初中滿江紅的成績,成績大幅進步,後來在港大畢業。

中五會考拿著不錯的會考成績後,他對我說:「阿哥,畀你呃左。每日溫書45分鐘原來係咁難既」。

弟弟和我相似,英文弱,讀起文科來很困難。他甚至沒有我的兩大強項:中史及數學。但45分鐘的溫書時間救了他。


世史要讀多久才可穩拿個B?

正如上星期所講,讀英中,每週兩小時就成。讀中中,每週一小時就成。世史不像中英文,不講根底;也不像數學、物理、化學,不怎樣講IQ,大致上讀了就懂,不讀就不懂。有數得計。


總括來說,要有入大學的最低水,每天要花多少時間溫習?

如果讀中中,如果選修地理、歷史、經濟的話,每科每週一小時,B是相當隱陣的(英中加倍)。再加上數學一小時,這四科成績就不錯,如果中英都正常的話,入U大概是囊中物。

如果我的分析沒有錯,一個根底普通的中四文科學生,每週溫習五小時以內就足夠取得大學的入場券。

eviepa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20198
35#
發表於 10-11-25 09:18 |只看該作者
eviepa

Now, I know your point of regular revision which can improve long term memory.

Rank: 3Rank: 3


258
36#
發表於 10-12-2 15:33 |只看該作者
Dear eviepa

你可以對你女兒說:俺閨女的偶像的偶像就是俺。(100%原創。)

偶像還偶像,還是要砌。

你這裏說的以前似乎都說過了,來點新的,唔該。

趁妻子去了血拼,有點時間,試從另一個角度辯一下。

你有點像藥房老板,專賣成藥。有人傷風惑冒,就給他幸福傷風素。一日四次,每次一粒(抑或兩粒?記不大清)。搞掂。

當然十之六七病人都會藥到病除,但問題是其餘十之三四或十之一二呢?又若果病人不是普通傷風感冒呢?你沒有教過像我小女兒般到小四中英文默書在九牛二虎之力下還經常吃光蛋的小孩,也可能沒有碰過在融合教育中輕度弱智的小孩。

講真,若你真的只要求會考18分,對許多天資高的學生,根本用不着怎麽温習。但80/20 rule及會考成績分佈會告訴你要取得A或B要遠比取得C來得困難。

你大概會服膺下面兩個管理及經濟理論:

1. Management by objective:若你想讀醫或讀教院,同一素質的學生要付出的努力會很不同;

2. Mankiw's famous words(哈佛的經濟系教授,據說是史上靠寫教科書發達致富第一人。若Evie有興趣修讀經濟,此君寫的入門書淺白易懂,中三學生應無問題。書都不用買,網上有許多免費resources.):
Rational people think at the margin.

我們不應問我們總共要花多少時間才可有C;我們應該問的是:在現有基礎上要再花多少時問才可達到C。當然,在這過程,最好有伯樂在旁。父母通常不夠客觀。

再者有時讀書興之所至,很難限住時間。有些學生題目都未睇完就話唔識,等人教;有些像我小女兒,有時見她做不來想干預,都俾佢喝住「咪講住!等我再想想。」想一想就分分鐘唔止係分分鐘。你話時間點計?

最後再用小六平均數題目說明(倉促成章,難免粗疏):

Level 1

ABCD四數,求平均。


Level 2

AB平均,知CD平均,求四數平均。


Level 3

ABC平均,又知AB,求C


Level 4

AB平均,知BC平均,又知ABC平均,求各數。


Level 5

甲每日給其孩子零用錢。小孩某星期內頭三天每日花20元,尾四天每日多花5元,到第7日尾剩下60元。問孩子每日有零用錢若干?(不列方程)


Level6 (一般小學生會應付不了,可能會列出方程式但仍可能不懂解該方程)
6年級A班英文測驗有6人得97, 其餘學生平均79分,又知全班平均為82分,問全班有幾人?

Level 1 to Level 3是基本題目,若操練過多,自當無益。若懂Level 4題,一般小學應有80分以上;若懂Level 5題,90分之上可望;若能解出Level 6題,大概是學校奧數隊的。若之前未接觸過此類型題目而能在十數分鐘內不列方程解Level 6題,智商當在130之上。

所以,問題在於;兒女的資質如何?目標如何?

若Evie能在無人協助情况下不列方程解出Level 5題(不用 Level 6),我就不會再相信你說女兒資質平庸的妄語了。

[ 本帖最後由 hog.wash 於 10-12-2 15:55 編輯 ]

temporarily hog.wash, forever uncleedward

Rank: 7Rank: 7Rank: 7


11251
37#
發表於 10-12-2 16:06 |只看該作者
甲每日給其孩子零用錢。小孩某星期內頭三天每日花20元,尾四天每日多花5元,到第7日尾剩下60元。問孩子每日有零用錢若干?(不列方程)


我計到答案,不過,我估係錯嘅,再諗過。

[ 本帖最後由 judy 於 10-12-2 16:09 編輯 ]

Rank: 7Rank: 7Rank: 7


11251
38#
發表於 10-12-2 16:08 |只看該作者
Level6 (一般小學生會應付不了,可能會列出方程式但仍可能不懂解該方程)
6年級A班英文測驗有6人得97, 其餘學生平均79分,又知全班平均為82分,問全班有幾人?


有得列方程式,易好多。

Rank: 3Rank: 3


258
39#
發表於 10-12-2 16:20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judy 於 10-12-2 16:08 發表


有得列方程式,易好多。

Hey Judy
你吓吓跟咁貼,胆大小孩已經話我似女人,又似某高手,陣間分分鐘佢重以為我就係你添。
妻子急call要出街喇,番嚟再睇你計得啱唔啱。

[ 本帖最後由 hog.wash 於 10-12-2 16:23 編輯 ]

temporarily hog.wash, forever uncleedward


1972
40#
發表於 10-12-2 16:31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