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線時間
- 93 小時
- 最後登錄
- 17-6-4
- 國民生產力
- 43
- 附加生產力
- 96
- 貢獻生產力
- 0
- 註冊時間
- 06-11-7
- 閱讀權限
- 10
- 帖子
- 445
- 主題
- 4
- 精華
- 0
- 積分
- 584
- UID
- 109820

|
Victor,
我有些意見與大家的見解近似如下:
加強普通話教授及增聘北京口音的老師
中國是世界最大的市場,小朋友必須懂得操流利普通話以配合社會發展, 此外, 大部份的小學已推行三文兩語的學習環境, 所以越早接觸便容易培養興趣及學懂, 可謂終生受用。
加強英語教授及增聘外藉老師
外藉老師可以用純正的口音去教授英語。可以減少她們向外國人以英語交談的恐懼, 增強自信。加強英語訓練, 加強英語課堂. 例如以英語玩遊戲, 玩認字咭, 要求學生帶有英文字/名的物件回校, 學習常見的卡通人物名字及串法, 讓小朋友多以遊戲去學習英語. 多鼓勵及獎勵小朋友上課多說英語。Phonics 是學英語最基本及最重要的基礎的一課, 希望SRLK可以提供及加強英語培訓。
增多校外興趣活動
可加強小朋友間的聯繫及對增加對學校歸屬, 而且小朋友可以一同發展各樣的潛能, 對小朋友及學校間互相幫助, 增加學校競爭, 而家長亦不需要到處找尋校外興趣活動。
還有學校推行每年各班”大兜亂”的運作模式, 我個人覺得對小朋友而言太多轉變及適應, 因為每年只有一次搬組, 其實小朋友可能一年之內未能全部認識所有小朋友(30個), 若要建立朋友間友誼其時亦太短, 所以每年各班”大兜亂”的真正意義何在, 有待校長分析解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