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備戰大學 狀元來自八校 英皇喇沙皇仁等名校
樓主: 2jkidsfather
go

狀元來自八校 英皇喇沙皇仁等名校   [複製鏈接]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9847
361#
發表於 22-7-24 10:46 |只看該作者
小鹿揀學校 發表於 22-7-24 10:15
為什麼要視乎學生選科呢?

難道沒有足夠DSE 考生報讀醫科?
不是不可能的,但就唔係「道義上」,係名正言順劃條線係34(反正外國醫學院都無咁高要求),再加個醫學院專門入學試,公平對待。唔知時間巨輪下,會否發生。

Rank: 6Rank: 6


8591
362#
發表於 22-7-24 10:51 |只看該作者
小鹿揀學校 發表於 22-7-24 10:15
為什麼要視乎學生選科呢?

難道沒有足夠DSE 考生報讀醫科?

你說中要害,我覺得前院長不想收生分數被「友校」比下去,所以近年 non Jupas 比例咁高。

Rank: 6Rank: 6


5695
363#
發表於 22-7-24 11:51 |只看該作者
fefemom 發表於 22-7-24 08:06
拭目以待劉院長今年收生取向

「他(劉澤星)強調,將繼續沿用梁卓偉的收生安排,開放最少七成半學額經JUPAS ...

如果最終只收6成jupas (例如),佢哋有冇犯規?定係話,今年DSE考生表現未如理想,所以喺non jupas揀人,就冇人可以challenge醫學院嘅決定?

Rank: 6Rank: 6


8591
364#
發表於 22-7-24 12:12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fefemom 於 22-7-24 12:24 編輯
DD仔 發表於 22-7-24 11:51
如果最終只收6成jupas (例如),佢哋有冇犯規?定係話,今年DSE考生表現未如理想,所以喺non jupas揀人, ...

見過之前有講 JUPAS & Non J 入醫科百分比, HKU 已經 5x% 咗經年。
上年帖:

https://www.edu-kingdom.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859678&extra=page%3D1&page=1




Rank: 6Rank: 6


5695
365#
發表於 22-7-24 12:32 |只看該作者
fefemom 發表於 22-7-24 12:12
見過之前有講 JUPAS & Non J 入醫科百分比, HKU 已經 5x% 咗經年。
上年帖:

即係話75%係得個講字,唔怪之得d醫生咁想仔女讀神校IB

Rank: 5Rank: 5


1859
366#
發表於 22-7-24 12:48 |只看該作者
小鹿揀學校 發表於 22-7-24 10:15
為什麼要視乎學生選科呢?

難道沒有足夠DSE 考生報讀醫科?

可能在HkU 心目中,36係好E生,35就會E死人,而IB 就一定好!

Rank: 9Rank: 9Rank: 9


20082
367#
發表於 22-7-24 13:45 |只看該作者
可以入E的門檻IB是43分(滿分45分).DSE是36(best 6,不計加成),滿分42.
僅僅看數字43/45和36/42,表面是IB的要求高了,可實際尼?DSE的獲得36分或以上全港考生的比例是大約1.5%.約700至800人(視乎總體考生人數而變化,今年四萬幾考生,舊年五萬).IB尼,舊年2000考生,僅僅滿分狀元就約170個,還未計算榜眼和探花.今年約90個狀元~~計算43分以上的百分比離譜地高~~這兩者的區別是哪個考試制度更容易高分尼(入神科)?數字是最具説服力的,而某些人的轉移視綫的説辭是IB的教學方式如何如何地好~~~(不再引述,各自留意及思考)

某院長.早早講:達36分以上(符合某些學科要求包括面試)基本必收.但這一預設卻成了門檻:見多年"被食住"的"競爭對手"幾乎可以36分或以上收到足夠的學生.本院的報名人數不夠,點辦尼?有可能"被食住的對手"比下去自認低威嗎?靈機一動,不還有非聯招嗎?於是非聯招的收生份額近年不斷增大~~反正外界又無從對比聯招或非聯招的學生能力或質素.(在這裏又不得不讚一下某些人的障眼法,話某學院最多不合格人次的是DSE考生云云,可惜不敢承認的是不合格人次的學生比例是哪個試制進來的學生最高,基於數據的非公開可考究,不能過於詳盡,有條件的自行去查證)

而某學院近年炤非DSE的考生多了,又被人説成是某試制的考生能力高~~

試想,假如某學院秉承招生比例,又或者教育局(指政府,其實各地都有保證本地收生的政策)對聯炤(即DSE考生)和非聯招設定限額或固有比例,那麽,可以預見的是E學院的DSE收生分數必然低於36(best 6不計加成).那麽此時,IB僅僅狀元(以近兩年的狀元數字或比例計算)都可能收唔嗮.那麽此時會否講DSE考生能力高而IB考生即使是狀元都不被醫學院認可尼?


PS:任何一件事或一個事務,都可以有好多個角度或睇法.即使在討論區,亦充斥無邏輯或邏輯思維混亂的留言或觀點.

PS:有人思維真是混亂到一個點,話去特首辦要求IB撤出香港.
不應該是以下兩個之一更合理麽:(1)去特首辦(教育局)要求政府對IB設招生限額或重新認定.(2)去IB辦事處(如有)要求IB撤出香港.



點評

Garytang823    發表於 22-7-28 00:08
Arabellahk    發表於 22-7-25 08:56

Rank: 5Rank: 5


4335
368#
發表於 22-7-24 13:52 |只看該作者
medicine 發表於 22-7-24 13:45
可以入E的門檻IB是43分(滿分45分).DSE是36(best 6,不計加成),滿分42.
僅僅看數字43/45和36/42,表面是IB的要 ...

你既然都有哂計劃應該去特首辦爭取乜,仲係度寫千字文浪費時間?快d去爭取公義啦!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43585
369#
發表於 22-7-24 14:04 |只看該作者
ABC-DAD 發表於 22-7-24 10:46
不是不可能的,但就唔係「道義上」,係名正言順劃條線係34(反正外國醫學院都無咁高要求),再加個醫學院專 ...
呢樣雙手贊成!因為成績好都未必代表適合讀醫科,因為高分,而不明所以入讀,浪費大家時間。不過也擔心,只要是考試,就會有補習,操卷,之後一樣可以crack咗呢個入學試  
另,平時如果有機會見到醫學生,就會八卦一下佢哋之前中學讀邊一種學制會更加適應大學課程。結論係,冇乜關係,邊個stream 都有叻有唔叻,而且中學所學同大學完全唔同,大家都要重新開始。

所以,是否可以話,一個良好的學習態度,學習方法,興趣,目標,更加重要?而IB 在自主學習方面訓練的比較多,可能有一定優勢。不過,學校態度方法興趣等等,又唔係IB 學生獨有,其他同學/學制,一樣可以培養到。

所以重點在於大學如何更加精準的去揀選人才,而不是不同學制之間的比較。








Rank: 7Rank: 7Rank: 7


12977
370#
發表於 22-7-24 14:31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akys 於 22-7-24 14:39 編輯
cafeva 發表於 22-7-24 07:19
對。最該鬧的是港大醫學院。仲有DSE評分制度。搞咩*,**

如果將** 和*合併做一级,變成4%左右嘅5*,結果已經大不同。不過,有心去改還有好多部份可以微調。


大家應該明白連大學收生都唔重視DSE (有部份係教局主張4+2做成),又點可以怪其他學制呢?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9847
371#
發表於 22-7-24 14:35 |只看該作者
b3410 發表於 22-7-24 14:04
呢樣雙手贊成!因為成績好都未必代表適合讀醫科,因為高分,而不明所以入讀,浪費大家時間。不過也擔心,只 ...
同意,唔使係學制之間去比較,個人睇法:
過去只有一間醫學院,最初都無要求到咁尖端嘅大學入學試成績先可以入學,有左兩間之後,唔知點解,本來互相良性互動,近十多年出現左一個高分尖子嘅課程,爭學生嘅比較在輿論影響下出現左奇怪嘅趨勢,畀左好多莫名奇妙嘅資源在大學入學試嘅表現,反而唔在六年訓練課程表現去提升整體學習質素。

個人盼法,在中四暑假就可提供醫學院考試嘅專門課程,連實習,中五暑假就可評估。

有興趣嘅有個基礎,亦可以為無頭緒嘅學生實際明白唔適合,早啲換目標。

至於補唔補習,真係大家嘅自由。

社會環境改變,所有人都要面對,將不滿情緒放太大,失去理性互動,太容易窒息前進嘅正能量,近四五年見得太多。

希望醫學院係為社會須要服務,少啲放在擠身世界級嘅地位上面,有麝自然香,我信學者係明白嘅要啲時間去進步。

送上微不足道嘅祝福。

點評

b3410    發表於 22-7-24 15:05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9847
372#
發表於 22-7-24 14:42 |只看該作者
再者,希望多啲人瞭解醫學院唔係只是「醫生」嘅生產線。

請善待教育工作從業員。

過度追捧同過度打擊,都係歧視。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9847
373#
發表於 22-7-24 14:44 |只看該作者
放低歧視偏見,踏實去欣賞同學在不同學制嘅努力,相互間,自然心領神會。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9847
374#
發表於 22-7-24 14:55 |只看該作者
好成績何必一定要做醫生?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9847
375#
發表於 22-7-24 16:52 |只看該作者
ABC-DAD 發表於 22-7-24 14:35
同意,唔使係學制之間去比較,個人睇法:
過去只有一間醫學院,最初都無要求到咁尖端嘅大學入學試成績先可 ...
一個暑假嘅體驗同評估,應該可以設計得比MMI全面又實用,亦不必只為讀醫而設,畢竟醫療系統嘅工種可以吸納嘅同學相當多。

點評

chkwu    發表於 22-7-25 12:33

Rank: 6Rank: 6


5537
376#
發表於 22-7-24 22:46 |只看該作者
DD仔 發表於 22-7-24 11:51
如果最終只收6成jupas (例如),佢哋有冇犯規?定係話,今年DSE考生表現未如理想,所以喺non jupas揀人, ...
都好奇監管係邊度? 之前已經有JM爆料醫科收某間直資的CO只需2A*A而已, 點解可以甘低?

Rank: 4


940
377#
發表於 22-7-25 11:49 |只看該作者
licpd 發表於 22-7-24 22:46
都好奇監管係邊度? 之前已經有JM爆料醫科收某間直資的CO只需2A*A而已, 點解可以甘低? ...

本帖最後由 Augesttime 於 22-7-25 11:50 編輯

如果有追看外國學生forum(好多hk學生和外地留學的香港學生都會上去的), 佢地有講, BDS call人去interview個個都predicted IB45分或者alevel 4A*,甚至讀5科。而且唔係個個同分的都有得in,大家都唔知BDS點揀心水去interview。

BDS call人interview係唔會揀非頭1個志願的申請人,即係佢地無申請mbbs(當然可能分散投資報中大醫),擺BDS做第一先得。

所以呢班人interview係已篩選過,亦見forum有人講in咗都無派CO,咁又再篩走1批。攞到CO的,好多時呢d人係學院好想好想收嘅人,先出呢d 望落咁容易的offer。多數佢地都係遠高於CO入去,BDS本身都未有擔心過。

老實,聽落都覺得好正,一間學校9個。又或者運動員有10%有多。只可以話,要爭加機會就讀呢d名校或者搵樣勁d運動,呢d都要學生本身有能力先得,再加超好的predicted grade。

Rank: 4


940
378#
發表於 22-7-25 12:11 |只看該作者
ABC-DAD 發表於 22-7-24 16:52
一個暑假嘅體驗同評估,應該可以設計得比MMI全面又實用,亦不必只為讀醫而設,畢竟醫療系統嘅工種可以吸納 ...

你講嘅都係好方法之一。

中大只係2對1傾計 15分鐘,又覺唔覺得唔全面,望住嗰張1頁的預設遞交的CV,就同學生閒聊15分鐘就知適合與否?

有時唔好只針對某一間醫學院。兩邊都係講分數。要咁講,一路收唔夠jupas就要收低dd,中大去到某個分就截數,中大也可再收少d non jupas(多數IB係大戶),再收低1分嘅dse。

有時候,呢個話題年年講,年年都講收低d,大家都踴躍。倒轉頭講,我唔針對講讀醫嘅,講任何科。想讀就努力爭取更多分數,游刃有餘咁入去,而唔係口水戰去challenge點解唔收低1分2分,感覺好似機會大咗。醫科收低1分,牽連甚廣,甚麼3寶5寶gbus好多科,都會有改動了。其實越收得低,就越多同分者,就更加多變數(對想入而拉車邊到文晒水嘅同學)。dse係唔洗睇interview表現+夠分就派, 亦唔理之前3年甚至更多做過d咩課外或獎項,係好穩入,要求簡單。

我只係路過搭下咀,唔係要爭論甚麼。謝謝。

點評

tkhhung    發表於 22-7-25 13:17
chkwu    發表於 22-7-25 12:33

Rank: 4


940
379#
發表於 22-7-25 12:16 |只看該作者
ABC-DAD 發表於 22-7-24 14:42
再者,希望多啲人瞭解醫學院唔係只是「醫生」嘅生產線。

請善待教育工作從業員。

very well said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1541
380#
發表於 22-7-25 13:55 |只看該作者
DD仔 發表於 22-7-22 12:10
SPCC唔肯定,但d喺DBS讀書嘅舊生講,依家讀得書嘅同學中,大部份都熱切地想入IB.  雖然好多人話唔係叻嘅至 ...


始終絕大部份學校無IB 呢個選項, 呢個趨勢只係講緊直資學校, 而且係極少部分直資學校既趨勢.


呢少部分學生是否可以理解為大多來自生活寬裕的家庭?


他們較多: 準備去國外昇學? 英文較好? 逃避中文? 或逃避中文有關的東西?




老老實實, 大學階段, 大部份學科都無需中文, 往國外昇學更是.. 那中學階段唸中文只是為了滿足某制度的要求, 求效率且有條件的家長當然識揀!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