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集團
集團品牌
presslogic-logo
廣告查詢
工作機會
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樓主: ykwong
go

> [複製鏈接]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王國長老


5044
321#
發表於 05-5-4 11:45 |只看該作者

Re: 學校、教育 << 拉雜談>>

我反而覺得不一定是<接受西方教育是沒有discipline>,而是有點<接受西方教育的價值觀與及行為>與我地傳統中國人有唔同多D。

Rank: 2


50
322#
發表於 05-5-4 12:02 |只看該作者

Re: 學校、教育 << 拉雜談>>

最可悲的是 - 學校唔填, 家長不滿, 要自己填!  

judy 寫道:

同意,在香港,那類學校最填鴨呢?我答英中,中一至中三,起碼填三年。
該用戶已被刪除

323#
發表於 05-5-4 12:07 |只看該作者

Re: 學校、教育 << 拉雜談>>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3Rank: 3


254
324#
發表於 05-5-4 12:16 |只看該作者

Re: 學校、教育 << 拉雜談>>

接受西方教育是不是代表沒有 discipline 呢?昨天有關 discipline 的討論其實是針對傳統教學和活動教學兩種教學方法下老師對學生在課堂表現的要求有所不同而已。

曾經聽說有家長在參觀完一活動教學課堂後批評該學校的學生上課沒有紀律,學生任意在課室走來走去,因此覺得該校很差...,那位家長可能未必太了解該種教學法才引致誤會,因此絕對不是說<接受西方教育是沒有discipline>,西方教育亦會教導小朋友禮貌,尊重和欣賞別人,在公德心方面的教育尤其著重,反之中國人在公德心方面的教育就相對較弱了,幸好現在政府已在亡羊補牢,見電視上已多播放有關之教育宣傳片了。

Rank: 5Rank: 5


1009
325#
發表於 05-5-4 12:25 |只看該作者

Re: 學校、教育 << 拉雜談>>

stccmc 寫道:
不過依我觀察 St. Cat. 比較著重求學態度, 聖心比較著重德育親子, 根德則著重學術成就。  無分對錯, 家長各取所須而已。


呢三句評語好精準,     quote 多次俾多d人睇下 。

Hui Tung 唔使勞氣,我地驚你第時跟功課辛苦,少左時間離拉雜姐!

Judy,

依你之言,本地英文小學係咪又等同填鴨式?何解英中頭三年係,尾兩/三/四年又有否唔同?若用英語教學等同阻礙吸收,咁你有冇鼓勵下阿大讀培正中中呢?

其實我覺得大部份英中/英小只是用英文書本,不等同英語教學。用英文書,係歷史同現況:英文書較好;西方傳入知識,如英史、地理、經濟、科學連數、會計等。用英文書較佳。

我相信冇人贊成用英文書教中史。


2714
326#
發表於 05-5-4 12:35 |只看該作者

Re: 學校、教育 << 拉雜談>>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簽名被屏蔽

Rank: 7Rank: 7Rank: 7


10864
327#
發表於 05-5-4 12:42 |只看該作者

Re: 學校、教育 << 拉雜談>>

BusyBaBa wrote:
最可悲的是 - 學校唔填, 家長不滿, 要自己填!


學校唔填 => 家長滿意 => 學校唔填 (IS)
學校填鴨 => 家長滿意 => 學校填鴨

學校唔填 => 家長不滿 => 學校填鴨
學校填鴨 => 家長不滿 => 學校填鴨

學校唔填 => 有家長滿意 ,有家長不滿 => 學校填鴨
學校填鴨 => 有家長滿意 ,有家長不滿 => 學校填鴨


1972
328#
發表於 05-5-4 12:49 |只看該作者

Re: 學校、教育 << 拉雜談>>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5Rank: 5


1009
329#
發表於 05-5-4 12:53 |只看該作者

Re: 學校、教育 << 拉雜談>>

可能受儒家思想淘毒到入了基因。中國/(封建制國家)人一般奴性重,骨子裏總希望有好王帝,唔洗自己操心。所以家長式管治代代相傳,令既得利益者更能鞏固自己的優勢。

好似風馬牛不相及。我想說你們所謂之 discipline,是受禁制/壓憶下之 discipline,與所謂受西式教育下之兒童,成長後之 discipline 本質上唔同。

依然好似風馬牛不相及,當係隨想一下吧!呢d就係 yk 式

Rank: 5Rank: 5


1009
330#
發表於 05-5-4 13:06 |只看該作者

Re: 學校、教育 << 拉雜談>>

3

唔同意,有d人所謂開竅真係比人慢,當然更有人成世都唔開。唔輸在起點上,最終令佢喪失學習興趣。有人做到一百分,礙於資質,佢可能叻盡都係 70分,為了唔輸於人,硬谷,最後可能只得 30 分。

我又有問題:個 d 讀高一級既小學,六年班時教乜既呢?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王國長老


5044
331#
發表於 05-5-4 13:19 |只看該作者

Re: 學校、教育 << 拉雜談>>

我自己細個時,只是英文科:
一至五年班用 – New Active English Book 2-6
六年班用 – Integrated English Book 1

你講開無人用英文讀中史,我小學時試過,係History科,讀Ancient Greece 同 Ancient China,記英文中國名好想死。


ykwong 寫道:

我又有問題:個 d 讀高一級既小學,六年班時教乜既呢?

Rank: 7Rank: 7Rank: 7


11413
332#
發表於 05-5-4 13:30 |只看該作者

Re: 學校、教育 << 拉雜談>>

所謂讀高一級英文,其實只係唔溫返幼稚園k3 既野,可以睇

Rank: 3Rank: 3


254
333#
發表於 05-5-4 13:54 |只看該作者

Re: 學校、教育 << 拉雜談>>

wunma 寫道:

4. 仲有, 唔知大家有冇發覺而家傳統教學既學校出d卷, 往往會有d未教過或學生未見過既題目考下佢地, 你話唔比d細路見識下, 見下世面, 點面對出面大大小小既公開挑戰呢.



據我所知,整體學生的質素和水平很影響老師出卷的深淺程度。最保守的出卷方式,已教的(包括書本和筆記已有的)出 60%(因為如有溫習的話已可取得 60 分合格分數),20% 出一些較為要攪攪腦汁和轉轉彎的(因為評估測驗都是一種學習過程),最後 20% 的確會出一些未見過既題目,但應該符合該級別的程度,此舉可以鼓勵學生多看課外書,正如 wunma 所講要俾細路見識多些。一個成績好的學生應該不是死讀書,而是懂活學、懂變通和見多識廣,要取100 分的學生是要付出多一些了。

如果整班學生的質素和水平都差強人意,老師就只好出 80% 已教的,和 20% 稍為有難度的了。當然這個 percentage 是可以因應學生程度和學校要求再加調節的。

Rank: 5Rank: 5


1267
334#
發表於 05-5-4 14:34 |只看該作者

Re: 學校、教育 << 拉雜談>>

係o甘既, 而家中文每天都有1生字學, 做功課會寫句子6次及配詞2行, 英文就都係每日學一個生字及寫句子6行. 2樣功課都要畫公仔, 數學則多數做paper, 而家學緊連加及減數. 其實功課係唔算多架, 不過睇到學校由k3下學期開始會多左上堂時做paper, 中英文會係o的comprehension(唔知似唔似你地話既讀書報告?), 而數學就有中文數及英文數如睇鐘呀o甘. 學校似乎都係想佢地上小一時能適應到.
呀仔都算係乖仔既, 不過佢學校又唔係出面傳得o甘straight, 就算你唔交功課都唔會寫你手冊, 除非小朋友時常唔做無得交, o甘老師會叫小朋友在課室內完成功課. 而且學校會帶下小朋友到附近既交通安全巴士參觀, 又有運動會, 只係學校唔會知會家長, 就以為乜都無.
Bluestar 寫道:
Bambi,

聽講Kentville每天要寫的中文字都是新的生字。還有英文生字/short sentences,和數。還要默書。

但我見個仔(並非讀sc),每天6行中文生字,或6行短句子,其中有些是已懂的字,共6x8個字; 英文生字隔日3個,每個6次; 數8-9條加或減,答案在10以內。每星期1次讀書報告(畫)。有時加張親子worksheet。無默書。星期一至四,每天的功課都在學校完成。

所以Kentville的功課,怎樣計也比小麻雀多。

還有,你個仔乖!


1972
335#
發表於 05-5-4 14:45 |只看該作者

Re: 學校、教育 << 拉雜談>>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1972
336#
發表於 05-5-4 15:14 |只看該作者

Re: 學校、教育 << 拉雜談>>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7Rank: 7Rank: 7


11251
337#
發表於 05-5-4 15:21 |只看該作者

Re: 學校、教育 << 拉雜談>>

依你之言,本地英文小學係咪又等同填鴨式?何解英中頭三年係,尾兩/三/四年又有否唔同?

本地小學,中數常都填鴨,所以英小没有太大問題。數學科,小學之數學easy job 之至,但讀中文數的比英數的數底較好。常識科,用英文教的要識得的字點串,當然要填鴨,但用中文教的也好不了多少,要記連戰到大陆多少天之類,仲慘。

中學,以前用英文課本,中文講解,現時要求英文教。學生固然聽得六成,教師能表達多少呢?大家心知肚明。我的侄仔侄女,都讀地區名英中,對於現時英中之情况,有一定了解。上課之情况,學生但求聽得明(雙向講通、湧跃發問,邊有可能),就算測驗,測串字己佔了一部分,別說公開性題目了。中四中五,未有侄仔侄女咁高班,但求此階段學生已適應英文教學,上課不止聽得明,且能思考、能發問。

若用英語教學等同阻礙吸收,咁你有冇鼓勵下阿大讀培正中中呢?


我要求較高,我認為上學不是只吸收智識咁簡單,如里只為 “吸收”,中英教法無分別。我有帶阿大參觀過培正。我想,如果阿大不能入理想之學校,要入一些會考人均得0.2個A的英中(大部分英中如是),又要學一些他小三、四己識之英文,我一定帶阿大考培正。

Rank: 7Rank: 7Rank: 7


10864
338#
發表於 05-5-4 15:33 |只看該作者

Re: 學校、教育 << 拉雜談>>

現今的小朋友真可憐! 樣樣都要duck。
家長叻:「我讀書咁叻,個仔點可之差」
家長差:「我就是唔想佢好似我咁差」
有人話個仔考試仲也得99分,
張伍常話唔想個仔考試100分。

Rank: 5Rank: 5


1009
339#
發表於 05-5-4 15:42 |只看該作者

Re: 學校、教育 << 拉雜談>>

wunma,

我既意思就係:唔係人人最終都會一百分,限於資質,有些人最終都係得70 分,但夾硬谷,最終剩低30分。不如讓他慢慢來,先可以去到佢自己極限--都係70分,總好過得30分。

唔會否認成功係三分天分,七分努力,家長既"手段"更起決定性作用。我地亦冇可能正確評估到小朋友本身潛能係去到30/70 定100。但較常見到的是高估了自己孩子的居多。

令郎可能屬遲開,但到尾仍是100類,但若原只屬70類,過份谷便可能適得其返。當然亦有可能原本 70,被你適當引導,變成100。這亦係永遠都冇答案。

大家各自吹吹自己想法,睇下有冇機會愈辯愈明?

但歷史總是由勝利者執筆的。真相冇人知係咪咁!

希望見到雙贏局面。


2714
340#
發表於 05-5-4 15:52 |只看該作者

Re: 學校、教育 << 拉雜談>>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簽名被屏蔽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