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初中教育 如何為子女準備入Band 1中學
樓主: cherry1995
go

如何為子女準備入Band 1中學 [複製鏈接]

Rank: 5Rank: 5


1631
301#
發表於 08-1-17 17:17 |只看該作者
cherry,

真謝謝你, 用寶貴的時間教導我們這些在"浮沉"的家長, 你真是我們的明燈

原文章由 cherry1995 於 08-1-17 17:01 發表


1. 其實大部分的官校老師都是公務員,升級與否是排隊,教學的表現就很難說了,曾經有朋友曾在QES教,他都不建議我的女兒去申請.

2. 我說成績中級已OK,但不是不理子女,很多父母在子女升中後認為一切已定,子女讀書靠自 ...

Rank: 3Rank: 3


310
302#
發表於 08-1-19 12:05 |只看該作者
原文章由 beaclem 於 08-1-17 17:17 發表
cherry,

真謝謝你, 用寶貴的時間教導我們這些在"浮沉"的家長, 你真是我們的明燈


1. 對於007的決定,本人非常諒解007的感受.

2. 本人亦是由於本身於囡囡升中時經歷不少問題,費盡心思,所以明白各家長對子女升中之擔憂,故將自己的經驗與各位家長分享.

3. 由於網上言論任何人都可見到,而每一個人的看法亦未必切合他人心意.而每個父母的看法亦有不同,以下是我的朋友的看法:
a. 有一友人認為香港本地教育不足,故三名子女都在英基的KGV讀,就算用盡薪金亦不計,故一定要做到60歲才退休,更要子女日後肯供養,否則未必夠錢活至85歲
b. 有一友人認為作為納稅人就要用盡福利,雖然兩公婆月入共約12萬,但兩名女兒一定不讀直資,要讀津校,但他卻有車有2層樓
c. 有一友人認為子女讀書最重要開心,不要太大壓力,故雖然子女有能力,但都留在新界區學校,不會到九龍或香港名校讀
d. 又有一友人認為子女升中後要自立,故升中後就放任子女,成績有退步亦沒有問題
e. 還有很多...

4. 本人認為子女的表現要看
a. 父母性格及其對子女的支援,教育
b. 子女性格及其天份
c. 家庭的社經地位
d. 學校及同學的影響

5. 所以子女在小六升中時的表現一定不是個別一兩年的教導的結果,子女在音樂,美術,體育有傑出表現一定是多年的培育,而學業成績的優異亦是父母及子女的多年努力.

6. 升中後子女在初中時亦要有合適的學業及非學業的發展,至高中亦要有同樣的學業及非學業培育,所以說有些人入到有名的本地或海外大學不是一年兩年,其實是10多20年的培育的

Rank: 2


33
303#
發表於 08-1-22 14:30 |只看該作者
Band1學校學生都須要有一些性格特徵,就係AQ (Adversity Quotient)要高 ,簡單講就是有韌力。在能力上Band1學生同Band2頭學生其實無大分別,問題是假如學生在Top Band中學年年都在中下之列,是否仲能保持高昂鬥志,不會自暴自棄。

家長真的要很小心,很了解您的子女,如果子女的意志屬於比較脆弱,例如將得失看得很重,自尊心很强,但自信心又不足,給自已的壓力很大的Band2頭學生,就不要勉強博Top Band學校,讓其在Band2學校繼續保持優越感,更能提升他的讀書興趣。: : :

Rank: 2


50
304#
發表於 08-1-23 17:28 |只看該作者
原文章由 cherry1995 於 08-1-17 17:01 發表


1. 其實大部分的官校老師都是公務員,升級與否是排隊,教學的表現就很難說了,曾經有朋友曾在QES教,他都不建議我的女兒去申請.

2. 我說成績中級已OK,但不是不理子女,很多父母在子女升中後認為一切已定,子女讀書靠自 ...



謝謝你的提點,之前真的以為上了中學應該可以休息吓, 看來那一段路還很長,現今做人父母真是要一眼關七.
"如何為子女準備入大學"相信一定很多父母也關心的,我第一個舉手贊成

Rank: 3Rank: 3


246
305#
發表於 08-1-26 12:28 |只看該作者
hi cherry 1995
聽到你話原來申請中學第一和第二志願的號碼有d唔同,學校要知唔難,依家好驚,因為第一志願好博-協恩(無信心入到),第二志願-華英(有信心入到),但係如果佢知道我係第二志願先選佢,會唔會影響佢收生準則。
其實我女是培道學生,全級11-12/117,有參加過公開繪畫及數學比賽,但只得參與,無個人獎項。協恩是否很渺茫。我又想知協恩面試有否小組討論,會用什麼語言。依家非常緊張,有d 唔知點算。

Rank: 3Rank: 3


310
306#
發表於 08-1-27 16:51 |只看該作者
原文章由 tigerlo 於 08-1-26 12:28 發表
hi cherry 1995
聽到你話原來申請中學第一和第二志願的號碼有d唔同,學校要知唔難,依家好驚,因為第一志願好博-協恩(無信心入到),第二志願-華英(有信心入到),但係如果佢知道我係第二志願先選佢,會唔會影響佢收生準則。
其實 ...


a. 中學如有心去查是可以知道,但據知沒有什麼學校會刻意去查(華英相信亦不會做),查到亦沒有什麼用,因如果是好學生就算是第二志願亦希望收到.

b. 協恩在自行收生時主要是收一些在體育或音樂傑出的學生,當然亦要看學生在面試時表現.上年度在2月時有第一次面試,主要是問中英數的問題,要留意以英文問數學問題,特別是小學六年級下學期的數學,因有朋友的女考時問了一些小六下學期的數學題.形式是老師問問題而已不是小組討論,

c. 要知協恩的機會就要看你有沒有第二次面試了,第一次是由老師見,但第二次就是校長及副校見,有得見就表示機會大了,第二次面試是在3月底當學校收到學生的Rank Order後,至於第二次面試問什麼問題就不太清楚了.

[ 本文章最後由 cherry1995 於 08-1-27 16:52 編輯 ]

Rank: 3Rank: 3


246
307#
發表於 08-1-28 00:21 |只看該作者
thank you very much...so kind of you....

Rank: 3Rank: 3


310
308#
發表於 08-1-28 16:03 |只看該作者
原文章由 tigerlo 於 08-1-28 00:21 發表
thank you very much...so kind of you....

a. 其實小朋友的獎狀等文件多少與是否取錄沒有必然關係.

b. 如果有一個學生沒有參加任比賽,沒有獎狀,但小一至小六都是全級第一,中學會不會收他呢.

c. 其實這反映中學與家長的想法不同.

中學--最好每一個報名學生都只填申請表,方便學校互相比較學生的優越地方,獎狀不在多,只要重要的就好了,因為老師非常忙,沒有太多時間一一細看,更沒有太多地方放資料.

家長--多總比少好,越多獎狀越好,如果有很精美的包裝更好,起碼看起來好很多,所以有膠file,有CD,有Portfolio等

但想想,學校每年都收數以百計申請表,你怎麼包裝校方亦知你子女是否優越.

我識不少人,包括我自己的子女申請時亦沒有什麼花巧東西,只是學校要什麼就給什麼,通常只有10頁的文件,而自問自己女兒及朋友子女亦入了不少的所謂名校.

Rank: 3Rank: 3


310
309#
發表於 08-1-30 09:55 |只看該作者
原文章由 cherry1995 於 08-1-28 16:03 發表

a. 其實小朋友的獎狀等文件多少與是否取錄沒有必然關係.

b. 如果有一個學生沒有參加任比賽,沒有獎狀,但小一至小六都是全級第一,中學會不會收他呢.

c. 其實這反映中學與家長的想法不同.

中學--最好每一個報名學生 ...


a. 本年度的自行收生剛於1月28日完結.

b. 就所知各校收生的情形比往年大不如前.由於本年全港少了接近5000小六生,據知不少Band 1學校亦少了接近1/3,而Band 3學校更少了2/3的學生報名,本年度收生相信是容易了.

c. 但頂級名校始終難入,因為計比例全港學生有1/3為Band 1學生,而Band 1頭的學生始終數目仍有不少.但Band 1中及尾的學校相信就會易入了,但如果子女不是Band 1就始終難入Band 1 學校,而且學生亦未必能應付.

d. 整體來說,今年學生可以比往年更進取,而根據政府數字,以後數年的小六生會不斷下降,直至03-40沙士時期為谷底,只有約4萬學生.

d. 各位家長應留意自行收生時的情形,在中央派位時就可以更加小心,亦可進取一點選校了.

Rank: 3Rank: 3


310
310#
發表於 08-2-2 13:03 |只看該作者
原文章由 cherry1995 於 08-1-30 09:55 發表


a. 本年度的自行收生剛於1月28日完結.

b. 就所知各校收生的情形比往年大不如前.由於本年全港少了接近5000小六生,據知不少Band 1學校亦少了接近1/3,而Band 3學校更少了2/3的學生報名,本年度收生相信是容易了.

c.  ...

最近閱報有謂學生因中中政策而入大學機會減半,本人認為是一個很大的錯誤推論.
1. 其實不是曾榮光的結論,而是記者的推論錯誤,其實香港大部分的記者都有相同的問題,就是先有看法,中中政策是很大問題,就此將別人的說法研究的其中一部分斷章取義,然後得出似是而非的結論,就在標題中嘩眾取寵.

2. 根本就是英中是band 1生,中中是band 2及band 3生,所以中中生入大學的比例必然低.

3.當然少部分band 2學生是有能力以英語學習而在中學7年以英語學習會令英語成績進步很多,但其他科又是否一定有進步呢,本人沒有嚴謹學術研究,所以不能說會如何.最後入大學就要看英語及其他科的成績整體如何了.

4. Band 3學生用什麼語言教,大部分都沒有能力進入大學的,始終我們要承認人人智力不同,不可能人人入大學.

5. 我們的教育局官員就信一套文法中學課程會適合所有學生,而所有學生都有能力讀至中六,可以考大學,所以就有新高中的課程了.還記得在大學時一位心理學的講師說,以整個社會來說,一定有人智商是80以下(嚴重弱智),有人是80-100(較弱智能),有人是100(即正常人的平均數),亦必然有人是天才(約130以上,不同學者不同看法),而大學生平均約為120,Band 3學生入大學始終是小數,即使其英語己達入大學的標準!

6. 而新高中就會令部分家長有錯誤的希望,第一以為所有學生都可以升讀至中六,但實際情形是學生可以6年都是重讀中一,永遠都升不到中六的.第二是以為子女讀完中六是可以入大學的,但大學在可見未來都是只有約萬四個位,多了人讀中六只是多了人入不了大學.副學士只是死胡同而已

[ 本文章最後由 cherry1995 於 08-2-2 16:19 編輯 ]

Rank: 3Rank: 3


379
311#
發表於 08-2-2 13:46 |只看該作者
當我看到這段新聞時也跟你想法相同。

"根本就是英中是band 1生,中中是band 2及band 3生,所以中中生入大學的比例必然低."



原文章由 cherry1995 於 08-2-2 13:03 發表

最近閱報有謂學生因中中政策而入大學機會減半,本人認為是一個很大的錯誤推論.
1. 其實不是曾榮光的結論,而是記者的推論錯誤,其實香港大部分的記者都有相同的問題,就是先有看法,中中政策是很大問題,就此將別人的說法 ...

Rank: 3Rank: 3


310
312#
發表於 08-2-5 09:10 |只看該作者
原文章由 Goody 於 08-2-2 13:46 發表
當我看到這段新聞時也跟你想法相同。

"根本就是英中是band 1生,中中是band 2及band 3生,所以中中生入大學的比例必然低."

有家長說最準去評鑑一間學校是否優越是看中六收生的時間,本人認為..
a. 教育局的中六收生程序中是容許每一間學校在第一階段收取2位14分以下對學校有貢獻的學生,學校是否使用就由學校自己決定.就算大學亦會收一些非學業成績優越但成績只合乎最低要求的學生的.

b. 學生的優越亦不只是學業成績的,特別在入大學及畢業後的工作更要看學生的人際關係,EQ等.

c. 每一年每一間學校收生水準都有參差,某一年成績會特別好,某一年又會特別差,如能有3-5年的數字而計出移動平均線就最準確,並可推測學校的水準是否有下降

d. 另外文科理科又有分別,因全世界(不只香港)最好的學生多數都會選理科,特別是男校,所以就算有些Band 1學校,在第一階段亦可能有一兩個文科位未能墳滿,你看看喇沙DBS一定有一至兩班是成績上是令人未必十分滿意的

Rank: 5Rank: 5


1198
313#
發表於 08-3-4 10:15 |只看該作者
cherry1995,

小女小四成绩全級30,小學有英文中學(Band1)直升, 但太遠,我想選華英或旅港開平,因同區不用乘車.
1.放棄直升英中, 好傻?
2.如果選自己中學第一志願(老師話一定收),但怕第一選華英/旅港,唔入,而第二選自已中學, 怕自己中學唔開心,唔收就惨, 都唔知去咗邊?
3. 聽聞華英/旅港開平很難入? 應怎安排?小女準備考5级琴,
weekend 游吓水.
4. 陳瑞祺小學是是入華英/旅港易D? 應否安排小女轉校?

Thanks!

Rank: 5Rank: 5


1198
314#
發表於 08-3-18 14:19 |只看該作者
cherry1995,


原文章由 JJBBCC 於 08-3-4 10:15 發表
cherry1995,

小女小四成绩全級30,小學有英文中學(Band1)直升, 但太遠,我想選華英或旅港開平,因同區不用乘車.
1.放棄直升英中, 好傻?
2.如果選自己中學第一志願(老師話一定收),但怕第一選華英/旅港,唔入,而第二選自 ...

Rank: 3Rank: 3


310
315#
發表於 08-3-18 20:24 |只看該作者
原文章由 JJBBCC 於 08-3-4 10:15 發表
cherry1995,

小女小四成绩全級30,小學有英文中學(Band1)直升, 但太遠,我想選華英或旅港開平,因同區不用乘車.
1.放棄直升英中, 好傻?
2.如果選自己中學第一志願(老師話一定收),但怕第一選華英/旅港,唔入,而第二選自 ...


1. 放棄直升英中是否好傻自然要看升哪一間英中了,如果能入成績較好的,而自己子女又能應付的當然是每一個父母都希望的,在策略上如下一題
2. 在自行收生階段時選自己中學第一志願選華英/旅港,而第二選自已中學,因為校方是不會知道的.而在統一派位就要看運氣了,如你不願博,則選自己中學了,但其實華英及旅港都不太難入,只要你的女兒是Band 1再加運俘.
3. 華英/旅港都沒有小學連繫,都要收190人,而這兩三年人口不斷減少,故應不太難入. 而兩間學校最重視是成績,所以在小五及小六上學期必定要努力,令你女兒能入全校20名之內就更好.考5级琴在音樂方面不是太突出,小女當年是有學兩種樂器及入了音統處的樂團的,亦考了5級樂理的.
4. 未曾聽聞陳瑞祺小學入華英/旅港較易,其實有些中學會收較多某一小學是因為那小學以往的學生在入了該中學後表現相當好才會收較多,但一切主要都是學生是否傑出.所以不太贊成你女兒轉校,又要時間適應.
5. 有沒有想過考直資學校,以你情形可考慮聖保祿,因一定有得面試,就算不成功亦可爭取面試經驗.

Rank: 3Rank: 3


134
316#
發表於 08-3-19 22:10 |只看該作者

Rank: 5Rank: 5


1198
317#
發表於 08-3-20 10:26 |只看該作者
cherry1995,

Many thanks!  very helpful!
原文章由 cherry1995 於 08-3-18 20:24 發表


1. 放棄直升英中是否好傻自然要看升哪一間英中了,如果能入成績較好的,而自己子女又能應付的當然是每一個父母都希望的,在策略上如下一題
2. 在自行收生階段時選自己中學第一志願選華英/旅港,而第二選自已中學,因為 ...

Rank: 3Rank: 3


310
318#
發表於 08-3-21 13:32 |只看該作者
原文章由 JJBBCC 於 08-3-20 10:26 發表
cherry1995,

Many thanks!  very helpful!


1. 還有,在小四至小六(至12月)這段時間最好為子女增值,有沒有可能參加一些比賽,亦可參加一些義工,在校內最好要做風紀,班長等.

2. 成績方面除了中英數常以外,留意音樂及視藝亦要計呈分,留意本人之前所說

3. 有沒有可能參加樂團呢?但綱琴不是樂團的樂器!

[ 本文章最後由 cherry1995 於 08-3-21 16:59 編輯 ]

Rank: 3Rank: 3


127
319#
發表於 08-3-29 13:24 |只看該作者
原文章由 cherry1995 於 07-5-23 13:22 發表
很多家長認為要製作一個精美的Portfolio,學校就會欣賞而令子女會有面試機會,這是大錯特錯!!!

有些家長要彩色影印副本--無需要
有些家長要有大膠file去放文件--無需要
有些家長認為要有精美釘裝--無需要

其實學校每年都收最少300-500 ...

Thanks!!!

Rank: 3Rank: 3


310
320#
發表於 08-4-1 13:18 |只看該作者
原文章由 Asian 於 08-3-29 13:24 發表

Thanks!!!


這兩天聖保祿學校(St. Paul's Convent)這間直資中學開始收生了,不少家長心大心細,情形如下

1. 如果以聖心比較,而又是聖心小學可以直升,則兩間同樣是一流的女子中學,分別只在聖保祿學校需要交學費,如果金錢不成問題,則主要看女兒的意願,因為在聖心是原校升,大部分是熟識的同學,但如到聖保祿學校則成為小數,全沒有熟識同學.另外分別是聖保祿學校是會安排學生考IGCSE,學生升讀英國方便些,而聖保祿學校有可能開IB班(未肯定的),這一點對一些希望海外升學的會有幫助.

2. 如果以Maryknoll及Marymount比較,則三間同樣是一流的女子中學,分別只在聖保祿學校需要交學費,六年共15萬多(好像中四是貴一點的),如果家景有問題可以申請學費減免,成績好的更有獎學金.家長可以向校方詢問詳情.而對於Maryknoll及Marymount由於是津校,要博的,故如現在接受SPCS,則不可以參加統一派位,不可以博Maryknoll及Marymount,事實上Maryknoll收生極少而Marymount多一點但競爭非常激烈,如可以的話,在SPCS申請學費減免入讀最好.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