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線時間
- 45 小時
- 最後登錄
- 12-11-20
- 國民生產力
- 21
- 附加生產力
- 10
- 貢獻生產力
- 0
- 註冊時間
- 07-4-30
- 閱讀權限
- 10
- 帖子
- 279
- 主題
- 2
- 精華
- 0
- 積分
- 310
- UID
- 135184
 
|
原文章由 cherry1995 於 08-1-30 09:55 發表 
a. 本年度的自行收生剛於1月28日完結.
b. 就所知各校收生的情形比往年大不如前.由於本年全港少了接近5000小六生,據知不少Band 1學校亦少了接近1/3,而Band 3學校更少了2/3的學生報名,本年度收生相信是容易了.
c. ...
最近閱報有謂學生因中中政策而入大學機會減半,本人認為是一個很大的錯誤推論.
1. 其實不是曾榮光的結論,而是記者的推論錯誤,其實香港大部分的記者都有相同的問題,就是先有看法,中中政策是很大問題,就此將別人的說法研究的其中一部分斷章取義,然後得出似是而非的結論,就在標題中嘩眾取寵.
2. 根本就是英中是band 1生,中中是band 2及band 3生,所以中中生入大學的比例必然低.
3.當然少部分band 2學生是有能力以英語學習而在中學7年以英語學習會令英語成績進步很多,但其他科又是否一定有進步呢,本人沒有嚴謹學術研究,所以不能說會如何.最後入大學就要看英語及其他科的成績整體如何了.
4. Band 3學生用什麼語言教,大部分都沒有能力進入大學的,始終我們要承認人人智力不同,不可能人人入大學.
5. 我們的教育局官員就信一套文法中學課程會適合所有學生,而所有學生都有能力讀至中六,可以考大學,所以就有新高中的課程了.還記得在大學時一位心理學的講師說,以整個社會來說,一定有人智商是80以下(嚴重弱智),有人是80-100(較弱智能),有人是100(即正常人的平均數),亦必然有人是天才(約130以上,不同學者不同看法),而大學生平均約為120,Band 3學生入大學始終是小數,即使其英語己達入大學的標準!
6. 而新高中就會令部分家長有錯誤的希望,第一以為所有學生都可以升讀至中六,但實際情形是學生可以6年都是重讀中一,永遠都升不到中六的.第二是以為子女讀完中六是可以入大學的,但大學在可見未來都是只有約萬四個位,多了人讀中六只是多了人入不了大學.副學士只是死胡同而已
[ 本文章最後由 cherry1995 於 08-2-2 16:19 編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