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線時間5927 小時 最後登錄25-9-5 國民生產力11  附加生產力28943  貢獻生產力0  註冊時間10-2-9 閱讀權限10 帖子11010 主題74 精華0 積分39964 UID584294 
 
    
 
 | 
| 認知主義學習理論的主要貢獻 認知派學習理論為教學論提供了理論依據,豐富了教育心理學的內容,為推動教育心理學的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認知派學習理論的主要貢獻是:
 
 1.重視人在學習活動中的主體價值,充分肯定了學習者的自覺能動性。
 
 2.強調認知、意義理解、獨立思考等意識活動在學習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3.重視了人在學習活動中的準備狀態。即一個人學習的效果,不僅取決於外部刺激和個體的主觀努力,還取決於一個人已有的知識水平、認知結構、非認知因素。準備是任何有意義學習賴以產生的前提。
 
 4.重視強化的功能。認知學習理論由於把人的學習看成是一種積極主動的過程,因而很重視內在的動機與學習活動本身帶來的內在強化的作用。
 
 5.主張人的學習的創造性。
 
 布魯納提倡的發現學習論就強調學生學習的靈活性、主動性和發現性。它要求學生自己觀察、探索和實驗,發揚創造精神,獨立思考,改組材料,自己發現知識、掌握原理原則,提倡一種探究性的學習方法。強調通過發現學習來使學生開發智慧潛力,調節和強化學習動機,牢固掌握知識並形成創新的本領。
 
 認知學習理論的不足之處,是沒有揭示學習過程的心理結構。我們認為學習心理是由學習過程中的心理結構,即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兩大部分組成的。智力因素是學習過程的心理基礎,對學習起直接作用;非智力因素是學習過程的心理條件,對學習起間接作用。只有使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緊密結合,才能使學習達到預期的目的。而認知學習理論對非智力因素的研究是不夠重視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