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集團
集團品牌
presslogic-logo
廣告查詢
工作機會
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大學收生須增透明度 貧富「成績鴻溝」待縮窄 ...
樓主: Radiomama
go

大學收生須增透明度 貧富「成績鴻溝」待縮窄   [複製鏈接]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9964
281#
發表於 18-8-24 10:21 |只看該作者
我都係想講,實事求事啦,有橋要人人滿意,都重要可行先得。

直資學校嘅存在,係身體力行做出嚟,當額外資源運用得當,學生係得益嘅;可惜嘅係家長 自掏腰包增加嘅資源,學校付出嘅成果,不分社會階層去共享,反而有人去 扭曲 成為 形成一個創作出嚟嘅所謂『成績貧富鴻溝』嘅 主因,事實不同材質嘅學生,在現今係有不同課程去發展,無需要用狹隘嘅視野去比較咩神科、 水泡科。

路有好多,肯行,就有路。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340
282#
發表於 18-8-24 12:40 |只看該作者
ABC-DAD 發表於 18-8-24 10:00
#我唔係批評任何制度,唔係話IB或DSE好定唔好,而係想指出,讓香港所有人公平競爭,擇優選才係社會良好發 ...

其實 16/17 年官津中學人均$74,000 一年,很多。 Creative and CKY IB 約 120,000.  政府大手做,減去利潤,可能8/9萬,唔差好遠。
The more bizzare a thing is, the less mysterious it proves to be.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340
283#
發表於 18-8-24 13:06 |只看該作者

回覆樓主

跟本簡單比較 IB/DSE 每科的 boundaries 或 percentage 來判斷難易程度,係小學雞的想法。

因為lB狀元數目(約0.3%)比DSE多 (約0.2%),就有lB比DSE易的結論,從而建議別人有錢便讀lB,是靠害。
The more bizzare a thing is, the less mysterious it proves to be.

Rank: 7Rank: 7Rank: 7


13447
284#
發表於 18-8-24 13:25 |只看該作者
shadeslayer 發表於 18-8-24 13:06
跟本簡單比較 IB/DSE 每科的 boundaries 或 percentage 來判斷難易程度,係小學雞的想法。

因為lB狀元數目 ...
話我小學雞都咁話,唔係話讀IB容易,而係你去到一個水平就可以攞到某個成績,但DSE 5以上有拉curve。咁多人讀7-8科,但Best 5 35分只有88人,只比IB狀元多一倍。

Rank: 5Rank: 5


4556
285#
發表於 18-8-24 13:47 |只看該作者
考評局 : DSE評定
"5**級和5*級的臨界分數是按第5級內考生的分數分布而訂定。其中,約10%成績最優異的第5級考生,可獲5**級,約30%成績次佳的第5級考生,可獲5*級"

IB是沒有這安排,即如果全部IB考生達到滿分之標准,可以全部IB生45分.但DSE就不可能全部5**. 是否這個意思?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9964
286#
發表於 18-8-24 13:57 |只看該作者
shadeslayer 發表於 18-8-24 12:40
其實 16/17 年官津中學人均$74,000 一年,很多。 Creative and CKY IB 約 120,000.  政府大手做,減去利潤 ...
都唔係話畀左資源就一定會做到成績,重心係資源於左去邊?
早期參與直資嘅津貼中學,係有心有力肯為教育承擔嘅學校。

近年肯行雙軌制更加要步步為營。有成績都畀人插。

對成日把[比較無錢/社會階層嘅分野作為一個關卡]掛係口邊嘅自稱高等教育工作者幾失望。

Rank: 10Rank: 10Rank: 10


27815
287#
發表於 18-8-24 14:10 |只看該作者
ilyrd 發表於 18-8-24 13:47
考評局 : DSE評定
"5**級和5*級的臨界分數是按第5級內考生的分數分布而訂定。其中,約10%成績最優異的第5級 ...

那麼得第5級成績的學生如何定?按水平,是嗎?

Rank: 7Rank: 7Rank: 7


13447
288#
發表於 18-8-24 14:24 |只看該作者
shadeslayer 發表於 18-8-24 13:06
跟本簡單比較 IB/DSE 每科的 boundaries 或 percentage 來判斷難易程度,係小學雞的想法。

因為lB狀元數目 ...
小心數據嘅引用,DSE狀元嘅% 係大約10/50000,係0.02%。

Rank: 5Rank: 5


3643
289#
發表於 18-8-24 15:49 |只看該作者
ABC-DAD 發表於 18-8-24 13:57
對成日把[比較無錢/社會階層嘅分野作為一個關卡]掛係口邊嘅自稱高等教育工作者幾失望。
嘩....恐怕你要失望到底了。差不多全部評論直資學校既文章,無論出自咩身份,學者也好、社工/社會人士也好,政客也好,咩有識之士也好,甚至連轉直資學校既舊生都好,都係講緊都一番話,

見你成日講直資學校文字上點樣可以照顧低下階層,但你會唔會諗下點解咁多人反對直資(唔好講教育王國大家吹水果啲),全部只係出於誤解? 直資制度真係咁難了解?

大家都幾十年人,回想直資初推出邊有咁多人反對或提出問題,但無論理論講咩都好,實踐結果才是硬道理,當事與願遺,就係咁講制度無問題而係人既問題,於我睇呢個就真係人既問題 - 係唔認衰硬支持一個有問題制度既人既問題。

好制度世界會學會跟,睇下香港呢個直資制度,世界會有幾多地區會感受其"好處"又跟住做就知呢個制度有幾好。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9964
290#
發表於 18-8-24 16:08 |只看該作者
抱歉,可能要你失望了。
對現實生活,我時刻都充滿希望。
想開心都係靠自己

Rank: 7Rank: 7Rank: 7


13447
291#
發表於 18-8-24 16:26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akys 於 18-8-24 16:27 編輯

好多人話教育係一種投資,投資在孩子將來身上。既然是投資,就要睇回報率。

影響最大的應該是預計六科攞33-38分而target各(所謂)神科的學生,如果是精明的投資者,應該要開始盤算一下。當然,如果這個成績target 普通科目就不用理會了。

從報告可以見到DSE5** 5* percentage 係3個學制中最少,大約分別係1%和3%,所以不容許少少失誤。(IAL Physics Chem A* A 分別係7.6/20% 和11/22% 而IB %前文有Link)。

所以在狀元榜眼質素之下(例如點都覺得有兩到三科未必入到頭3%,通常係中文和通識),英文好又能負擔學費嘅可以考慮另外兩個學制以增加入讀神科機會,而且亦可以報讀外國名大,一舉兩得。

最後,唔清楚其他學制嘅入學奬學金安排,可自行是否加進損益表。

投資有其風險,後果自負,亦要緊貼市場改變。 會唔會因為今次港大事件影響未來收生安排?木宰羊。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9964
292#
發表於 18-8-24 16:33 |只看該作者
Vanadium 發表於 18-8-24 15:49
嘩....恐怕你要失望到底了。差不多全部評論直資學校既文章,無論出自咩身份,學者也好、社工/社會人士也好 ...
我咁睇直資學校由最初幾多間,增加到目前幾間,係一個事實。呢個事實,係反映教育要改善,係師資同課程要提升,最理想係有錢嘅人同無錢嘅人都唔使畀額外一分一毫去享受更好嘅教育,
邊啲人齋講無做,一味批評抽人後腳反而對孜孜不倦 嘗試找出路 嘅人指手劃腳?
教育界中子女讀直私/IS /出國讀書又得到教育津貼嘅相信唔少。
盡在不言中。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22068
293#
發表於 18-8-24 16:59 |只看該作者
ABC-DAD 發表於 18-8-24 13:57
都唔係話畀左資源就一定會做到成績,重心係資源於左去邊?
早期參與直資嘅津貼中學,係有心有力肯為教育承 ...
早期參與直資嘅津貼中學,係有心有力肯為教育承擔嘅學校。

當真?

逃避教改, 維持辦學團體係學校既話事權, 先係主因.

還記得初為父母時,對孩子的期望嗎?我當時只想他/她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隨著時光飛逝,人的期望慢慢變了,變得越來越有要求。所以要經常提醒自己:毋忘初心
箴言4:23 - 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
箴言22:6 - 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會偏離。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22068
294#
發表於 18-8-24 17:00 |只看該作者
Vanadium 發表於 18-8-24 15:49
嘩....恐怕你要失望到底了。差不多全部評論直資學校既文章,無論出自咩身份,學者也好、社工/社會人士也好 ...
對住子女就讀於"受惠"群既學校, 自然覺得別人批評不合理
還記得初為父母時,對孩子的期望嗎?我當時只想他/她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隨著時光飛逝,人的期望慢慢變了,變得越來越有要求。所以要經常提醒自己:毋忘初心
箴言4:23 - 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
箴言22:6 - 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會偏離。

Rank: 10Rank: 10Rank: 10


27815
295#
發表於 18-8-24 17:09 |只看該作者
akys 發表於 18-8-24 13:25
話我小學雞都咁話,唔係話讀IB容易,而係你去到一個水平就可以攞到某個成績,但DSE 5以上有拉curve。咁多人 ...

2010年最後一屆會考10A狀元在12萬考生中有17個,咁會考咪仲難?


609
296#
發表於 18-8-24 17:23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7Rank: 7Rank: 7


13447
297#
發表於 18-8-24 17:31 |只看該作者
Radiomama 發表於 18-8-24 17:09
2010年最後一屆會考10A狀元在12萬考生中有17個,咁會考咪仲難?
重點係入香港大學嘅神科!以前絕大部份學額自己玩,GCEAL大學唔係好受。而家多咗兩個學制,IS越開越多,除咗幾間直資有IB外,聰明嘅學校如DGS,SPCS亦開AL,百家爭鳴,就要睇邊個學制有利啲。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9964
298#
發表於 18-8-24 17:40 |只看該作者
Vanadium 發表於 18-8-24 15:49
嘩....恐怕你要失望到底了。差不多全部評論直資學校既文章,無論出自咩身份,學者也好、社工/社會人士也好 ...
其實你前面大大隻字話直資讀IB無減免,咁又係咪真係呢?
我只係擺事實,最好你幫交左直資學費嘅家長攪到有水回,我會好感激,同埋你可否交代下,有無教育界享受幾多子女教育津貼嘅數據?幾多人出國讀書?
對IS 同私校嘅評價,比對直資學校嘅存在又為可厚此而薄彼?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9964
299#
發表於 18-8-24 17:52 |只看該作者
hkpapa852 發表於 18-8-24 16:59
早期參與直資嘅津貼中學,係有心有力肯為教育承擔嘅學校。

當真?
我問下你,唔轉直資,會少左人讀咩?我覺得課程自主係比收生自主權更重要,更幫到學生,
要收學費,在早期,明顯就唔係對收生有利。
只係有人酸葡萄啫,如果某口的學校唔轉直資,對家庭條件好嘅學生係百利而無一害。
無論津直都係想揀好嘅學生,教成點,大家有眼睇,如果無不同程度嘅直資存在,好多學生就埋沒左係大鑊飯嘅官津舊填鴨制度。我或者唔識野,不過我係咁睇件事。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9964
300#
發表於 18-8-24 17:58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ABC-DAD 於 18-8-24 18:09 編輯
hkpapa852 發表於 18-8-24 16:59
早期參與直資嘅津貼中學,係有心有力肯為教育承擔嘅學校。

當真?

教改好唔好,唔使講都得啦,逃避?我覺得佢地肯做白老鼠成為參照樣本係好值得慶幸嘅事。你係咪認為教改好成功能呢?凡事都唔應該單方向去睇個價值。
有無 狀元,同咩數據,其實係咪咁重要啫,話題嚟啫
直資唔係淨係得EK 畀人擺上神枱嗰幾間吖。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