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在2022,幾個特別的日子
樓主: ABC-DAD
go

在2022,幾個特別的日子 [複製鏈接]

Rank: 7Rank: 7Rank: 7


10883
261#
發表於 22-6-9 17:15 |只看該作者
cow 發表於 22-6-8 13:06
回覆 ABC-DAD 的帖子

隨年齡增長,身體NAD+水平會逐漸下降,步入衰老。NAD+分子大,經口服後難以吸收,口 ...
有趣.
得閒我自己研究一下.

我對病理也很有興趣.

同西醫講中醫 同中醫講食療.
身體有咩缺失, 食咩維他命.
....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9847
262#
發表於 22-6-9 22:00 |只看該作者
剛剛睇左直播ECB加息都好審慎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9847
263#
發表於 22-6-9 22:15 |只看該作者
C.Lagarde with Bloomberg 2weeks ago

Rank: 9Rank: 9Rank: 9


23645
264#
發表於 22-6-9 23:25 |只看該作者
dlam141231 發表於 22-6-8 02:20
最後這一段勾起我的美好回憶, 讓我想起家母和兒子.

家母慈祥可親, 深得兒孫輩敬愛, 我娘家三代二十多人, ...
嘩,令慈偵察能力超強,好可愛啊啊!又一位被家庭擔誤了的「女福爾摩斯」,不然的話最少官位升至女警司或以上。
Ps. 擁有這種洞察力,而又不過加於焦慮的媽媽,一家人必然十分幸福。

Rank: 9Rank: 9Rank: 9


23645
265#
發表於 22-6-9 23:48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annie40 於 22-6-9 23:50 編輯
ok_ko 發表於 22-6-8 09:07
謝謝賜教!
我仲未夠道行,還在拿捏中。從前佢多有面對挫折,講了少量安慰説話後,我的態度就調節成「滿不 ...

我仲未夠道行,還在拿捏中。從前佢多有面對挫折,講了少量安慰説話後,我的態度就調節成「滿不在乎」了。近年佢比較順境。記得有一次測驗,佢拿了全級第一。稱贊兩句後,我還是表演「滿不在乎」,佢很快就面黑黑。原來對住佢,勝要狂歡,敗亦喜!


在妊娠期時,我拿著卡爾威特的書,對未出世嘅佢是有一定期望的。
高中後,其實對自己嘅要求已高于我們想象的了。佢嘅期望,兜兜轉轉,終極所求原來也不過是身體健康,快快樂樂而已。



******


兄弟,你演的「滿不在乎」小劇場,完全是我的日常翻版,現在依然經常在表現上拿押捏不準,不過最近才升華到「勝要狂歡,挫折亦喜,敗......不存在的。」



卡爾威特的教育,大約女兒八,九歲才看到這書。當時印象深刻的是,必須關切孩子的生活圈,和友人的影響,其他各項早教,倒不是我的茶。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9847
266#
發表於 22-6-10 00:59 |只看該作者
陸克文在蘇黎世接受訪問Kevin Rudd: Understanding How China Sees the World

Rank: 5Rank: 5


3238
267#
發表於 22-6-10 10:24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ok_ko 於 22-6-10 10:38 編輯
annie40 發表於 22-6-9 23:48
卡爾威特的教育,大約女兒八,九歲才看到這書。 ...

姐妹,同意最好當然是能看透成敗,做到勝不驕敗不餒… … 。點解越講越有道家味道!!!


卡爾威特的教育,有點讓人要强逼小孩做神童的感覺。假如一直用到小學,這也不是我杯茶。智力發展并不是成長的所有!小孩應該有一個真正的童年。


但它裏面有一些東西還是值得深思的,當然特別是早教。BB出世本是一片空白,腦部還在發展中。你給他什麽,他接受什麽,而且還會刺激他腦内該區的發展。特別在0歲時,更沒有所謂的强逼學習。他就是一塊海綿,你給他的,他的腦部會因應發展。此所以一些在孤兒院長大的嬰兒,很多在兩三歲時都不懂説話。單在語言方面,我只准印傭以印尼語與小孩溝通。當然做這事時,我一直留意小孩的認知和母語發展。假如多語溝通對認知有影響或反而做到語言障礙,我會馬上叫停。到小孩一歲時,他已經能根據印尼語指令作出回應了。我并不是要他懂印尼語,而是我認爲這過程會讓他的語言區發展得更好。我也應用過palmchristy的閃卡。後來我發現是要改良的,而且不應該完全靠它。在運用的過程,我發現除了眼部的刺激,純聽力的刺激也會達到不錯的效果。我小孩有perfect pitch,而且能同時認出3個音。但這能力在小孩少時不讓它發展,大了就怎樣都練不出來了。


不過到了小孩進入幼稚園,我也慢慢脫離了那種教法。不竟,智力發展并不是成長的所有!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340
268#
發表於 22-6-10 20:04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shadeslayer 於 22-6-10 20:05 編輯
ok_ko 發表於 22-6-10 10:24
姐妹,同意最好當然是能看透成敗,做到勝不驕敗不餒… … 。點解越講越有道家味道!!!
卡爾威特的教育 ...

我有去看卡爾威德,但我不太相信。我相信,小孩子只要家長多陪伴,多出去走走,香港孩子一般都要學中英雙語,我覺得已經好好。我沒有用什麼字咭迪迪尼教材。主要的教材就是生活,看看書,上上興趣班,游游水
The more bizzare a thing is, the less mysterious it proves to be.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17594
269#
發表於 22-6-11 09:10 |只看該作者
shadeslayer 發表於 22-6-10 20:04
我有去看卡爾威德,但我不太相信。我相信,小孩子只要家長多陪伴,多出去走走,香港孩子一般都要學中英雙 ...

本帖最後由 ANChan59 於 22-6-13 17:04 編輯

阿仔細的時候,要面對學習遲緩的問題,我們有留意卡爾威德及蒙特梳利兩種教學法,當時覺得蒙特梳利較適合他。她的早教方法在智力,感覺及運動訓練三個重點,特別是個人發展及日常生活化教育,適合轻度學習遲緩的小朋友。

因為認識蒙特梳利導師,她建議我們是自學,自己親自去教,沒有上什麼班。

Rank: 9Rank: 9Rank: 9


23645
270#
發表於 22-6-11 10:17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annie40 於 22-6-11 10:44 編輯
ok_ko 發表於 22-6-10 10:24
姐妹,同意最好當然是能看透成敗,做到勝不驕敗不餒… … 。點解越講越有道家味道!!!
卡爾威特的教育 ...

姐妹,同意最好當然是能看透成敗,做到勝不驕敗不餒… … 。點解越講越有道家味道!!

Xxxxxxx


敗是過程,不是結果,這個過程只是為孩子準備更強更大的舖墊。

Rank: 9Rank: 9Rank: 9


23645
271#
發表於 22-6-11 10:40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annie40 於 22-6-11 10:46 編輯
ok_ko 發表於 22-6-10 10:24
姐妹,同意最好當然是能看透成敗,做到勝不驕敗不餒… … 。點解越講越有道家味道!!!
卡爾威特的教育 ...

卡爾威特的教育,有點讓人要强逼小孩做神童的感覺。假如一直用到小學,這也不是我杯茶。智力發展并不是成長的所有!小孩應該有一個真正的童年。

*******
要做神童,首先要有位像卡爾威特牧師懂7國流利語文的爹,24小時生活語境陪練,上午交談用希伯萊文,下午轉台說希臘語,如是者恆常切換日常溝通語。多語文能力者,多種文化生活者的好處是有額外看待事物的角度和態度,懂語文愈多是給予生活和工作方便,不代表操多國語文者解決問題的能力愈好。


記得老牧師的兒子後來在非常年輕的時候已成為知名教授學者,然後.......好像沒什麼然後,也未見桃李滿門。作為老師,應該是有延續,才算有成就吧。


每個人每天24小時,做多了某事,自然做少了某事。孩子多做對自己有益又愉快的事便好,父母自己留意何謂有益?何謂愉快?而有益又愉快的內容並無高低之別。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340
272#
發表於 22-6-11 11:22 |只看該作者
ANChan59 發表於 22-6-11 09:10
阿仔細的時候,要面對學習遲緩的問題,我們有留意卡爾威德及蒙特梳利兩種教學法,當時覺得蒙特梳利較適合 ...

我不是用家,但較接受蒙特梳利
The more bizzare a thing is, the less mysterious it proves to be.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340
273#
發表於 22-6-11 11:28 |只看該作者
annie40 發表於 22-6-11 10:17
姐妹,同意最好當然是能看透成敗,做到勝不驕敗不餒… … 。點解越講越有道家味道!!

Xxxxxxx

敗是過程,不是結果

Xxx

但看得出女兒從少已經對某些事,特別在意,給自己壓力好大。我扮滿不在乎也不行,這顯出我和她思想行為上的距離。

如何表現明白及支持女兒在意的事,又不加強壓力,好難呵。
The more bizzare a thing is, the less mysterious it proves to be.

Rank: 9Rank: 9Rank: 9


23645
274#
發表於 22-6-12 21:51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annie40 於 22-6-12 22:00 編輯
shadeslayer 發表於 22-6-11 11:28
敗是過程,不是結果

Xxx

睇呢大家都算是「寵女狂魔」俱樂部資深會員。難呀,就剛好是會員資格之一。因為難,因為忐忑,都希望她們好好的,所以我們都很努力。

知女莫若母,女兒難受,女兒失望,我都知道的。如果女兒跟我報備,我也會講些人生經驗大道理(道理大家都懂,做到就不容易);如果她不說,便等子彈飛一會兒,等佢自己消化下,反復思量後,一般心結已解去大半,餘下的情緒,喜歡跟我,男朋友或是朋友分享,隨她吧!在poker face 下,為娘是否什麼也不做?當然不是,通常我會訂間環境優美的餐廳跟阿女「撐檯腳」,食完飯又行下街(一般都是我鼓勵她買買買,佢就系都唔肯買),總之母女一起做些很有愛又distraction 的事。

知母莫若女,相對地女兒也會感應到父母的心痛和擔心,也想盡快離開失意和抑鬱,回復心情的。其實這些被愛的女孩,很懂得爰人,更懂得愛自己,愛家人,自癒能力極高,家長很省心的。

Ps. 兒女長大了,家長言語上的支持愈覺乏力,也許彼此關係開始昇華為「盡在不言中」。

Rank: 9Rank: 9Rank: 9


23645
275#
發表於 22-6-13 09:02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annie40 於 22-6-13 09:06 編輯

https://www.cnbc.com/2022/06/11/ ... id-differently.html

以上也許可以加強我們的可行想法。孩子不需要當企業家,但生活上有企業家精神,也是很不錯的態度。

Rank: 5Rank: 5


3238
276#
發表於 22-6-13 10:37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ok_ko 於 22-6-13 11:16 編輯
shadeslayer 發表於 22-6-10 20:04
我有去看卡爾威德,但我不太相信。我相信,小孩子只要家長多陪伴,多出去走走,香港孩子一般都要學中英雙 ...

我估應該冇對錯, 只係不同嘅選擇而已。 其實只要家長肯用心,用時間, 大致上都應該正確。 只是在實踐上, 要考慮各家庭成員 (包括嗰B)的想法,加上能實際付出的時間。 育兒 有時讓人感覺 全世界得一個主角,有人會忽略了自己的人生。 當然另一個極端係你有你生活我有我忙碌, 有錢就外判, 冇錢就等佢自生自滅。每個家庭, 因應個別情況, 肯定是有分別的。


講返我嘅情況, 我bb出世前流行講多元智能。 反正陀b嘅唔係我, 就去研究下。 後來分別認識 卡爾威特, 金田七, 杜曼 及 蒙特俊利等。研究完一輪之後, 感覺 多元智能係一個目標, 以上所述的教育方法是一個手段而已。 他們提供了一些方法( 有些還需要調整), 可利用在某一部分的智能發展上使用。 我一直講卡爾威特 較多, 原因是 對我來說 他較接近 一個目標, 而且書內亦提供了一些手段。


這裏說的 多元智能 並不是bb學會或掌握了 多種 技能, 而是培養腦部不同區域發育 的不同手段。 我和Annie討論過perfect pitch。 有些人天生就有, 但是 在小孩 十歲前, 你不把這技能從腦內訓練出來, 這技能就會永久喪失,以後怎樣也培訓不出來了。語言其實也是一樣。 bb學母語, 永遠也沒有口音。 長大了後學外語, 大部分人有口音, 但也有(極)少部分人 沒有口音的。 這與腦部 語言區的發育, 有一定關係。 我唔需要我細路識講 多種語言,家庭環境亦難做到。 我著重的是他零至三歲時的語言區發展。 其實他上幼兒園後, 有兩種 在外面上的語言課程也慢慢地停了。 到最後還不是只剩下兩文三語。但兩三年前佢學唱 一些classical, 對外語的掌握 似乎頗感容易。


我bb一歲半時也上過蒙特俊利課程。 佢本來係一個集中力較強的人。 上了一段時間後, 我發覺佢更集中(做工作!)。 然後我就將佢轉咗去 一間淨係玩嘅 Play group, 同班細路一齊玩, 一齊唱,與同年齡層的小孩一齊溝通。 我唔係話蒙得俊利唔好, 我反而買咗一堆蒙特俊利教具,自己在家 因應需要 慢慢搞。


至於杜曼, 我開始時是用卡紙。 每張卡紙一個中文字。 在他一歲半後,用杜曼的方法, 每日五張卡(即五个字), 每次閃少于一分鐘, 一日三次,五日一組。 其實所花時間極少, 當然五日下來 他也只能認出五個字。 但一個月下來後, 他便認識6組,即三十個字了。這三十個字可是認真挑選的。 一個月後, 佢每個字都分別能認出來了。 然後我在白紙上, 寫了一句說話給他看。 他邊看 邊跟著我的手指讀:爸爸我地去公園玩。


佢讀完之後嘅詑異表情, 我今日都記得!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9847
277#
發表於 22-6-13 10:56 |只看該作者
昨天行書局

看看也很有趣Capital in the 21Century

看了看2021年10月出版的「圖解二十一世紀資本論 」-神樹兵輔
發現圖解資本論-久恒啟一 ,已經絕版了。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9847
278#
發表於 22-6-13 11:05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ABC-DAD 於 22-6-13 12:40 編輯

關於卡爾威特,我也有興趣再返看一下,要明白出版成書,只是部分,原版只是老卡用日記形式寫下的育兒記錄,生活背景及文化都跟現社會不同的。
網上資料顯示,卡爾威特出生是1800年7月1日

一個鎢絲電燈泡還未出現的日子。

能找這書看的,想必對做家長是有一定期盼及目標的人,不會是天生天養那方向的家長,我對二者無比較意圖,生育都是個人的事。

這書給我的啟發是後天的教育方法會起到重要影響。

這點對我學習做父親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Rank: 7Rank: 7Rank: 7


10852
279#
發表於 22-6-13 11:25 |只看該作者
兄弟姐妹 (size 2)兄弟姐妹 (size 3)
兄弟姐妹 (size 4)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9847
280#
發表於 22-6-13 11:44 |只看該作者
卡一書給我第二個重要啟廸是身體能力發展與智能開發同樣重要,沒有強健身體,活著是另一回事,故體育運動我很支持,只目標不是比賽。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