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升中派位 男拔GA面試
樓主: jason1978
go

男拔GA面試   [複製鏈接]

Rank: 4


993
261#
發表於 22-3-23 21:29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clz 於 22-3-23 21:37 編輯


Delete

Rank: 3Rank: 3


354
262#
發表於 22-3-23 21:42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Williamma 於 22-3-23 21:44 編輯
clz 發表於 22-3-23 21:29
佢地唔驶搏盡去考中學,有人無參赛。你入到再同佢地较量下
另外運動頭三果D,亦有人係band1生。
...

     我還是喜歡數據說話,我說過大家有事論事。DBS毫無疑問現在中學有無數IMO數學天才。
        但是這屆小六無人亦是事實,有人無賽的話,如果你認為他可以,至少再小三到小六的任何一個奧賽上可以看到他們的身影,我已經舉例,也請你舉例?這個級別的頭幾名說實話我都認識。
      另外我只是說這個事實,我怎會讓我仔去和整個學校PK?我只是希望香港和DBS更好,不會拿自己的仔,去和DBS PK,那就是我自不量力了。我沒有這個雄心,也沒有這個想法,我非常尊重DBS在數學上不可撼動的實力。
       我和我仔都是一個努力中的普通的香港市民。當然我們對數學也有一定的愛好。如果您的仔有一定的奧數基礎,倒是可以探討探討。

多謝


點評

334455    發表於 22-3-23 21:46

Rank: 4


993
263#
發表於 22-3-23 21:50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clz 於 22-3-23 22:29 編輯
Williamma 發表於 22-3-23 21:42
我還是喜歡數據說話,我說過大家有事論事。DBS毫無疑問現在中學有無數IMO數學天才。
        但是這 ...

你睇下20年p4華夏盃初赛個得獎排名













你識哂這級別的頭幾名咁犀利


3295
264#
發表於 22-3-23 21:50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55371
265#
發表於 22-3-23 21:58 |只看該作者

回覆樓主:

本帖最後由 mcl203 於 22-3-23 22:02 編輯

我對以上討論中嘅學校行為無甚認識,但存在懷疑係:
1.數學尖子一定要入數學隊?
2.小學一定要重點培訓數學隊去參加比賽?
3.QC嘅RO頭200名,並非全港尖子前200名,或縮窄為全港男生頭200名

Rank: 3Rank: 3


354
266#
發表於 22-3-23 22:13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Williamma 於 22-3-23 22:16 編輯
chitchit0520 發表於 22-3-23 21:50
怎麼要用4萬個學生去與600個學生比較呢?

就拿最top 的去比較已經可以呀!

    我看不懂你写的内容了。QC也不可能真的能够拿到头200名面试。
         


3295
267#
發表於 22-3-23 22:25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3Rank: 3


354
268#
發表於 22-3-23 22:28 |只看該作者
chitchit0520 發表於 22-3-23 21:50
怎麼要用4萬個學生去與600個學生比較呢?

就拿最top 的去比較已經可以呀!
        我對香港的各項才藝賽事肯定有一些不能說全部是肯定比較了解的,但是不是全部。對香港的小學也很了解。我在多個國家居住過,對美國,日本的小學中學還有大陸的中小學也有研究。你看到我寫的文章,這麼多,應當明白我並非為自己發聲,我和我仔並未被DBS rejected,我們對自己的學校以及未來都非常滿意。         也許你是3C2D的家長,我無意冒犯,不過請不要低估任何一個家庭。我的觀點,3C2D不如想象中強大,我親自去過這些學校,也看過他們的作文,英語作文,以及數學。體育我不了解,但是戲劇和數學,英語,語文我都有一些研究。我也拜訪過很多美國的學校,日本的學校,我覺得我看到了差距。

         我的意見主要是制度,不是個人。一個是RO制度,一個是直資的面試制度。
         我為香港400所二三線小學發聲,我認為RO不代表學生的實力。這4萬個家庭裡面有很多好的學生沒有機會入讀名校直資,這和政府賦予直資招生的原則不符合,當然他們有機會入讀公立學校,從新界的DSE成績以及DBS不算成功的DSE成績就可以看出來。

        歡迎評論制度,不要涉及到我個人。無意冒犯。多謝!


Rank: 6Rank: 6


9134
269#
發表於 22-3-23 22:30 |只看該作者

回覆樓主:

本帖最後由 Rpp 於 22-3-23 23:08 編輯

已過期

Rank: 4


993
270#
發表於 22-3-23 22:33 |只看該作者
Williamma 發表於 22-3-23 22:28
我對香港的各項才藝賽事肯定有一些不能說全部是肯定比較了解的,但是不是全部。對香港的小學也很 ...
你見多識廣不如分享下你對各地英文數學等等見解

Rank: 3Rank: 3


354
271#
發表於 22-3-23 22:40 |只看該作者
clz 發表於 22-3-23 21:50
你睇下20年p4華夏盃初赛個得獎排名
     我並非都認得,只是知道名字😄。頭幾名經常去領獎,因此有見過部分尊容。而且在不同的比賽,大部分人的名字是重疊的,很難有黑馬。
      華夏盃出賽,很多選手是不發力的,都在晉級賽和總決賽裡面發力。我無意冒犯,這幾個DBS的學生,在P5,P6也有參加賽事,只是成績一般。希望他們在 中學大放異彩吧。我印象比較深的DBS是有兄弟兩個都比较优秀 还可以。

      DBS最厲害的是現有中二的奧數天才,中一就拿IMO銀獎,中二IMO金獎,不可限量。10年一遇,无人能敌。

      其實數學在香港不甚關鍵。香港更重要的還是英文,语文,音樂。這方面的人才更加受到重視。


3295
272#
發表於 22-3-23 22:44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4


993
273#
發表於 22-3-23 22:48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clz 於 22-3-23 22:59 編輯
Williamma 發表於 22-3-23 22:40
我並非都認得,只是知道名字😄。頭幾名經常去領獎,因此有見過部分尊容。而且在不同的比賽, ...





Rank: 3Rank: 3


354
274#
發表於 22-3-23 22:49 |只看該作者
clz 發表於 22-3-23 22:33
你見多識廣不如分享下你對各地英文數學等等見解
不敢多言了,我只是分享,並非說我的觀點正確。我不是做教育的,只是一個理工科的背景的普通打工人,我希望大家指正。        英文 :  美国>香港>日本>大陆。 香港是中西方的橋樑,是華人裡面英文基本最好的了。不過我對新加坡不了解,也許和新加坡差不多。 数学中学生: 大陆 > 美国 > 日本 >香港;數學大學生:美國 就超過大陸了,數學大師,美國遠遠多於大陸。
       香港不太重視數學,這也是對的,人口基數太小,發展數學自討苦吃。但是加強一些工程力量還是應該的,香港對文學,英文,法律,音樂,政治,醫學更為強大。你看看港大的學科排名就知道了。

      不過香港另闢蹊徑,沒有自己培養人才,就通過優厚的待遇從全球招聘好的科技人才,包括人工智能,機器人,區塊鏈,香港沒有自己培養,而是通過優才計劃,以及高端實驗室引進計劃,在招攬合適的才俊。政府已經在努力轉變方向了。


點評

clz    發表於 22-3-23 23:49

Rank: 3Rank: 3


354
275#
發表於 22-3-23 22:54 |只看該作者
chitchit0520 發表於 22-3-23 22:44
要說不公平,這世界實在太多。
官津校的制度、直資的收生方式……,但是,公平真的比較好嗎?
       你已經同意了我的想法。說明二三線小學有好學生。 我說了3C2D的學生都是比較優秀的,但是沒有優秀到 1:100. 不知道是否能夠解釋的通。        我為新界二三線小學發聲,並非針對3C2D。
        世界不公平的事情很多,但是所有的制度都是力求更加公平,如做不到也只能遺憾。因為我們已經發聲了。 不發聲則一定更加不公平,有個渠道發發聲音不是很好嗎。 我們的議員不也在不斷的為各個階層的人員發聲音嗎?


3295
276#
發表於 22-3-23 22:56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6Rank: 6


9134
277#
發表於 22-3-23 22:58 |只看該作者
Williamma 發表於 22-3-23 22:49
不敢多言了,我只是分享,並非說我的觀點正確。我不是做教育的,只是一個理工科的背景的普通打工人,我希 ...

唉,我有一個優才家長,先生都轉行做生意了。

Rank: 3Rank: 3


354
278#
發表於 22-3-23 23:02 |只看該作者
clz 發表於 22-3-23 22:48
     中二那位的爸爸很厲害,從小學一致培訓到現在,不過孩子毫無疑問是天才少年。他選擇了DBS也說明了DBS在錄取尖子方面的實力。
       另,最近兩年的晉級賽和總決賽,由於疫情,都在香港進行,並無去深圳。AIMO也並無去泰國或者新加坡。

Rank: 5Rank: 5


2386
279#
發表於 22-3-23 23:03 |只看該作者
Williamma 發表於 22-3-23 22:28
我對香港的各項才藝賽事肯定有一些不能說全部是肯定比較了解的,但是不是全部。對香港的小學也很 ...

喺現時嘅制度下,若果有勁學生困在二、三綫小學,要往上游,最比較實際嘅做法,係先升上地區名校,中一/中二考前列,再考插班試轉入傳統名校。
你所講嘅現時RO及升中制度。肯定係不完美,但絕不是終局,只要有料,遇上風雲便可化龍。大家加油

Rank: 6Rank: 6


6096
280#
發表於 22-3-23 23:16 |只看該作者
回覆 喇叭茶 的帖子

插班確實都是一個方法。不過覺得係地區1a學校考前三名,同去左神校讀,考前10名,係2間學校讀,其實成績都相差唔遠,就是有IB同埋更多海外升學支援既分別。其實小學是咁年年去插3C2D地區名校為入神校鋪路,其實都真是好累,大人同小朋友都是。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