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stillgood20 於 22-6-27 14:51 編輯
annie40 發表於 22-6-27 10:11 
有人失敗會吸取教訓,這是動物本能。有人終身不停犯相似的錯誤,明顯是喪失了動物本能,這些都由他們的家人 ...
人的犯錯和人的本質, 是直接关係.
有关本質, 有一個分享.
細囝DS課程要完成一個數據project, project係一個分析報告, 和一個presentation. 亞囝用了大約5晚通宵online從政府數據庫下載數據, 作出分析. 完成了第一個project交比亞sir, 此外,還有在指定日子online presentation.
前一晚, 亞囝說我一個問題, 分析結果完成, 係唔係一定要提供suggestion. 唔提供suggestion, 會唔會扣分.
我反問一句, 你可有suggestion. 他考慮了, 分析是有結果, 但, 沒有想到需要什麼 suggestion. 我了解一下分析內容. 我說, 這是事件的本質問題.
本質就是本質.
你的立場是詳細分析, 並不是去提議如何改變本質. 亞sir分數嗎?
不要去考慮好了. 當然一如過往, 亞囝唔理會分數. 做咗自己便算.
最終, 分數如何, 我都無再去理佢.
-----
星期多前, 國內高考.
我喜愛的台大哲學教授苑舉正, 也分析一下國文科試題.
第二次視頻, 講自己過去一次高考的經驗. 話說他高考題目是: 一本改變你生命意義的書
(大致如此, 我暫時忘記是否100%正確).
他拿到題目, 歡天喜地, 不作天才, 逝不休. 必須要把這作文成績拿取最高分. 苦思一下, 要拿最高分, 比別人優勝. 中國語文的書籍, 無不下於”論語”.
苑同學便用了”論語”作答.
如此, 苑同學興高采烈回家, 想跟老爸分享.
老爸是台灣大學的中文科教授.
聽苑同學說了後, 苑爸大罵, 你大錯特錯. 審卷員, 一眼便知道你是討分數而來, 不學無術. 結果, 苑同學成績真未如理想. ----
視頻看後, 亞囝考量是本質問題. 數據分析就是數據分析, 不要有立場. ----
我們身邊好多問題, 特別係人, 特別係教育, ……..需要找本質.
正如, 這裡大家網友和子女, 由成就和成長, 按著本質發展吧!
----
人之所以會一錯再錯, 是人的本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