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線時間
- 834 小時
- 最後登錄
- 19-2-15
- 國民生產力
- 0
- 附加生產力
- 4748
- 貢獻生產力
- 0
- 註冊時間
- 12-5-21
- 閱讀權限
- 10
- 帖子
- 2283
- 主題
- 34
- 精華
- 0
- 積分
- 7031
- UID
- 662491
 
|
CatEgg 發表於 14-6-10 16:41 
明白大部份家長都認為英中好,但培正、金文泰等傳統中中也很好
所以疑惑為何好好地讀了六年,到升中,就算 ... 其實, 如要追尋現象因由, 是因近十幾年(將軍澳線通車後) 整個將軍澳變化很大。以前, 將軍澳是個以公屋、居屋為主的新市鎮, 中下階層居多, 小學、中學質素自然參差, 地鐵通車後, 調景嶺、將軍澳、坑口都多了很多私人樓, 多了很多年輕中產居住, 帶來了很多中產家庭小朋友, 他們有讀書需要, 將軍澳區幼園、小學和中學的質素自然因需求增加而不斷提升, 但讀得叻的中產小朋友, 是會隨年長而向他區流失的, 例如綠茵的高材生, 會嘗試考他區名小學, 到小學階段, 黄永樹的高材生, 又可能升中考聖言, 以至中學質素的增長比小學慢, 小學質素的增長又比幼園慢, 令將軍澳區的教育形成一個有趣的金字塔, 幼園質素勁, 小學質素幾好, 中學質素麻麻地的情況。
所以, 你講得冇錯, 在小學六年好好讀, 將軍澳區的中學質素理應持續提升, 但讀得叻的持續向他區流失, 減慢了本區中學提升的速度。查實, 中學不停improving, 景嶺就是一個例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