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eviepa 於 20-1-22 01:11 編輯
karllambb 發表於 20-1-21 22:08 
想請教下eviepa, 我當年都係由小一睇大量書直到中學,但作文還是不好。整體CE/AL中文有C, 但作文只是D, 到 ...
以下是同一主題前面的文章,對回答你的問題有幫助,省下你找尋的時間,現在列出給你參考:
最考功力的微觀寫作技巧
為甚麼我這樣疼愛我的女兒呢?我見到她xx的眼睛、xx的鼻子、xx的小咀、…..我便xx地愛著她了。
以上的一段是我企圖寫一篇抒情文,但我的抒情文怎樣寫也寫不過我女兒。主要的原因是我的詞彙量不足,以上xx的就是我想不到合適的的詞彙,而用xx代替。沒有海量的詞彙量,抒情文肯定寫不好。
試看看我女兒寫的一段:
「….你可以忍受隔夜火車的顛簸,樂此不疲地吃著廉價航機簡陋的餐點,卻不能與我同享一張綿軟的床,共進我為你張羅的一桌早點。」
「你可以……,卻不能…...」這樣的句式,大部分有高中學歷的人都懂得寫,但將這樣的的句式寫得感人,腦子裡就要有大量詞彙可供選擇,一定要用最準確的詞彙形容每一小節。
再看看另一段:
「畢業後的你終於學會偶爾回頭,在風中給我蹭掉跑進嘴角的髮絲,又或是擱下行李箱,在邊境月台給我一個軟糯的暫別吻,險些我就這樣揉進你的世界裡。」
沒有大量閱讀小說怎能寫出這種語言和意境?
另外,我女兒寫英文故事時,風格和沒有大量閱讀故事書的典型學生有點分別。舉例說:
典型的學生寫:he agreed. 她寫:he noded.
典型的學生寫:he was surprised. 她寫:with his mouth wide opened.
要形容一個生意失敗的人,抒情文高手可以用該人的衣著、面容、動作、表情、言語很生動地表達出來,但乏詞彙量的普通人,怎樣寫也寫不好。
xxx xxx xxx
中六時,中文老師對我們說,詞彙不足是我們寫文章的最大障礙。至於怎樣提高詞彙量,他卻沒有任何建議,倒反說,預科是只有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的時候。
言下之意是,中六了,A Level太接近,根基不足的同學,我也救你不到,等死吧。
xxx xxx xxx
我家各人的中文學習和成果大概可以反映全港情況。
從前基本上沒有機會和太太切磋中文,不過有了Whatsapp後,太太偶爾會詢問一下我和女兒某些中文詞彙的用法。切磋久了,大家都知道,太太的中文比我差得多,比起女兒來說,相差更遠。
為甚麼造成這個分別呢?用閱讀派理論去解釋就很易理解了。補習練習對中文的作用甚微,閱讀才可增強中文能力,而閱讀小說比閱讀學術文章、八卦雜誌高。
以下是我家的統計:
1. 補充練習量:我太太最多,我比她少小許,女兒比我少得非常多。
2. 閱讀量:我最多,我太太和女兒相若。
3. 閱讀甚麼:我偏重學術、報刊,然而,小說佔的比例雖小,但和普通人比,也可算是不少;我太太多看報刊;女兒以故事書、小說為主。
4. 閱讀興趣:我和女兒有濃厚的閱讀興趣,太太對閱讀興趣不大。
由於補充練習對中文程度的幫助甚微,我太太做了非常多補充練習,但就如泥牛入海,基本上是消失得無影無蹤的。而她所看的報刊,對她中文的進益也是有限,所以她的中文最差。
我的閱讀最駁雜,詞彙量不及女兒,寫抒情文不及她,但學識遠比她淵博,寫起不重文采而重內容的議論文來可以勝過女兒。
我女兒讀的是寫得最有文采的小說,所以文采最好,抒情文寫得最好。
十幾年前,我堅持以閱讀為本,抗拒補充練習就是今天我女兒得到優秀寫作技巧的最重要原因。
Recap:
記得小弟讀中四時,英文老師對我們說:「讀書很講方法,誰的方法好,誰就有很大的優勢。為甚麼球來時比利頂頭鎚頂得入龍門,別人卻頂不入?他一定掌握到訓練的竅門而別人不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