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集團
集團品牌
presslogic-logo
廣告查詢
工作機會
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小一選校 SPCC vs 港同
樓主: jenmt
go

SPCC vs 港同   [複製鏈接]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43232
221#
發表於 17-12-4 17:37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MrBeast 於 17-12-4 17:43 編輯

中國有20000名梵高,世界油畫70%出自他們,大多卻默默無名

二十多年前,一個從邵陽農村出來的愣小伙兒,一路漂到了深圳,在樹脂廠上色,一天十四個小時,幹得精疲力盡。月末,他拿着六百塊的工資,「不知道明天是什麼樣子的。」

所以當十六年前,老鄉告訴他,誰誰在一個叫大芬村畫畫的,動動手月入三千時,他立刻信了。他不知道,在中國,為畫畫,食不果腹的人,比拿着六百塊工資的工人還多。

而深圳大芬村,一個佔地僅0.4平方公里的小村落,確實有20000以上的人在畫畫。世界油畫七成來自中國,而中國油畫八成來自這大芬村。這裏,隨意走過的路人,一揮手就是「莫奈」、「達文西」,許多足以亂真。放眼中國,也只有這裏,有着沒日沒夜,揮毫落紙的熱枕。但要說這熱枕背後全是藝術,也不盡然。

兩萬多個人,四萬多隻手無不做着臨摹名畫的行當,揮毫落紙,沒日沒夜,熱枕背後或許有理想,有藝術,但更多隻為吃飯。趙小勇,就是這為了吃飯的二萬分之一。

十六年前,辭了工,小勇帶着年少學下的幾天水彩底子,成為一個叫張正京的畫手的徒弟。學藝難,難似登天,能忍下環境就已經不易,二十平不到的平房,小勇和三個師兄弟擠在一起,夏夜,常常熱的徹夜難眠,睡與不睡都是汗如雨下,怎麼辦?不如練畫!小勇的夜晚和白天,都在顏料和畫之間度過,夙興夜寐,兩年間,他一心學畫 ,卻沒賺一毛錢,生存所用全部都是借來,畫畫,成為他孤注一擲的選擇。

兩年後出師,小勇不名一文,生活全在一支筆上。但在大芬村,多的就是靠筆吃飯的人;若出了大芬村,多的就是靠筆吃不了飯的人。留與不留都是死,這麼辦?不如留下!為了賺錢,一連幾個月,小勇遊走在各大畫廊前,自己不賣畫,卻看人家買畫賣畫。這樣時間久了,小勇發現,梵高的畫賣的真火,這就是商機。

《向日葵》、《自畫像》、《星空》,小勇把梵高的作品畫了個遍,每一筆都細細端詳,慢慢琢磨。半年後,他已經臨摹了上百幅作品,自以為小有所成,背着畫就到處推銷,換來的,不是富貴,不是稱讚,而是無人問津的窘迫。但天無絕人之路,一個香港畫商突然看上了小勇的畫,130塊,他買了兩幅。

這是小勇的第一桶金,比市場價低了一半。這是他兩年多的第一筆收入,少的出乎預期,但他相信,既然能賣出去,就是有價值,有價值,就還能賣出去。他眼中的價值在一個月後得到印證,之前的香港華商回來找到他說,一個月,我要二十幅。

一個人,三十天,二十幅畫不是個小數,就算沒日沒夜,也很難保證質保量按時交貨,但小勇又能麼辦?退一步就是失去機遇後的悔恨。畫!不眠不休也要畫!每天上午十點到午夜,小勇把自己關在在狹小的畫室,別看只動動手,但依然乾的大汗淋漓,他索性脫下衣服,光着膀子畫。每當困意襲來,他就停下片刻,為自己點上一支煙,任濃烈的煙氣刺激着喉嚨、鼻子和眼睛。這樣,他才能撐起疲憊的眼皮,集中精力繼續畫下去,時間久了,地上積累了厚厚一堆煙盒。

小勇趕上了交貨,並為自己贏得了連續六年的合作機會。在大芬村,畫的好決定有沒有訂單,畫的快則決定訂單多少。為了畫的快,畫手們都捨不得離開畫室,十幾平米的畫室,到處是掛着的畫和光着膀子的人,熱氣潮氣蒸騰,像是一個小小的澡堂。有些把擁擠混亂的畫室當家,餓了,在這兒胡亂吃點兒,睏了,一席草蓆,席地而卧,一睜眼,就又拿起畫筆。有些選擇分工合作,你畫這部分,我負責那部分,流水線式運作,成畫的速度大大提升。有些甚至出現家庭式作坊,全家老小,一齊上陣。

訂單越來越多,小勇就叫妻子過來幫忙,做些打底之類的工作。他也到了能收徒弟的水平,看着徒弟用心學畫的場景,就像看着當年剛來大芬村的自己。

...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43232
222#
發表於 17-12-4 17:41 |只看該作者
...2006年,小勇收到了第一筆六位數的訂單,他把訂單舉得高高的,舉過頭頂,仰視、端詳,對着陽光,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在大芬村,和小勇一樣的,無疑是幸運的。大多數卻是辛苦多年,勉強餬口的苦命人。

他們不是畫得不像,有些甚至能以假亂真。但在畫手如雲的大芬村,誰又畫的不像呢?

現在,小勇已經有穩定的客源,還開了自己的工作室,他不用為生計發愁,也不用每天起早摸黑地趕畫,但他心中另一種焦慮卻日漸強烈了起來。

古人云,衣食足而知禮儀,小勇靠臨摹梵高起家,最初不過是為了餬口,但是在創作過程中,自然而然對自己臨摹的對象——梵高感起興趣來。甚至有一次晚上做夢,都夢見梵高向自己走來,邊走邊問:「小勇,你畫的怎麼樣了?」

從梵高的畫,再到梵高令人扼腕的生平,小勇被這個悲劇繪畫大家吸引着,漸漸羞於自己臨摹的工作。「我要去看看梵高的真跡」,這成了小勇腦海中揮之不去的想法。

2014年秋天,不顧妻子的反對,小勇踏上了去阿姆斯特丹——梵高故鄉的朝聖之路。

越往西行,大芬村畫工身份的尷尬暴露的愈加明顯,在梵高博物館附近的一家紀念品商店,小勇激動地喊着:「那是我的畫!」

但隨即,他便陷入了混亂,這是與他長期合作的歐洲客戶的店,他本以為自己的畫掛在歐洲的畫廊等着人競相收購,沒想到居然是掛在熙熙攘攘的紀念品商店,並且以談好價格的十倍售出…

小勇的自卑和愧疚愈深了,他特意等到快閉館的時候才進去。

頭頂的暖光燈一盞一盞,在館中投下一排排圓,給博物館增添了許多復古的意境。這時館裏變得寂靜下來,小勇一個人東看西看,終於走到梵高自畫像前。模仿這麼多年,這是小勇第一次見到真跡,也是第一次離偶像如此之近,他感覺梵高的目光正隔着畫布,穿越百年注視着他。

他仔細端詳畫像上的每一處,就像在認真回答誰的聆訊,「不一樣!不一樣!和我畫的不一樣!」

天色暗了下來,小勇出了館,他剛剛接受了大師靈魂的洗禮,一時間心潮湧動。小勇來到梵高墓前,沒有香,他就點燃3支煙,他說,他要拜師。

他畫了十幾年的梵高,曾經以為畫畫就是為了吃飯,現在畫畫也是為了吃飯。紀錄片《中國梵高》片花但奧姆斯特丹之行,讓他受過真正藝術的洗禮,傾聽過過大師的聆訊,心境也漸漸開闊起來:「我想成為一名藝術家,不是為了吃飯那種。」圖片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zh-hk/culture/gzoevpl.html

Rank: 8Rank: 8


17323
223#
發表於 17-12-4 18:36 |只看該作者
MrBeast 發表於 17-12-4 17:41
...2006年,小勇收到了第一筆六位數的訂單,他把訂單舉得高高的,舉過頭頂,仰視、端詳,對着陽光,他不敢 ...

本帖最後由 Soundervolt 於 17-12-4 20:49 編輯

記得當年讀大學時呂振光教授嘅一番說話,佢問我:「你有冇諗過將來畢業之後會點?」,我答佢:「當然想好似你咁成為藝術家,不過做藝術家冇生活保障....」呂答我:「你喜歡你女朋友嗎?」,我答:「當然喜歡啦!」,呂:「喜愛藝術同喜愛女朋友一樣,你愛佢係因為愛佢,而唔係因為同佢一齊而得到其他嘅嘢,而且絕大部分時間只係對佢付出,因為你鐘意佢希望同佢一齊生活。」,我答辯話:「咁都要生活賈...買顏料畫布都要錢賈....」呂答:「從事藝術嘅目的唔係為咗搵食或金錢,去麥當勞返工都有收入,維持到生活,如果只夠錢買三枝顏料,就用呢三枝顏料同報紙或舊紙皮去畫你嘅作品,咁樣先至可以反映到藝術家當期時嘅生活同埋心態....,你未夠熱愛藝術.....!」。呢番說話之後自問不配做藝術家,我亦再冇諗過從事純藝術工作,走咗去撈其他討飯食,有關於創意嘅工作。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43232
224#
發表於 17-12-4 19:26 |只看該作者
Soundervolt 發表於 17-12-4 18:36
記得當年讀大學時呂振光教授嘅一番說話,佢問我:「你有冇諗過將來畢業之後會點?」,我答佢:「當然想好似 ...
很少人可以將興趣變成事業,就算是都要滿足顧客/老闆要求,唔係想做乜就做乜。會不會工作和興趣分開好些呢?an interesting topic to discuss w kids

Rank: 5Rank: 5


2066
225#
發表於 17-12-4 19:36 |只看該作者
artroboy 發表於 17-12-4 12:30
嘥氣,香港所謂既music 同art 既水平,算吧啦。

至於 music,近十年都越來越多香港人在國際闖出名堂。

Rank: 6Rank: 6


7649
226#
發表於 17-12-4 20:37 |只看該作者
RunningPig 發表於 17-12-4 19:36
至於 music,近十年都越來越多香港人在國際闖出名堂。
有邊d?

Rank: 5Rank: 5


2066
227#
發表於 17-12-4 21:00 |只看該作者
artroboy 發表於 17-12-4 20:37
有邊d?

最近我睇過的表演者

香港之光! 90後吳懷世獲世界指揮「諾貝爾」大奬

https://topick.hket.com/article/1663934/香港之光!%2090後吳懷世獲世界指揮「諾貝爾」大奬【有片】

Rank: 4


631
228#
發表於 17-12-5 08:08 |只看該作者
Celine 小妺妹 算唔算國際闖出名堂?
興趣=事業

Rank: 4


631
229#
發表於 17-12-5 08:14 |只看該作者
真有意思
越睇越覺得在精神分裂中

Rank: 4


993
230#
發表於 17-12-5 10:29 |只看該作者
hopeclover 發表於 17-12-4 07:49
甘你係校友, 又比較清楚學校文化, 你小朋友好像今年也有也spcc offer, 你會揀spcc 嗎? 真心求教, 還是等男 ...

若有幸等到,真係唔知點揀。

Rank: 4


993
231#
發表於 17-12-5 10:46 |只看該作者
retriever 發表於 17-12-3 10:57
本帖最後由 retriever 於 17-12-3 11:18 編輯

有點好奇。

問得好。我同意創意要由家庭做起,但學校要欣賞和尊重。

如果學生有什麼有趣念頭,學校都叫你唔好諗,聽好書。問多條問題老師都覺得你challenge佢,要罰企,那是不鼓勵創意。而這些做法,傳統學校比比皆是。若學校見到學生在寫故事集,之後仲教埋佢如何加插圖做排版和印刷,這我覺得是尊重創意。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682
232#
發表於 17-12-5 10:48 |只看該作者
LLKK 發表於 17-12-5 10:29
若有幸等到,真係唔知點揀。

個人認為家庭條件特別好,應該揀DB。

Rank: 4


993
233#
發表於 17-12-5 10:54 |只看該作者
RunningPig 發表於 17-12-4 21:00
最近我睇過的表演者

香港之光! 90後吳懷世獲世界指揮「諾貝爾」大奬

佢是DBS 的。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682
234#
發表於 17-12-5 11:24 |只看該作者
RunningPig 發表於 17-12-4 21:00
最近我睇過的表演者

香港之光! 90後吳懷世獲世界指揮「諾貝爾」大奬

本帖最後由 retriever 於 17-12-5 11:24 編輯

點解講創意,會拉上古典音樂?

我諗學習過程一定古板過任何本地傳統學校。

點評

hppa    發表於 17-12-6 12:12

Rank: 8Rank: 8


17323
235#
發表於 17-12-5 12:28 |只看該作者
MrBeast 發表於 17-12-4 19:26
很少人可以將興趣變成事業,就算是都要滿足顧客/老闆要求,唔係想做乜就做乜。會不會工作和興趣分開好些呢 ...

本帖最後由 Soundervolt 於 17-12-5 13:07 編輯

呢個話題幾有趣....經常聽到有人話大學選科或出社會揾工,都應該首先選擇自己有興趣嘅科目或工種,我對呢句說話有些少保留。因為有興趣只係會令人有動力去做一件事,而唔代表會做得好。因為當本身個人條件或資質未能配合,無論幾努力都唔會得到成功,之後呢種動力就會漸漸消失,而且挫敗感更會令人沮喪,最慘就係枉費唔少寶貴光陰。例如一條魚嘅興趣係爬樹,就算佢幾有興趣,結果係可以想像。我曾經從事過創作業多年,眼見有不少興致勃勃,胸懷大志,滿框熱誠嘅人入行,但佢地只有抱負而未能了解自己嘅能力,最終都要暗然離開。所以我認為首先要了解自己,依照本身嘅talent去選擇前路總比用興趣去做選擇更為合適。

至於將興趣變成事業,喺商業機構比較困難,始終商業機構講求利潤為首要目的,其他嘅所謂Job satisfaction會比較其次,就算喺大學從事硏究嘅學者,有時都要為項目撥款而煩惱,唔多唔少都要面對現實。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43232
236#
發表於 17-12-5 14:55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MrBeast 於 17-12-5 17:24 編輯
Soundervolt 發表於 17-12-5 12:28
本帖最後由 Soundervolt 於 17-12-5 13:07 編輯

呢個話題幾有趣....經常聽到有人話大學選科或出社會揾 ...

幾個例子for discussion:
1) 阿媽想個仔讀精算,但阿仔stat 這類數唔得,最後讀唔成,typical low will low skill。另一例子,阿爸係e生,要個仔讀e,本身仔好聰明但冇心機讀書,2nd yr 轉左去讀physics,畢業在大公司做,但pay 不是特別高。

2) 當年我讀書時的學生大多想入civil eng,for the money,有同學學業都struggle,不過最後都畢到業

3)自己就以興趣揀科,不是熱門,讀落有些subject 都唔係特別有興趣,拉上補下成績都ok,但出來做事基本上同我讀的冇乜直接關係。

有興趣事半功倍,但未必令事業飛皇tun達,反之生活唔憂柴憂米,或許有空間時間去培養興趣,甚至時機到將它發展成事業,好難話邊條路好d,始終entrepreneur 都是risk taker. 不過父母可以convince 到後者的,communication skill 一定有番咁上下。

Rank: 3Rank: 3


374
237#
發表於 17-12-5 16:05 |只看該作者
littlefaith 發表於 17-11-29 13:09
我有朋友係SPCC畢業,十年前佢個小朋友都考到,咁當然入啦。但小朋友因為一件小事(記憶中好似只係响回南天 ...

做足研究資料搜集係好重要。好似我咁,如果唔係經歷過小一選校我連咩SPCC定港同都唔知係乜。雖然我而家都唔識SPCC, 但我冇後悔冇報因你唔可以人地話好,傾家盪產山長水遠都去報去讀。如你好清楚學校特性,應再積極分析小朋友性格特質。

點評

hppa    發表於 17-12-6 12:11

Rank: 5Rank: 5


2066
238#
發表於 17-12-5 17:08 |只看該作者
retriever 發表於 17-12-5 11:24
本帖最後由 retriever 於 17-12-5 11:24 編輯

點解講創意,會拉上古典音樂?

古典音樂頭個十來年練根基,但去到後面就要求有冇自己的唸法。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682
239#
發表於 17-12-5 18:16 |只看該作者
RunningPig 發表於 17-12-5 17:08
古典音樂頭個十來年練根基,但去到後面就要求有冇自己的唸法。

如果係咁,跟所有傳統學校一樣,頭果十幾年,都係框架內培訓。

Rank: 3Rank: 3


350
240#
發表於 17-12-5 19:31 |只看該作者
retriever 發表於 17-12-5 10:48
個人認為家庭條件特別好,應該揀DB。

何出似見?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