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集團
集團品牌
presslogic-logo
廣告查詢
工作機會
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幫孩子打好英文基楚(下篇) - 給孩子的三張書單 ...
樓主: Y2KChild
go

幫孩子打好英文基楚(下篇) - 給孩子的三張書單 [複製鏈接]


514
221#
發表於 10-8-29 00:42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7Rank: 7Rank: 7


13224
222#
發表於 10-8-29 02:49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eviepa 於 10-8-28 17:37 發表
Y2KChild認為身處傳統學校,就必定會被學校的氣氛牽著鼻子走,不能自由選擇。我認為如果能將短期分數置之道外,則仍可創造出一個自由寬鬆的環境。如果他覺得自由環境是至高無上的,讀傳統學校也不會比國際學校差得太遠。


Eviepa:

這兩天這個欄實在熱鬧 我有點趕不及了。

等會才跟您分享"小演講會"的技術問題,先就您以上的觀點提出點點異議:

國際學校跟傳統學校最大的不同,不是追求分數的氣氛,而是方法和學制。

以前曾分享過一位教過國際、傳統和直資學校的一位朋友的分享,讓我再述一次,一方面可請教其他國際學校家長是否如是?也順道回應一位家長有關聽讀講寫要求的疑問。

朋友說,國際學校教語文(朋友是教中文的),主要按以下程序:

相等小一小二:主要著重聽、講,慢慢培養學生讀的能力。由於著重講,課堂上重視討論,以雙向教育為主導,老師擔當引導的角色(無標準答案)。

相等小三小四:大量閱讀加上小量的寫作,聽和講繼續進行。朋友說,由於同儕間經常的互動,小三生已可問出有思考能力、令人眼前一亮的問題。

相等小五小六:聽讀講寫平衡的階段。在小五前,國際學生學生的識字量肯定遜於聽讀講寫並進的傳統學校學生,但作文大概就因閱讀量和討論的互動而較具深度。
到畢業時,傳統學校傑出學生的作文程度,可能不亞於國際學校的,卻以製造金字塔下基層及中級的許多學習挫敗感為代價,有點"萬骨枯"的慘烈 所以本地學生會深印淘汰制的危機感: no pain no gain,之後又傳給下一代。。。

以前也分享過,我自己的學習經歷是從看不起分數的,但到女兒上學時,曾堅定地宣告假如她做功課做得太晚會代其出手的我,卻從不敢代勞學術功課,只作剪貼。。。

理由,是怕造成錯誤的行為判斷示範。因為各人有各人的責任。女兒讀的小學是按她自己意願選擇的,她又堅持不肯轉校,那就要為其選擇負責。而父母的價值判斷,亦未必需要子女繼承(我囡較我在外喜守規矩得多 ,反常倒過來"教育"我)。

在總體氛圍下,我在欲替她轉校而不得時,也曾受大圍影響考慮是否讓女兒進補一下,恰在此時,無意浮到此欄看到諸位大師的言論,遂較放心地縱容女兒慢慢投入書本,亦較積極搜羅一下英文童書(後因推動不力,也曾試試外援公文英,可惜這外援太急攻,或曰我囡的基礎太低了)。這是此欄各大師和鼓吹最烈的您給我的啟發,特此致謝

看了此樓各閱讀派大師們的分享,不由覺得您們真箇努力 您們所提倡的愉快學習,或者是吧--對身受者您們的子女而言;那不過是因為家長分擔了本來可能"痛苦"的付出:讀書、選書、兼任全科導師等。。。
老實說,這不是一般家長所能做到的--縱有心,亦未必有力有時間(培養母語的閱讀習慣或許尚可靠學校,第二語言大概就需要家長特別努力和製造語境不可?)

所以說,各有前因莫羡人

很喜歡茱迪以前一個比喻(呵呵,我盗版了放在自己的fb分享,謝謝了 ):

陪兒女越過重重考試關,有兩種家長,
一種,是跟孩子並肩作戰,助查字典,示範,陪讀,陪寫,親自陪跑查檢孩子(尤其早期)學習進度的

另一種,就是堆一疊"雞精"放在孩子面前,做啦!

自然是一分耕耘一分收穫 ,不過,愛心還是關鍵吧?就連表面不是閱讀派的囝囝爸,在囝囝幼時還不是乖乖陪讀?不過是殊途同歸吧了?

但女兒已到了初中,為免她成新一代的草莓族,請您考慮把直升機調高一點吧?(其實,我覺得上次您讓女兒決定不溫習,自行承受不及格結果的行為沒有問題,引起我異議的,是您的沾沾自喜,您的本意根本不是讓其自行承擔後果)

[ 本帖最後由 csy_ma 於 10-8-29 13:18 編輯 ]

Rank: 7Rank: 7Rank: 7


13224
223#
發表於 10-8-29 03:09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samuel89 於 10-8-27 15:39 發表
//原來她每天花上半小時閱讀英文經典著作譬如狄更斯名著,然後大聲朗誦半小時,如是者數年。//

如果我阿仔肯每天花上半小時閱讀英文小說, 報紙之類, 我已經唔使擔心了.....mouth:" />
問題系要閱讀英文本身呢個能力已經 ...


Samuel89:

讓公子參加英詩朗誦或英文戲劇,可行嗎?我囡讀不成公文英後,也用上這個方法。

另外,他喜唱歌嗎?送他上民歌班,似乎就自然會接觸英文?

電影呢?我囡幾乎把三集high school musical的對白都背了,所以情願看英文字幕一起唱,您囝囝愛看什麼英文片,讓他每周煲可行嗎?

Rank: 7Rank: 7Rank: 7


13224
224#
發表於 10-8-29 04:19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eviepa 於 10-8-27 10:14 發表


Csy_ma,

這個方法看來極好,我極想跟著做,但問題是:

是否要有一個中文很好的人鎮著才有好效果? 如果沒有這個關鍵人物,任憑學生自己做可以嗎?會不會變閒談會?怎樣召集同學亦是一個難處。

eviepa ...


Eviepa:

我的中文不是很好,亦無需"鎮住"。

但您的考慮現實得很,要"鎮住"的,是課堂紀律,縱然那課堂少至4-7人。因為我是連續兩個半或三小時進三,而此環節又是最後一節,承上氣氛(之前做唐詩朗誦,百子格,和可能讓他們講小小不同文章的段落大意和比較)都較靜態,因此鬆散一點也無問題。

不過,最重要是分組進行比賽,如有違規,即扣分。這可是維持紀律的鐵卷

自由演講會程序如下:

1 請小朋友自由準備約2分鐘的演講內容
2 同小朋友一齊聽演講時,當正係show time咁,好認真問:觀眾準備好沒有?觀眾準備好後,離座、出聲甚至有大動作都會扣分,然後問演講者準備好沒有,再開始計時。
3 計分方法:
a 由我及其他小朋友評分(各佔一半)同俾評價。
b 滿分為五分,我的和其他小朋友的平均數加上為十分
c 兩分鐘為限,不到一分鐘扣一分,不到分半鐘或超過兩分半鐘扣半分(後來逾時不作扣分處理)
d 剩下的四分分別為內容和表達技巧各兩分,

演講會最精華部分,其實未必是演講經歷本身,而在之後的互評。小朋友學到的,亦不只是演講內容選取、鋪排和演講技巧,還有是批判性思維和社交手段(今日苛斥人之短,他朝君受亦相同)。

首先,您別擔心,小朋友對同輩,往往會聚焦於其缺點,他們的要求總是嚴苛的(無論內容,眼神和每一個重覆,每一個"不明白",他們都不會放過)。我進行了幾次後,便得在互評上多立一個規則:凡提出批評意見的,必須先提一個讚賞意見才行;假如找不出正面的評價,就別講負面評價了。之後,互評的氣氛才好一點

但是,評判的評價也很重要(我以前教補底班,試過很"民主"地全由學生評分,發現是行不通的,因為他們會自行"配票",務求令自己一組或友組勝出,失去自評的意義),我之設定是:演講稿上每一個修辭手法都可獲加分,所以評判得仔細留心講稿,記下其修辭手法,另需要作平衡觀點的總結。

我也認為此法挺很好且省事(相對要改小朋友作文而言),長假過後仍想繼續下去,但要待舞蹈老師長休過後再開課時看情況而定(我主要是找一起上跳舞課的五六年級小朋友,在她studio或附近租政府的室內壁球室($39 @hr),那無論住哪,只要在上課前較早到達便可。在暑期的舞蹈夏令營未開始時,就上在家居較大和位置更就腳的同學仔家進行)。

[ 本帖最後由 csy_ma 於 10-8-29 04:24 編輯 ]

Rank: 7Rank: 7Rank: 7


13224
225#
發表於 10-8-29 04:58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Y2KChild 於 10-8-26 19:38 發表
Hi Nadal,

你誤會了,我並沒有激動。

我只是想分享我的經驗,作為父母在家怎樣可以協助孩子建立寫作習慣與能力,而最重要的是父母本身無需要有高水平之英文寫作能力,作孩子寫作之 mentor,也可使孩子建立高的寫作能力,因為相信很多父母未必能作或在校外安排孩子英文寫作之mentor。

只於你的觀點//the re-write part only becomes more important during the latter stages of development.// 及 //All I am saying is that a mentor will help you to improve faster.//,我當然是同意的,而我也正安排孩子參加一個由 Standford University 辦的網上 writing course,希望那些教授能進一步提升孩子的英文寫作能力。


Y2KChild和Nadal:

您們兩位的討論令我獲益良多

很同意您的看法:作為父母在家怎樣可以協助孩子建立寫作習慣與能力,而最重要的是父母本身無需要有高水平之英文寫作能力

就像Eviepa教女打乒乓球一樣,培養孩子一種習慣,最好還是要求低多鼓勵為佳

只要多練,小朋友自會作出自我完善,而最重要的,寫作不只是語文訓練,還是一種融會貫通的訓練。假如家長出手作小節改動,而減低其繼續寫作或寫得更好的意欲,可謂因小失大

(老公說,假如他總是修改某位新手同事的標題,那新同事標題很可能愈寫愈"行",所以,後來達80分的標題,他就不插手了,縱使他想到個95分的。大人尚如是,何況小孩?要相信他們向前的能力比你想像中強呵

我以前有份工作的其中部分職責,是需要在浩瀚稿海中發掘可用的稿件(中文,但用什麼語文大概都類似吧?)。信我,決定文章好壞的先決條件絕不是文字是否通順或有沒文采,而在內容、立意和角度。
這些,父母可幫一點--幫的,是助其自行發掘屬於自己的角度,或比較各角度的長短,而非照抄父母的。這個,要靠小朋友自己多想多寫。而每一個喜歡寫的人,大概都喜歡改/嘗試不同的描達手法和用詞?到某程度,交回給他們便可以了。

倒是積極替他們找些同齡對手,可能更有用?

Rank: 7Rank: 7Rank: 7


13224
226#
發表於 10-8-29 05:30 |只看該作者
Y2KChild:

在看到您以下有關培養孩子寫作的討論前,我對您的印象,不過是又一位"錦衣不夜行"的直升機父母吧?您那討論倒讓我見識到您的愛和對兒子的誠意(所以您也信身教吧?),因此請不要介意我多言幾句。

以令公子的智力,您若想助他發展其第二/第三語言中文時,請一般的導師用一般的方法可能有所不足了?請考慮找一位可以引導他對中文及中國文化產生興趣的導師,由古詩詞和古文導賞入手。中文的精華都在古文,且字少,背又不費力,多朗讀十篇八篇,進益可能較看百本暢銷書為多,未必需要大量閱讀。

我之前曾分享過一本書:《中國語文不難學 為甚麼我總是學不好》,作者為許迪鏘。許為香港長期同仁文學雜誌《素葉文學》的資深編輯。這本雜誌的成員,幾乎囊括了香港所有寫得好的默默耕耘作者名字(當然也有大教授,但這範疇,誰不默默?)。
您可試試買該書來看看,若喜歡他講書的方法,可聯絡出版社找他的聯絡。該書的編輯顧問在facebook裡的友人有近五千,您也可以add了他,再問他許先生的聯絡。讓目標導師看看令公子的英文作品,他若喜歡,沒準可能能結導師緣?(那編輯顧問是傳媒高層,肯定沒空,但他向以愛提攜後輩的面目出現,您簡單交代原因,也沒準會給您聯絡,但隔了一層,直接問出版社找到就最好)

中文,學的是品也學境界,找個高手學才是捷徑

[ 本帖最後由 csy_ma 於 10-8-29 05:33 編輯 ]

Rank: 7Rank: 7Rank: 7


12425
227#
發表於 10-8-29 19:09 |只看該作者
其實我都好希望可以創造一個自由小氣候比小朋友, 不過有時係覺得小學 就可以咁, 上到中學, 重可以用呢種方法嗎??


起碼中一、二時百分百可以。中三某程度可以。中四以上,無符,要隨俗。

不過, 上左中學, 好多時測驗都係一d資料性的東西, 有一d人上堂如果係有留心聽, 真係可以記得, 不過, 大部分小朋友又未有咁好記性, 所以, 而家我個仔唔肯做練習, 我真係幾擔心, 係佢的態度....如果佢以呢個態度一下跌出上高中的要求, 而作為父母又未必有咁的經濟能力去支持小朋友去外國讀書, 真係會唔知點算好...


背誦了資料性的東西,是否對高中就有用?

比如說,隋朝五大運河的名稱,讀中二時就幾乎是必考的題目,背熟了自然拿到分,但幾乎所有學生都會在不足三個月內全數忘記。背熟與不背,分別只在分數,對讀高中毫無影響。

又比如說,中一讀希臘羅馬歷史,讀得多熟都無用,高中不會考這段歷史。

記得我讀初中時,讀很多天文學,反而課文不怎樣溫習(因為英文差,看不懂教科書)。到後來讀高中,強大天文學素養不會為我帶來任實質何好處,但Geography, EPA, History所落後的,到高中時也完全沒有令我有甚麼損失。因為到高中時,這些科目都是從零開始教起。

如果你相信這些資料性的東西對高中無用,那麼,為何不可以用平常心看待這些分數?

eviepa

Rank: 3Rank: 3


336
228#
發表於 10-8-29 20:23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eviepa 於 10-8-29 19:09 發表
起碼中一、二時百分百可以。中三某程度可以。中四以上,無符,要隨俗。

背誦了資料性的東西,是否對高中就有用?

比如說,隋朝五大運河的名稱,讀中二時就幾乎是必考的題目,背熟了自然拿到分,但幾乎所有學生都會在不足三個月 ...


你會否不太熟悉中小學課程呢?

小學考試背誦已經沒用的,中英數常考試都不會直接出課本題目。

中學情況都是一樣,現在的考試模式是以"理解"為主,必須融會貫通,才可以取得高分,背誦整本書,隨時唔及格的。

當然你所講的中西史是要背誦,如果上到高中或大學還繼續史科,初中所背誦的,又豈會沒用呢?

[ 本帖最後由 davidmimi 於 10-8-29 20:25 編輯 ]


750
229#
發表於 10-8-30 09:49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5Rank: 5


4355
230#
發表於 10-8-30 10:56 |只看該作者

回覆 242# Y2KChild 的文章

講得好。

大量閱讀可以擴大孩子的視野和知識面。但也需要理解和吸收。

如果讀傳統學校,始終有功課和考試的壓力,字寫得工整,寫得快,也是一個優勢。 另外,很多學生其實知道答案,但由於粗心大意,被扣了分數,十分唔抵。  不知道做課外練習,是否有幫助?

Rank: 5Rank: 5


4440
231#
發表於 10-8-30 16:03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Y2KChild 於 10-8-30 09:49 發表
大家有不同的觀點及意見是很正常的,當沒有一些有系統的大型研究發表過,沒有人可絕對肯定大量閱讀對考試以外的個人能力有幾大的影響,各人只好從個人自己的背景、經歷,透過自己體驗、分析及領會,而建立對某議題之觀點、意見 ...


其實我相信沒有家長會反對閱讀, 極其量都只是反對閱讀漫畫之類不良的刋物.....家長質疑的是應否視課外練習為洪水猛獸,避之則吉. 大家一齊投入閱讀大法此內功心法.....我本人是絕對贊同習練閱讀大法此內功心法的, 但問題是推行的力度, 投入度, 小朋友的接受程度各有不同, 一刀切將閱讀等同太上老君的仙丹,.....我自己都接受不了, 又如何去說服阿仔呢?.....你們的成功所投入的,並不是我等認同就可跟風成功,所以大部分家長退而求其次要小朋友做課外練習, 我是理解及覺得無可厚非的.....


750
232#
發表於 10-8-30 17:13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750
233#
發表於 10-8-30 17:29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98
234#
發表於 10-8-30 18:05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7Rank: 7Rank: 7


12425
235#
發表於 10-8-30 22:26 |只看該作者
77777,

我們暫且用「有鬥心」去形容一個很願意花時間去充實自己、去考得好成績的學生。

我女兒是個鬥心平平的人,垂手可得好成績的,她會做,但要付大代價的,她會拒絕。我所見中,和她「鬥心」差不多的學生佔大部分,所以她在此點而言,是平凡的。

讀小學,很講父母的「騎功」,成績好的,絕大部分都有一個在家中做很多的家長。但到高中,最重要的是鬥心,其次是根底。

甚麼是高中的根底?主要是中、英、數的能力,而不是所背誦過的歷史、地理、科學。我所以說這些資料性的東西,記得多,記得少,不是關鍵。中英的根底,主要來自閱讀。數學嗎?天分加適量的操練。

怎樣培養鬥心?我不懂!亦從來未能看過一套能有把握訓練鬥心的方法。

以小弟為例,我偶爾會和女兒講一下少年時怎樣學習,鬥心方面,我女兒和我相差很遠。若你問我,父母怎樣培養我這不錯的鬥心?我會回答沒有甚麼特別,彷佛是與生俱來,自少已經覺得這種做人方式才是正確的人生。

讀中學時,碰過十來個鬥心比我強得多的同學,我無論如何都不會像他們一樣,付那麼大代價去增進自已。

朋友的孩子之中,鬥心如小女的不少。大部分朋友遇到這個情況都很焦急,通常都會人盯人,儘量將成績、名次谷上。但問題是,越是高班,孩子越難被控制,於次是經常責罵,但怎樣也責備也培養不到孩子的鬥心。

我女兒有部分同學中一、二已經有很強的鬥心。這些同學,就算今天根底沒有她那麼好,不需很久,根底就會趕上。最終勝利的還是他們。

我不懂怎樣培養鬥心,亦沒先例可循。但在沒有辦法之下,用armchair thinking的方法想到一個方法,就是讓她trial and error,跌跌撞撞下學習自發讀書。

每個學期之初,我都會和女兒做一個很粗略的讀書計劃。中一、二,目標是留在精英班。這個願望是她自己的,並不是我強迫她的。由這個目標出發,計算出要用多少時間讀書,要怎樣讀書。

中一,她順利過關。中二,她上學校hea了一些,碰了釘,下學期努力了一些,成績好了,但因為上學期的落後,剛剛跌出了精英班(可能她在大考時讀好reader就能進精英班也這不定)。這是她的損失,不是我的損失。對她來說是個教訓,日後定計劃時,不能不加上一些援衝。今天的失敗,對她來說是個學習過程。

中三,目標是要考得好,以便有選科之利。她認為重要性比中一、二要大。於是,她已經定好計劃,要早一點開始溫習。

跌過、痛過才懂得珍惜。上學期中文作文的滑鐵盧令她知道作文技巧的重要性,使她有興趣聽我分析作文要領,使她作文有一個較強的提升。今次的跌出精英班,亦是一個契機,使她學習怎樣準備考試。

在中一、二,如果我要出手的話,平均分提升十分不難,因為單憑催谷之下出的好成績是不可靠的,當中三、中四有獨立思考後,催谷就起不了作用,成績就會拾級而落。所以我說科科八九十分,全級十名內我不希罕。但當然,自主的努力讀書是可敬的,是最終的強者。

eviepa

Rank: 3Rank: 3


336
236#
發表於 10-8-31 00:36 |只看該作者
好武斷咁講,100個小朋友,不會多過10個真係鍾意讀書,更不會多過3個鍾意考試。

從小要養成讀書是責任,好像大人要返工一樣,無謂講咁多,下下考慮仔女感覺,咪變成公主王子病。

Rank: 7Rank: 7Rank: 7


13224
237#
發表於 10-8-31 05:29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eviepa 於 10-8-30 22:26 發表
小學,很講父母的「騎功」,成績好的,絕大部分都有一個在家中做很多的家長。但到高中,最重要的是鬥心,其次是根底。

甚麼是高中的根底?主要是中、英、數的能力,而不是所背誦過的歷史、地理、科學。我所以說這些資料性的東西,記得多,記得少,不是關鍵。中英的根底,主要來自閱讀。數學嗎?天分加適量的操練。

原帖由 eviepa 於 10-8-29 19:09 發表

背誦了資料性的東西,是否對高中就有用?

比如說,隋朝五大運河的名稱,讀中二時就幾乎是必考的題目,背熟了自然拿到分,但幾乎所有學生都會在不足三個月內全數忘記。背熟與不背,分別只在分數,對讀高中毫無影響。

又比如說,中一讀希臘羅馬歷史,讀得多熟都無用,高中不會考這段歷史。


Eviepa:

以上所引,大概就是您對女兒的高中培育策略?

而整個中學,所學的是否值得花時間,端視乎到高中會不會考,有沒有用?

假如您認為,讀中學的目的,就為了考進大學,此策略並無不妥。古龍小說常謂,手中無刀而心中有刀,而閣下,則口中無分而心中有分,不過,那些分數計算,是對準高三時的公開試吧了。

對於我來說,女兒大學考不上可能沒有什麼大不了,只要人不放棄,總有很多方法。在學習過程中,她的得著些什麼才是最重要的。

我們上學,目的不是為求取分數的--怎樣才能高分,老師會出什麼題目,不應是學生的主要考慮。據我的理解,中學生所學的,其實都是些常識,認識世界的脈絡吧了,為什麼強要自己背誦?就不能先整理基本資料來思考一下自己能怎樣理解嗎?

以希臘羅馬歷史為例,雖然高中不考,但理解西方文明的源泉,大概是很有趣的。我以前就買了幾本希臘羅馬神話的圖書和漫畫,女兒都喜歡一看再看。我全然不明白,為什麼因為高中不考(但新高中的考試範圍可能一變再變,初中生是否要等到範圍確定了,才判斷哪些知識是否值得努力去理解?),就可以讓小朋友忽略這段歷史?

另外,如77777所言, 現在的學制,已跟前有所分別,多了頗多讓學生自己發揮的題目。為什麼您依然迷信背誦?縱然考試範圍小至不過半至一個學期所學,也必須要靠背誦才取得好成績?您對女兒的理解、分析和整理資訊的能力那麼沒有信心嗎?那還不讓其多加訓煉?

可否讓我再重申一次:學任何學科,其實都是一種訓練,不是訓練背誦,而是訓練學生在面對一種新資訊時,如何有效吸收、整理,進而把它化為自身修養的能力?這個,大概得讓學生自己一步一地學,摸索和做實驗吧?

求學,不只為了求分數,縱然您追求的,是多年後的分數。別因為那個遙遠的分數,破壞了整個六年追求學問的過程和誠意。

[ 本帖最後由 csy_ma 於 10-8-31 06:04 編輯 ]

Rank: 7Rank: 7Rank: 7


13224
238#
發表於 10-8-31 06:00 |只看該作者
或者,我試試跳出分數的迷思,用課外活動作例子嗎?

有這麼一個情景,是我決定若女兒選擇要跳舞,我就盡量滿足她的:

大概三四年前,當時她未到七歲,舞蹈老師挑了包括她在內的四個女孩,跟她的成年人學生同場表演。為此,她獨讓我囡留堂(因為她是我接送的,方便安排),讓她在音樂下不斷重覆小孩那部分跳什麼,再替其他成年學生編舞。整整近一個小時,我囡就像活動佈景板一樣,音樂響就開動,音樂停了就停。到了最後,排完了,老師告訴她可以走了,才稍為正眼的看她,讚她乖。

她出來後完全沒有說辛苦或是什麼(留堂前她已跳了個多小時)。

後來,舞蹈老師也跟我說,"妳囡是我無論安排她在第一排,還是最後一排,她也會同樣努力去跳的人"。

這些,就是假如喜歡,就會投入而不計苦吧?舞蹈老師是出名的嚴格,課堂上學生常被"趙",排練常接連兩三小時,但很少學生受不了而不上課。這算是愉快學習嗎?

大概您也認同是吧?雖然辛苦,但學生都甘之如飴。很多家長還以不讓子女上舞蹈課作為威嚇武器,讓子女在學業上加緊努力。

學舞,是一種學習,那學術上所學,也不過是一種學習吧?我想,家長的責任,是引導子女了解為什麼要學?理解課程的目的為何?如何改善學習的方法?(我記得以前Joenjac分享他如何以自己的切入角度,教女兒學三國那段歷史,那時常未出學的女兒果然就不用昏頭轉向了)以及讚揚和支持他們的每一步努力吧?

勉強營造"愉快"的學習過程,跟直升機父母為子女鋪排快樂人生類似,那不過是吹起一個又一個的大溫室,可能是一次又一次地剪掉他們的抗逆力

Rank: 5Rank: 5


4355
239#
發表於 10-8-31 09:50 |只看該作者

回覆 246# Y2KChild 的文章

期待您的分享。

Rank: 4


889
240#
發表於 10-8-31 11:49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csy_ma 於 10-8-31 05:29 發表
... 學任何學科,其實都是一種訓練,不是訓練背誦,而是訓練學生在面對一種新資訊時,如何有效吸收、整理,進而把它化為自身修養的能力?這個,大概得讓學生自己一步一地學,摸索和做實驗吧? ...


佩服佩服   一矢中的

兩極化的 "人盯人催谷派" 和 "愉快零要求派" 同樣誤解了小朋友學習的真正目標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