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備戰大學 英國VS香港讀大學2024
樓主: truthmr99
go

英國VS香港讀大學2024   [複製鏈接]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17580
201#
發表於 24-10-17 00:15 |只看該作者
twhkleung 發表於 24-10-17 00:08
Oh, sorry. I mean Non Chinese.

我知道有些南亞及非洲人士係申請政治庇護,暫時留在香港,那些工作可能係非法的。

點評

twhkleung    發表於 24-10-17 22:34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5Rank: 5


2567
202#
發表於 24-10-17 00:17 |只看該作者
twhkleung 發表於 24-10-16 20:41
以前,有能者"升"之,唔理你來自可方,只要performance 好,一样可以做到team head,什致dept head, dean of fa ...

本帖最後由 jenjenny 於 24-10-17 00:43 編輯

同大家傾開,今日花時間睇下我讀過的學系的教授資歷,和你說的剛剛相反,三個subject chair 兩個西人一個香港人,兩個head 其中一個的確是內地人但他在前面有位網友很稱頌的UofT做了三十年教授才到hku,另一位姓Li不知是否香港人但在LSE教過。最強的一位已做了很多年dean的是香港人,但已升了副校長。現在的dean雖是內地人但在史丹福讀PHD又在UCLA(我們學科很權威的派系)教過10年。我看不出有什麼來自何方的問題? 「唔知而家有幾多按performance “升”職」應該又是你們自己估計的?你們吹水前有沒有子細望下教授們的background, biography?

另外,我的學系西人教授反而比以前多了,而且升得也高,和在EK道聽塗說的相反



Rank: 9Rank: 9Rank: 9


20066
203#
發表於 24-10-17 00:57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twhkleung 於 24-10-17 01:02 編輯
jenjenny 發表於 24-10-17 00:17
同大家傾開,今日花時間睇下我讀過的學系的教授資歷,和你說的剛剛相反,三個subject chair 兩個西人一個 ...

1. 全面中国化(localize)我唔覺得有乜问题.而且是非常合情合理, 不需要抗拒,也沒法抗拒.
2. 你可以不只看着自己的一少部份,一间大學很大的, 可以的话, 可以睇阔少少.
3. 如,Engineering, 不論3大5大, 基本上已中國Prof為主, e.g., AI, 不管是head, group lead. 可能因為我地科技已很强, 又或是早年出外的學留生, 以讀Sci/工程為主,所以,今日这類人才多. 而Econ,business類, 相对少. 但相信, 假以時日, 这方面人才足夠了, localization的动作便可开始.

Rank: 9Rank: 9Rank: 9


20066
204#
發表於 24-10-17 01:01 |只看該作者
jenjenny 發表於 24-10-17 00:17
本帖最後由 jenjenny 於 24-10-17 00:43 編輯

同大家傾開,今日花時間睇下我讀過的學系的教授資歷,和 ...
"我的學系西人教授反而比以前多了"

你覺得係好? (问题而已)

Rank: 5Rank: 5


1018
205#
發表於 24-10-17 02:29 |只看該作者
KikiDaddy 發表於 24-10-16 23:35
回覆 FNN 的帖子

This is not a fair comparison.

Thank you so much for your comment.

Firstly, while Edinburgh and King’s College are respected institutions, they are not typically regarded as the top law schools in the UK. The preference of elite US and UK law firms for graduates from Oxbridge, LSE, and UCL is well-documented, and it is a fact that these firms tend to hire fewer graduates from HKU compared to those from the aforementioned institutions.

Additionally, achieving an IB score of 44 or 45 does not guarantee admission to Oxbridge or LSE; this is a common misconception. Such scores are indeed impressive, but they do not automatically secure a place in these highly competitive programs.

Finally, I believe the original comparison you made is flawed, as it juxtaposes dissimilar entities. In the QS 2024 league table for Law and Legal Studies, Oxford, Cambridge, and LSE are ranked 2nd, 3rd, and 7th, respectively. Is it fair to compare these prestigious institutions with an institution ranked 20th?

Rank: 5Rank: 5


1018
206#
發表於 24-10-17 03:18 |只看該作者
twhkleung 發表於 24-10-16 20:41
以前,有能者"升"之,唔理你來自可方,只要performance 好,一样可以做到team head,什致dept head, dean of fa ...

一個Assistant Prof 只有六年生命,夠文(Top Tier) 就升Associate Prof, 轉做Tenure Track。 吾夠文就bye-bye。

依家好多Associate Prof 吾想升Prof, 好多Prof department head 都吾想做,因為人工差吾遠。

點評

twhkleung    發表於 24-10-17 05:30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17580
207#
發表於 24-10-17 07:45 |只看該作者
FNN 發表於 24-10-17 03:18
一個Assistant Prof 只有六年生命,夠文(Top Tier) 就升Associate Prof, 轉做Tenure Track。 吾夠文就bye ...

可能我哋幾個對大學入面嘅ecosystem 清楚啲,原因係我哋都係喜歡同人吹水,包括教授及大學管理層,睇得濶啲,深入啲。還有listen to the unheard。

唔做dept head 另一個原因係不少教授只喜歡做研究,不喜歡做行政管理工作,於是搵最初級或者最聽話嘅做。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5Rank: 5


1018
208#
發表於 24-10-17 12:10 |只看該作者
ANChan59 發表於 24-10-17 07:45
可能我哋幾個對大學入面嘅ecosystem 清楚啲,原因係我哋都係喜歡同人吹水,包括教授及大學管理層,睇得濶 ...

你知多啲,我一知半解,烚吓烚吓。

Rank: 5Rank: 5


1018
209#
發表於 24-10-17 13:11 |只看該作者
twhkleung 發表於 24-10-16 22:17
分別係边个比錢边个, 收学費同比scholarship似相反的事情

我其實想去讀PhD打發時間, 因為有差吾多35萬一年生活費(HKPFS)又吾駛比學費。D Uni 仲可能附加scholarship。

https://cerg1.ugc.edu.hk/hkpfs/index.html

依家差吾多清一色係non-local,我吾明白香港的納稅人點解要付擔呢D費用比non-local?

點評

twhkleung    發表於 24-10-17 22:32

Rank: 5Rank: 5


2567
210#
發表於 24-10-17 22:21 |只看該作者
twhkleung 發表於 24-10-17 00:57
1. 全面中国化(localize)我唔覺得有乜问题.而且是非常合情合理, 不需要抗拒,也沒法抗拒.
2. 你可以不只看 ...

1) 我也很認同,只是不太認同這裏有些人只針對HKU,既然是所有大學都中國化,為什麼只是HkU每況愈下?至於上堂講中文,我相信其他大學例如中大點都多過HKU, 講咗HKU比較少會發生咁嘅情況,又變咗而家呢?後來認同了又變咗將來呢?再討論其實嘥氣
2)既然大家講每況愈下要,而家又點?然後估計將來又會點?每況愈下就當然要和以前比較,比較就只能比較我自己認識的學系,難道我要像這裏的其他網友一樣去比較根本不知道的事情。最後我亦怕其他人誤會,所以亦都有一再強調我說的只是自己認識的學系
3)Engineering 我唔知以前亦都唔清楚而家,但我知道內地人數理一向強,亦都知道矽谷工作的亞洲人比美國人多,當中包括中國人和印度人。咁多內地人來做教授很正常,但只是我自己的意見

點評

twhkleung    發表於 24-10-17 22:32

Rank: 5Rank: 5


2567
211#
發表於 24-10-17 22:33 |只看該作者
twhkleung 發表於 24-10-17 01:01
"我的學系西人教授反而比以前多了"

你覺得係好? (问题而已)


當然係好,國際化一些有什麼不好?我以前就唔明點解咁少外國教授

Rank: 9Rank: 9Rank: 9


20066
212#
發表於 24-10-17 22:48 |只看該作者
jenjenny 發表於 24-10-17 22:33
當然係好,國際化一些有什麼不好?我以前就唔明點解咁少外國教授
咁你覚得國際化同本地化对HK的U, 或HKU, 或你的dept有什么pros and cons?

Rank: 3Rank: 3


486
213#
發表於 24-10-17 23:30 |只看該作者
siuwoc 發表於 24-10-14 09:31
我呢個女人仔家長(吾係怪獸),大世界吾識睇,大道理又搞吾清,不過,就知道就算嗰細路係 ...


Rank: 9Rank: 9Rank: 9


21664
214#
發表於 24-10-17 23:43 |只看該作者
jenjenny 發表於 24-10-17 22:21
1) 我也很認同,只是不太認同這裏有些人只針對HKU,既然是所有大學都中國化,為什麼只是HkU每況愈下?至於 ...

無人針對港大, 只係暫時未有其他人講其他大學情況

Rank: 5Rank: 5


1018
215#
發表於 24-10-18 00:37 |只看該作者

回覆樓主:

本帖最後由 FNN 於 24-10-18 00:43 編輯

我個人覺得HKU Business School 好惦, MBA 588,000一個人頭,保守估計最少有400個學生,一個MBA淨係學費都兩億幾生意,掂過碌蔗。

Program Director 也是來自UT的我最喜愛的OB Professor。https://www.hkubs.hku.hk/people/bonnie-hayden-cheng/

Rank: 5Rank: 5


1018
216#
發表於 24-10-18 01:02 |只看該作者
twhkleung 發表於 24-10-17 22:48
咁你覚得國際化同本地化对HK的U, 或HKU, 或你的dept有什么pros and cons?

多元化的大學校園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世界觀來思考和參與。大學生可以向具有不同背景和經歷的同儕學習。

不同世界觀的學生之間的互動可以幫助改變思想或塑造觀念。

https://www.usnews.com/education/best-colleges/articles/diversity-in-college-and-why-it-matters


多樣性的果實是感官的愉悅:新穎的視覺、聽覺、味覺、嗅覺和質感——當我們在大學校園中歡迎多樣性時,這些都可以更自由地探索和享受。

勇敢地分享自己的生活故事和文化遺產作為反思的主題,對每個人都有益處。大學中的多樣性之美在於,每個人都為校園社區帶來獨特的視角。

https://online.maryville.edu/blog/why-is-diversity-important-in-college/

點評

twhkleung    發表於 24-10-18 04:06

Rank: 9Rank: 9Rank: 9


20066
217#
發表於 24-10-18 02:38 |只看該作者
FNN 發表於 24-10-18 00:37
我個人覺得HKU Business School 好惦, MBA 588,000一個人頭,保守估計最少有400個學生,一個MBA淨係學費都 ...
不嬲business school都係賺大錢, 唔洗要超级电腦, 唔洗要量子光子實驗室, 唔使要乜乜物物檢測儀, 相对其它depts, margin可能好高, 最貴可能係请d知名visiting prof俾talks, 同買d marketing reports

Rank: 5Rank: 5


1018
218#
發表於 24-10-18 03:16 |只看該作者
twhkleung 發表於 24-10-18 02:38
不嬲business school都係賺大錢, 唔洗要超级电腦, 唔洗要量子光子實驗室, 唔使要乜乜物物檢測儀, 相对其它d ...

呢條產業鏈好大,淘寶D專家又有生意,財源滾滾,大學,學生,專家三贏!

Rank: 9Rank: 9Rank: 9


20066
219#
發表於 24-10-18 04:12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twhkleung 於 24-10-18 06:31 編輯
poonseelai 發表於 24-10-17 23:43
無人針對港大, 只係暫時未有其他人講其他大學情況

应该係因為 #116 講 "香港大學收不少南亞及一帶一路學生,這些都是有全額獎學金,不然的話都不一定選擇港大。" 為开端.
根住#118  講 "記得之前有個訪問在港大讀書的東南亞學生, 被香港大學"international" students 比例高吸引".
因為以港大為例子, 所以網友对号入坐左.

但从讨论覚度泥講, 係有d 搞笑, 因為題目講紧成间大學, 但網友只攞其中一個dept做例, 并不能说名什么, 因為係請講紧整体.


更什既係, 其实本來係想講HK的U. 因為語言的 ambiguity 本質, 所以变成咁!


又好似之后再討論的国際化同本地化, 又係一個搞笑, 值得㝝㝝的例子.

如 #202 "我的學系西人教授反而比以前多了", 和 #211 "我以前就唔明點解咁少外國教授".

到底乜係外国教授?
1. 如果"西人"才算 (而"東人"如日本印度等唔算), 咁HK的U,  International Faculty Ratio 一定好低. (而MIT/Standford 一定高好多)
2. 如果只睇passport, 只要唔係特区/本地passport就算, 咁HK的U,  International Faculty Ratio 一定好高.

但內地都係Intl? 咁早年HK移民返來也算? 只出去讀个PhD, 冇乜机会認識當地文化,同仍然勁重HK或内地口音的也算?

唔理叫国際化好, 東西人又好, 乜人都好, 初心其实係#216. 做唔到的話, 比我也100分都冇用(除左自high).

大家可能觉得好無撩, 事但啦, 事但结果就係HK 5間在QS International Faculty Ratio都 100滿分,反而havard/stanford/...就合理d, around 70分.

Impact係乜, e.g., HKU #17, Cornell U #16, 但Cornell 的International Faculty Ratio係54分. 咁如唔係咁"事但", 差距便會加大了.

我唔係要踩自己d 大學, 反而係希望我可以實至名歸啲, 而不是從"事但"中佔便宜, 再反過來覺得自己好勁.

有時覺得自己屎, 反而有动力要自己做 好d.




Rank: 5Rank: 5


1018
220#
發表於 24-10-18 09:09 |只看該作者
twhkleung 發表於 24-10-18 04:12
应该係因為 #116 講 "香港大學收不少南亞及一帶一路學生,這些都是有全額獎學金,不然的話都不一定選擇港 ...

對於排名這件事,我從來不太相信。在我幾十年的職業生涯中,遇見的每一位共事人的素質和工作能力都讓我明白,當你了解他們的畢業學校時,其實心中會形成一個排名。

Where are the sources of income for QS?

點評

twhkleung    發表於 24-10-18 09:16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 回覆
你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