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備戰大學 不是學霸,以醫科為目標,會否太不自量力? ...
樓主: happyLC2006
go

不是學霸,以醫科為目標,會否太不自量力?   [複製鏈接]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43593
201#
發表於 22-4-7 14:33 |只看該作者
mcl203 發表於 22-4-7 14:04
本帖最後由 mcl203 於 22-4-7 14:05 編輯

但現實係IB人少,似乎一直狀元都係DSE嘅~3-4倍,IB有內評保 ...
不過IB要44,45分先有機會拎到CO,6科全部計分數,有一科偏科都唔駛諗。DSE唔駛狀元/榜眼級,也可以有科目加權。所以各有長短

Rank: 6Rank: 6


6203
202#
發表於 22-4-7 14:33 |只看該作者
b3410 發表於 22-4-7 14:28
唔好意思,係我自己分析,也只是SPCC同學可能考慮的因素。因為SPCC F4才開始轉IB,之前一直是DSE模式的教學 ...
八卦一問,C同學揀DSE?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43593
203#
發表於 22-4-7 14:37 |只看該作者
小鹿揀學校 發表於 22-4-7 14:33
八卦一問,C同學揀DSE?
全中


55371
204#
發表於 22-4-7 14:39 |只看該作者
b3410 發表於 22-4-7 14:33
不過IB要44,45分先有機會拎到CO,6科全部計分數,有一科偏科都唔駛諗。DSE唔駛狀元/榜眼級,也可以有科目 ...

好似唔係,但我唔肯定~~~

Rank: 6Rank: 6


6203
205#
發表於 22-4-7 14:42 |只看該作者
b3410 發表於 22-4-7 14:37
全中
氣質 + 能力 = 穩妥 - 風險  

Rank: 4


993
206#
發表於 22-4-7 14:58 |只看該作者
b3410 發表於 22-4-7 14:28
唔好意思,係我自己分析,也只是SPCC同學可能考慮的因素。因為SPCC F4才開始轉IB,之前一直是DSE模式的教學 ...
明白. 妳個應該目標攀滕了, 祝成功.

點評

b3410    發表於 22-4-7 15:30

Rank: 5Rank: 5


3193
207#
發表於 22-4-7 15:06 |只看該作者
mcl203 發表於 22-4-7 14:08
認真mode,降去2真係不如唔使考,~90%人達標,近乎人人都可以,可以考慮慳返啲資源,人力物力,時間,真 ...

你講晒我心中對白,搶晒嚟講喇衰鬼,我仲可以講咩好??! 我開頭諗住今年放榜嗰幾日再講㗎嘛

Rank: 5Rank: 5


3244
208#
發表於 22-4-7 15:07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ok_ko 於 22-4-7 15:07 編輯
chickchick 發表於 22-4-7 13:30
我諗係dse真係可以失少少手。因為計best x,又safe net夠濶,上至49下至38分。
讀ib入hk的medi 接近不能失 ...

另一角度,去年考IB 兩千多人,有130個狀元。今年大學醫科要點出offer



同年有4萬多個 日校生考DSE,best 6 有36分(或以上)的少於780人780人是少於整體考生的2%了。大學醫科又要點出offer









55371
209#
發表於 22-4-7 15:08 |只看該作者
ok_ko 發表於 22-4-7 15:07
另一角度,去年考IB 兩千多人,有130個狀元。今年大學醫科要點出offer?

同年有4萬多個 日校生考DSE,be ...

好似最後~170喎~~~

Rank: 5Rank: 5


3244
210#
發表於 22-4-7 15:13 |只看該作者
mcl203 發表於 22-4-7 15:08
好似最後~170喎~~~
仲追多40多個!
其實我有朋友個細路,本來38,後來追了3分。其中一分是學校的project。覆卷加分我都明,但學校的project... ...!

Rank: 5Rank: 5


3193
211#
發表於 22-4-7 15:31 |只看該作者
ok_ko 發表於 22-4-7 15:07
另一角度,去年考IB 兩千多人,有130個狀元。今年大學醫科要點出offer?

同年有4萬多個 日校生考DSE,be ...

本帖最後由 chickchick 於 22-4-7 15:31 編輯

本帖最後由 chickchick 於 22-4-7 15:31 編輯

年年都係呢個老問題。
真實講,其實外人未必信,事實確係咁,唔好真係諗個個43就得“接見主上,去沙宣道講幾咀mmi或去中大醫院9樓定10樓1對2傾下15分鐘”。
1 :唔係個個43都有得見,都睇學生往績。A仔年年第一勁多獎pg得43,同B女成績平平又有43(收到該校申請可能有25個43或以上), A有得面聖嘅機會絕對比B女大。
2:面聖完都唔係個個拎到co,又少一截。
3:大學唔係儍,更係睇過往學生表現,就傾向收鬆dd某些紀錄標青的中學生申請人。無話唔公平,中學揀邊間係學生問題,揀間無優勢嘅都係自己問題。

呢度希望答到你,non jupas唔係夠分必收。即使alevel 4A星有人分咗多過1次重考某份卷,大學望都唔會望佢,hk兩間醫學院似係好著重“第1次”成績(high school entry). postgrad拎first hon,cheap少少 U直頭email都無個,呆到31/8等system decline。

長話短說就係: 無變,幾多水份,佢地都只係揀面果浸。可能係有幾位IB生真係搏到入去,都係幾個姐,豪俾佢。自己係面嗰浸,鐵達尼號撞山都死唔去,一樣去到終點。
你第2個問題我下個post大家再傾下。dse就像其他滑浪風帆,2個制度來的。

點評

b3410    發表於 22-4-7 15:42

Rank: 5Rank: 5


3244
212#
發表於 22-4-7 15:42 |只看該作者
chickchick 發表於 22-4-7 15:31
本帖最後由 chickchick 於 22-4-7 15:31 編輯

本帖最後由 chickchick 於 22-4-7 15:31 編輯

唔係!你誤會了。


我無意比較IB/DSE。我只是囘你#191


我以大學的角度説明,其實DSE best 6 - 36分,大學已經很難不選擇了。這780人包括一些沒有讀chem的學生。剩下的有些亦不一定選擇醫科。其實所余無幾了。


Rank: 5Rank: 5


3193
213#
發表於 22-4-7 16:10 |只看該作者
ok_ko 發表於 22-4-7 15:07
另一角度,去年考IB 兩千多人,有130個狀元。今年大學醫科要點出offer?

同年有4萬多個 日校生考DSE,be ...

本帖最後由 chickchick 於 22-4-7 16:16 編輯

咁dse人少,制度係某個分數先收,我明。但好多人就捉錯用神,覺得人少自然少人攞星,少星就少咗人夠分,少咗人夠分就收少咗dse入神科。 呢條數學題梗係啱啦!
就當係唔得!咁收低d,收返夠dse先順返條氣… 呢到,就呢個位!大家不如重溫下dse個分係點嚟。有錯請更正!

5或以上或以下叫做一個水平,係實在的分數,一個標準能力嘅證明。學生有能力嘅,人多(10000)人少(5000)去考都可以多人拎5或以上。 呢部份係無得賴:
實力平均不變下,少人就少5 ,正確。
考生生性發奮,強多弱少, 5係可以不跌反升嘅。 即係 少5可能係少咗人,但少5絕對絕對唔淨係因為少咗人。

於是,大學神科收生執仔唔係儍嘅,點會唔識呢個邏輯,dse生要入就要出力讀,起碼係過咗呢個5嘅水平先。

戲碼就係後頭,d星星係計%,大家排隊,多人先唔著數,而加人少咗,先會排得前咗,多咗粒星,就算勁人唔走,你都係無變無蝕嘅,坊間竟然仲瓜瓜嘈話要收低1格?邊站得住腳。

dse入神科,唔係講%,係講自身實力。佢地要係咁嘅人,唔會因為咁少唔得喎,收多dd。大學教學都要講質素。

大家想像下,眼前你有個隔油壺,仲有一煲肥雞湯,無錯係一煲1%雞汁99%肥油嘅“液體”,女神級嘅你為保苗條,你打死都唔會因為今煲得0.98%雞汁,而泌多0.02雞油湊夠1%。係咪?!大學最多去non jupas執多些覺得“入得口”嘅,都唔要果幾滴雞油。呢d係 preference,無解嘅。

所以長話短說:大學唔係無做嘢嘅,都改咗加分制喇,望落變咗收多咗唔加分前唔夠分嘅人,溝咗d水㗎喇。唔好諗要鬆章,入神科,起碼發力拎5係最基本。這個才是考生少咗嘅“最好策略”!

點評

b3410    發表於 22-4-7 16:36

Rank: 5Rank: 5


3193
214#
發表於 22-4-7 16:14 |只看該作者
ok_ko 發表於 22-4-7 15:42
唔係!你誤會了。
我無意比較IB/DSE。我只是囘你#191。
我以大學的角度説明,其實DSE best 6 - 36分,大 ...

儍啦,大家傾下,我都無諗你係咁諗嘅。放心。

不過你嘅提問,真係勁多父母會諗埋一邊㗎! 年年都嘈呢樣。所以我先搭下爹。今日無聊唔出街,怕勁多人,就隨口講幾句,唔好嫌棄就真

Rank: 5Rank: 5


3193
215#
發表於 22-4-7 16:25 |只看該作者
b3410 發表於 22-4-7 14:33
不過IB要44,45分先有機會拎到CO,6科全部計分數,有一科偏科都唔駛諗。DSE唔駛狀元/榜眼級,也可以有科目 ...

你所講,留dse穩陣,真係啱㗎,尤其越少考生,越穩陣

non jupas個競技場,如果講入本地醫科,競爭係非常激烈,個pool好大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好多都估唔到。全球醫學院都係咁,唔係hk獨有。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9942
216#
發表於 22-4-7 18:32 |只看該作者
好貼地氣

Rank: 4


993
217#
發表於 22-4-7 21:08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clz 於 22-4-7 21:46 編輯
chickchick 發表於 22-4-7 16:10
本帖最後由 chickchick 於 22-4-7 16:16 編輯

咁dse人少,制度係某個分數先收,我明。但好多人就捉錯用 ...

好似好有道理咁⋯⋯
當有10萬考生400個名额收, say, 36分 top 0.2%.


出生率降低得50000考生 top 0.2% 人數得返一半,就算學額不變都應該降低收生分數。出生率降學额增加收生分數不變果D學額咪去哂IB度囉。

原本都唔覺,你提一提先知原來係咁。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9942
218#
發表於 22-4-7 21:30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ABC-DAD 於 22-4-7 21:52 編輯
clz 發表於 22-4-7 21:08
好似好有道理咁⋯⋯大話怕計數
當有10萬考生400個名额收, say, 36分 top 0.2%.

入學人數減一半,決策層會減少學額多過降低入學要求喎。出生到入大學,有18年去調整...大話怕計數,降低左入學要求,咁收啲識計數嘅定收啲識講數嘅呢?
補充:出生率減半,唔會反映學習能力向下,反而要資源集中,要求保持教育質素,提升競爭力,更無必要降低門檻啦。




Rank: 4


993
219#
發表於 22-4-7 21:37 |只看該作者
ABC-DAD 發表於 22-4-7 21:30
入學人數減一半,決策層會減少學額多過降低入學要求喎。出生到入大學,有18年去調整...大話怕計數,降低左 ...
香港適齡人口下降而同時香港需要多D醫生所以增加學額喎, 不是嗎?


55371
220#
發表於 22-4-7 21:53 |只看該作者
clz 發表於 22-4-7 21:08
好似好有道理咁⋯⋯
當有10萬考生400個名额收, say, 36分 top 0.2%.

出生率下降,未必同尖子數量成正比例下降。簡單啲來講,每個家庭嘅資源分配更可以集中,以前2個各洗$5000,宜家一個可以洗$10000,學生間已經可以鬥餐死了。當然你用到咁大比例下降,尖子產量係會少咗好多~~~

又可能可以咁講,其實頗大比例嘅IB尖子,佢哋留喺DSE一樣會有好成績,來來去去都係同一班人,放洋/轉國際/IB/IAL只係供佢哋選擇一條適合自己嘅路。除非,打算放洋走單程路,若不,E仍然係土產培訓取盡優勢~~~

點評

b3410    發表於 22-4-7 22:41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