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升中派位 男拔GA面試
樓主: jason1978
go

男拔GA面試   [複製鏈接]

Rank: 4


993
201#
發表於 22-3-23 10:52 |只看該作者
tkhhung 發表於 22-3-23 10:42
好同意 我是妳粉絲
妳呢位粉絲似乎唔多了解妳位偶像.

Rank: 6Rank: 6


6458
202#
發表於 22-3-23 11:11 |只看該作者
clz 發表於 22-3-23 10:52
妳呢位粉絲似乎唔多了解妳位偶像.



3295
203#
發表於 22-3-23 11:23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6Rank: 6


6458
204#
發表於 22-3-23 13:28 |只看該作者
chitchit0520 發表於 22-3-23 11:23
如果講DBS, 佢好明顯唔係只想睇成績,所以你去比較什麼小學什麼成績其實都無乜意思。
...

潮流興收 all rounded 可能妳又要解釋清楚

Rank: 3Rank: 3


354
205#
發表於 22-3-23 13:43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Williamma 於 22-3-23 13:48 編輯

回覆 mcl203 的帖子

              我之所以DBS舉例子,說實話,我認為DBS做的有些不盡人意的地方。以SPCC,SPC為例,一切皆光明正大,SPCC的OS面試,SPC的獎學金面試,都是公開的,錄取人數公布也是公開的,其實新界區學生在這兩所學校的錄取也非常少,和新界人口比例無法相比較。但是至少他們OS錄取多少,獎學金面試錄取多少,最後大名單錄取多少是真正公開。DBS並沒有做到這一點,他是悄悄的電話,比如體育特長生;以及相關渠道如3C2D的推薦,以及其他我們不清楚的渠道,但是他在網站上寫的公開面試以及招聘又不這樣講的,等到他實際對外招聘的時候,大約只有20-30個名額了。
         至於直資學校的收費,無可厚非,但畢竟不是國際學校,要盈利要買債券。直資學校也是拿政府補助,在校訓上基本都表明,不會因為學費而漏過任何一個有能力符合自己要求的學生,難道寫的都是假的?學校不是也提供了獎學金給資金有些許困難的符合要求的學生? 表裏如一是學校教育任何一個學生的基本素養,難道學校自己做不到嗎? DBS如果是個私立學校,我們不應當有此要求。但是他畢竟是直資本,我們可以去讀一些DBS的學校章程,以及他網站上公開的信息,DBS做到了他描述的這些了嗎?
         公立學校承擔了區域招生的任務 。直資學校成立的初衷是什麼,是希望探索不同教育模式的可行性,並非私立學校,面向的是有一定的不同能力的學生,比如體育出眾,音樂出眾,成績出眾,而不是面向的 某個區域,或者某些工作背景,以及家庭財富為基礎的。從這個角度來看,在做到信息透明的同時,至少同步也要盡量做到趨於無差別。並且也要照顧到不同地區的差異。他面向的是全港學生,並非某個區域。
         即使是國內的清華大學,再不同省份招生的時候,也是考慮你來自於哪裡的,分數都有不同差異,他會適當照顧北京來的學生,但是不會80%都是這裡的學生。也要招聘西藏,青海,四川等不同區域的學生。
         新界有400萬人,九龍有200萬人,港島有100萬人,DBS作為一個直資學校,撥開他們的學生構成,新界區不說佔這個比例,有無站到20%的學生構成?
          我並非為自己發聲,我是有感而發。我作為新移民,看到教育的一些現象,有些不理解的地方。希望和大家探討。香港的教育已經盡可能的好了,但是能夠進步一些不是更好嗎。
          學校天天都在強調stem,stem的一個基本要求就是學生要有無窮無盡的創意,這個行業意味著風險和機遇共存,香港並沒有為stem準備任何一個可以成功的公司案例和環境。所以實際上家長追求的還都是 月球,星球收入的醫生和律師執業。 好的直資學校,作為香港的頂流,應該培養的是 超越資本和收入,有一定國際視野,關心香港未來的 政治家,社會學家,經濟學家,科學家。而不是全都是醫師。 我看看DSE基本過去10年的狀元,70%都是醫師,其實我是蠻為香港擔心的。大家都在追求平安,而不是追求卓越。





55370
206#
發表於 22-3-23 13:59 |只看該作者
Williamma 發表於 22-3-23 13:43
回覆 mcl203 的帖子

              我之所以DBS舉例子,說實話,我認為DBS做的有些不盡人意的地方。以SPCC ...

我並不是為某間學校發聲,你提出嘅學校完全與我無關,亦無需為佢哋護航,只係講一啲呢幾年觀察返嚟嘅情況,或許你已經知道,又或許你係未留意~~~

正如,我已經講咗,DBS係有睇體藝嘅,某些學校係會針對DBS嘅收生取向,成功率就自然會高啲~~~

至於SPC,近年係似乎出咗好多船去接目標學生,去提升公開試成績,以成績為優先,係可以理解嘅。又至於,CC,更加唔使講,貴為全港龍頭中學,一向都非常以成績去收生。呢兩間係有別於DBS,DBS係音體都係非常重視~~~

Rank: 4


993
207#
發表於 22-3-23 14:20 |只看該作者
Williamma 發表於 22-3-23 13:43
回覆 mcl203 的帖子

              我之所以DBS舉例子,說實話,我認為DBS做的有些不盡人意的地方。以SPCC ...
香港咁細. 好多人跨區返學. 亦有名小同普通學校. D中學校長計過哂數.

如果子女叻既, 唔會懷才不遇.就算官津, 都可以出到狀元. 如果條件唔許可,點解非要入神校不可?

Rank: 5Rank: 5


2386
208#
發表於 22-3-23 14:30 |只看該作者
Williamma 發表於 22-3-23 13:43
回覆 mcl203 的帖子

              我之所以DBS舉例子,說實話,我認為DBS做的有些不盡人意的地方。以SPCC ...

1)我贊成你所講,DBS收生程序上有欠透明度。學校大可以明正言順寫:此次收生人數約多少,其中體藝名額約多少,在某段時間中收表,之後合適的考生會陸續約見,面試成績會在約見後大約多少天內通知。
2)香港不是一個國家,通常一個城市都有自己特别專項產業,香港嘅focus一向係金融、服務、物流等, 可能會話:其他大城市的學生都會讀工程科技等,唔似HK, 但嗰啲國家嘅學生若讀IT, 隨時可以放眼全國其他地方去發展,但HK學生10個有9.9個唔會諗住去其他中國城市,而留喺HK有乜嘢好做吖?咪就係依家大學嘅神科囉

Rank: 6Rank: 6


8218
209#
發表於 22-3-23 14:31 |只看該作者
回覆 clz 的帖子

最後也是考同一份卷dse,

Rank: 6Rank: 6


6164
210#
發表於 22-3-23 14:34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ucw 於 22-3-23 14:40 編輯

回覆 Williamma 的帖子

1. DBS 對有才能嘅學生,特別係音樂、體育,係無分地區。詳情可以問喇沙、英華一類競爭對手。至於公布標準同實際有無差異? 我諗無學校會公開到呢個地步。

2. 收生要唔要跟各區學生人口分佈? 應該無乜邊間直資做到。 無謂盯住DBS 唔放。跟,咁應該九龍城、觀塘、元朗、沙田加埋佔三成啦。

3. 用清華as 全國頭號大學同dbs 比,唔係太恰當嘅比較。又,即使係清華,都做唔到(亦唔會做)學生比例跟全國省份人口比例。跟,北京要少好多學生入清華。天子腳下嘅北京人唔肯啦。

4. To be fair,dbs 都有專攻唔同範疇嘅graduates。算多元化啦。

Rank: 6Rank: 6


6092
211#
發表於 22-3-23 14:37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Dylanli2017 於 22-3-23 14:39 編輯

回覆 Williamma 的帖子

相比DBS, SPCC, DGS…LS是比較少以學生來自邊間學校來作標準錄取既學校。而且又可以7月叩門,叩門時純睇筆試成績,唔是一線小學都有機會入。以下白致遠呢個例子,如果佢當時是去Dbs或spcc插班,相信一定入唔到。

喇沙書院中六學生白致遠(David)是數學尖子,也是2018年度恒隆數學獎的金獎得主。他對數學有濃厚興趣,卻自覺並不屬於別人口中的天才,只因「後天努力比天分多」,靠著自學成才,更獲劍橋大學數學系有條件取錄。

在2018年度恒隆數學獎中,David以「On the Trapezoidal Peg Problem among Convex Curves」為題目,探討一百年前一位數學家留下的問題,而數學界未完全解答的經典「內接方形」的延伸問題,最終擊敗260位參加者勇奪金獎。

David在中二時由上海來港定居及讀書,憑著面試出色的表現插班入讀喇沙。小學時,他參加過奧數比賽,得過一些獎項,但他自言成績不算突出。剛來港時,他花了大約半年時間適應香港的學習模式,例如數學科以英語教授,他要熟習數學的英文專有名詞。


Rank: 4


993
212#
發表於 22-3-23 14:57 |只看該作者
Dylanli2017 發表於 22-3-23 14:37
回覆 Williamma 的帖子

相比DBS, SPCC, DGS…LS是比較少以學生來自邊間學校來作標準錄取既學校。而且又可 ...
DGS 有收新移民, 亦有收運動叻既. 3C1D 唔多. 你個例子DGS唔會收因為唔收男仔.

DB 都有收數叻既.

SPCC 更係全港級一都有機會.

點評

chitchitboy    發表於 22-3-23 15:00

Rank: 6Rank: 6


6092
213#
發表於 22-3-23 15:05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Dylanli2017 於 22-3-23 15:06 編輯

回覆 clz 的帖子

spcc當然是有面試既機會,但是基於你讀果間小學如果唔是一線既話,收唔收你讀是另一回事。我講緊成功入讀而唔是有得面試。DGS我見佢極少收非一線小學學生,就咁睇果D每年好多小學既升中派位結果,或者你有好多例子呢。我其實是指非一線小學,唔是講3c2d.


55370
214#
發表於 22-3-23 15:15 |只看該作者
喇叭茶 發表於 22-3-23 14:30
1)我贊成你所講,DBS收生程序上有欠透明度。學校大可以明正言順寫:此次收生人數約多少,其中體藝名額約 ...

DBS有搞內部認購,已經係関係非一般啦,仲使明言。有邊間中學會明言我係收幾多%體藝生,成績要求反為係其次~~~

Rank: 5Rank: 5


2386
215#
發表於 22-3-23 15:23 |只看該作者
mcl203 發表於 22-3-23 15:15
DBS有搞內部認購,已經係関係非一般啦,仲使明言。有邊間中學會明言我係收幾多%體藝生,成績要求反為係其 ...

我意思係好似SPCC嘅YT咁,都叫做有個數吖,佢寫3、40個都得㗎,起碼俾人知道實際機會大約係點。
不過,都係講吓啫,神校洗鬼理我哋咩


55370
216#
發表於 22-3-23 15:30 |只看該作者
喇叭茶 發表於 22-3-23 15:23
我意思係好似SPCC嘅YT咁,都叫做有個數吖,佢寫3、40個都得㗎,起碼俾人知道實際機會大約係點。
不過,都 ...

CC擺明睇成績收生,佢唔講坊間都知近乎100%睇成績收生㗎啦,同DBS/DGS呢啲已經收生取向唔同。對CC而言,反為應該問吓佢有幾多quota會收體藝生,而不問成績~~~


55370
217#
發表於 22-3-23 15:30 |只看該作者
喇叭茶 發表於 22-3-23 15:23
我意思係好似SPCC嘅YT咁,都叫做有個數吖,佢寫3、40個都得㗎,起碼俾人知道實際機會大約係點。
不過,都 ...

本帖最後由 mcl203 於 22-3-23 15:31 編輯

重覆咗,刪~~~~

Rank: 4


993
218#
發表於 22-3-23 15:30 |只看該作者
Dylanli2017 發表於 22-3-23 15:05
回覆 clz 的帖子

spcc當然是有面試既機會,但是基於你讀果間小學如果唔是一線既話,收唔收你讀是另一回事 ...
咁一線小學之所以叫一線總有原因既.

如果學校唔突出, 咪要自己想辦法突出自己囉. 3C1D內想突出都唔易呀.

Rank: 3Rank: 3


354
219#
發表於 22-3-23 18:09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Williamma 於 22-3-23 18:11 編輯

回覆 喇叭茶 的帖子

      我講的課題有點多,針對你提出的方向,我們一一討論。大家提出了很多不同的意見,非常好呀,有辯論整理才越辯越明,我很有可能很多方向是不對的,歡迎大家批評。都是為了香港好。我對你的兩個觀點提出我的一些想法, 也希望大家提出想法。百花齊放,思想自由。      因為我了解的有限,但是通過網站以及學校的公布信息,DBS明顯是信息最不透明的。你根本不知道他招聘了多少學生,以及錄取的標準,還有面試的時間非常含糊。我的理解實際上是他選擇了很優秀的體育生和音樂生,然後大部分就在3C2D以及他認為的好學校直接選學生了。從DSE的成績我們可以看出DBS正在走下坡路,這是他招生不透明導致的。  而我個人對IB理解,有些另類,大家聽了可能非常難受,可能非常不對,希望大家批評。那就是,IB不反應太多學生水平,一個是香港IB考生不多,另外IB是要拿錢堆的,和訓練模式很有關係。 不收取普通學校可以理解。 但是看看去年的成績,線上考試,IB多少滿分?2300名香港IB學生,130個滿分。一個學校不到100個學生,都接近20個 滿分,這樣的考試還有什麼意義,難道學生這麼接近? 相當於香港50000名DSE學生,2500個DSE狀元。 這種模式,只能說IB沒有什麼用了,考試模式被學校研究透了,而不是學生多厲害,好的大學會考慮這種問題的。我希望的是 學校能夠選擇真正能力出眾的學生。就這麼一點樸素的想法。
      香港需要什麼樣的人才,這個和DBS無關,是教育的方向。我認可香港不需要像一個國家那樣,多方面發展,但是香港現在的大的政策如政府宣傳是需要走創新和科技,以及金融大灣區。香港並沒有說要成為一個醫學城市。 那麼這麼多優秀的,至少是成績優秀的學生 70%最夢想的職業和實際的選擇都這麼統一 都是醫科,最讓我驚訝的是居然選擇牙科。牙科需要這麼多優秀的人才嗎?需要這麼多智力出眾的人前仆後繼的為香港600萬人提供牙科服務嗎? 為什麼不去投入到 金融/法律/科技/社會 等真正需要智力的各個領域,這是我對教育不太認可的地方,而且好多神校 都以 統計多少進入醫科和牙科為榮。 我唯一的解釋就是這兩個學科的薪水高。 但這是對智力和教育資源的巨大浪費。換句話說,整個教育的集體短視。不好意思說的有些嚴重。我夢想,幻想中的x香港是能夠出來Elon Mask,Jobs,或者至少為培養這樣的人才而努力。這些是真的無邊界創新,需要教育為這些人出現在初等教育階段提供一些土壤和機會。

Rank: 9Rank: 9Rank: 9


20086
220#
發表於 22-3-23 18:30 |只看該作者
Williamma 發表於 22-3-23 18:09
回覆 喇叭茶 的帖子

      我講的課題有點多,針對你提出的方向,我們一一討論。大家提出了很多不同的意見 ...
在EK質疑IB是會被"圍毆"的













PS:多觀察數年甚至數十年,從不同的角度,才會體會到"既得利益"幾個字的無形的力量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