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完莊陳有先生的意見,學校應該要自我反思多元化的重要性。收盲人學生唔係負累,係比其他學生認識、學習及關懷,互相溝通及了解。收基層學生,應係一樣同重要。學生的成分應反映社會的結構。學校唔應該單一化、貴族化或者精英化。否則學生受peer group effect 及socialization ,只會唔明白社會各階層現實狀況,目光短淺,自以為是,心胸狹窄,缺乏關懷之心。肯定唔係全人教育的宗旨。富家子女係溫室長大,港孩好多係飯來張口,更加應通過學校平台及同學交流,知道世界原來是這樣的。
校董會的現況反映缺乏representative bureaucracy 的惡果。只係由富人主導(校監自稱來自基層)及單一化(富校友為主),唔了解決定對其他階層的影響。自以為已為學校及學生作最好的決定。一如前特首,top down approach ,口號式,攪面子工程,遠離現實。當年大攪話要運用資訊科技在教育,為學校買好多電腦,但老師未學過唔識運用IT係教學上,亦缺乏教材,電腦變廢鐵。相信若繼續現時的組合,學校亦肯定重蹈覆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