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優才媽港島置業為子女鋪起跑線 換教育賽道減競爭 冀享 ...
樓主: beastiebistro
go

優才媽港島置業為子女鋪起跑線 換教育賽道減競爭 冀享   [複製鏈接]

Rank: 5Rank: 5


2476
181#
發表於 25-6-18 16:42 |只看該作者
流浪地球 發表於 25-6-18 15:19
按說王陽明生於明朝。有聖人之稱嘅孔子。孔聖人。如此推斷,王陽明可以話係後學。至於出處,就在閣下面前。 ...
孔子估計要從地下爬出來喊冤:我真的沒說過。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211
182#
發表於 25-6-18 17:12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retriever 於 25-6-18 17:14 編輯
馬烏 發表於 25-6-18 16:42
孔子估計要從地下爬出來喊冤:我真的沒說過。

點解從金庸講到孔子/王陽明?

不如大家講翻「優才媽」來港,對香港教育既「正能量」,為我市帶來「新機遇」既「優才經濟」啦!講起都感覺到心中一般暖流!

點評

twhkleung    發表於 25-6-18 19:56

Rank: 5Rank: 5


2903
183#
發表於 25-6-18 17:14 |只看該作者
馬烏 發表於 25-6-18 16:42
孔子估計要從地下爬出來喊冤:我真的沒說過。
唔會嘅,假假地都係聖人。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富貴名利於佢如浮雲。

Rank: 7Rank: 7Rank: 7


11316
184#
發表於 25-6-18 22:44 |只看該作者
馬烏 發表於 25-6-18 11:41
前面聊一個球,一半白一半黑的故事。
看見白色的人說是白球,看見黑色的人說是黑球。
不同人,有不同睇法。有人睇得準。
睇得全面。

已经不容易。

最難是什么?
是體(睇)諒。

體諒:

別人的錯
別人的弱
別人的無心
別人的無能
別人的無知
別人的貧窮
別人的困难
別人的無可選擇

我们都很强!
但,真的很强?


也許,我们視覚太好了。
看得太清楚了。
忘记了體諒。

Rank: 5Rank: 5


2476
185#
發表於 25-6-19 06:46 |只看該作者
stillgood20 發表於 25-6-18 22:44
不同人,有不同睇法。有人睇得準。
睇得全面。
講得非常好,心有戚戚焉。
人類社會運行本質還是個叢林法則。愛心,包容,體諒能做到,真是菩薩了。

Rank: 5Rank: 5


3046
186#
發表於 25-6-19 17:08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小黃豆B 於 25-6-19 17:16 編輯

回覆 beastiebistro 的帖子

大陸有中考係中三時踢走一半人去職業學校,淨返一半先可以讀高中,記住中考係無重讀機制,即係一試定生死,然後高中個班去高考只有唔夠一半既人上到大學(二本或以上),而故事係未完,二本大學根本上係國內只當三流大學,畢業都好難搵工,假如你目標係一本,你成績就要係高考頭12%,假如你想入211或以上大學,你高考成績就要係全國前5%。而國內稍為好的公司和職位,要求都係碩士甚至博士畢業,即係你本科畢業後要繼續爭名額去好的學校讀上去。
再具體啲,依家大學世界排名,假如係國內要上到同香港三大差唔多排名既國內大學,高考成績基本上要全國高考top1%,你可以想像到有幾難!

假如睇到呢到都仲有人認為國內係輕鬆過香港,佢應該去驗下腦!

點評

twhkleung    發表於 25-6-19 21:39
ckh689    發表於 25-6-19 18:48
beastiebistro    發表於 25-6-19 18:05

Rank: 5Rank: 5


2476
187#
發表於 25-6-19 18:13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馬烏 於 25-6-19 18:17 編輯
小黃豆B 發表於 25-6-19 17:08
回覆 beastiebistro 的帖子

大陸有中考係中三時踢走一半人去職業學校,淨返一半先可以讀高中,記住中考係 ...

確實如此,剛看錯了,看成高考沒有重讀機制
有個唐尚珺,高考考了16次,真是無法理解。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18632
188#
發表於 25-6-19 22:11 |只看該作者
小黃豆B 發表於 25-6-19 17:08
回覆 beastiebistro 的帖子

大陸有中考係中三時踢走一半人去職業學校,淨返一半先可以讀高中,記住中考係 ...

唔駛驗,驗都冇用,都唔係地球人!死症!

點評

beastiebistro    發表於 25-6-20 14:33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5Rank: 5


3046
189#
發表於 25-6-19 22:16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小黃豆B 於 25-6-19 22:19 編輯
馬烏 發表於 25-6-19 18:13
確實如此,剛看錯了,看成高考沒有重讀機制
有個唐尚珺,高考考了16次,真是無法理解。

你明白大陸教育就唔難理解,大陸大學等級係好分明:清北、華五、C9、985、211、一本、二本,每一個階層基本上係無辦法跨越,你係那一間大學畢業,標籤就跟你一世,影響到你未來職業路向,所以有人考到唔滿意大學,就會放棄重讀,希望下年去更好的大學。唐尚珺立志非清北不去,所以就不停咁考,而國內有私立學校俾人高考重讀,會用獎學金吸引一啲成績比較好學生來重讀希望替學校省招牌,佢哋呢類人就係靠呢啲獎學金維持生活去不停重考!

Rank: 7Rank: 7Rank: 7


11316
190#
發表於 25-6-20 10:34 |只看該作者
馬烏 發表於 25-6-19 06:46
講得非常好,心有戚戚焉。
人類社會運行本質還是個叢林法則。愛心,包容,體諒能做到,真是菩薩了。
...
体谅是人與人的道德/心理行为。
菩萨,那是神的慈悲。

謝謝!

题外話,就没必要說下去了。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211
191#
發表於 25-6-20 13:38 |只看該作者
小黃豆B 發表於 25-6-19 17:08
回覆 beastiebistro 的帖子

大陸有中考係中三時踢走一半人去職業學校,淨返一半先可以讀高中,記住中考係 ...
"假如你目標係一本,你成績就要係高考頭12%,假如你想入211或以上大學,你高考成績就要係全國前5%。"

其實要睇咩戶籍, 不同地區, 相差很大...


例如: 北京戶口跟湖北戶口, 上北清既分數線可以相差過百分...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211
192#
發表於 25-6-20 13:56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retriever 於 25-6-20 16:34 編輯
小黃豆B 發表於 25-6-19 17:08
回覆 beastiebistro 的帖子

大陸有中考係中三時踢走一半人去職業學校,淨返一半先可以讀高中,記住中考係 ...

又唔好講到驗腦咁嚴重...
假定對方所言係出於善意, 我認為不少人對大陸係有一個基本的錯覺....

因為大陸既體量真係好龐大... 所以, 就算百分比很少, 很看起來數量感覺上也很多...


覺得大陸教育很輕鬆, 可能看到的是富二代, 政三代, 教育路很順不奇...

就如不少香港人覺得大陸 "很多" 有錢人, 可能能遇到的都真是... 但按全國人口為基數, 所謂有錢人又有多少百分比?

Rank: 5Rank: 5


3046
193#
發表於 25-6-20 15:10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小黃豆B 於 25-6-20 15:16 編輯
retriever 發表於 25-6-20 13:38
"假如你目標係一本,你成績就要係高考頭12%,假如你想入211或以上大學,你高考成績就要係全國前5%。"

其實 ...

因為大陸資源係唔平均,教育水平亦有偏差。假如所有野都係劃一,大部分最好的大學學位就會被幾個地方的學生壟斷,對國家長遠平均發展有各種唔健康的影響。所以佢哋會有唔同考卷,唔同錄取線,甚至有加分制度,盡量令各個地方學生都有機會去接觸優質教育資源,所以讀同一間出名的大學,從西北地區來的和北京上海來的好可能係唔同水平,大學甚至要為佢哋提供學前適應班。但咁唔代表呢啲偏遠地區既學生唔叻,佢哋係省內要考得好係前排先有機會,因為雖然國家有各種政策幫助,但數據顯示富裕城市學生入到好大學的比率仍然有壓倒性優勢。

Rank: 6Rank: 6


5170
194#
發表於 25-6-23 17:34 |只看該作者
睇到講國內讀書入學數字比率所謂既高低,又係好像都係父母為了所謂既"分數"而令孩子去學習既心態教育,唔係真真正正令孩子應該要學啲咩野,冇理會過小學階段成長既重要性. 香港又好,中國又好,在幼稚園及小學這階層,令孩子既學習態度出咗問題,這才是最影響佢將來入讀咩大學既路.

昨天睇到一篇被特朗普針對既哈佛報導,講於20世紀70年代哈佛大學教育研究所對1萬多名小學學生跟蹤調查,研究人員每五年對學生進行一次回訪,收集他們的學術成績/家庭環境/家庭教育方式等數據,用了40年研究發現各中學及各大學既學霸們在小學階段學習成績不一定突出,許多都係表現平平,但因應對學習喜愛隨著年齡不停增長,學術上逐漸表現出優異成績.(當然唔知係唔係真,現今國外野都唔係太靠譜了)

講到資源及貧富問題,現今科技咁發達,對一個真係喜歡學習既人有好大影響嗎?我都一樣唔係富裕,咪又係咁教到孩子入到自己喜歡既大學學科. 中學大學有分等級唔難明白,始終這階段既學術比較專業及深層,雖然不清楚中國好多地方既教育制度評分,但想問湖北戶口,孩子有心讀書從小讀得好考得好,到高考考出高分至滿分,入不了各位所講既清北那些大學嗎?入不了孩子自己喜歡既大學學科嗎?唔明白理得其他地方既人有咩好壓力,自己喜歡既讀到咩入到咩就得啦.

Rank: 5Rank: 5


3046
195#
發表於 25-6-24 17:47 |只看該作者
天外之人 發表於 25-6-23 17:34
睇到講國內讀書入學數字比率所謂既高低,又係好像都係父母為了所謂既"分數"而令孩子去學習既心態教育,唔係真 ...
學渣逆襲成功例子其實好少,就算唔係由細叻到大,最少都要跟到大隊,有相當學術基礎水平,後期才有機會發力成功,內地高考都有各種體藝生途徑入大學,唔係只有死讀書一條路。但都係一個問題,中國人口太多,優質教育資源競爭太大,「分數」已經係最公平客觀方法去分配呢啲資源。就以湖北省為例,去年高考人數52.5萬人,入到清北係320人,呢個比例要做其中一個唔係「有心讀書」就可以做到咁簡單。

Rank: 12Rank: 12Rank: 12


54403
196#
發表於 25-6-24 21:07 |只看該作者
小黃豆B 發表於 25-6-24 17:47
學渣逆襲成功例子其實好少,就算唔係由細叻到大,最少都要跟到大隊,有相當學術基礎水平,後期才有機會發力 ...
咪鬼覆佢喇,佢沉浸喺自己宇宙內,係唔聽人講嘅。佢覺得佢自己好識教仔(女),好成功,人人應該以佢為榜樣。完全接受唔到每個人天生就係獨立個體,能力完全唔同。又完全唔接受每個家庭、家長都係獨立存在,每個單位有權、亦有責任去作出佢哋覺得對自己最啱嘅選擇。所以佢要攞走選擇,唔俾家長做決定。對佢嚟講最好人人結果一樣,冇人特出,咁佢就可以justify佢自己嘅「躺平」式教育。

點評

twhkleung    發表於 25-6-25 09:09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18632
197#
發表於 25-6-25 08:06 |只看該作者
beastiebistro 發表於 25-6-24 21:07
咪鬼覆佢喇,佢沉浸喺自己宇宙內,係唔聽人講嘅。佢覺得佢自己好識教仔(女),好成功,人人應該以佢為榜樣 ...

咁早有閒情逸緻!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6Rank: 6


5170
198#
發表於 25-6-25 11:31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天外之人 於 25-6-25 11:32 編輯
小黃豆B 發表於 25-6-24 17:47
學渣逆襲成功例子其實好少,就算唔係由細叻到大,最少都要跟到大隊,有相當學術基礎水平,後期才有機會發力 ...

其實我所指出最重要一點係究竟係唔係孩子有心讀書,而唔係家長用自己既心去控制安排孩子既路,這點就已經限制了好多人才既出現. 所以你都提出湖北省為例,有心讀書既孩子都係一樣有佢出來既[分數],有機會可以入到自己喜歡既學科,呢一點唔需要理會其他人讀得幾好幾差既競爭,當然中國人口大,係有一定競爭,入到咩學科都係自己選擇,唔係家長控制而得出既學科,出來效果都有所不同.

你有一點好正確,一個孩子學術基礎水平要好,好多野都係以前期教育為重. 一些人衹係帶出既好多都係後期既情況,入唔到咩學校就唔駛稔入大學,攪到好多明知不可為而為之,以為入了後心稔突然開窍發力思想,最重要既前期根本不著重,這樣心態教育孩子學習,唔係點會出現有篇版面所講大學排名舞上舞落既二點尷尬,這才是我所針對既事.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你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