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ppmmbb 於 17-8-15 17:43 編輯
Stillgood2 發表於 17-8-15 17:37 
宜家d報紙, 有時幾偏頗.建議你引用時, 發連結, 或注明來源, 作者.
我沒有聽當時商台徐立之的訪問.應該”332 ...
http://www.881903.com/Page/ZH-TW/newsdetail.aspx?ItemId=956722&csid=261_341
港科院院長、香港大學前校長徐立之表示,新高中學制執行時,官員思慮不周,誤導學生作出錯誤的準備,有需要盡快糾正,否則會影響香港競爭力。徐立之接受本台專訪時形容,教育局一零年,猶如「用槍指著大學校長」,要求大學宣布以文憑試「3322」的成績,作為最低入學門檻,但大學校長當時並不願意,認為同時亦應要求學生選修科成績達標,結果不少文憑試考生只專注必修科,沒有時間修讀社會科學或高階數學;大學工程學院怕收生不足,唯有接收沒有修讀高階數學的學生,但學生到大學時才追回高階數學的程度,已經很艱難。 徐立之建議,將中學數學科分為三個不同程度,分別給文科、商科和數理科學生修讀,大學工程學院收生時,要求學生要在中學先修讀商科和數理科數學。他又建議當局,以文憑試成績,設立有別於大學入學門檻的中學畢業資格,證明學生達到高中教育水平,應付升學和就業需要。
http://www.881903.com/Page/ZH-TW/newsdetail.aspx?ItemId=916373&csid=261_341
港科院院長徐立之在本台節目表示,本港高中和大學對理科科目的銜接不足,令本港出現科技人才斷層。他指新高中學制下,大學入學要求着重學生中、英、數、通識四科必修科目的成績,令學校與學生都着意催谷這四科,較少時間投放到選修科上,亦較少人報讀高等數學科。 港科院早前提出有關科學、科技和數學教育的研究報告,建議高中減低核心科目的教學比重,令學生有更大空間,就大學選科選讀相關選修科。
http://www.881903.com/Page/ZH-TW/newsdetail.aspx?ItemId=946670&csid=261_341
港科院院長徐立之在本台節目說,近年香港大學生的水準下降,是時候檢討新高中學制,認為目前的學制令學生在高中選科時,愈來愈少修讀理科及附加數學科,學生即使報讀工程系、科學系,都缺乏基礎,指香港要發展創科,亦無足夠人才,令人擔憂。 徐立之說,目前是香港經濟轉型時期,是一個重要臨界點,如果做不好,將來本港的競爭力會退步,他鼓勵學生要追隨興趣選擇學科,家長亦不應太功利,只看眼前香港蓬勃的產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