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集團
集團品牌
presslogic-logo
廣告查詢
工作機會
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選科選校 英語教學變廣東話 職訓局涉呃外地生 受害人上堂聽唔明 ...
查看: 6360|回覆: 21
go

英語教學變廣東話 職訓局涉呃外地生 受害人上堂聽唔明 [複製鏈接]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529
1#
發表於 13-10-13 12:19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打印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31013/18461825



■職訓局自去年起收取非本地生,現約有90名。


每年收取政府24.2億公帑資助的職業訓練局(VTC),去年取錄了90名非本地生,惟《蘋果》最近收到10名職訓局非本地生集體投訴,指招生時校方聲稱以英語教學,惟開學後卻貨不對辦,講師多數以廣東話授課,令他們無法跟上課程,成績大受影響,有非本地生狠批課程「浪費生命、誤人子弟」,要求校方賠償及道歉。教協內務副會長張文光則指職訓局有欺騙之嫌。

職訓局自2012/13學年起取錄非本地生,現約有90人。職訓局向內地生簡介的網頁,還轉載了一段以英語及普通話介紹本港的影片。不過,10名來自內地、台灣、哈薩克斯坦及東南亞的職訓局高級文憑課程非本地學生,向本報指其就讀的兩年制課程,招生時指明課程是以英語教學,中文輔助,但結果講師教學時幾乎全說廣東話。學費連宿費一年高達12至13萬元,包括1.5萬行政費、5,000元留位費。

「我以為香港是公平、公正、自由、平等的地方,誰知令人大失所望」。劉同學本來已獲內地大學取錄,但為了來港求學,她不惜放棄升學機會。去年7月,她參加職訓局與內地留學中介機構合辦的招生會,會上職訓局國際學生辦事處職員強調,高級文憑課程將採用英語教學,中文只用以輔助。她說後來接受校方英語電話「面試」,對方再強調是以英語教學,又說升讀大學率高,她便滿懷希望來港求學。

四名旅遊系學生退學

劉同學稱,開學後,廣東話授課的比例,由第一學期約兩成增至第三學期高達八成,由於無法聽懂廣東話,她的功課無法跟得上,成績也由最初GPA2.8,至現時兩科不及格,GPA僅得1.05,需補交約6,000元重讀。

據知,旅遊系是非本地生退學潮「重災區」,該系共8名非本地學生,現時只餘4人苦撐,離開的4人中,有兩人對講師以廣東話教學感失望而退學;另外兩人疑因聽不懂廣東話,出現學習困難,GPA低於1而被開除。

她曾向講師查詢為何不以英語教學,但講師卻說「如果我用英語,大部份同學聽不懂。我不可能為了遷就你,讓大部份人聽不懂」,然後繼續以廣東話教學。她後來與幾位學生向國際學生辦事處投訴,惟一直無回應。

內地生:浪費我的生命

來自內地的吳同學和李同學同樣投訴職訓局招生時宣稱以英語授課,結果卻是廣東話,感到被騙。李更稱︰「VTC浪費了我的生命,誤人子弟,沒良心。」二人現時GPA僅1.4左右,8科有4科不及格,升讀大學機會渺茫,吳同學更感到精神困擾,覺得無法面對父母,每晚失眠。

職訓局發言人指,去年才首次收非本地生,課堂上有改善之處,校方會跟進及提供適切支援。教協內務副會長張文光則指摘職訓局「冇信用」,「應該退番學費並且重新用英語教過,甚至要賠償」。張文光又謂:「若職訓局認為本地學生未能適應英語教學,則應在『中文教學』同『錄取外地學生』之間二擇其一,而唔係搞到兩頭唔到岸。」他指職訓局受政府資助,教育局有權規管,指政府應調查事件。
   0    0    0    0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529
2#
發表於 13-10-13 12:20 |只看該作者
拒學粵語 難融入香港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31013/18461828






■兩名內地生投訴職訓局課程貨不對辦。


本港大專院校近年均在大量招收非本地生,部份院校亦有提供支援及適應課程。不過,也非每名內地生可適應香港的生活,有過來人坦言,部份內地生不願學習粵語、不肯融入本地文化,來港4年也不懂講一句廣東話,他坦言除了克服語言障礙外,還有接受文化差異,才可於本港開心地生活下去。

視來港讀書為跳板

現於科技大學就讀的內地生梁同學,來自中山,他平日說廣東話,故很快能與本地生融入生活。但他坦言,眼見許多來自外省及不懂廣東話的內地同學,通常有自己的生活圈子,較少與本地生相處。即使來港讀書多年,但仍堅持講普通話,「佢哋即使識得聽、識得講,都唔敢用廣東話同你溝通,亦唔會睇本地電視,部份人直頭唔想學」。他表示曾經見過有內地生視來港讀書為跳板,畢業後都會離港發展。

向本報投訴的其中一名內地同學,在投訴職訓局無視對他們「英語為主」的承諾時,並指職訓局以「中文為輔」的「中文」應為普通話,又說:「香港不是中國的一部份嗎?為何要用廣東話教學?」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88957
3#
發表於 13-10-13 13:48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Yanamami 於 13-10-13 16:44 編輯

我想答果位內地同學既問題:因為HK喺“特別行政區”,50年不變,而且座落廣東珠江口,用廣東話喺好合理。唔知他的延申問題會唔會喺:香港不是中國的一部份嗎?為甚麼不用簡體字?

Rank: 5Rank: 5


4230
4#
發表於 13-10-13 15:03 |只看該作者
職業訓練局都收內地學生????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529
5#
發表於 13-10-28 08:47 |只看該作者
英語授課招徠 七成課程講廣東話 俄學生轟詐騙 擬控告職訓局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31028/18482796



■19歲的俄羅斯籍學生Artem,批評職訓局貨不對辦,大部份課程並非英語授課。


繼10名內地生及東南亞學生集體投訴職訓局的專上課程貨不對辦,不以英語教學後,又有來自俄羅斯的學生指摘職訓局大部份課堂均以廣東話授課,即使是英語教學的課程,教師英語水平奇差,外籍學生根本完全聽不到教師的港式英語。該俄羅斯學生聲稱會退學,並揚言會控告職訓局詐騙及索償。

19歲的Artem來自俄羅斯,是職訓局屬下的香港知專設計學院產品及室內設計學系高級文憑學位二年級學生,該學位共需修讀五學期,每學期學費1.9萬港元,即花近10萬元才可讀修該課程。

去年6月,Artem來到香港就喜歡上了這個現代及多元的城市,為增進國際視野便打算來港讀書,但因他不熟悉香港的教育制度,於是上網搜尋,見到職訓局的網頁製作精美,又寫明會以英語教學,於是報讀了有關課程。「我剛來到時,參加了國際學生迎新會,會上有高年級學生已直言,這裏的老師不講英語,如果聽不懂,只能課後再提問」。Artem由那一刻開始擔心。

教師英語水平低他

憶述上第一堂課教師就用廣東話授課,他一年多內共修讀了20科課程,當中只有3科真正用英語教學,其餘課程廣東話比例高達七成。「我即場提出我聽不懂中文,但教師卻沒有足夠語文能力用英語教學,只能把幾個重要的字繙譯成英文」。更荒謬的是,即使國際學生英語流利,也必須修讀英語課程,可是有關課程只屬小學,例如把「active」轉換為「activity」。Artem說:「英語教師的英語水平並不高,有時甚至要我反過來教他們。」

由於被迫要修讀淺易的英語課程,加上大部份課程以中文教授,Artem覺得很浪費時間,於是便不再出席有關課堂。即使他交齊功課,校方最終指其5科因其出席率不足七成,評他「肥佬」。

Artem斥職訓局這種招生手法形同欺詐,「騙了我們的錢,騙了我們的時間,還騙了一個『職訓局有國際學生』的形象。管理層應為此事負責,他們沒有能力招收國際學生而濫收,竟然還邀請我回俄羅斯為職訓局宣傳」。Artem拒絕邀請,稱「絕對不會替職訓局說謊,欺騙其他國際學生」。他形容入讀職訓局是「國際學生最大錯誤」,他打算退學及控告職訓局騙詐和索償。職訓局回應稱,局方會定期聯絡非本地生及提供支援,有關事件待了解後才回應。

議員轟失禮國際大律師陸偉雄認為非本地生可控告職訓局破壞合約及索取聽不懂廣東話教學而有科目不及格的損失。他指若在取錄時職訓局表明教學語言以英語為主,惟實際教學卻以中文為主,屬違反合約,但學生需提交錄音舉證。立會議員毛孟靜嚴厲譴責職訓局亂收非本地生,指事件失禮國際,直言職訓局需向該非本地生賠償。她指若老師英語水平未如理想便不要招收非本地生。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529
6#
發表於 13-10-28 08:48 |只看該作者
教學語言混亂 員工無所適從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31028/18482798





■職訓局被指課程貨不對辦。


【特稿】

職訓局從上學年開始招收非本地學生,今學年取錄的非本地生多達69名,其中55名來自內地,14名來自海外,連同繼續升讀的非本地生,約有100人。但教學語言問題不單令非本地學生未能聽懂課程,就連局方員工亦無所適從。

招生前無諮詢教師在職訓局的網頁上,有關高級文憑課程仍寫着以英文為主要教學語言,然而,連其教學人員也不清楚應以哪種語言教授學生。本報取得一份職訓局內部電郵,有職員向局方查問,若課程同時有本地生及國際學生,高級文憑課程的教學語言應是中文還是英文?職訓局副執行幹事陳秀青電郵回覆稱,教學語言應當是英文,又強調所有非本地生在取錄時已知該政策。惟本報不斷收到非本地生的投訴,均指課堂以廣東話授課,無法聽明課堂內容。

有入職超過6年的職訓局教師向本報透露,局方一直以來並無規定教學語言,因此不少英語能力不佳的教師都會用廣東話上課,局方也知曉此舉。然而學校在招收非本地學生時並無諮詢教師,甚至教師在開學時才發現有學生聽不懂廣東話。


Rank: 5Rank: 5


3060
7#
發表於 13-10-28 22:09 |只看該作者
這可是貨不對辦!應去投訴!
香港低级教育扮高檔次!英語教學 原來是空談!根本的学生質素太差……這才是學店!誤人子弟!……更是官辦!

Rank: 7Rank: 7Rank: 7


10864
8#
發表於 13-10-28 23:01 |只看該作者
What is the Medium of Instruction in THEi, IVE and HKDI?
The medium of instruction is English and may be supplemented with Cantonese, as when and where required.

《商品說明條例》(香港法例第362章)
職訓局可能已違反"商品說明條例",可能涉及刑事.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20408
9#
發表於 13-10-28 23:45 |只看該作者
abcd0001 發表於 13-10-28 22:09
這可是貨不對辦!應去投訴!
香港低级教育扮高檔次!英語教學 原來是空談!根本的学生質素太差……這才是學 ...
真有其事,應該去消委會投訴!
城大學生讀粵語班,變雙語班應該投訴!

點評

snoopy008  絕對贊成! 明明講明係粵語教學, 冇理由要遷就果d唔識聽粵語既學生.
學校要遵守自己定既條文.  發表於 13-10-29 09:37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5Rank: 5


3060
10#
發表於 13-10-29 09:55 |只看該作者
ANChan59 發表於 13-10-28 23:45
真有其事,應該去消委會投訴!
城大學生讀粵語班,變雙語班應該投訴!
真有其事,應該去消委會投訴!............IVE
城大學生讀粵語班,變雙語班應該投訴!..........學生

IVE 是 貨不對辦
城大學生 是自巳買錯戲票!去看英文版的 Harry Porter 要求有國語配音!

IVE 是有牌學店 連基本教學語言也有問題!那教學質數更令人懷疑!更重要是官辦!那民辦的....

城大學生 是基本強国人的財大气粗、自以為是!品德問題,丙一下便是。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20408
11#
發表於 13-10-29 10:10 |只看該作者
回復 abcd0001 的帖子

不論學生或機構,有真慿實據應該投訴。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5Rank: 5


2119
12#
發表於 13-10-29 15:08 |只看該作者
回復 abcd0001 的帖子

"城大學生讀粵語班,變雙語班應該投訴!"

ANChan59 的意思應該是叫那些被迫聽雙語的學生去投訴, 那些買錯戲票兼自大的人是咎由自取!

Rank: 5Rank: 5


3060
13#
發表於 13-10-29 15:27 |只看該作者
snoopy008 發表於 13-10-29 15:08
回復 abcd0001 的帖子

"城大學生讀粵語班,變雙語班應該投訴!"

這也對!不能投訴 學生白痴。"發難查"是找着數的方式, 只可看低;不應歧視!

只可投訴學校無知 百般蓬迎 老細。毫無原則、校規、操守可言!損害其他同學的權益!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20408
14#
發表於 13-10-29 16:23 |只看該作者
snoopy008 發表於 13-10-29 15:08
回復 abcd0001 的帖子

"城大學生讀粵語班,變雙語班應該投訴!"

Thanks for clarification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529
15#
發表於 13-10-30 11:34 |只看該作者
批知專教學「欠英」 俄羅斯生稱索償

http://paper.wenweipo.com/2013/10/30/ED1310300010.htm


 職業訓練局轄下專業教育學院(IVE)及香港知專設計學院(HKDI)的高級文憑課程去年取錄首批非本地學生,近日被有關學生投訴欠缺英語教學支援,課堂多以粵語或「港式英語」教學,有來自俄羅斯的學生感難以學習,最終卻因出席率不足導致多科「肥佬」,批評職訓局在招生時涉欺騙,揚言會退學及索償。職訓局昨回應指,過去一年已為非本地生提供課餘額外輔導及補課,協助其跟上學習進度,並為逾500名老師提升老師英語授課技巧,支援其需要。

 有就讀知專設計學院產品及室內設計學系高級文憑、來自俄羅斯的學生近日向傳媒投訴,指課程宣傳強調英語教學,但他所選讀的20科課堂,僅3科以英語教學,其餘課程廣東話教學比例達七成,由於聽不明白老師的粵語及港式英語,令他無法上課。他並正打算退學及計劃向校方索償。

選讀20科僅3科英語教學

 職訓局回應稱,所屬院校非本地學生均是與港生一同上課,主要以英文授課或輔以中文解釋,校方亦有為非本地學生提供課餘額外輔導及補課,及跟進相關問題;至於師資方面,院校並有定期提供在職培訓,提升老師英語授課技巧,至今逾500人曾受訓。


Rank: 7Rank: 7Rank: 7


10864
16#
發表於 13-10-30 16:44 |只看該作者
//職訓局回應稱,所屬院校非本地學生均是與港生一同上課,主要以英文授課或輔以中文解釋,校方亦有為非本地學生提供課餘額外輔導及補課,及跟進相關問題;

可能講師用「港式英語」授課並輔以中文解釋, 但俄羅斯仔聽唔明, 以為講師全用廣東話教學.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20408
17#
發表於 13-10-31 10:07 |只看該作者
回復 cow 的帖子

有趣的推論!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529
18#
發表於 13-11-5 08:33 |只看該作者
英文教學「貨不對辦」指控(黎德怡)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31105/18493964





■上月,職訓局遭十個外地學生投訴,指其用廣東話教本應用英文教的課程。


職業訓練局遭十個外地學生集體投訴,指其課程貨不對辦。據講職訓局招生時聲稱以英語教學為主,並以中文作輔助,惟開學後講師多數以廣東話授課,令他們跟不上課程,有的考試不及格得花錢補考,其他則退學或被開除,於是要求校方賠償及道歉。

職訓局這次失當,是否如學生甚至教協內務副會長張文光所言,是蓄意欺騙,還是僅僅配套不足?因為《2012年商品說明(不良營商手法)(修訂)條例》不久之前才生效,筆者儘管根據新法例去分析是次情況。

2013年7月始執行的法例,相比舊法不同地方是舊法中所謂「商品」只包括產品,以及銷售產品有關活動,而新法針對的還有商業性服務。新法例更新增了五種「不良營商手法」,其中一種叫「誤導性遺漏」:如「遺漏或隱藏了重要資料」,或「以不明確、難以理解、含糊或不適時的方式提供重要資料」等等,令消費者作出某項交易決定,便屬於犯法。

新法執行後,眾多商家為其產品和服務換上的新廣告,明顯比原來的保守謹慎。例如很多美容連鎖店和護膚品,本來極誇張地指出療程或產品可以在短時間內消除皺紋,現在最多說「減淡皺紋」,有的為安全起見,更強調產品或療程功效都是因人而異。

原來日常最常見犯上「誤導性遺漏」的例子,是超級市場為產品標價的手法,將所謂「特價」貨品旁邊,列出高很多的所謂「原價」,問題是售賣「特價」貨之前,往往沒有將貨品以「原價」出售,顧客只見兩個價格差別大,誤以為「特價」貨真的很便宜,於是便買多了。現在大多超市以「標準價」代替「原價」,然而甚麼是「標準」﹖顧客可能依然以為「特價」貨超便宜,於是買很多,不過既然換了字眼,便講不上犯法了。

美國過往曾經有學生/畢業生,就其學校誇大就業率來吸引申請人入讀,集體提出訴訟後勝訴,基於授課語言和考試結果去投訴的,筆者未有聽聞,大概是香港獨有環境才會衍生出來的情況。職訓局廣告是否犯上「誤導性遺漏」?我看未至這麼嚴重,而且即使實質犯上了,投訴也難得直。

首先,廣告並無非說課程完全以英文進行。而廣告提到「中文」,亦無指明是普通話還是廣東話。既然粵語是香港法定語言之一,港人日常所用的也是廣東話,學生就不可單憑猜想或依照自己一套邏輯,去認定職訓局課程會以英文和普通話進行──即使學校以英文和普通話推廣課程,這些猜想或推斷都不合理。

投訴還指出,課程用大量中文授課與廣告不符,這個投訴表面有道理。然而根據報章,學生亦承認2012年第一個學期課堂上,老師還是用8成英文2成中文,到了第二個學期,用多了中文和少了英文,本學期才變成8成中文2成英文。換言之,授課形式本來很符合廣告,據老師解釋,後來發現大部份學生聽不明英文,才改變方法,越來越多講中文。筆者認為,假設教材(例如教科書和上課時派發的筆記)本身全部是英文(或最多在一些深奧名稱後輔加中文解釋),那麼中英混雜的講解中,究竟用多少英文,課程仍勉強稱得上以英文為主中文為輔,其實頗難去界定──情況就如美容商堅稱其產品可以「有助減去大部份皺紋」,對於何謂「大部份」很難去定準則,結果只減了少部份皺紋,用家也很難去投訴。

有讀者指出,外地生既然決心來香港,便有必要學習廣東話。當然,是否可以在數月內便適應廣東話環境,便因人而異了。然而,學生的態度還有其他令人質疑地方:學習關係是互動的,學校配套不足,固然對學生有虧欠,不過學生除了投訴聽不明廣東話講解外,不是應該用更主動方法去補救嗎?假設課程教材,由教科書到筆記都是用英文的,一個勤力進取的學生,至少可以利用那些教材做依據,邊翻查字典邊去溫習,然後跟其他同樣聽不明廣東話的同學,每星期都相約於課堂後以英文向老師請教不明白的地方。平時上課態度消極,待測驗甚至考試不及格才去投訴,不是負責任的做法。希望大專院校要認真了解外來學生需要和因應情理去作出配合,但與此同時也應堅守自己認為正確的立場。


黎德怡
美國執業律師、專欄作家



Rank: 7Rank: 7Rank: 7


10864
19#
發表於 13-11-5 10:24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cow 於 13-11-5 10:29 編輯

Q9. 香港專業教育學院(IVE)/香港知專設計學院(HKDI)的授課語言是甚麼?
A9. IVE/HKDI 中六以上程度課程的授課語言一般為英語(輔以中文)。
The medium of instruction is English and may be supplemented with Cantonese, as when and where required.

//學生亦承認2012年第一個學期課堂上,老師還是用8成英文2成中文,到了第二個學期,用多了中文和少了英文,本學期才變成8成中文2成英文。
//那麼中英混雜的講解中,究竟用多少英文,課程仍勉強稱得上以英文為主中文為輔,其實頗難去界定

只要有一堂課用中文多過英文, 已經不符說明"The medium of instruction is English".
"The medium of instruction is English and may be supplemented with Cantonese, as when and where required."
每一課堂一定要符合"The medium of instruction is English"和"may be supplemented with Cantonese, as when and where required." "may be supplemented with Cantonese, as when and where required."可以不須理會. 但"The medium of instruction is English"一定要符合.

Rank: 5Rank: 5


2282
20#
發表於 13-11-6 09:31 |只看該作者
I would guess that the main problem is instructors/teachers' English proficiency may not reached the required standard.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