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線時間
- 19 小時
- 最後登錄
- 19-10-17
- 國民生產力
- 0
- 附加生產力
- 1183
- 貢獻生產力
- 0
- 註冊時間
- 13-10-10
- 閱讀權限
- 10
- 帖子
- 236
- 主題
- 235
- 精華
- 0
- 積分
- 1419
- UID
- 1345552
   
|

作者:BK Milk
「廣東話係文化的一部分,有些事只能用廣東話表達。」高中學生Andrea說,她與另外兩名高中生Tom和Cindy早前參與救助兒童會的「兒童交換書信計劃」,與其他地區青少年交流生活點滴。
談到中文書寫,不少人以為在普教中環境下成長的孩子寫作能力較佳,縱然許多研究報告證實事實並非如此。今天與三位小學或初中階段接受過普教中教育的高中生對談,了解學生們如何想。
受過六年普教中教育的Tom回想剛升上中學時頗為困惑,有時看著中文字卻無法用廣東話讀出來,「小學時習慣用普通話來朗讀課文,上到中一後常常會讀了文字的普通話音,有些比較深澀的字,我甚至只會普通話不會廣東話。」
而小學採用普教中的Cindy亦遇到同樣情況,除了不知道大部份文字的粵音外,亦因為慣了用普通話背詩詞,讀音太過根深柢箇,而無法轉換廣東話來唸詩。
面對學習語言的轉換,二人整整花了一年才能適應,糾正普粵混淆的問題。他們現時日常溝通和思考均用廣東話,但由於普通話根基打得不錯,所以作為第二語言來使用絕無問題。
至於小學以粵教中學習、初中接受普教中教育的Andrea平時亦習慣以廣東話思考,她不認為廣東話有礙寫作,傾偈時用口語、寫作時用書面語,並不會有多大困難。
問到三位年青人較喜歡哪一種語言,三人異口同聲選擇廣東話。
「廣東話係我母語,有親切感。語言係要學要識溝通,但亦應該保留自己的母語,就像我們學英文,但不會將英文當做母語。」Cindy說。
Andrea續說:「用廣東話更易表達自己,有些事只能用廣東話表達。而且語言係文化一部分, 用其他語言就會失去本身文化。」
身為00後的Tom聽罷,數出了一大堆在今天難免有點「過時」的廣東話歇後語:「死雞撐飯蓋、水魚……這是母語的魅力!」
即到親子語睇更多育兒/教育資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