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集團
集團品牌
presslogic-logo
廣告查詢
工作機會
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真正贏在起跑線(黃麗君)
發新帖
查看: 637|回覆: 4
go

真正贏在起跑線(黃麗君) [複製鏈接]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7504
1#
發表於 16-7-14 10:47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打印



        一年一度的中學文憑試昨日放榜,是全年最殘酷的一天,有人歡喜有人愁。

  今年,傳媒焦點仍在5**狀元,大家都在數星星,但對一些家長和學校而言,今年只有四人考獲七科5**的頂尖成績,比去年有十一人的數字大幅下降,另外還有十九人考獲六科5**,但這張文憑試成績表,比起一周前放榜的國際文憑大學預科課程(簡稱IB)的考試成績表,差了一大截。

改變學校和家長心態

  今年香港考獲滿分四十五分的IB狀元有十八人,考獲四十四分的學生數以十計,IB培訓更多狀元的想法,相信會愈來愈深入家長的腦袋,未來家長追捧IB課程的風氣相信將會有增無減。

  一般人的印象,本地文憑試重操練,IB課程的操練成份較輕,但事實是讀IB課程也可以有操練情況,視乎學校如何教IB。有些在本地學校用教文憑試的方法教IB,結果,學生也擺脫不了成為讀書機器的噩夢。

  要學生不成為操練機器、讀書機器,部份學校和家長的心態要改變。學校追求出產狀元,家長希望子女成為狀元,結果追求考試成為滿分狀元變成唯一的考試目標,因此無論是讀文憑試或是IB課程,都少不了日以繼夜做功課和溫習的部份,這種學習方式,有何樂趣可言?

讓孩子享受學習

  事實上,要考入國際和本地名牌大學,並不需要滿分才可獲取錄。牛津、劍橋、哈佛、耶魯、港大、中大,每年收幾多個滿分狀元?醫學院、法學院、商學院、工程學院有幾多個滿分狀元?能夠在IB考獲得四十分以上,在文憑試考得六科5*和5**成績的學生已為尖子,何苦要為滿分而逼得要做讀書機器?

  真正要孩子贏在起跑線,不應是讓他們成為操練機器,而是要讓他們懂得享受學習,他們才能終身受用!



黃麗君


   1    0    0    0

Rank: 4


639
2#
發表於 16-7-14 11:32 |只看該作者

回覆:真正贏在起跑線(黃麗君)

1)部份認同:
如果你洞察到小朋友無攞滿分既資質或能力,其實夠入大學就夠,唔駛操到盡。就算連入大學既資質和能力都無,根據小朋友的興趣和潛能,發展其它野叻都能夠成功。例如,佢可能乜都唔鍾意,但對車好有興趣,咪比佢學整車,大個開車房做老闆囉。
2)部份唔認同:
學習和操練唔一定無樂趣,唔好先入為主。家長覺得無樂趣,小朋友都好大機會都覺得無樂趣,所以身教好緊要。有無樂趣在乎心態,在乎動機。例如,一個小朋友鍾意打機,日以繼夜都好有樂趣。



Rank: 4


639
3#
發表於 16-7-14 11:39 |只看該作者

回覆:真正贏在起跑線(黃麗君)

部份唔認同:
2)要做所謂「考試機器」都唔容易。呢個社會太多似是而非既講法。「操練必錯」是錯的,你學乜都要花時間,操練其實係學習的其中一個過程,等於你打波唔操體能技術射波準確度點掂?「求學不是求分數」是對的,但大家誤了「學」,呢個「學」係講終身學習,唔係講考試,考試必然係求分數,呢個係事實。如果考試唔係求分數,根本係邏輯上都唔成立,咁考黎做乜?



Rank: 4


639
4#
發表於 16-7-14 11:51 |只看該作者

回覆:真正贏在起跑線(黃麗君)

所以政府宣傳句「求學不是求分數」有聯無講,就係「考試必然求分數」。



點評

ilyrd  agree all your above  發表於 16-7-14 13:40

Rank: 4


639
5#
發表於 16-7-14 12:05 |只看該作者

回覆:真正贏在起跑線(黃麗君)

龍應台講過以下一段故事,我認同。
龍應台大仔對龍曾經講過:「你和爸爸都係博士,我唔會超越到你地。我根本唔知學習為乜?」龍應台當然答唔出,過後認真思索學習的意義,佢寫信回答個仔,大意如下:「人生有好多唔同目標、抱負和興趣,這些都需要有時間有資源去做。想你學習成績好,其實係想你有得選擇一份受人尊重的工作,有餘暇有能力去發展你人生其餘的方面,唔需要每天為錢營營伇伇,做個除了錢外,無靈魂的人。」其實我地要求個仔有好成績,要求佢搵到錢,好成績和錢只係工具手,好成績和錢都係想令佢有得選擇,選擇自己想過的人生。



點評

himching    發表於 16-7-15 14:20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