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線時間
- 312 小時
- 最後登錄
- 25-9-12
- 國民生產力
- 3639
- 附加生產力
- 46057
- 貢獻生產力
- 0
- 註冊時間
- 07-11-25
- 閱讀權限
- 10
- 帖子
- 27808
- 主題
- 12607
- 精華
- 0
- 積分
- 77504
- UID
- 168291
   
|

一年一度的中學文憑試昨日放榜,是全年最殘酷的一天,有人歡喜有人愁。
今年,傳媒焦點仍在5**狀元,大家都在數星星,但對一些家長和學校而言,今年只有四人考獲七科5**的頂尖成績,比去年有十一人的數字大幅下降,另外還有十九人考獲六科5**,但這張文憑試成績表,比起一周前放榜的國際文憑大學預科課程(簡稱IB)的考試成績表,差了一大截。
改變學校和家長心態
今年香港考獲滿分四十五分的IB狀元有十八人,考獲四十四分的學生數以十計,IB培訓更多狀元的想法,相信會愈來愈深入家長的腦袋,未來家長追捧IB課程的風氣相信將會有增無減。
一般人的印象,本地文憑試重操練,IB課程的操練成份較輕,但事實是讀IB課程也可以有操練情況,視乎學校如何教IB。有些在本地學校用教文憑試的方法教IB,結果,學生也擺脫不了成為讀書機器的噩夢。
要學生不成為操練機器、讀書機器,部份學校和家長的心態要改變。學校追求出產狀元,家長希望子女成為狀元,結果追求考試成為滿分狀元變成唯一的考試目標,因此無論是讀文憑試或是IB課程,都少不了日以繼夜做功課和溫習的部份,這種學習方式,有何樂趣可言?
讓孩子享受學習
事實上,要考入國際和本地名牌大學,並不需要滿分才可獲取錄。牛津、劍橋、哈佛、耶魯、港大、中大,每年收幾多個滿分狀元?醫學院、法學院、商學院、工程學院有幾多個滿分狀元?能夠在IB考獲得四十分以上,在文憑試考得六科5*和5**成績的學生已為尖子,何苦要為滿分而逼得要做讀書機器?
真正要孩子贏在起跑線,不應是讓他們成為操練機器,而是要讓他們懂得享受學習,他們才能終身受用!
黃麗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