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線時間312 小時 最後登錄25-10-31 國民生產力3649  附加生產力46069  貢獻生產力0  註冊時間07-11-25 閱讀權限10 帖子27811 主題12608 精華0 積分77529 UID168291 
 
    
 
 | 
| (星島日報報道)網絡社交平台發展一日千里,衍生出網絡公審、網絡欺凌等問題。一項針對中學生的調查發現,約百分之八受訪中學生曾進行網絡欺凌,當中有七成一人與被欺凌者是同學關係。有學生更指身邊曾有同學成為網絡欺凌對象,曾打算自殺。 
 由六十名中學生組成的「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青年使者」,在六至七月其間,向二百五十一名中一至中六生進行問卷調查,以了解青年人對網絡欺凌,即張貼令被欺凌者尷尬的圖片、擅自公開被欺凌者個人資料等的看法。結果發現,所有受訪者均曾接觸網絡欺凌。在可選取多於一個項目下,約百分之八受訪者直認自己是欺凌者,近九成人認為自己是旁觀者,被欺凌者則佔約一成。調查又發現,有七成一欺凌者指與被欺凌者是同學關係。升讀中四的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青年使者羅麗欣表示,校內曾發生網絡欺凌。她指學校去年舉行開放日,班上有一名女同學被老師推選成為領袖,統籌設計攤位等工作,惹起部分同學不滿,「有人在社交平台上指『某人不適合作領袖』,獲得逾一半同班同學『讚好』」。
 
 羅麗欣續稱,被欺凌的女同學因不堪壓力,在學校企圖跳樓自殺,「最後雖獲阻止,欺凌者亦有道歉,但該名女同學需接受社工輔導」。她認為,青年人遇到網絡欺凌時,即使只是分享、轉載、對相關資訊「讚好」等,亦會加深對被欺凌者的傷害。另外,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青年使者下月會舉行街頭活動,包括邀請市民將擺出「停止」手勢的照片上載至社交網絡等,寓言停止及遏止網絡欺凌行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