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線時間1514 小時 最後登錄25-9-11 國民生產力431  附加生產力11857  貢獻生產力0  註冊時間07-2-27 閱讀權限10 帖子1187 主題42 精華0 積分13475 UID126144 
 
   
 
 | 
| 教育局長吳克儉要求全港使用學券的幼稚園採取新的收生措施,網上無限派表,一人一位註冊,希望藉此避免出現家長通宵排隊取表格,以及一個學童預留多個學位的問題。我完全相信新政策的出發點是好的,但希望吳克儉局長能夠向幼稚園的校長和老師們示範「無限派表」現實上如何操作。 只有50個學額和一、兩個行政人員的幼稚園,假如派出了2000張表格,如何選擇收錄那些申請者?如何向落選的學生家長解釋?
 
 
 吳局長與幼稚園業界代表會晤時說,幼園收生不一定要逐一面見申請學童,只要事前列出甄選的準則便可以。吳局長未能解答的疑問有三個:
 
 
 一、過去幼稚園按自身學額數目和往年申請人數,訂出一個幼園認為合理可行的派表格數目,有需要時加印加派,例如50個學額的幼園可能派100至400張表格,無限派表是否必要?如果只是想避免家長排隊,派籌是否也可以達到目的?
 
 
 二、無限派表意味家長可以輕易多拿幾張表格,多申請幾家幼稚園,知道那幾家願意取錄後,才選擇向那一家交學券註冊,學校收到的申請表格數目和相應的收生行政工作很可能大幅增加,規模較小的幼稚園如何應付?
 
 
 三、就算不用逐一面試,怎樣訂出一套既容許學校保留一定收生酌情權,又能讓落選家長覺得公平合理的收生準則?教育局可否提出切實可行的操作細則作為示範?
 
 
 過去政府推出新的政策措施,必然先考慮現實上的可行性,政務官們撰寫政策文件時,都曉得「可行性研究」(feasibility study)是極重要的一環,必須向立法會和公眾說明新政策切實可行,政策文件才算合格。為什麼現在新政策出台會是口號先行,可行性欠奉?幼稚園無限派表如是,旅客人數評估從5000萬增至1億亦如是。當一個政府不再重視現實可行性的時候,「撼頭埋牆」的事情就會一再發生。(即時新聞)
 
 
 http://inews.mingpao.com/htm/INews/20140206/gb41501a.ht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