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線時間
 - 212 小時 
 - 最後登錄
 - 21-10-22 
 - 國民生產力
 - 0  
 - 附加生產力
 - 2661  
 - 貢獻生產力
 - 0  
 - 註冊時間
 - 12-12-4 
 - 閱讀權限
 - 10 
 - 帖子
 - 418 
 - 主題
 - 36 
 - 精華
 - 0 
 - 積分
 - 3079 
 - UID
 - 1077764 
  
 
 
 
   
 
 | 
 本帖最後由 andyng2014 於 12-12-4 18:19 編輯  
 
國民教育      
 
魏明瑤        培正中學    中一  
 
「撤回!撤回!」 
 
我也曾在現場──政府總部喊過這句口號。 
 
「國民教育」,這段時間在香港閙得沸沸揚揚,我們聽得最多的並不是「支持國教」,而是質疑和反對。 
 
國教本身是好的、正常的,最終卻要淪落到幾十萬人出來反它,政府被迫擱置,這是多麼的諷刺,難道就因為一本《中國模式》指引書所造成?不可否認,這本書確實起了引爆的作用,讓所有的人來關注「國民教育」這個議題。 
 
愛國,我的理解──是愛人民、愛祖國的河山、愛祖國的民族、愛祖國的文化和歷史,而絕對不是愛那一個黨,愛那一個領導。中國文化、歷史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中國是以禮立邦國家,素有「禮儀之邦」的稱號,為什麼我要強調「以前」呢?只要你看看《禮記》:「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人有禮則安,無禮則危。故曰:禮者不可不學也。夫禮者,自卑而尊人。雖負販者,必有尊也,而況富貴乎?富貴而知好禮,則不驕不淫;貧賤而知好禮,則志不懾。」 
 
國教不等於頌黨 
 
這些經典的文章及傳統讓人能領會做人的道理。那現今的中國呢?哪裏能找到「禮儀之邦」的痕迹?我們耳濡目染的只有中國如何強大,是如何的有錢,人們的價值觀是多麼的不堪,而毒食物、毒奶粉、豆腐渣工程、貪官污吏……充斥着整個國家,更不用提精神層面的東西,例如守法、公義、人權等等,如果說「國民教育」只是為當今中國的當權者歌功頌德,那就是洗腦,更是荒謬,絕對的可恥。 
 
有時候我真的不明白,「國民教育」為什麼捨近求遠?把簡單的東西變成複雜化呢?為什麼不從中國文化、歷史上來進行國教呢?常言道:「沒有根,何來國?」 
 
深入學習歷史,除了讓人博古通今,最重要的是能培養分辨是非的能力,可以懂得去思考、反思、批判。歷史更像一面鏡子,時刻警醒我們前車之鑑。 
 
歷史是真實的,有好有壞,絕對不需要「加工」,更不要因為有目的而斷章取義,報喜不報憂,甚至是篡改。 
 
我覺得國民教育的內容才是要經過深思熟慮的,我希望特區政府汲取這次教訓,這也是以史為鑑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