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線時間
- 49 小時
- 最後登錄
- 22-1-13
- 國民生產力
- 11
- 附加生產力
- 1007
- 貢獻生產力
- 0
- 註冊時間
- 08-7-2
- 閱讀權限
- 10
- 帖子
- 416
- 主題
- 29
- 精華
- 0
- 積分
- 1434
- UID
- 211861
 
|
【太陽報 報訊】17.1.2008
本港有五萬名弱聽人士,助聽器有助他們與外界溝通。若助聽器的耳模老化或尺寸不合,聲音無法傳入耳朵,會出現「VV聲」漏聲情況,甚至令耳道發炎,更會影響弱聽兒童的語言發展。有聽力學家指嬰兒及幼童耳朵長大得快,兩至三個月便需要更換,但政府對弱聽人士支援不足,教育局學童助聽器外判服務質素更良莠不齊,以致近半年因後遺症求助的個案急增。
聽力學家甘炳基指出,因感音神經受損或退化引致的弱聽個案,大部分需佩戴助聽器。本港約有五萬名弱聽人士須佩戴助聽器,公私營市場合共處理約三萬宗個案,其餘二萬人未有求醫或自行購買並非度身訂造的助聽器。他指耳模負責將助聽器接收的聲音傳入耳朵,矽膠等製造物料會老化或變硬,故須定期按耳朵大小再訂造。成人每一至兩年更換一次,嬰兒及幼童可能兩至三個月便要更換,到五、六歲時可九個月換一次。耳模過緊會令耳道疼痛、流血及發炎,耳模過鬆則會令助聽器「漏聲」。
教局外判服務質素參差
他稱近半年接獲因耳模問題求助的個案急升,因醫管局將配耳模費用由四十元加至一百六十元,令不少患者改為自行購買,而教育局未能有效監管學童耳模外判服務的質素,例如部分聽力中心職員將耳模推得過入,令使用者耳道破損及劇痛,曾有家長要抱子女到急症室取出耳模。峰力聽覺中心由上月起至今年三月三十一日,分別以二十及四十元替佩戴助聽器學童及成人更換耳模,計劃不設名額,但每人限造一次,查詢電話2311 2828。
[ 本帖最後由 icanhear 於 09-2-8 16:12 編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