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選科選校 請教選科揀ICT
查看: 52630|回覆: 24
go

請教選科揀ICT [複製鏈接]

Rank: 5Rank: 5

醒目開學勳章


4647
1#
發表於 23-5-22 23:22 |只看該作者 |正序瀏覽 |打印
本帖最後由 k1123a 於 23-5-23 17:05 編輯

ICT2022年轉左新syllabus,其實多唔多人揀呢科讀同會唔會因為轉左syllabus而難考左呢?

   4    0    0    0

Rank: 3Rank: 3


242
25#
發表於 24-5-4 13:53 |只看該作者
k1123a 發表於 24-5-4 01:26
有修讀
中三學左基本,到中四課程再深入D
但ICT著重概念

本帖最後由 咪咪cat 於 24-5-9 21:31 編輯

Thanks

Rank: 5Rank: 5


3795
24#
發表於 24-5-4 13:02 |只看該作者
goodjob123 發表於 23-6-1 13:47
回覆 k1123a 的帖子

我個都係想選ICT, 但真係唔明係一科真係比較少人選, 係對將來/ 考大學無用? ...

我見中大有闗電腦的科目,computer  science & Engg, Fin Tech等,ICT/DAT和Phy Chem Bio 一樣加乘1.5,但M1/M2就乘1.75,除非好有興趣/把握高分,否則又未必要咁早定左方向

Rank: 5Rank: 5

醒目開學勳章


4647
23#
發表於 24-5-4 01:26 |只看該作者
咪咪cat 發表於 24-5-3 12:28
請問最終有冇揀ICT讀? 課程會唔會比中三難好多?

有修讀
中三學左基本,到中四課程再深入D
但ICT著重概念

Rank: 3Rank: 3


242
22#
發表於 24-5-3 12:28 |只看該作者
k1123a 發表於 23-5-22 23:22
ICT2022年轉左新syllabus,其實多唔多人揀呢科讀同會唔會因為轉左syllabus而難考左呢?

...

請問最終有冇揀ICT讀? 課程會唔會比中三難好多?

Rank: 7Rank: 7Rank: 7


11391
21#
發表於 23-7-12 08:31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stillgood20 於 23-7-12 08:39 編輯

https://youtu.be/T6wcBkQsH6Y

兩天前剛看到一個新視頻.

給大家分享.

片較長.多分段.18:00後才講有關法律+Al.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19042
20#
發表於 23-7-7 15:16 |只看該作者
stillgood20 發表於 23-7-7 14:26
首先, 我想講:- 任何系統, 都有不同的”特性”. IB是國際系統, 主要是自費及擁有較高質素教育機構(同學)才 ...

我没有用系统来描述教育,我只是讲学制。事实冇你讲到咁複杂。我只是强调重文轻理的錯誤学制。

我讲男生数理较强係泛指,不是讲top 1%。

我不会用淘宝/淘金,我认为是分流,如果分为三类,三类都应该有后逐培养,不是只照顾个别尖中尖。

我讲补底係建基於多元智能,你誤解了。我讲专才及通才,你自己用全才,可以走錯路线。

你高估了ChatBPT,产生问题会比助力更严重,更危险。

你太跳跃式,很难明白你的真实想法!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7Rank: 7Rank: 7


11391
19#
發表於 23-7-7 14:26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stillgood20 於 23-7-7 14:28 編輯
ANChan59 發表於 23-7-6 14:02
Take your time.

首先, 我想講:-

任何系統, 都有不同的”特性”.

IB是國際系統, 主要是自費及擁有較高質素教育機構(同學)才可施行….. 所以, 系統本身有著一些條件.

如果, 某一些條件有誤差, 系統發揮的效益便不理想.

所以, 回顧一些系統問題, 去比較一些系統問題. 背景因素, 有絕對影響.

---

系統的建立(不管是教育系統,…所有系統), 都有人的存在.

DSE的問題, 說明建構系統的教育專業人仕的”理念”.
(Youtube
, 我看過一些新加坡李顯龍對新加坡教育的理念)

建立系統的人, 有多少能力高膽遠足?

---

系統都cover不了所有用者需要, 還要面對社會和科技的改變.

---

返回數理能力高同學的問題.


你和令CEO都是專家. 對同學們的特質, 有相當認識.


相反, 教育界(中學範圍)夠竟有多少人,有這觀察和分析能力? 在眾多的用者(同學), 有多少比例? 數理尖子, 異於常人, 1% or 0.1% 的比率也未必有?


所以, 孩子的教育系統要成功, 家長是至關鍵. 因為, 老師/學校/教育系統沒法完善去處理”特別情況”.


而小比例, 升級/分頖之下(大學分科), 小的比例改變,
當越升級的過程中, 個人能力和表現, 更明顯.


在我細囝整個教育過程當中, 就是面對種種問題.

(又特別出奇的一件事, 當年沒有讓我囝考M2, 卻成了課程發展主任)

以上說, 設定系統的人, 可能並不知道系統的Bug. 或者Bug的影響. 或者, 改善方案.

或許, 有機會, 我可以去給他們解釋一下.

作為教育工作者(中學), 公開考試成績, 入大學率, 以至入神科學生人數…
是主要成績數據和學校能力.

---

其實, 問題現今已經不同了.


不管, DSE, IB, 或者其他教育系統.

全球, 智能化, 知識化, 速度在更新.

數理的需要, 連速度都提升和改變.
(p.s.
人才已經是普通生物了, 而培養天才, , 把人才培養是高級專才, 才是目標)


現在, 學校仍然在”玩”, 分數就代表能力. 數理的內容, 思考方法,有沒有更新.

兩年前, 我跟亞囝講量子電腦. 並不是技術問題.

而是, 邏輯思維, (連電腦系統), 結構也改變了.

---

另外, 有兩點.


淘寶, 不管怎樣的人, 需要經過: 淘金一般, 在一盤沙,淘出金子.

所以, 中學系統, 只是一個過度. 人生漫漫長路. 淘出什麼結果. 本質十分重要.

我假設:
本質越強, 每次淘汰, 分辨率便更高. “所以, 加強本身質量, 去面對淘汰, 是一種”方案”)


第二個問題, 是補缺問題.

我自己理念. 既要矛, 又要盾. 不是容易.

(所以, 我曾提出IQ130+積優. 矛盾的特性都存在, 也是專業人仕的最理想特質, 也是學校最愛的)

究竟, 是拔尖, 還是補底, 沒有必然的效益.

---


以上說, 科技發展.


ChatGPT 出現, 一般語文能力已經被取代了.

所以, 要問, 教育系統, 要多關注這問題.

(國內教育系統和年青人失業率高, 其一因素, 是”錯配”,
香港現在不明顯, 只是工作人口流失.)


問題來了, 我所謂的”全才”, 他們的其中語文優勝, ChatGPT之下, 其實正在弱化.

, 數理能力的高”, 卻在天花板之下.


(最後, 我的想法, 並不是人人接受. 也可能是, 我個人偏見.)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19042
18#
發表於 23-7-6 14:02 |只看該作者
stillgood20 發表於 23-7-6 13:51
這裡有好幾個有趣問題.我思考一下.稍後,再分享我的理解.

Take your time.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7Rank: 7Rank: 7


11391
17#
發表於 23-7-6 13:51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stillgood20 於 23-7-6 13:52 編輯
ANChan59 發表於 23-7-6 10:48
整個高中課程設計是四不像,偏文輕理,暗地裏就女生多於男生。

香港一向男生數理邏輯思維強,現在逼很多 ...

這裡有好幾個有趣問題.我思考一下.稍後,再分享我的理解.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19042
16#
發表於 23-7-6 10:48 |只看該作者
stillgood20 發表於 23-7-5 10:01
我想補充一點;-
考試, 入大學. 選擇以"全才"為首.

整個高中課程設計是四不像,偏文輕理,暗地裏就女生多於男生。

香港一向男生數理邏輯思維強,現在逼很多語文弱的學生化很多時間在中英文,及之前嘅通通唔識,相對較少時間在數理,M 1 M2的安排更是錯誤的決定。差不多整代在弱化中。現在才知道癩嘢,遲咗啦。

專才通才之前你另外有講過,當時忙,我冇回應你的睇法,我今次講講自己嘅睇法及做法。

自己從小知道兒子是數學資優,l Q成績唔錯是起點。CEO有幸接觸多元智能,我們就開始了解。到遇見臨床心理學家,她令我們開竅。

強項係要繼續,但弱項也不能讓它惡化,要進步到一個地步,不會拖跨強項。就等於web chart,在幾個多(emoji)多元智能方向都不會出現太差的情況。部份人認為是通才,也可以解讀為另類補底,心態不同,結果也不一樣。

香港大學收生冇辦法啦,一定求學只係求分數,正如你所講嘅高分入學,但主修可能係另一回事,特別係電腦及科技領域。勁果班在公開考試成績睇唔出都唔出奇,到爆seed,就係神嘅級別。阿仔所講,個腦唔知係乜嘢構造。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7Rank: 7Rank: 7


11391
15#
發表於 23-7-5 10:01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stillgood20 於 23-7-5 10:14 編輯
洋蔥頭媽咪 發表於 23-6-29 18:39
香港的確走了不少 IT 人才,而家唔少公司都請緊,工作機會亦算多,就以我公司為例(金融業),過去時段IT部 ...

我想補充一點;-
考試, 入大學. 選擇以"全才"為首.

醫護/律師/專業, 收生是整體成績好.

但, 所謂整體成績好, 並不代表某一些科目有超高水平.

往往, 男生對數理能力較好, 興趣較濃. 無形中, 一些學生弱化了語文能力(成績).

就我細囝, 中一開學, 我只問了一句: 要是想做醫生/律師, 必須自始加強語文能力.

否則, 是是但但讀就得. 喜歡怎樣便怎樣? 中學/大學只是過程. 入社會工作, 自會產生工作能力.

---

在選修IT相关科目.  科目成績的表現. 並不是需要全面/全才.

---

曾經,有位台灣女KOL, 原本去美國讀醫, 後來, 聽人家說IT較"先進".
放棄讀醫, 改修IT.
畢業也可進入美國大形科技公司工作.
不過, 很明顯, 她的IT能力並不高. 因為, 是全才水平.
當進入專才模式. 思考能力並不足.

當然, 跑不出來. 所以, 她是全才, 便"分享" 和轉化成"知識網紅".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19042
14#
發表於 23-7-4 10:54 |只看該作者
stillgood20 發表於 23-7-4 10:32
我理解:Fresh graduate 20K more or less for CS/IT
1year 23-25K.

本帖最後由 ANChan59 於 23-7-4 11:40 編輯

我覺得現在的起薪點才合理,以前太低,吸引唔到人才。

https://www.businesstimes.com.hk/articles/145841/薪酬趨勢-2023-職業人工-工時中位數-工資中位數-入息中位數-月入中位數-政府統計處-9大行業-失業率-勞工處/

香港大學畢業生起薪點應該貼住工資中位數較為合理!

Rank: 7Rank: 7Rank: 7


11391
13#
發表於 23-7-4 10:32 |只看該作者
ANChan59 發表於 23-7-4 09:47
現在香港lT畢業生起薪點如何?有經驗之後又如何?
我理解:Fresh graduate 20K more or less for CS/IT
1year 23-25K.

亦按市場供求.
一些posts,可能升得更快.如果年資較多.

Annie講過一句:
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19042
12#
發表於 23-7-4 09:59 |只看該作者
https://www.hk01.com/研數所/905404/jobsdb-2023年人工平均加幅4-1-26至30歲加最多-一工種加9-7

人工加幅高係市場供求問題,能力原因,另一個原因係畢業生起薪點偏低。

最近連起薪點一向最低嘅會計師事務所都大幅提升起薪點,但入行嘅人數在減少中。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19042
11#
發表於 23-7-4 09:47 |只看該作者
stillgood20 發表於 23-7-4 08:47
其實,可以嘗試用另一個角度去睇.
到外國去競爭並不是適合每個小伙伴,更不是很高的成功率.只是,習以為常. ...

現在香港lT畢業生起薪點如何?有經驗之後又如何?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19042
10#
發表於 23-7-4 09:44 |只看該作者
洋蔥頭媽咪 發表於 23-6-29 18:39
香港的確走了不少 IT 人才,而家唔少公司都請緊,工作機會亦算多,就以我公司為例(金融業),過去時段IT部 ...

其實香港電腦科收生要求及質素不低,因為都係在工程學院,所以不少家長學生誤會以為是水泡科。

就以港大工程學院為例,電腦跟土木工程吸納作為主修嘅差不多成績,真正水泡科我就不點明啦。

如果跟外國比較就要看香港公司1T部門主力做什麼工作,研發抑或後勤支援?自主研發抑或係外判?

很多香港公司的電腦部係以後勤為主,冇乜研發能力,跟不上技術需求,只可以外判。外判商同事可能會跟得貼新科技,不然的話,點會有生意合約。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19042
9#
發表於 23-7-4 09:07 |只看該作者
k1123a 發表於 23-5-22 23:22
ICT2022年轉左新syllabus,其實多唔多人揀呢科讀同會唔會因為轉左syllabus而難考左呢?

...

Syllabus 改變成怎樣?

以往係好低B,又係為文科而設,搞到香港理科生,特別男仔七零八落。

如果用嚟欏分ok,如果用嚟在大學讀C S,可能作用不大。不如正常咁讀數學及物理。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7Rank: 7Rank: 7


11391
8#
發表於 23-7-4 08:47 |只看該作者
洋蔥頭媽咪 發表於 23-6-29 18:39
香港的確走了不少 IT 人才,而家唔少公司都請緊,工作機會亦算多,就以我公司為例(金融業),過去時段IT部 ...
其實,可以嘗試用另一個角度去睇.
到外國去競爭並不是適合每個小伙伴,更不是很高的成功率.只是,習以為常.在選擇的面前的理想分析.

每件事可能有很多面,也有很多層次.

網上有一些YouTubers 都介紹如果考進Google, 等先進科技公司.就算一個超級大的科技企業內,職位高低也有分別.

這種也是美國價值.進入体制.忽然成功.
當然,背後存在很好因素: 能力.知識.環境.機遇.……相互配合發揮作用.

……

香港的体制並不能去到國家級.
當然科技/IT水平可以怎樣?

……

要做最好.
選擇去外國是合程合理.

……

不過, 上月,去東莞探朋友,得知華為松山湖基地在附近(開車才知要走高速半小時).在外面觀光一下,城堡,橋拱,小火車.

而一個多月前,華為出了: 天才招聘計劃.
吸引創科天才.再加專業培訓.
研究頂尖項目.

……

而香港IT的薪金增長率,去年,IT行業是最高.
相信未來持續幾年也如此 (當然,國內專才加入.供應增加.)

如果.除了醫護,一些專業之後.
IT的收入,升職機會,也不錯.

……

另一個問題.
就算係香港的大學修讀IT,
留港,英美,中國.
甚至新加坡,甚至到處跑.

也不錯.
適合自己便可!

Rank: 10Rank: 10Rank: 10


25793
7#
發表於 23-6-29 18:39 |只看該作者
stillgood20 發表於 23-6-29 12:00
細囝剛畢業一年, 也在IT公司工作一年了.
整體, 所有身邊同事是CS畢業. 有剛畢業, 有好幾年資歷的.

香港的確走了不少 IT 人才,而家唔少公司都請緊,工作機會亦算多,就以我公司為例(金融業),過去時段IT部門走了超過一半同事,相信暫時市場上揾工尚算容易。

同意你所講,香港的確唔太重視 IT 人才,唔會覺得佢哋係專業,所以在學成績好嘅學生,普遍會揀醫生/律師/醫護呢類行業,"前"景及"錢"境都較有保障。電腦科技不被重視,香港嘅大學電腦科亦被睇低變成水泡科,反觀電腦學科響歐美國家屬神科,入學資格唔會比醫科低,出路同收入亦比香港更有保障。不過科技一日千里,有心響呢行發展就要有心理準備,要經常學習不斷 upgrade 自己,想入呢行嘅同學真的要考慮清楚。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