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集團
集團品牌
presslogic-logo
廣告查詢
工作機會
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選科選校 金融業在香港還是很好的出路?
查看: 120740|回覆: 233
go

金融業在香港還是很好的出路?   [複製鏈接]

Rank: 9Rank: 9Rank: 9


23819
1#
發表於 21-6-29 10:51 |只看該作者 |正序瀏覽 |打印
個人認為是。年輕人可以認真考慮。
   22    0    0    0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20216
234#
發表於 23-1-21 14:48 |只看該作者
hkpapa852 發表於 23-1-21 14:04
我唔會話係Dying定Certified,其實一直都係你幾年前所講既transforming(騰龍換鳥)
當風險同收益不似預期 ...

你最後一點好明顯,同一種違規,中資就球證叫play on, 如果罰,又有VAR推翻;外資企業黃牌,如果大家幕後玩家講掂數,可以小事變無;港資就紅牌,如果督眼督鼻,重要扣分,還可以唔使玩。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22070
233#
發表於 23-1-21 14:04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hkpapa852 於 23-1-21 15:10 編輯
ANChan59 發表於 22-8-22 15:17
你這篇好闊好多資訊,我只係選擇性地搭口。

金融行業音樂椅4季都有,看請人公司財政年度開始日期,有不少 ...

我唔會話係Dying定Certified,其實一直都係你幾年前所講既transforming(騰龍換鳥)
當風險同收益不似預期,國際機構自會有安排,唔會同你死守孤城

同一問題,HKMA對中資,港資同國際大戶點解會有唔同待遇,明白的自會明白
還記得初為父母時,對孩子的期望嗎?我當時只想他/她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隨著時光飛逝,人的期望慢慢變了,變得越來越有要求。所以要經常提醒自己:毋忘初心
箴言4:23 - 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
箴言22:6 - 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會偏離。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20216
232#
發表於 23-1-21 09:28 |只看該作者
ok_ko 發表於 22-5-6 09:21
要同Annie講句對唔住,騎劫了她的post。
我囘你關於數字上的問題,原因是我同你一樣都對數字有懷疑。開始 ...

https://www.cdc.gov/mmwr/volumes/71/wr/pdfs/mm7117e1-H.pdf

有2021 provisional data。

點評

ok_ko    發表於 23-1-31 16:57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9Rank: 9Rank: 9


23819
231#
發表於 22-8-22 21:52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annie40 於 22-8-22 21:52 編輯
Augesttime 發表於 22-8-21 19:45
expeirenced hires 而家個trend其實都有dd變,或者真係科技一日千理,products也多。 例如 digital asset  ...

恭賀柯兄兒子入讀神科。

題外話一下,近幾年認識幾位年輕女友,丈夫都是三十多歲的年輕醫生,完成專科試,言談之間,發現他們很喜歡jump to conclusion, 係咪做慣權威人士都系咁?感覺上與上一代醫生的氣質差遠矣。當中有位做醫療美容的女醫生,我靜雞雞問其他太太,覺唔覺得讀咁多書,而做非必要手術,或不必要治療,有無良心不安?佢地答:幾好呀,日日返工打扮靚靚,賺錢又多,好開心啊。

職業很多,各有自由,然老師和醫生比其他職業,更加任重道遠,他們好,普羅市民便少受罪。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20216
230#
發表於 22-8-22 15:32 |只看該作者
stillgood20 發表於 22-8-22 14:48
這是加拿大政策更新後?
我沒有多大的認知.
只是跟同學媽媽在路上聊天時, 才知早大半年前移民的事.

不是新的,緊接英國BNO之後推出,第一輪好似到今年底。一直反應熱烈,可能會延長㗎!

兒子幾個同事因為冇BNO,所以向加拿大申請,有relocated,有另外搵,快者未走已經有offer,去到都係兩三個月,相關工種,職級一樣,人工冇問。澳洲跟加拿大的情況差不多。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20216
229#
發表於 22-8-22 15:21 |只看該作者
stillgood20 發表於 22-8-22 08:45
謝謝分享和悉心講解.

往往, 我見到由尖子精英那方向表達入職問題,

不單是講尖子,係指不能用特殊例子代表整個行業生態,以偏蓋全。越不了解嘅人,就會中伏!變成誤墜塵網中,一去三十年。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20216
228#
發表於 22-8-22 15:17 |只看該作者
Augesttime 發表於 22-8-21 22:07
本帖最後由 Augesttime 於 22-8-21 22:09 編輯

experienced hires 係金融呢行就趁3月-9月 多d留意job open ...

你這篇好闊好多資訊,我只係選擇性地搭口。

金融行業音樂椅4季都有,看請人公司財政年度開始日期,有不少係一月一號,最遲十月已經開始請人。不過你講3月到8月又係真實,阿仔遞信辭職後有first tier and second tier 搵佢,但都推曬。

執LinkedIn 係routine, 季度或者半年更新。如果想瞭解自己的能力及價值,可以改setting,不局限於香港,可以嘗試其他地方的headhunter,瞭解職位,入職要求,待遇及面試方式。補充一句,國內係上唔到LinkedIn ,要翻墻/VPN 才可以。

Dying =/= certified, 香港經濟收縮緊就係Dying。睇失業率,就業不足率,GDP這些宏觀經濟指標較有代表性。

Somewhere is hiring 係非常正確,應該去睇下其他地方「躺平」的蓬勃發展,打齊針,誰怕誰!

同意金融業冇地方限制,mobility 係特質。阿仔考慮出外闖蕩嘅時候,我都問為什麼唔睇下星架坡,他認為冇乜吸引力。

去到外地找金融行業嘅工作是否容易,你問十個人,可能有南轅北轍的答案,兩個都係真嘅。例如Big 4 Audit,有人兩個月有3個offers,有人9個月,N個interviews,0 offer,你話難定係容易?

Relocated 講機會,阿仔一直等international posting,到決定唔等,就海闊天空。咁就面對第二個問題,間間公司的分類有不同,幾難分清楚工作性質,這個時候HH就可以解答到當地情況。外國在金融服務行業,特別係顧問之類較精細分,香港較闊,去到外國未必對口,搞唔清楚,浪費機會及時間。

阿仔試過同一間企業,問級不同工種,可能一個一二百人申請,另一個得幾個人申請。前者職位可能不是同級,人工跟香港差不多,或者少咗啲,另一份可以係加50%+人工,再fast track上多一級,咁就睇你好唔好彩?就算有offer,你又敢唔敢上?上咗又掂唔掂?

起薪點這個你已經講得好清楚,我反而覺得第一份工作要看得長遠一點,如果五年十年過去,又會點呢?我始終相信專業,能力,網絡及人際關係,才是長遠發展的重要元素!

有啲中年人、年輕人已經諗緊金融業Slash 工作,例如去到part time Director,另外自己trade stocks,derivatives,bitcoins,可能回報好過做投行。

狗尾續貂完畢!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7Rank: 7Rank: 7


11843
227#
發表於 22-8-22 14:48 |只看該作者
ANChan59 發表於 22-8-22 14:07
去加拿大移民只需要香港5年內大學畢業就可以,另外讀一個學位可能有其他原因。
...
這是加拿大政策更新後?
我沒有多大的認知.
只是跟同學媽媽在路上聊天時, 才知早大半年前移民的事.

這個訊息, 我沒核實的!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20216
226#
發表於 22-8-22 14:07 |只看該作者
stillgood20 發表於 22-8-22 10:54
Quoted:- hk人睇金融機構搬office係因為hk is dying,但點解唔簡單d睇somewhere is hiring?

去加拿大移民只需要香港5年內大學畢業就可以,另外讀一個學位可能有其他原因。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20216
225#
發表於 22-8-22 12:02 |只看該作者
Augesttime 發表於 22-8-21 19:13
陳sir啱呀,擴展期已過。不過hk的家長又好得意,呢幾年先推d細路去讀quant fin, risk,讀乜都好啦都搭多 ...

我都唔明不少家長以為QFin 加CS major or minor就容易入投行 。阿仔讀咗幾個月已經同我講,排隊入投行黃金歲月已經過去了,但不少同學仍然以這個為目標。

阿仔8、9年前的想法係CS 配QFin 係絕配,到現在睇,又係正確嘅,跟入唔入投行冇乜關係。

你講到公司請人考慮mobility and diversity,這個在MNC係好重要,亦係阿仔之前有考慮,但因為疫情推遲咗計划。當他決定出去闖,他才發現他的skill sets 及經驗在出面啲機會大好多,待遇、職位也高很多。

我講一個Diversity例子,很多MNC 金融機構請Quan 嘅專才,起點一定係PhD FE, 或者其他工程數理PhD。如果一個在其他地方有經驗,醒目啲嘅experience hired 新人,很快會睇到,要全Quan 嘅分析項目數目,全年都不夠5%,點解要綁死咗要MFE 及PhD,又要特定經驗,在人力市場找到合適嘅人,係好難。如果你有在其他國家地區,不同MNC的經驗,用兩三個月證明有其他招聘重點及如何培訓新人方法,係可以很快擴大這條team ,解決人手問題,不需要推咗d生意,Diversity 就突顯咗在這個情況的優勢,其他經驗其他思維。

反過來也學到什麼是嚴緊,不同工作態度及方法。例如你派工作,講到項目,下面由associate 到高級經理都會問很多點解,香港係好少嘅,老細講乜就乜。因為瞭解why,所以很多事情會通咗,較易舉一反三。幸好外國的工作強度工作時間較香港低,所以有時間慢慢教班細嘅。

公司人員Mobility (流動性)另一個角度係staff cost,CEO在公營機構,最高峰的時候同一個職位,有5-7種不同待遇,工資,子女教育津貼,其他津貼及年假,可以差成條彌敦道。原則就係,每次新人嘅待遇都係cut cut cut。通常金融行業在經濟衰退期最快cut 人,咁遣散費係一個芝麻咁細考慮點。

你講到fresh grad 又要十八般武藝,EK 家長及子女要記住贏在起跑線,到大學也要齊齊谷。如果係子女自發,我都贊成。

到大學我讓阿仔自己諗、自己搞,只忠告一句,先專業後其他。原本可以三年畢業,最終都四年,讀多啲CS及其他個人有興趣科目,到外地又好似好有用。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20216
224#
發表於 22-8-22 11:06 |只看該作者
Augesttime 發表於 22-8-21 18:29
不如就講最近嘅covid time起,美國嗰邊就唔係好清楚有咩變動,我諗都係不外嗰幾條Golden rules 去入投行/f ...

Covid 改變咗所有行業的生態環境,係要靈活變通嘅。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7Rank: 7Rank: 7


11843
223#
發表於 22-8-22 10:54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stillgood20 於 22-8-22 11:48 編輯
Augesttime 發表於 22-8-21 22:07
experienced hires 係金融呢行就趁3月-9月 多d留意job openings。d agents好積極。好得意,唔係越早就offer ...

Quoted:- hk人睇金融機構搬office係因為hk is dying,但點解唔簡單d睇somewhere is hiring?


- - - - -


這個想法, 十分有趣,
其實, 人才流動, 都是利之所在.
把某些生活/政治理念混淆.
當然, 每個人有不同睇法.




- - - - - - - -


有位讀完Fintech同學, 未有某何工作經驗, 便跑了去加拿大,
更放棄所學專業, 找2 年degree讀, 為了移民.


其實, 學習能力+工作能力+未來工作成就的重要性,
遠遠超出一個HK dying看法.




也有親戚在港交所工作, 工作穩定, 生活順泰,
跑去英國.  那職位和機遇,  SAY Goodbye.


-----


我睇平常心.


有危便有機.

Rank: 7Rank: 7Rank: 7


11843
222#
發表於 22-8-22 09:00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stillgood20 於 22-8-22 09:38 編輯
Augesttime 發表於 22-8-21 19:45
expeirenced hires 而家個trend其實都有dd變,或者真係科技一日千理,products也多。 例如 digital asset  ...

CS, hard core skill...
一一一一

細囝Data Science 剛畢業,入職一間lT公司被派往銀行做programming 工作.

其實, 現在做編程,身邊所有同事都是出身CS.
亞囝其實對編程興趣不大. 本身優點應該是Statistics &  Data Analysis.

Hard core skill很重要,
所以現在畢業做有关CS工作,就是做好hard core skill基礎.事實, 學習能力十分重要, 解碼和編碼的邏輯,
幫助掌握CS能力.

估計這一年,是當作大學畢業後的課程延伸.

下年, 希望找到較理想的DS職位.

Rank: 7Rank: 7Rank: 7


11843
221#
發表於 22-8-22 08:45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stillgood20 於 22-8-22 08:45 編輯
Augesttime 發表於 22-8-21 19:45
expeirenced hires 而家個trend其實都有dd變,或者真係科技一日千理,products也多。 例如 digital asset  ...

謝謝分享和悉心講解.

往往, 我見到由尖子精英那方向表達入職問題,
而從現實經驗,另一個角度去分析.
提供客觀視角.
平衡了這方面的了解!

讚!







Rank: 4


972
220#
發表於 22-8-21 22:07 |只看該作者

回覆樓主:

本帖最後由 Augesttime 於 22-8-22 12:05 編輯

本帖最後由 Augesttime 於 22-8-21 22:09 編輯

experienced hires 係金融呢行就趁3月-9月 多d留意job openings。d agents好積極。好得意,唔係越早就offer越好,但當然8月打後果水offer就普遍弱d,但一開始3月嘅唔一定係最好,仲可能好伏,有d hiring manager真係個headcount係未confirm㗎,但會放聲氣俾agent,真係要堅持講清楚俾agent知自己邊d工係唔見嘅,唔好浪費大家時間。同時agent又想飲頭啖湯,會搵客仔問下口風想唔想轉工,亂咁推俾你試。想轉嘅不妨12月就執靚個linkedin,睇多d資料先有得同agent搭下嘴。
聽聽下hk finance總算穩定過來,因為都搬得8899,都要俾3年5年新地點發揮下,唔得就又搬返來(請返多d hk office囉),在家傾計時講咗句仲有d印象:hk人睇金融機構搬office係因為hk is dying,但點解唔簡單d睇somewhere is hiring? 想做金融又人地去咗果邊請人,鐘意就去apply,無咩大不了,工作就係生活,喜歡就好,無話有無前境(錢境), 由其未成家又年輕的人,入喜歡的field去邊處也好,總好過限死自己係一處地方搵辦法入最有前境的field 。再講,又回下個主題:金融業係最無地域限制嘅工種之一,香港真係唔知係咪很好的出路,但總算係投身金融業嘅最佳起點,想係呢行做,又處身香港,做到幾耐就幾耐,再出去國外又得。

我當然唔方便講公司嘢,但聽埋聽埋朋友圈做呢行嘅,咩tier都有,都係穩定,想移咗民都係做返投行金融點都唔會係多數,圈點都係細,想relocate都要啱先成事,再無咁多空位啦而家。或者咁睇落去, 呢輪covid+移民音樂椅到尾聲啦。

有時都氣結,見某個post講 月入7萬8萬,一1開始就過百萬年薪的一線投行analyst人工,總有人挑機問真偽, 有的當然呢d人,但係咩人先有? 唔係人人叫analyst都咁嘅人工。 做development analyst,business analyst同trading analyst 同涉及modeling嘅analyst 已經有明顯分別,profile都有厚薄。真的,ibank唔係金礦開善堂,邊得個個咁高人工。

有時d人寫嘅口吻唔太好,講到d錢天跌落來都仲俾少咗呢d 投行新貴咁,或者講到其他公司得3萬5萬就叫少得可憐,真係唔多好。行行人工都有高低,並不是講“多”“少”。如果係呢d咁嘅心態去入finance呢個industry,真係唔好啊!

講得好遠了... 哈哈,但finance係要全情投入嘅工,未必一個人like留呢行一世但對於EQ高的人卻是個不可多得的經歷

Rank: 4


972
219#
發表於 22-8-21 19:45 |只看該作者
ANChan59 發表於 22-8-20 20:02
好呀,我都想知道多啲。

GBS and QFin 排隊入IBank 在你之前講在香港擴展期係有過,現在已經過氣了,Risk ...

expeirenced hires 而家個trend其實都有dd變,或者真係科技一日千理,products也多。 例如 digital asset 以前邊有吖。IT 就以前有自己platform lang都變晒Java甚至其他更加新嘅。以前做modelling要識可能係1隻product,而家係一系列的products。 個experience係短咗好多㗎!
給做product嘅聽:有花須折直須折!有時product與product興衰都有個青黃不接期,真係good time to move on,唔好怕唔夠experience就唔去試,呢d moment先係最易入。轉工係market-driven。
給做development嘅聽:hard core never die! 呢d 係最classic的experienced hires,人工唔係以ranking/title去俾嘅,係睇skill set。唔好貪個title就跳,呢d好得意,公司想你做長dd,轉工都好靠network。

我呢d C9不才,唔敢俾d咩example 話邊d先係 “product”,邊d先係“development”, 每一行嘅definition都唔同。我個人覺得如果讀咗quant但又入唔到ibank做quant嘢,我suggest如果連second tier的同一title (something like trading analyst)都入唔到,big 3 big 4都係好選擇,請得你人地自然因應你嘅能力俾你試,好過搵其他公司,賺住exposure再盤算,唔好壞咗個profile。

又個人覺得,讀CS嘅,唔好咁窄諗micro soft 諗google 諗Facebook 諗bloomberg呢d, CS係d好 hard core skill,若無code無programming就甚麼也不是了!拎一些專業試的人也是這類。初入職應該以“industry”作考量,而唔係果份人工/環境/熱潮/公司名氣。 例如我家大孩子讀醫,聽落好窄,HA囉私人囉,其實不然,遠望係medical field的一個hard core職業,可以crossover好多嘢,但無咗呢個hardcore就好多事情都唔成事。

小小意見,期待大家分享分享

Rank: 4


972
218#
發表於 22-8-21 19:13 |只看該作者
ANChan59 發表於 22-8-20 20:02
好呀,我都想知道多啲。

GBS and QFin 排隊入IBank 在你之前講在香港擴展期係有過,現在已經過氣了,Risk ...

陳sir啱呀,擴展期已過。不過hk的家長又好得意,呢幾年先推d細路去讀quant fin, risk,讀乜都好啦都搭多個major/minor computer science。當然呢d學生入得到去讀,能力唔會話差,可惜現實係讀咗4年但又唔係top student嘅就真係好好規劃career path,點將“experienced hires”發揚光大。咁畢業果份工就好緊要。

呢d 以ibank為目標嘅學生,而又成功到站 坐top tier office嘅,港生好多都d大獎小獎,亦都係手拎住好的又related的intership 去攞return offer或同level對家的offer。反之非港生就open多了,亦貫徹大行一直請人的宗旨,呢樣可能唔係好多家長/學生會知,就係“保持流動性”.

我唔知應唔應該用呢個“流動性”去好general形容,但有diversity就有了流動性。一陣容後再講流動性點解咁重要。

或者先倒轉,用大家都常常講嗰句:大行要diversity因為要多d idea 多d views喎,就請唔同background的人囉!

近年少咗expat來,點diversity? 所以請多d港人唔係正路嗎? 其實大行就無變過嘅,歐美的唔來,韓/印都仲大把貨的,還有內地。 有時唔係甚麼都講能力行先,而係佢地唔會喜歡員工留在公司咁耐     

所以請著港人,真係有d係死都唔跳。請外地人,佢地會走,咁就有流動性,唔係點再請新人呀?唔通下下要炒人先請到新? 大行炒人唔少嘢,自然的流動性好緊要㗎。年年都話fresh grad program,train人上去,講真一係自己辭,一係升你。請10都係港人真係唔得掂,可能有5懶住係樹等升咗先跳都似,所以都解釋到點解喜歡請外地學生,即使profile唔係最亮麗。

於是以fresh grad計,本地學生入唔到,難入,都係正常不過。從來呢d都係一將功成萬骨枯,一個gbus,一個igbm,仲有N咁多款related嘅degree program。。。咁多人爭,而家唔睇家底就睇實力,真係進化到睇個腦嘅實力/執行力,例如國際性嘅比賽甚至開公司。呢d不妨多收料,讀個first hon都唔係穩陣,second tier ok。top tier未必了。呢d都係近3年嘅變化。

入唔到,去鋪墊experienced hires就要識打開個LinkedIn做下searching.....(續)

Rank: 4


972
217#
發表於 22-8-21 18:29 |只看該作者
ckh689 發表於 22-8-21 09:00
當年JPM呢個Sons and Daughters Program收咗成100個內地關係人士子女做實習生及正式員工,幫公司揾咗$100M ...

不如就講最近嘅covid time起,美國嗰邊就唔係好清楚有咩變動,我諗都係不外嗰幾條Golden rules 去入投行/finance呢個field。

香港呢,就觀察(我d角度好窄,只係分享身邊所面,閒話幾句),有幾樣微微嘅變化.

例如,因為檢疫問題,係多咗expat話要走。咁會點樣彌補空缺呢? 呢個是experienced hires 會關心的問題。可惜就係非front office的post就乾脆係星加坡出openings,hk個post就無咗。但如果係front office 仲要係trading就更係會請返嘅,呢個仲有d流動性嘅。

所以如果家長好想好想仔女做ibank,仲要諗係hk做,我諗真係只有front trading先有得諗long run。因為點搬都好,好歹都係金融中心,front office點縮極都摺不得。眼見都無得再縮了。但如果係諗middle office或者front office直接接觸唔到trading嘅post就可能少好多了。

呢個其一。其二,咁請咩人呢,仲係咪內地生呢,咁就又唔係以往咁一面倒了。政治唔講,亦唔識講啦,亦唔諗關唔關通呢d小蒜一粒,只係睇到內地人都未必以hk為跳板。反而,多咗韓國,印度人。

如果大家多做功課,打開LinkedIn,呢3年係本地大學生internship的豐收年。唔請本地,邊有人來得到 。14+7,21+7, 7+7都死啦。好多大行都好慷慨請本地讀大學的學生。 我想講清楚係 “本地,讀大學,的學生”, 近年因為較難搵到安全的國家去外國升學,是多咗印度/韓國/其他國藉學生來hk讀書。呢
d去hku,cu行個轉就見到了。在LinkedIn有留心姓氏就見 韓-印-港 都係不相伯仲。hk人係covid下,機會多咗嘅。佢地嘅profile,就下個post再講下。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20216
216#
發表於 22-8-21 13:44 |只看該作者
ckh689 發表於 22-8-21 09:00
當年JPM呢個Sons and Daughters Program收咗成100個內地關係人士子女做實習生及正式員工,幫公司揾咗$100M ...

我係講香港,不是美國。聽說近年低調咗。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