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集團
集團品牌
presslogic-logo
廣告查詢
工作機會
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回复家長:國際學校和本地學校的各自優勢 ...
查看: 99934|回覆: 130
go

回复家長:國際學校和本地學校的各自優勢   [複製鏈接]

Rank: 9Rank: 9Rank: 9


23819
1#
發表於 21-1-19 15:34 |只看該作者 |正序瀏覽 |打印
孩子從沒有讀過本地學校,不敢回應
國際學校生活
小學6年,放養優悠期,
適合自己孩子自己玩,玩完又「非常落力教導和配合」」的知性型家長
回報:享受看書,喜歡學習,遊玩時開多,身心愉快是日常,對自己負責任,自律
註:如果家長奮發配合,又願意代入知性型角色學習,此乃正常回報。
因為回報成因大部份還是倚賴家長,正常推理是如果本地學校功課少,鼓勵大量閱讀和遊戲,家長長期堅持配合,相信也可以得到相同或更高回報

初中3年,忘恩負義扭扭擰擰期

中中2年,天作地作裝cool期

高中2年,曖眛迷失期

小學有補習嗎?沒有補習。
補習~知性型傻婆如我,肯定是虎媽,明顯地發現補習有機會影響看書,影響遊玩,影響責任感,影響自律喎,甚至影響我的百年教育大計啊⋯
後註:10歲以後有補習中文。只要喜歡學習,無自卑,有自信,任何東西,可以10歲開始學,20歲開始學,30歳開始學,縂之有需要就去學。

再選一次怎選?
人生沒有回頭路,2003年讓女兒入IS, 打摸滾爬下,英文和中文很好,現在熱愛工作熱愛生活,特別鍾意中國傳統文化。知識永遠學不完,良好的性情和習慣才是真正支撐一個人怎樣活下去的脊樑。環顧女兒的朋友同學,大部分是名校或超級名校畢業生,當中有脊背真的不多,(無欲無求?眼高於頂?)預見未來,隨著少年得志和家族蔭庇下光環日漸褪色,人生旅途只有愈走愈窄了。總的來說,孩子的性格培養,大部分來自原生家庭,不要迷信IS

如果再選,只能幻想為孫女再選吧!(本人重女輕男,因此一定是孫女)
首選5歳前讀四書五經,6歳入IS,(因為多課余時間,如果LS有大量課余都Ok),中學轉入LS(喜歡閲讀,喜歡學習的人,上手好快,如果孫女要留IS,又ok), 大學⋯就孫女自己選囉。

中國文化中很多人生哲理,根基沉實,論理觀是非觀明白愈早,得益愈大。






   16    0    1    0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9964
131#
發表於 21-2-24 12:23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ABC-DAD 於 21-2-24 12:24 編輯
annie40 發表於 21-2-24 10:55
回覆 ABC-DAD 的帖子

引用前北大校長王恩哥向新生發表訓話的節錄

好好嘅校長自然係好嘅學府啦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9964
130#
發表於 21-2-24 12:21 |只看該作者
jli008 發表於 21-2-24 11:08
回覆 ABC-DAD 的帖子

所以歸根究底都係睇父母自己,每個孩子先天基本上都是聰慧的,好多都係後天過份催谷影 ...
知之為不知是知也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9964
129#
發表於 21-2-24 12:19 |只看該作者
annie40 發表於 21-2-24 10:55
回覆 ABC-DAD 的帖子

引用前北大校長王恩哥向新生發表訓話的節錄
大巧不工大音聲希大象無形

點評

stillgood20    發表於 21-2-24 14:15


6839
128#
發表於 21-2-24 11:08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簽名被屏蔽

Rank: 9Rank: 9Rank: 9


23819
127#
發表於 21-2-24 10:55 |只看該作者
回覆 ABC-DAD 的帖子

引用前北大校長王恩哥向新生發表訓話的節錄
年輕人要插上兩個翅膀
一個叫志向
一個叫毅力
如果一個人有了這兩個翅膀,他就可以飛得高,飛得遠.

當社會氛圍只鼓勵學生去做醫生律師,學生還有得選其他志向嗎?

父母要做好的不是培養志向,而是保育志向,不受儍人文化干擾吧!

至於毅力,跟自律和習慣有關,最佳教養期應該在12歲之前吧!


點評

ABC-DAD    發表於 21-2-24 12:20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9964
126#
發表於 21-2-23 23:52 |只看該作者
annie40 發表於 21-2-23 22:25
回覆 ABC-DAD 的帖子

品味自成一格,難得,難得。
好奇心驅使啩。題外話,要不受干擾,成長能夠做自己,又要培養目標感上進心,談何容易呢,難在脫離家庭文化嘅 牽制,主要睇下家長有幾多空間放出去啫,要頂住一啲目光又要支援。

Rank: 9Rank: 9Rank: 9


23819
125#
發表於 21-2-23 22:25 |只看該作者
回覆 ABC-DAD 的帖子

品味自成一格,難得,難得。
這個年代的孩子最缺乏的不是讀書成績和學歷,而是日常「做自己」的自信!

Rank: 9Rank: 9Rank: 9


23819
124#
發表於 21-2-23 22:20 |只看該作者
回覆 stillgood20 的帖子

只要落腳點正確,大數據學科是有錢途+有前途呀。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9964
123#
發表於 21-2-23 16:09 |只看該作者
annie40 發表於 21-2-22 22:02
回覆 ABC-DAD 的帖子

北京多茶舍,估計普通茶舍也有定期茶藝班吧。不然會找老朋友幫我預約。
仔細個都係咁踎係故宮廣場睇老人用水係地上寫大字,幾個細蚊仔去旅行,係得佢睇得津津有味。
鴻圖未必一定係同創業有關嘅。志向而已矣

Rank: 7Rank: 7Rank: 7


11823
122#
發表於 21-2-23 12:50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stillgood20 於 21-2-23 12:52 編輯
annie40 發表於 21-2-22 21:41
回覆 stillgood20 的帖子

感謝推介。

謝謝你的回复.


妳囡囡和她學姐能夠到中國見識一下.

將來, 必定一番作為.


我細囝暫時太內向.


現在, 希望首先明年完成大學課程.


有幸, 再有機會或意願, 在港完讀master.


最近, 我自己為亞囝留意一下國內大數據的大學狀況.


上海复旦大學, 是國內第二.


而第一是湖南, 中南大學.


個人想, 現時, 世界的系統, 慢慢變成中, 美兩種.


有可能, 大數據也一樣.


由學術, 以至應用.


14億人的數據量, 經濟改變的速率.


中國應該有一套自己的標準.


Rank: 9Rank: 9Rank: 9


23819
121#
發表於 21-2-22 22:05 |只看該作者
回覆 stillgood20 的帖子

溝通到已經是超標了,捲舌頭的爺們日子,應該無我份。

Rank: 9Rank: 9Rank: 9


23819
120#
發表於 21-2-22 22:02 |只看該作者
回覆 ABC-DAD 的帖子

北京多茶舍,估計普通茶舍也有定期茶藝班吧。不然會找老朋友幫我預約。
囡囡暫時住胡同,鄰居中有大爺天天挽桶水加大掃把(審死官客棧情景?)在公園寫地上字,有人唱京劇,你肯學佢肯教,夏天老街坊們在門前搬張凳仔坐,下棋的下棋,聊天的聊天,很多老人都有養狗仔,總之是人人有嘢做。

閑談中囡囡表示在北京最多見到的祝福語,竟然是「大展鴻圖」。似乎人人趕住去創業或者正在創業中。

Rank: 9Rank: 9Rank: 9


23819
119#
發表於 21-2-22 21:41 |只看該作者
回覆 stillgood20 的帖子

感謝推介。
張信哲,潘虹的沉船,雖然曲調不是我的茶,但感染力超凡,沒有上乘唱功,根本難以駕馭。怱怱看過單依純,個人特別喜歡潘虹的‘聲色藝’。

從來很少留意國內中文歌,直至數年前還在英國讀書的鬼鬼地女兒介紹我看霍尊創作的「捲珠簾」,跪拜了。另外通過抖音,紅遍北歐樂壇是費玉清老歌「一剪梅」。聽鬼仔鬼妹唱一剪梅,真的好好玩。

囡囡有位白人師姐,自少在英國被中國爸爸和南美媽媽收養,只懂說英語,牛津大學畢業後,加入英國運輸部做政策制定三年,然後去了上海復旦學中文一年,又加入北京字節跳動兩年,剛轉去囡囡公司。日常跟囡囡和同事只說流利普通話,數星期前囡囡發來視頻,鬼妹仔跟中國男同事在k大唱中文情歌慶生日,台型唱腔投入兼十足中國feel喎,阿女就係旁邊儍笑咯咯咯。這個春節鬼妹單人匹馬去蘭州跟姥姥姥爺拜年,算是代替遠在英國的中國養父盡孝吧。我想姥姥姥爺看到孫女能用普通話跟他們閑話家常,必然十分欣慰呢。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9964
118#
發表於 21-2-22 17:00 |只看該作者
annie40 發表於 21-2-22 10:55
回覆 stillgood20 的帖子

已约好女朋友待通關,即上北京小住兩個月,白天學普通話,書法,茶藝,甚至化妝,交朋 ...
如果想學書法茶藝,要熟朋友安排嗎?還是有學習中心課程?希望可以早啲通關啦

Rank: 7Rank: 7Rank: 7


11823
117#
發表於 21-2-22 12:15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stillgood20 於 21-2-22 12:16 編輯
annie40 發表於 21-2-22 10:55
回覆 stillgood20 的帖子

已约好女朋友待通關,即上北京小住兩個月,白天學普通話,書法,茶藝,甚至化妝,交朋 ...

羨慕啊!!!


北京, 對我已是塵年往事了.


北京, 享受一下中國文化. 樂事!


(茶館, 唱戲, 酩茶, 落花生, 小雜耍,…氣氛也不錯.)


北京的普通話, 自己感覺有點哥們” “爺們” feel.


國內氣質高一點.


(聽說, 天津是最標準. 不過, 我自己是渾渾, 普通話說得過, 聽得明便是了.)


如果, 行程經歷有趣的, 期盼分享!!!


Rank: 7Rank: 7Rank: 7


11823
116#
發表於 21-2-22 10:57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stillgood20 於 21-2-22 11:00 編輯
annie40 發表於 21-2-22 10:55
回覆 stillgood20 的帖子

已约好女朋友待通關,即上北京小住兩個月,白天學普通話,書法,茶藝,甚至化妝,交朋 ...

Enjoy!!!

這是一個閒聊, 題外話.


好幾年前, 記得分享了一首日本歌: 秋櫻. (佐田雅志/山口百惠).


昨天, youtube看了一首新視頻 (只是2天前),


突然, 想分享, 千萬不要介意 (其它網友有興趣也可).


那是國內一個音樂節目.


是張信哲/潘虹的沉船”.


張信哲是台灣歌手. 實力和歌藝, 不容致疑.


我想介紹的是潘虹.


潘虹是去年中國好聲音的參賽者之一.


最終落敗. 奪冠的是: 單依純.


單依純是100%值得奪冠的.


外貌, 歌藝, 背景, 觀眾緣, 甚至爸爸給她的名字(單依純).

年紀18, 奪冠後, 是世紀的巨星, 由簽約, 電影主題曲, 表演….萬千寵愛.


另一邊廂的潘虹, 按慣例, 應該是消失了. (個人理解, 潘虹並不是藝術學院出身, 也沒有單依純的每一個人受落的外形, 更加上19歲已結婚(去年21).


中國好聲音比賽中, 我自由感受, 是潘虹, 是不打分數的人. 唱好自己.


潘虹再現 (比賽之後, 理應沒有价值). 我自己十分開心.

如果, 你有機會上Youtube


潘虹. 可以感受潘虹穿的裙, 賞心奪目. 成為她的標誌.

想起好像Sarah Brightman.


另外, 好像, 我們所講的教育.


打分是一種遊戲, 背景是一種幫助,


但超凡的實力, 只要遇上個合適的platform.

便可見不一樣效果.


沉船”, 張信哲的力量是非比平常, 合唱是給對手, 沒有太多空間. 特別到了副歌, 澎湃的地方.


張信哲聲調可以令合唱者的聲音, 完全消失.


, 潘虹卻在張信哲縱橫廣闊的音場中, 展示出她深邃的音色. 好像,是深谷傳來聲音.


難得!







Rank: 9Rank: 9Rank: 9


23819
115#
發表於 21-2-22 10:55 |只看該作者
回覆 stillgood20 的帖子

已约好女朋友待通關,即上北京小住兩個月,白天學普通話,書法,茶藝,甚至化妝,交朋結友,然後再四處走走.

Rank: 7Rank: 7Rank: 7


11823
114#
發表於 21-2-21 19:34 |只看該作者
annie40 發表於 21-2-18 19:49
回覆 ABC-DAD 的帖子

幾年過去,見聞多了一些,又見多了孩子上大學的生活和大學之後的蛻變,以及不少家長 ...
新年好!
想起, 跑山已經是, 往日時光.一去三十年.
年少時.跑山是愛好.
上山跨3步,下山10步跳.
一拍拖,結婚,  已是另一階段了.
也是跑夠了.不可惜.

現在,照顧孩子階段又過了.

除了工作外, 空間和空閒也多了.
不斷找不同興趣打發.

兩個月前, 在電視看見一個新加坡的電視資訊.
訪問當地一位80歲畫家(藝術創作者)
白髮白須,甚是飄逸.
返老還童.

當下, 自己是新階段,不是"老"階段.
所以,真係好多野要"玩".

e幾日想想, 去學畫畫.
讀書時,沒好好去做.
是否再試, 找找樂趣.


點評

annie40    發表於 21-2-22 10:50
giver    發表於 21-2-21 23:02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9964
113#
發表於 21-2-21 13:16 |只看該作者
annie40 發表於 21-2-18 19:49
回覆 ABC-DAD 的帖子

幾年過去,見聞多了一些,又見多了孩子上大學的生活和大學之後的蛻變,以及不少家長 ...
種下花果,係嘗心樂事。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