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集團
集團品牌
presslogic-logo
廣告查詢
工作機會
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你哋會選擇讀band 1 學校考第十,定讀band 2 學校考第一 ...
查看: 109121|回覆: 93
go

你哋會選擇讀band 1 學校考第十,定讀band 2 學校考第一?   [複製鏈接]

Rank: 4


724
1#
發表於 20-10-10 12:34 |只看該作者 |正序瀏覽 |打印
如題
   2    0    0    0

Rank: 3Rank: 3


134
94#
發表於 20-12-10 21:15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babejaiiiiii 於 20-12-10 21:16 編輯

當然,識諗向上的小朋友會遇強越強,所以好睇自己性格!

Rank: 3Rank: 3


134
93#
發表於 20-12-10 21:15 |只看該作者
最緊要睇下小朋友既自尊心,有D人接受唔到自己由第一跌到落尾,會好大打擊變到唔想讀的

Rank: 4


723
92#
發表於 20-11-9 23:31 |只看該作者
wongkelly301 發表於 20-10-11 11:49
我小朋友間小學應該係二線嘅,考頭三名會唔會變咗一線小學嘅第十名?

應該我諗你預全級一半咁上下


1479
91#
發表於 20-11-5 02:29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5Rank: 5


1291
90#
發表於 20-11-3 06:55 |只看該作者
band1考第十在我睇係非常之好,同band2第一一樣分別在兩個pool入門屬於tier1,應該都容易對自己有信心,咁可以係band1池,點解要特意去band2池?

Rank: 7Rank: 7Rank: 7


13445
89#
發表於 20-10-30 13:01 |只看該作者
B1/B2,大學排名其實又現實亦虛幻,有冇諗過如果外國評級機構唔當國內生係國際生,8大排名各自會跌幾多?


6839
88#
發表於 20-10-30 11:55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簽名被屏蔽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88934
87#
發表於 20-10-30 00:44 |只看該作者
hkpapa852 發表於 20-10-27 19:05
香港係一個盡顯中國人醜態既國際城市
嘴裡公平大方,心裡計算小家
對資優和SEN有憎人富貴厭人貧既心態
从來都係gimmick野……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20096
86#
發表於 20-10-29 09:31 |只看該作者
hkpapa852 發表於 20-10-27 19:05
香港係一個盡顯中國人醜態既國際城市
嘴裡公平大方,心裡計算小家
對資優和SEN有憎人富貴厭人貧既心態

因為我家CEO退休前負責SEN工作多年,在大專都有傾斜照護他們,例如impairment devices, clinical and edu psychologist support, larger exam papers and longer exam time etc.

不過兩大只會久不久攞一個半個大做文章,事實上全校數目係好少.。

CEO都講過SEN有張超雄議員撐,有理冇理都會爭取,公營機構都幾難做。

但資優學生就冇乜,可能有人講狀元點點點,事實上狀元不一定資優,但肯定有紀律,勤力讀書及操卷。他們的優惠是實打實成績不是潛能。

在EK講資優,大部分專注lQ及入名校,有部份家長會包括非學術上啓發,不能靠資優學院及三兩間大學的增潤課程就足夠了。我冇實際數字在手,知道差異好大。

點評

Osiana    發表於 20-11-20 06:15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6Rank: 6


5565
85#
發表於 20-10-28 13:31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notcool 於 20-10-28 13:36 編輯

你哋會選擇讀band 1 學校考第十,定讀band 2 學校考第一?

這個問題有點不公平。從理論上講,如果我們將Band1和band2結合在一起,(assume每個都有100個學生,那麼比較10和101


也許我們問你哋會選擇讀band 1C 學校考bottom 10%,定讀band 2A 學校top 10%? (我們仍假設band 1 and 2是固定的和static

Rank: 7Rank: 7Rank: 7


12525
84#
發表於 20-10-28 11:32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cafeva 於 20-10-28 11:37 編輯
hkpapa852 發表於 20-10-27 19:05
香港係一個盡顯中國人醜態既國際城市
嘴裡公平大方,心裡計算小家
對資優和SEN有憎人富貴厭人貧既心態

gifted children 好多時係比人睇唔順眼... 無論叻唔叻都係.
SEN 更加係.

咁除左父母, 又的確好難搵人去包容行為不一樣的小孩.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22063
83#
發表於 20-10-27 19:05 |只看該作者
ANChan59 發表於 20-10-23 18:02
講到精英制,我都有些看法。首先利申:我支持精英制,但不贊成將大部份資源放在精英身上。

香港社會及政府 ...
香港係一個盡顯中國人醜態既國際城市
嘴裡公平大方,心裡計算小家
對資優和SEN有憎人富貴厭人貧既心態
尖子表現唔夠突出,待遇可能比普通人還堪坷
SEN更係不少人眼中負資產,心裡說公平對待現實係隔離街見到就調頭走人

點評

Osiana    發表於 20-11-20 06:17
還記得初為父母時,對孩子的期望嗎?我當時只想他/她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隨著時光飛逝,人的期望慢慢變了,變得越來越有要求。所以要經常提醒自己:毋忘初心
箴言4:23 - 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
箴言22:6 - 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會偏離。


6839
82#
發表於 20-10-27 10:43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簽名被屏蔽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340
81#
發表於 20-10-26 12:54 |只看該作者
第十名效應
https://zh.wikipedia.org/zh-hk/第十名现象
The more bizzare a thing is, the less mysterious it proves to be.

Rank: 8Rank: 8


15093
80#
發表於 20-10-25 10:48 |只看該作者
wongkelly301 發表於 20-10-10 12:34
如題

個人覺band2考第1都幾難 係Band1考到第10(全級)。

Rank: 7Rank: 7Rank: 7


11825
79#
發表於 20-10-24 12:24 |只看該作者
ANChan59 發表於 20-10-24 11:19
所以我講教育當局及學校可以做多好多野幫助資優學生,特別是家庭沒有資訊,資源去培養。

政府及市民有一 ...
很高興,閒時大家分享。
對於教育理念,我唔叻。對社會教育,無貢獻。
只係,"用心"對待自己子女而已。

如果,真係去跟其他家長比較。
笑死人!

Rank: 7Rank: 7Rank: 7


11825
78#
發表於 20-10-24 12:11 |只看該作者
ANChan59 發表於 20-10-24 11:57
我只是講要做 connector ,讓工作的穩定性更高,不是講人工多寡。

職業上始終都要與人接觸到,太離群、太 ...
明白。 職業需要。細囝應該日漸改變。 

Rank: 7Rank: 7Rank: 7


11825
77#
發表於 20-10-24 12:08 |只看該作者
ANChan59 發表於 20-10-24 11:49
我澄清一點,我說的抜尖不是純粹學術方面,我說的資優是多元資能例如數學,音樂,領袖能力,藝術多方面。
...
明白。
而且,很明白。

我大囝2歲半才懂說話。
之後,又要語言治療,又有對立性反抗症。
大囝是聰明,但IQ水平稍高而已。
對立性反抗症,比較難處理。
到現在,年齡大了,EQ比一般人高多了。能夠很快控制脾氣。
待人友善.合群.

細囝也是兩歲才說話。亞哥有前科,所以,遲說話也不擔心。

Sen也好,資優也好,
做家長,很費心,很費力。  

說實,資優也好,SEN也好,人有際遇。
好似,UK Susan Boyle, 天籟之聲,也要有平台。和合適時空。

平常心!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20096
76#
發表於 20-10-24 11:57 |只看該作者
stillgood20 發表於 20-10-24 11:48
記得亞囝, 第一天上中一, 班主任堂,回家, 說了兩事.
1. 對宗教沒興趣
2. 班主任剛開始分配某東西, 說Lady f ...

我只是講要做 connector ,讓工作的穩定性更高,不是講人工多寡。

職業上始終都要與人接觸到,太離群、太埋堆都不好。

就算科研人員都要跟內部外面合作,商業交往、專業交往不能逃避,與其迴避,不如克服它,做合適的程度就可以。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