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線時間
- 0 小時
- 最後登錄
- 21-6-21
- 國民生產力
- 0
- 附加生產力
- 251
- 貢獻生產力
- 0
- 註冊時間
- 16-11-9
- 閱讀權限
- 10
- 帖子
- 112
- 主題
- 9
- 精華
- 0
- 積分
- 363
- UID
- 2338107
 
|
首先要明白,2間真係好唔同既學校,
CKY在課程編排上,沒有課本,引入圖書教學校本課程。一至五年級小學階段不用教科書,而是搜羅各地的優質圖書自編教材,藉此鞏固學生的雙語基礎,做到書不離手的效果。六至八年級(初中階段)則讓學生探究各種學科的奧秘,除了一般熟悉科目外,亦開辦Design Technology,Food and Nutrition,Textile等學科,還設有戲劇科,讓學生在談吐和儀表上更有自信
(網上資料)。
可以看得出入得CKY, 小朋友個書包打開連課本都無,得d一份份既project同幾本圖書。是完全嶄新既教學方式。家長不是用操練去跟貼進度,而是和小朋友一起搵資料,一起去探討學習。(但不代表家長不用跟,第3 round 面試學校亦說明家長是要完全明白學校理念先好入讀,亦會考一考家長是否真的明白學校理念。)
現實係有2班不同既父母,有些喜歡傳統有範圍跟進學習進度,有考試測驗排名看到小朋友能力,感覺對孩子知識成長安全感較大。
有些喜愛自主學習,放手給小朋友探索,在活動探索中,激發孩子自動學習,終生受用。
2間學校其實都進可攻,退可守。傳統轉入國際前,要狂補英文先可以去面試(除非你對國際學校無要求,有很多國際學校比錢都入得)。同樣地,CKY轉番出傳統,最少要操一操小五小六既練習吧,否則很難過到面試(除非你對傳統學校無要求,是旦一間村校聽到CKY個名都一定有興趣吧。)
2間學校完全2種思維模式,根本不能比較。
如果只用金錢,名氣,轉校機會去決定小孩子未來12年的方向,就未免太過兒戲了。認真想想家庭/孩子的性情,生活習慣是那一種學習模式比較合適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