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中大公布學生能力國際評估計劃 (PISA 2018) 研究結果 ...
查看: 39300|回覆: 215
go

中大公布學生能力國際評估計劃 (PISA 2018) 研究結果   [複製鏈接]

Rank: 6Rank: 6


5565
1#
發表於 19-12-6 11:04 |只看該作者 |正序瀏覽 |打印


https://www.cpr.cuhk.edu.hk/tc/press_detail.php?1=1&1=1&id=3183&t=%E4%B8%AD%E5%A4%A7%E5%85%AC%E5%B8%83%E5%AD%B8%E7%94%9F%E8%83%BD%E5%8A%9B%E5%9C%8B%E9%9A%9B%E8%A9%95%E4%BC%B0%E8%A8%88%E5%8A%83-pisa-2018-%E7%A0%94%E7%A9%B6%E7%B5%90%E6%9E%9C


二零一九年十二月三日
中大公布學生能力國際評估計劃 (PISA 2018) 研究結果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教育數據研究中心今日(12月3日)公布學生能力國際評估計劃(PISA)2018年的研究結果。於79個參與研究的國家或經濟體系中,香港學生在閱讀、數學及科學的能力表現繼續名列前茅。
PISA由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策劃,每三年進行一次,旨在評估十五歲學生以母語閱讀、數學和科學的能力。中大教育數據研究中心獲委託於2018年4月至5月期間,以隨機抽樣方式邀請152間中學、大約6,037名學生進行電腦測試,評估他們在閱讀、數學和科學素養三方面的能力。結果顯示,香港學生的閱讀和數學能力均排名全球第四,科學能力則排名第九(附件1及2)。
研究結果亦顯示女生在各項素養上均較男生有較好的表現。香港女生傾向運用較多後設認知技巧,包括理解和記憶、綜合,以及評估技巧,因此在閱讀方面的成績明顯高於男生,差距達35分;在數學和科學方面,高學業成績國家或經濟體系的男生表現普遍較女生優勝(附件7 至 9),但香港女生在兩個科目的表現卻較男生分別高出6分及9分。
港學生不論背景接受優質教育的機會均等
香港學生除了於閱讀、數學和科學表現優異,香港的教育均等性亦高居第二位(附件3)*。結果反映香港學生的表現相對較少受家庭社經地位所影響,整體而言,香港學生有平等機會接受優質教育(附件4 至 6)。
香港有不少學生是新移民,是次研究亦有針對這一範疇。研究指出香港新移民學生(522分)和非移民學生(529分)在閱讀的表現接近,且同樣優異;在「為新移民及非移民學生提供接近的優質教育」一項上,香港的表現只稍遜於新加坡排名第二,較其他國家或經濟體優勝*。值得留意,香港有12%學生是第一代移民(非香港出生),比例只較澳門(26%)、加拿大(17%)、新加坡(16%)和澳洲(14%)低。
研究亦收集了其他與教育相關的重要數據,包括學生的健康、家庭資源及學校風氣等。中大團隊將繼續探討相關議題,並盡快發表研究結果,最新資訊可瀏覽: eddatax.fed.cuhk.edu.hk
關於PISA 2018
學生能力國際評估計劃(PISA)旨在評估十五歲學生在閱讀、數學及科學等基本能力的表現,當中閱讀能力是2018年度的主要研究領域。PISA同時收集有助於解釋參與國家或經濟體的表現差異和檢討其教育系統效能的數據。經濟合作發展組織的教育與技能總監Andreas Schleicher表示:「要在學生能力國際評估計劃中取得佳績,學生必須能夠從他們已知的事物中進行推斷、跨主題地思考、有創意地將知識應用於全新的情景中,並展現有效的學習技巧。」
此外,PISA 2018亦新增一項「國際勝任力」的研究,其結果將於2020年12月公布。
*在成績高於OECD平均值的國家/經濟體系中



   4    0    0    0

Rank: 5Rank: 5


3404
216#
發表於 20-1-20 11:02 |只看該作者
shadeslayer 發表於 20-1-19 10:06
Fair analysis

But English can’t be that big a deal given they all pass the unis English requireme ...
同意時間成本好重要,還有對學習學術的熱誠,有passion才能持續發展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340
215#
發表於 20-1-19 10:16 |只看該作者
notcool 發表於 20-1-19 09:09
呢個係表象,我係問緊深層次的意思。

入讀英美大學,是英美本土學生居多。呢啲15歲時明顯學術成績低於亞洲 ...

本帖最後由 shadeslayer 於 20-1-19 14:41 編輯

可以咁講,大家都係讀同一間大學,一樣大學課程畢業。到社會一同起步點。

Discussion don’t always generate firm conclusions.

Your take away may be different from mine.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340
214#
發表於 20-1-19 10:06 |只看該作者
planetearth 發表於 20-1-19 08:54
15歲代表大部份學生,大學代表比較少數精英。精英鬥精芵,亞洲人在英美讀書可能輸了英語能力,當然亞洲填鴨 ...

Fair analysis

But English can’t be that big a deal given they all pass the unis English requirements.  

My other take away is that Asian students spend far more time in studying at school or at home than their western counterparts.  Generally Asian learn much tougher curriculum at a younger age.  The fact that they don’t have an academic advantage at Uni, it means their early education and time spent in education Ian wasted.  

But learning faster and deeper in Asia is used for selecting the best students, right?  

Yes.  However, again the fact that they don’t generally outperform their western counterparts in Uni, are we sure the selection method (using faster and deeper curriculum) is a right one for Asia?

何去何從?
The more bizzare a thing is, the less mysterious it proves to be.

Rank: 6Rank: 6


5565
213#
發表於 20-1-19 09:09 |只看該作者
shadeslayer 發表於 20-1-18 18:38
呢個係表象,我係問緊深層次的意思。

入讀英美大學,是英美本土學生居多。呢啲15歲時明顯學術成績低於亞 ...
呢個係表象,我係問緊深層次的意思。

入讀英美大學,是英美本土學生居多。呢啲15歲時明顯學術成績低於亞洲 counterpart 的學生,同亞洲學生在3年後大學平起平坐,好多在大學畢業成績還超越了亞洲生。這是代表乜?


你有什麼猜測呢?


不知道有沒有類似"pisa 20歲的研究. 關於上述觀察,你是從哪裏得出
數據/結論?

Rank: 5Rank: 5


3404
212#
發表於 20-1-19 08:54 |只看該作者
shadeslayer 發表於 20-1-18 18:38
呢個係表象,我係問緊深層次的意思。

入讀英美大學,是英美本土學生居多。呢啲15歲時明顯學術成績低於亞 ...
15歲代表大部份學生,大學代表比較少數精英。精英鬥精芵,亞洲人在英美讀書可能輸了英語能力,當然亞洲填鴨式教育也明顯是 障礙。如果15歲的能力用來代表一個國家國民的整體教育水平,那也是頗為重要的。高好過低,例如 醫療 健康, 食品安全 知識 都要有一般科學認知 等等
當然一個測驗並不全面。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340
211#
發表於 20-1-18 18:38 |只看該作者
notcool 發表於 20-1-18 18:24
PISA反映15歲以下的學術成績。對於高等教育,父母仍然認為美國大學更好

呢個係表象,我係問緊深層次的意思。

入讀英美大學,是英美本土學生居多。呢啲15歲時明顯學術成績低於亞洲 counterpart 的學生,同亞洲學生在3年後大學平起平坐,好多在大學畢業成績還超越了亞洲生。這是代表乜?
The more bizzare a thing is, the less mysterious it proves to be.

Rank: 6Rank: 6


5565
210#
發表於 20-1-18 18:24 |只看該作者
shadeslayer 發表於 20-1-17 13:21
本帖最後由 shadeslayer 於 20-1-17 13:23 編輯

I am not sure what to make of PISA results.   US an ...

PISA反映15歲以下的學術成績。對於高等教育,父母仍然認為美國大學更好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340
209#
發表於 20-1-17 13:21 |只看該作者
notcool 發表於 20-1-17 09:01
Back to the topic....

https://grattan.edu.au/news/how-australia-can-climb-up-the-education-rank ...

本帖最後由 shadeslayer 於 20-1-17 13:23 編輯

I am not sure what to make of PISA results.   US and UK rank quite low in these tests and yet they receive truck loads of students from countries where they do much better in the ranking than US and UK.

While we in Asia should rightfully be happy about the ranking, “what does it mean?” Is an interesting question.   

Rank: 6Rank: 6


5565
208#
發表於 20-1-17 09:01 |只看該作者
Back to the topic....

https://grattan.edu.au/news/how-australia-can-climb-up-the-education-ranking-systems/


Hong Kong made big reforms to reading in five years

Hong Kong performed at the same level as Australia in reading in 2000. But between 2001 and 2006, it used a series of deliberate reforms to go up from 17th to second place in the Progress in International Reading Literacy Study (PIRLS).

First, they re-examined their teaching approaches, more specifically how to best teach reading. Researchers from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developed a new approach to teach reading Chinese, based on an extensive review of learning theories..............

They then made an intensive effort to help teachers shift practice.

Singapore focused on teacher quality

.......Singapore invests heavily in recruiting bright people to teaching. The selection process is tough, with only one in ten applicants selected, but their key to success is encouraging many young people to apply.......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340
207#
發表於 20-1-16 14:03 |只看該作者
nkd 發表於 20-1-16 12:17
你的話是很多人的心聲。

我已避免和死要拗頸的人捲入口舌之爭。

本帖最後由 shadeslayer 於 20-1-16 14:04 編輯

我不知道是否很多人的心聲。但以人數定對錯,以顏色定對錯,以典藉定對錯,是反智的。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88856
206#
發表於 20-1-16 13:13 |只看該作者
nkd 發表於 20-1-16 12:17
你的話是很多人的心聲。

我已避免和死要拗頸的人捲入口舌之爭。
心累了……大家好無力無助無望,當惡人當道之时……

Rank: 5Rank: 5


2612
205#
發表於 20-1-16 12:17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nkd 於 20-5-25 00:22 編輯
Yanamami 發表於 20-1-16 09:28
我有我邏輯,你有你睇法,我既常理邏輯不代表所有人,从來社会上都唔会清一色全民一致,这很正常(係大陸最 ...

你的話是很多人的心聲。

我已避免和死要拗頸的人捲入口舌之爭。

7個月,好像無看新聞....

點評

October.    發表於 20-1-16 12:35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340
204#
發表於 20-1-16 12:16 |只看該作者
b3410 發表於 20-1-16 12:01
囡可能揀Eng Lit A HL (知道好難取高分,不過應該學到的最多。)
DSE history 囡話睇過syllabus ...

Some people say Anthropology is History with less facts and more study in humans and culture in societies.  

Psychology I think is no problem but consider Eng Lit ir Eng Lang HL and either history or anthropology HL.

點評

b3410    發表於 20-1-16 12:20
The more bizzare a thing is, the less mysterious it proves to be.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43593
203#
發表於 20-1-16 12:01 |只看該作者
shadeslayer 發表於 20-1-16 11:43
小小意見:

Officially 多數大學法律學院無選科要求,但常理和前人經驗是:




囡可能揀Eng Lit A HL (知道好難取高分,不過應該學到的最多。)
DSE history 囡話睇過syllabus, 唔係好有興趣。不過IB history 應該唔同,暫時未研究。 Anthropology好少人讀? 瞭解不多,要再去學一下。

如果揀psychology, 是否也可以?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340
202#
發表於 20-1-16 11:43 |只看該作者
b3410 發表於 20-1-16 11:31
如果打算將來讀law, IB 選科方面,應該如何選取?

小小意見:

Officially 多數大學法律學院無選科要求,但常理和前人經驗是:

Eng Lit A HL or Eng Lang A HL

History or Anthropology HL

其餘跟興趣同能力可以了。

阿女 Eng Lit A HL, Anthro HL, Art HL 也可以入到不錯大學



#非專業意見
The more bizzare a thing is, the less mysterious it proves to be.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43593
201#
發表於 20-1-16 11:31 |只看該作者
shadeslayer 發表於 20-1-16 09:10
我認為選科由興趣,能力,搵食三方面平衡。
如果打算將來讀law, IB 選科方面,應該如何選取?

Rank: 5Rank: 5


2301
200#
發表於 20-1-16 11:01 |只看該作者
人生若只如相見
莫用秋風悲畫扇
長遠及個別家庭文化及康樂策略督導關注組委員會召集人
Long-term and Individual Families Culture and Leisure Strategy Steering Concern Group Committee Convener

Rank: 8Rank: 8


15424
199#
發表於 20-1-16 10:53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October. 於 20-1-16 12:38 編輯
Yanamami 發表於 20-1-16 09:28
我有我邏輯,你有你睇法,我既常理邏輯不代表所有人,从來社会上都唔会清一色全民一致,这很正常(係大陸最 ...

是的,有啲人核爆都睇唔到、聽唔到、唔相信;有啲人核爆都唔割席,各有各,我們冇必要去說服誰,最緊要過得到自己既心,最難過到係良知。

點評

Yanamami    發表於 20-1-16 10:56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340
198#
發表於 20-1-16 10:46 |只看該作者
stillgood20 發表於 20-1-16 10:10
我完全沒有想用這些簡單討論, 可以改變什麼.共孽, 是整個香港的事. 我能夠做, 只會為家人保持幸福. 黃毓民, ...

討論是一個 small window to the society at large.

Interesting.  
The more bizzare a thing is, the less mysterious it proves to be.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